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

辽宁省阜新市辖县

彰武县,辽宁省阜新市辖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全境呈枫叶形,地势北高南低,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明显,雨热同季,光照充足,面积3641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彰武县户籍总人口38.2万人。

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彰武地域在燕国的统治范围之内。在燕昭王时,派大将秦开大破东胡,把东胡赶出千里之外,并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彰武属燕国辽西郡与东胡等少数民族的边界地区。
秦汉、三国时期,政区仍沿燕国之旧势,彰武东部为辽东郡无虑县北境,西部为辽西郡临渝县所辖;先与匈奴左部为邻,后来成了乌桓、鲜卑族的游牧地。
两晋十六国时期,西晋武帝大康六年(285年),鲜卑族统一辽东,继之又统一了东北。其间,虽有高句丽强占辽河以东地区,但其余大部仍属鲜卑慕容部统辖范围之内,彰武即属鲜卑慕容部。
北朝时期,从北魏开始,尽有北燕辽河以西之地,并设营州治于龙城(今朝阳)。此时,彰武处营州域东北境,东魏、北齐、北周也都沿而未改。
两代,彰武在隋代属辽西郡,在唐代为营州都督府的营州域东北境,契丹部落经常入据。
五代北宋时期,原游牧于辽西地区的契丹族兴起,并于契丹神册元年(916年)建立辽国,先后与五代、北宋南北对峙。辽建国后,设五京分领州县,彰武地区为上京道和东京道辖。具体到州县设置,据《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载,在今彰武西北设有山河县,在山河县境内建有遂州城。此外,在今哈尔套与塔营子(辽懿州)间,还先后设有宁昌县、顺安县,都应辖有今彰武地域的部分地区。
金朝于1125年灭辽朝后,今彰武地区归金朝管辖。金沿辽宋州县制,废止了山河县,将今彰武西部地区划归北京路的懿州灵山县、东部地区划归东京路的沈州辽滨县管辖。
元朝于金天兴三年(1234年)灭金,统一全国后,确立了行省制,并在辽阳设管辖东北及东西伯利亚的中书行省,于元至元六年(1269年)将灵山县并入顺安县入懿州。自此,彰武地区隶属辽阳行省懿州顺安县。
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政权建立,实行了司卫所制度。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设广宁后屯卫,彰武属广宁后屯卫管辖。明永乐八年(1410年),广宁后屯卫治迁到义州(今义县),彰武地域被废为边徼。这期间,建州女真族兴起,在收降蒙古贵族的基础上,势力发展到今彰武地区。
清崇德二年(1637年),爱新觉罗·皇太极在杜尔笔山下(今高山台山)王家后身选址,修都尔鼻城,并视此为南征大明、北征蒙古的“全辽管钥”。清顺治二年(1645年),将彰武地域设为官营的养息牧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该地设县治,并因其地处柳条边门彰武台边门外,故称彰武县。设县之后,彰武县隶属于新民府,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划归奉天省直辖。
民国初,彰武隶属于奉天省辽沈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划归奉天洮昌道管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为辽宁省辖。民国二十年(1931年),东北沦陷后,初期隶属伪奉天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隶属于伪锦州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彰武县隶属于辽宁省辽西行政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彰武县并入辽北省,隶属于辽北省五专区。同年6月,辽北省设辽吉区行政公署,彰武县被划归辽吉区行政公署一专区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31日,辽吉区行政公署撤销,彰武县仍划归辽北省五专区辖。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辽北省建制撤销,彰武县划归辽西省辖。
1954年7月,辽西、辽东两省合并为辽宁省,彰武为辽宁省辖。
1956年2月,辽宁省设立锦州专区,彰武归锦州专区辖。
1959年1月,锦州专区撤销,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彰武县始归阜新市领导。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5年12月,彰武县辖7个镇、17个乡、1个办事处。1995年10月24日,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阿尔乡镇。
2000年,彰武县辖8个镇、17个乡。
2002年3月4日,辽政发〔2002〕60号文件批复“撤销城郊乡、彰武镇,合并设立彰武镇;撤销东六家子满族蒙古族镇,设立东六家子镇”。2005年,全县辖8个镇16个乡,184个行政村,4个街道办事处,16个居民委员会。
2017年3月,彰武县大德乡和西六满族蒙古族乡撤乡变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12月,彰武县辖22个镇、2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彰武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彰武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地理位置在东经121°53’至122°58’,北纬42°07’至42°51’之间,毗邻7个县(市)、旗。东连康平县法库县,南靠新民市,西南接黑山县,西隔绕阳河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相邻,北依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全境呈枫叶形,全县总土地面积3641平方千米,其中南北最长距离79千米,东西最长距离87.5千米。县城中心,东南距辽宁省省会沈阳市125千米,距营口港300千米;南距锦州市250千米;西南距阜新市115千米;北距通辽市150千米。
