张燕,男,汉族,1983年3月生,安徽省潜山县人,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副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区域战略一室负责人,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和产业经济等领域研究。先后主持参与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各级地方政府委托的重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得省部级、国家发改委等科研奖项20余项。
人物履历
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毕业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社会兼职: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贵州省册亨县经济社会发展顾问。参加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参与撰写多部学术著作,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荣誉奖项
《中国国土空间开发 保护战略、目标与规划途径研究》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空间发展问题研究》获国家发展改革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农民工群体差别化落户政策及实施方案研究》获国家发展改革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成渝城市群规划研究》获国家发展改革委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课题研究
1.《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规划纲要》,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2021年;
2.《“十四五”时期区域发展战略框架下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委托,2020年;
3.《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指导意见的重大举措和对策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委托,2020年;
4.《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庆阳市发展改革委委托,2020年;
5.《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2020年;
6.《商洛市“一体两翼”地区发展规划》,商洛市“商单一体办”委托,2013;
7.《南阳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发展规划》,
南阳市发改委委托,2013;
8.《新疆沿边经济带民生保障与扶贫开发研究》、《新疆沿边经济带空间布局与城镇体系研究》,
国家开发银行委托,2013;
9.《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运城市晋陕豫区域合作办公室,2013;
10.《哥斯达黎加经济特区战略发展规划》之国内外经济特区开发经验研究,国家开发银行委托,2013.
11.《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制度改革研究》,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应急课题,2013;
12.《我国城市群发展研究》,国家发改委宏观院重点课题,2013;
13.《江淮城市群规划研究》,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基本课题,2013;9.《秦皇岛市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秦皇岛市发改委委托,2013;
14. 《中国低碳试点经验总结》,美国能源基金会委托,2012-2013;
15.《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思路研究》,
国家开发银行委托,2012-2013;
16.《广州南沙新区建设若干问题研究》,国家开发银行委托,2012-2013;
17.《山东蓝色经济区融入中韩FTA的思路研究》,山东省发改委委托,2012-2013;
18.《云南滇中产业新区发展战略研究》,云南省发改委委托,2012-2013;
19.《天津滨海新区科学发展示范区研究》,天津滨海新区发改委委托,2012;
20.《我国扶贫开发重点问题研究》,发改委地区司委托,2012;
21.《衡水市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衡水市发改委委托,2012;
22.《贵州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研究》,发改委西部司、国开行委托,2012;
23《贵州省册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册亨县人民政府委托,2012;
24《山东省潍坊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潍坊市人民政府委托,2012;
25.《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0-2011;
26《科学发展观视角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2009-2011;
27.《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研究》,国土资源部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重大专题研究项目,2011;
28.《中国环境与发展展望可行性研究》,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环保部政研中心项目,2011;
29.《三峡移民工程总结性研究》,国务院三峡办委托, 2010-2011;
30.《中国经济重大问题跟踪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2010-2011;
31.《北京旧城改造模式及人口疏散、产业发展重大项目规划研究》,北京市发改委委托,2010;
32.《毕节试验区发展规划研究》,贵州省毕节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2010;
33.《娄底市两型产业发展规划》,湖南省娄底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2010; 30.《泛珠三角地区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委托,2010;
34.《陕西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研究》,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处委托,2010;
35.《云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云南省云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2010;
36.《重庆市涪陵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重庆市涪陵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2009;
37.《产业扶贫资金融资模式研究》,云南省
哲学社会科学资金,2008。
学术交流
先后多次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会、研讨班,就“中国绿色城镇化道路”、“中国区域政策及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产业集群路径及模式”、“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产业扶贫开发”等主题发表学术观点。
发表文章
1.张燕(独立作者),加快完善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J],《经济纵横》,2014(1),P7-12.
2.张燕(独立作者),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态势及差异化发展战略[J],《中国名城》,2014(2),P10-14.
3.张燕(第一作者),秦皇岛市与京津产业合作的现在、问题及启示[J],《
中国经贸导刊》,2014,02(下),P45-47.4.张燕(独立作者),江淮城市群的研究述评及展望[J],《商》,2013,12(上),P280-281.
5.张燕(第三作者),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融入中韩自贸区的思路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3,12(上),P30-32.
6.张燕(第一作者),城市人口承载力的研究进展与理论前沿[J],《
国际城市规划》,2013,28(1):P37-43.7.张燕(第二作者),中国城市人口承载力之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12(12):p106-107.
8.张燕(第二作者),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评价分析,载于魏后凯等著《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p33-66.
9.张燕(第一作者),中国推进绿色城镇化之探索,载于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8月:p68-78.
10.张燕,区划地名理论研究前沿动态,载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编著《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前沿动态》,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7月:P:233-251.
11.Yan Zhang(第三作者),The Optimal Strategy of Product and Value-added Service Based on Consumer Expec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es(IJEI) , 2012,3(2):p81-91.
12.张燕(第一作者),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U型转变及稳定性分析[J],《江海学刊》,2012(2):P78-85.
13.张燕(独立作者),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效率的变化研究[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1,3(3):p273-279.
14.张燕(独立作者),加快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载《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1年),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9月:P233-240.
15.张燕(第二作者),全面推进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思路和举措[J],《
经济纵横》,2011(9):P15-19.
16.张燕(第二作者),中国区域发展战略转型与税收政策调整[J],《税务研究》,2011(7):P3-8.
17.张燕(独译者),人口增长、工业革命与城市转型(译)[J]/Population Growth, Industrial Revolutions, and Urban Transition,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4(1):P145-164.
18.张燕(第二作者),我国“十二五”民生城市建构的主题与引领机制[J],《
上海城市管理》,2011(1):P17-20.
19.张燕(第三作者),泛珠三角地区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1(12):P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