地质
彰武县地质构造为阴山东西复杂构造地带和信华夏系两个一级构造地带,县大兴安岭—太行山隆起地带和松辽平原沉降带的交接部位。冯家镇谢林台以西为隆起区,东、南部为沉降区。
地形地貌
彰武县全境呈枫叶形,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313.1米~57.6米之间。县境无高山,全县446座山中最高的八棵树山海拔为313.1米,海拔超过250米的还有马鬃山(又名地里哈达山,301.5米)、鸡冠山(311米)、马蹄山(257.6米)、敖龙皋山(258.8米)、平顶山(又名关山,262米)、千德木山(264米)、九头山(255.5米)、鹰山(270米)、那古山(274米)、荆山(280.6米)。东西部为丘陵,北部为科尔沁沙地延伸地带,中部和南诚为松辽平原坡水地。丘陵占地29.94%,沙漠占地28.87%,平洼占地41.19%。地貌特征是东西两侧为堆积剥蚀低山丘陵,海拔标高200米左右,面积1145.08平方千米。西部多呈浑园缓坡状,冲沟发育,切割较深,坡角20 --30度;东部地势平缓略呈波浪状,冲沟发育,坡角10~30度;北部由风积沙组成沙丘、沙垄。沙丘多为固定沙丘,沙丘间为狭长的河 谷冲积平原和洪积平原,呈北西至东南方向分布,地势比较平坦,地面坡降在300~1000分之一,是松辽平原的一部分,面积1492.6平方千米。全县地形是东低山,西丘陵,北沙荒,中南平洼,地貌总趋势为1山2丘3沙4平洼。
气候
彰武县属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结合的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全年四季变化明显,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春季(3—5月)寒冷期长,回暖快,干燥,多大风,易生春旱;夏季 (6—8月)炎热,夏季三个月内气温变化较小,降水集中;秋季(9一11月)降温快,但气温高于春季,雨量骤减;冬季 (12月至次年2月)寒冷干燥。气温在初春、深秋季节变化较大,从南到北温度逐渐降低。累年平均气温8.0℃。一年中温度最高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是23.8℃,最冷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是-11.5℃。累年平均最高气温34.6℃,极端最高气温38.3℃(2001年);累年平均最低气温-25.4℃,极端最低气温-36.3℃(2001年)。累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9%。无霜期变化较大,最早初霜日为9月16日,最晚终霜日为5月19日,平均无霜期为159天,最多达176天,最少为128天。平均冻土深度1.11米,最大冻土深度1.29米。
累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97.4毫米,其中5—9月平均降水量为430.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6.6%,最大降水量664.0毫米,最小降水量295.1毫米。累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00.9小时。其中5-9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171.9小时。年主导风向为 西南风,累年平均风速为3.8米/秒,最大风速为22.0米/秒。
水文
彰武境内有柳河、绕阳河、养息牧河、秀水河4个水系。
土壤
彰武县全县土壤类型较多,适合多种作物种植和多种树木栽植。全县有棕壤、褐土、草甸土、风沙土、水稻土、盐土、碱土、泥炭土等8个土类,19个亚类和55个土属,66个土种。其中,主要土壤型有4类:草甸土占34.20%,分布在境内东南部,风沙土占33.90%,分布在北部及柳河西岸,棕壤土占11.60%,分布在东部地区,褐土占19.30%,分布在西部,其它土类仅占1.00%。全县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均很低。地瘦、土壤严重缺磷、少氮,有机质较低,物理性质不良。上述4大类土壤养分状况是:平均有机质含量仅1.014%、含氮为0.0522%、速效磷1.727PPM,速效钾122.485PPM,土壤多呈中性和微碱性。沙地主要土类是风沙土,由于盖度不同,可分为固定风沙土,半流动风沙土,流动风沙土三个亚类。沙地土壤成土过程微弱,松驰、无结构,呈中性,沙土中粘粒含量在5%左右,氮素奇缺。
植被
彰武县植被有森林、草原、湿地、沙地 。
彰武县林地面积达到 1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1%。
彰武县灌丛面积为71892亩,主要分布在东部浅山区、北部沙荒区、沿柳区。灌丛的各类以黄柳丛、锦鸡从、胡枝子丛、紫穗槐丛为多。全县草甸草原草场75.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13.94%,其中500亩以上的草场有320块。从类型上可分为草甸草原草场、低湿地草甸草场、丘陵草丛草场、林间草丛草场。常见的草本植物有碱草、星星草、隐子草、山野碗豆、野大豆、蚊子草、荩草、苔草、登台莎草、狗尾草、鸡眼草、马唐、薅草、车前草等262种,其中有毒植物18种,占6.9%,有害植物7种,占2.7%。
彰武县有湿地3处:那木斯莱湿地、巨龙湖湿地和阿尔乡湿地。
那木斯莱湿地位于四合城镇、后新秋镇境内,总面积710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16公顷,缓冲区面积1548.3公顷,实验区面积4838.7公顷,莲花泡水面面积76.7公顷。重要植物有大花鸢尾、菖蒲、白菖、蔗草247种。
巨龙湖湿地,位于后新秋镇乐园村,此湿地围绕巨龙湖水库400公顷水面而形成周边湿地,水生植物主要有香蒲、芦苇、野菱等。
阿尔乡湿地,位于阿尔乡镇,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由苏力土泡子,泡子沿泡子,腰阿尔乡泡子、前新营泡子、杜里毫泡子、北甸子泡子、东阿尔乡泡子等20多个泡沼点缀而成,野生植物种类繁多。
彰武县沙地多分布于彰武县北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东南缘,属于古代河流积沙,原始成因有西辽河下切、大气环流、地质变迁等。全县沙化总土地面积为2190928.5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41.3%,其中流动沙丘1186.5亩,半固定沙地48880.5亩,固定沙地1707720亩。这些沙丘、沙地主要分布在6个乡镇,52个村,217个屯,形成东西长50千米,南北宽20千米的风沙线。植被属于森林草原和草甸草原。主要代表植物有:黄蒿,差不戈蒿、黄柳、沙蓼、碱草、细叶胡枝子、兴安胡枝子、野麦子、麻黄、小白蒿、狗尾草等植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彰武县土地面积36.23万公顷,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91公顷。全县耕地面积18.56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47公顷,其中乡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54公顷。
水利资源
彰武县水资源总量7.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总量2.1亿立方米(工程调控可利用量为1.31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5.8亿立方米(地下水位2米以下)。地下水可采储量为40101万吨,在全省14个市44个县中彰武县地下水可采余量最高。水资源可利用总量5.21亿立方米。境内有柳河、绕阳河、养息牧河、秀水河四大水系,有闹德海、大清沟等中小型水库105座,水域占地面积1.97万公顷,其中河流、水库水面面积0.87万公顷。
矿产资源
彰武县域内有硅砂、珍珠岩膨润土、沸石、陶瓷黏土、砖瓦用黏土、高岭石、萤石、石灰石、草炭、煤炭、地下水、矿泉水、金、银、石油、玛瑙、建筑石料等18种矿产。其中优势矿种为硅砂、陶瓷黏土、草炭、沸石和煤炭。雷家煤田储量2亿吨,可持续开采53年以上。东北油气分公司在彰武地区进行油气勘探,在双庙镇二台子村地下2700米处发现石油,经三维地球物理勘探探明,彰武双庙、丰田、平安、五峰等乡镇石油资源储量3000万吨。
森林资源
彰武全境森林面积13.67万公顷,其中果树面积1.01万公顷。树木30科54属111种,森林覆被率31.5%,林木绿化率36.1%,年产水果4.5万吨。活立木总蓄积量694.49万立方米。彰武县是“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和“三北”造林管理试点县。
动物资源
彰武县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各种鸟类225种,占全省鸟类资源种数383种的58.7%,其中夏候鸟11种,留鸟26种,冬候鸟106种,旅鸟82种。兽类有20种,占全省兽类资源总数42种的47.6%。
兽类:、狐狸、貉、黄鼬、艾虎、狗獾、豹猫、黄羊、野猪、狍、普通刺猬。
鸟类:大白鹭、东方白鹤、黑鹳、白琶鹭、鸿雁、豆雁、大天鹅、小天鹅、绿翅鸭、斑嘴鸭、鸳鸯、中华秋沙鸭、凤头蜂鹰、黑鸢、苍鹰、雀鹰、松雀鹰、乌雕、白尾海雕、秃鹫、鹊鹞、鹗、猎隼、游隼、燕隼、灰背隼、红脚隼、红隼、石鸡、灰鹤、白头鹤、丹顶鹤、自枕鹤、白鹤、蓑羽鹤、花田鸡、大鸨、黑嘴鸥、灰斑鸠、棕腹杜鹃、大杜鹃、中杜鹃、小杜鹃、普通角鸮、领角鸮、鹰鸮、纵纹腹小鸮、长尾林鸮、长耳鸮、短耳鸮、雕鸮、普通夜鹰、黑枕绿啄木鸟、黑啄木鸟、大斑啄木鸟、白背啄木鸟、小斑啄木鸟、星头啄木乌、蒙古百灵、凤头百灵、太平鸟、小太平鸟、黑枕黄鹏、黑卷尾、寿带鸟、红交嘴雀、黑头蜡嘴雀、黑尾蜡嘴雀、锡嘴雀等。
两栖类:黑龙江林蛙中国林蛙
爬行类:白眉蝮蛇黑眉蝮蛇、蜈蚣、蜥蜴等。
人口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彰武县常住人口333643人。
截至2023年末,彰武县户籍总人口38.2万人。其中,男性19.1万人,占49.98%;女性19.1万人,占50.02%。全县城镇人口4.9万人,占12.9%。全县登记新出生人口1562人,死亡人口3966人。
经济
综述
2023年,彰武县地区生产总值134.4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9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3.5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50.9亿元,增长6.3%。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17.5:37.9。
2023年,彰武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0.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4.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5.6%。分投资渠道看,建设项目投资增长23.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3%。
2023年,彰武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各项税收收入4.8亿元,增长7.8%。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5%。
第一产业
2023年,彰武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9.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农业产值51.4亿元,增长10.4%;林业产值3.7亿元,增长15.8%;牧业产值82.0亿元,增长3.3%;渔业产值0.2亿元,下降1.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亿元,增长0.5%。
2023年,彰武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6.1千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0.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6千公顷。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5.2千公顷。其中,油料播种面积21.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2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8.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3千公顷。
2023年,彰武县粮食总产量107.4万吨,增长13.7%。其中,玉米产量100.0万吨,增长13.9%;大豆产量1.3万吨,增长8.3%。全年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8.4万吨,增长6.3%;蔬菜产量33.7万吨,增长6.3%;水果产量26.4万吨,增长0.8%。
第二产业
2023年,彰武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7%。分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1%,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8.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9.4亿元,比上年增加17.1%;实现营业利润1.9亿元,比上年下降16.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100.1%,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截至2023年末,彰武县共有18家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2亿元,同比下降12.6%。
第三产业
2023年,彰武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5亿元,增长11.7%。分经营地看,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2亿元,比上年下降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截至2023年末,彰武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5.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19.4亿元,增长10.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9.9%。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3年,彰武县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20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雏鹰瞪羚企业3户。培育技术创新创业平台,全年组建产学研联盟5个、新建市级技术中心2个、引进创业创新团队6个、8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42亿元。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彰武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9所,其中幼儿园63所,小学4所,普通中学31所,中等职业教育1所。全年普通高中招生1614人,在校学生5040人,毕业学生1754人。初中学校招生2472人,在校学生8089人,毕业学生2891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04人,在校生696人,毕业学生286人。小学招生2288人,在校学生14957人,毕业学生246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856人。全县教职工3356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教师2730人。全县中小学校园占地面积约146.5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约37.7万平方米。
高级中学:彰武县高级中学、彰武县第二高级中学、彰武县蒙古族中学、阜新市彰武县育才高级中学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彰武县有文化馆、文化站25个(县级文化馆1个、文化站24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物管理所1个。组织开展“4·23”世界读书日宣传活动。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专题活动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项目线上宣传活动。开展“校馆联动 筑梦童心”活动,博物馆、图书馆与学校进行校馆互动。保障“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运行。全年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演出20场,完成送书下乡4次、送文艺辅导下乡4次、送戏曲进乡村4场次。农村公益电影“2131工程”共放映2400场,为农村中小学生共放映112场,为城内中小学生共放映224场。
医疗卫生
2023年,彰武县共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4项,开展项目的基层医疗机构有23家乡镇卫生院和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6家村卫生室。截止2023年底,全县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0.66万份,建档率93.49%。通过多种途径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共发放宣传资料316.7万页,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1599块。全县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5.09%。适龄儿童免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全部90%以上。孕产妇活产数1100人,孕13周前建册率97.27%,产后28天内访视率99.09%。
体育事业
2023年,彰武县举办“绿色草原路,相约旅游节”2023年漠上草原欢乐跑竞赛活动,共有来自肯尼亚、埃塞俄比亚、江苏、内蒙古等国内外16个省区市的1200余名马拉松爱好者参与到赛事当中,活动报道全网阅读点击量10万余次,4万余人观看现场直播。举办2023年彰武县第八届运动会,项目包括田径、篮球(科级领导干部篮球赛、“三对三”比赛、俱乐部篮球联赛)、乒乓球(科级领导干部乒乓球赛)、排球、足球、羽毛球、网球、中国象棋、围棋、射箭、跆拳道、自行车场地比赛,共12项。
社会保障
2023年,彰武县确定农村低保6143户、8736人,累计发放资金4256万元;城镇低保600户、695人,累计发放资金621万元。大力推进社会救助城乡统筹,提高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23年7月,完成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城市低保标准提高4%,由每月678元提高到每月705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10%,由每年5859元提高到每年6445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4%,由每月950元提高到每月988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10%,由每月647元提高到每月712元。落实阶段性调整价格补贴联动机制,适时为困难群众发放电价补贴,持续做好城乡困难群众冬季取暖救助工作。全年确定特困供养人员1942人,发放特困供养资金2126万元。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0元,2023年为95000人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约760万元。
交通运输
铁路
彰武县境内有大郑铁路穿城而过,直通辽西走廊,京沈客专即沈阳经彰武到通辽的高铁可直接到达北京、天津、上海、乌鲁木齐。
公路
彰武县境内有国道丹霍公路(G304)纵贯南北,京沈公路(G101)横跨东西;省道康彰公路(S303)、库二公路沟通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和辽宁省;长深高速(G25)在彰武设彰武站,新鲁高速(G2511)在彰武设彰武北站。县内公路四通八达,实现油路通村。
彰武县汽车客运站日发班车170多班次;有海翔出租车、站前出租车两家出租车公司。
彰武县城西南部新兴路设有货运汽车停车场,东北部建华路有多家物流公司,承揽货物运输。
历史文化
彰武县是平安堡文化发祥地,在新石器至商周时期便有人类足迹,清初设置养息牧场,是清朝盛京的“三大皇家牧场之一”。康熙年间被钦定为“三陵”牧养地,并专为“三陵”和清廷交纳祭品和贡品。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设县(因地处清代柳条边彰武台边门外,故取名彰武县)。
风景名胜
综述
彰武县境内低山、丘陵、沙漠、沼泽、森林各自成景,原生态景点众多。有沙如卧雪、孤烟落日的大漠风光,有源远流长的满蒙民风民俗,山、水、林、沙构成彰武独特的旅游景观。已开发的旅游景点有8处:章古台国家沙地森林公园、天下奇沟大清沟、东藏佛教圣地千佛山的摩崖造像和圣经寺、那木斯莱风景区、巨龙湖景区、闹德海水库、兴隆山水库、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
主要景点
大清沟风景区位于彰武县大冷镇,地处科尔沁沙地南部,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集皇家牧场、沙漠湖泊的、万亩松林于一体的沙地生态旅游区。始建于1958年,占地6.3平方千米。长达320米的水库大坝全部由粉沙筑成;1500亩硅沙滩是天然日光浴场。
巨龙湖水库位于后新秋镇乐园村西北1千米处。原名混沌河。据《奉天通志》记载:“混沌河,县治西一百里后新秋村北,南北长于三余里,东西宽二里,周围十余里。”1959年修建水库,1970年竣工。水库建成后。修建水库时,因开挖两条引水汇道,形如龙须,取名“巨龙湖”。1966年改名为“东方红”水库。1984年恢复原名“巨龙湖”。它是一座以农业灌溉、旅游开发,水产养殖为主,兼顾防洪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总控制面积219.8平方千米,其中:坝址以上游域面积27.5平方千米,拦河闸以上控制面积192.3平方千米,最大库容1446万立米,兴利库容624万立米,坝长1850米,最大水面面积6000亩,正常水面面积4000亩。水库灌溉水田面积60旅游项目有游船水上观光,水上快艇,湖心岛鱼宴,湖内水面钓鱼。景观有1850米大坝,湖心岛、老母庙宇。由于水库依山傍水,水库中间小山为自然小岛。水库水面面积大,形成了山水相映的湖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一体,是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的景区。
彰武县那木斯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7年初,为县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辽宁省彰武县境内东北部,四合城乡前马连侵东3.5千米,科尔沁沙地南缘,东邻康平县。名源蒙古族人名。总面积710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16公顷,莲花泡水面面积76.7公顷,最大水深1.8米,是县境内大型泡沼之一。 保护区地质结构复杂,物种资源丰富,仅高等植物就达247种,一些沙地植物被演替过程中残遗的物种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这里是珍稀鸟类、白鹤天鹅、丹顶鹤等迁徒过程中间站,是辽东湾,辽河等水系鸟类迁徒的重要停栖地。
保护区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和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建立潲地绿色生态保护区屏障阻止科尔沁沙地的南侵,建立潲地生物物种的天然基因库,为研究沙地的成因及植被的演替规律提供天然样本,通过规划模式的示范、辐射作用,对建设辽西生态屏障,维护整个辽西北地区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千佛山坐落在彰武县城东北部的大四家子乡阿古庙屯。位于彰武、法库、康平三县交界处距彰武县城45千米,距阜新市区155千米,距省会沈阳市155千米,总面积15.9平方千米,是集宗教祭祀、摩崖石刻艺术与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千佛山海拔246米,坡上735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环山遍雕佛像,遂称千佛山。石佛依势造形,有佛经人物,亦有历史传说人物关公、周仓等,高者丈余,矮者尺余,千姿百态,形象生动,现存190余尊。山西悬崖石壁处凿有一石洞,名“观音洞”,高2米,进深3米,洞内面积6平方米。千佛山自然景观主要以峰峦、峭壁、古枫、怪石等为特色,地势属浅山丘陵区。阜新市历史上,该处属科尔薪左翼前旗,是清代的皇家牧场。
烽火台始修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是明长城的边墙外路台之一。1985年6月被定为市级保护文物。为了保存历史遗迹,恢复烽火台原貌,1997年,彰武县人民政府把修复烽火台作为为彰武县人民办的十件好事之一。修复后的烽火台顶宽8.7米,下底宽9.7米,台高8.7米。
圣经寺,蒙古族喇嘛教寺庙。位于彰武县城东北百华里的大四家子乡扎兰营子村。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二世喇嘛包.甘曹图戈杰以广积经卷盛名于世,喇嘛达512名,正殿东北建白塔两座(毁于“文革”时期),更庙名为《圣经寺》,传延至今。1988年,圣经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圣经寺,喇嘛最多可达五百多人。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举办庙会,庙内香烟缭绕,终日不断,附近几十里的各种商贩,民众赶来在庙外做买卖,游人到此处观庙赏景。
彰武县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位于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腹地,景区占地4000亩,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属于草原与湿地生态旅游风景区。有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景观,有“彰武治沙精神”的历史文化底蕴,实现了“荒漠变绿洲”“荒山变青山”,已建成蒙古大营、半拉山、千年古枫、元宝山、大黑山、绿色景观、民宿、海盗船、游艇、沙滩摩托、治沙体验基地、房车营地、赛马场、比心岛、七彩滑道、儿童乐园、霍比特小镇、萌宠动物园、青少年拓展基地、牡丹园、月季园、荷花池、观鸟岛等景观和三合会计互助网纪念馆、治沙体验基地等项目。
著名人物
冮瑞,男,汉族,1958年5月生,在职研究生学历。2015年4月任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常星儿,生于1959年,1982年毕业于阜新师专中文系,在中学教学十余年,后到文化馆、报社、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单位工作,辽宁省彰武县文联供职。阜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冯昌,生于1925年1月,离休干部。辽宁省书协会员、辽宁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阜新市书协顾问,彰武县书协主席、彰武县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彰武县文联常委。
高彭,1984年出生于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冯家,毕业于长春电影制片厂影视歌三栖明星,“2009全国童星演唱会”总导演。
王景峰,出生于1979年,世界级赛艇运动员,1999年全国赛艇冠军赛个人三项全能冠军;2000年全国赛艇锦标赛双人双桨冠军;2003年全国赛艇锦标赛单人双桨B组冠军等等。
荣誉称号
2008年,彰武县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9月,彰武县入选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全国亿万老人健步走向北京奥运会活动先进地区。
2010年,彰武县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
2019年8月,彰武县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9月20日,彰武县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彰武县为2019年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8月,彰武县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2020年12月22日,彰武县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1年7月15日,彰武县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12月,彰武县被确定为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2022年8月,彰武县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