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诚,祖籍江苏苏州,出生在上海,幼时随父母移居香港。青年时承父业赴美经商,曾担任过美国劳动保护用具公司董事长、太平洋手套公司总经理等职务。1992年,徐惠诚当选为美国加州南帕萨迪那市市长,成为该市第一位亚裔市长。9年后,他光荣卸任,为自己的商业和政治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人物生平
徐惠诚先生现年47岁,他父亲徐锦镛,
吴县洞庭东山
三山人氏,1948年为从事旅游开发去了
台湾,往返于台港。1951年,徐惠诚出生后的第二年,即随家人到香港定居。童年时代的徐惠诚厌恶殖民统治下的生活,于是在香港圣若望中学毕业后,即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一所教会学校学工商管理。大学毕业后,他帮助父亲做生意,把他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深受父亲信赖。他常常往来于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从事劳动保护用具的生产和销售。现实生活使徐惠诚越来越觉得在英国人统治下的香港,求生存可以,求发展不行,香港人口密度太大,竞争激烈,且又寄人篱下,于是就萌生了定居美国加州之意。
个人履历
创建晨光基金会
终于闲了下来,徐惠诚决定做一件想了半辈子的事情:捐资助学。“原来工作事务太多,现在有时间了,才能把能量100%地发挥出来。”
依靠自己多年来从商、从政积累下来的人脉,2005年,他召集了不少成功人士共同创办了以捐资助学为主要目的的“晨光基金会”,并亲自出任会长一职。
在美国当市长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土地上曾一度出现聘洋人热,洋厂长、洋总经理、洋教授、洋技术员、洋运动员、洋招待和洋模特等等。然而也有我们中国人在美国当选了市长,他就是我们的徐惠诚先生,这不能不说是华人在美国的成功之举。
移民加州求发展
美国加利福尼亚是美国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之一,它的年生产总值比英国还高,人们称它是全美经济的火车头。加州气候温和,民风开放,世界各地许多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云集于此,其中华裔及亚洲居民所占的比例是各州之冠。华裔人士在工商界及专业上皆有出色表现,惟从政者仍属少见。加州有40位议员,80位众议员,却只有一位议员是日裔,其比例太不协调。1995年4月全票当选加州南帕沙迪市市长的徐惠诚先生,可说是一位成功的典型亚洲人。徐惠诚1977年定居加州南帕沙迪市,最初十年,他埋头发展手套及劳动保护用具的进出口贸易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如今已是美国劳动保护用具公司的董事长,太平洋手套公司的总经理。他还是当地华人领袖,接连担任了两届南帕沙迪市华人协会会长。1989年,他当选为当地社区委员会委员,这是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出任该地区的民选职位。他在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上,有一套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一个城市好比一个公司、一个企业,市民是顾客,市长是董事长。他就主张用管理企业的理论和方法去管理城市,经济是企业的首要问题,也是城市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抓好城市经济,要想方法制定平衡预算方案。只有做到收支平衡,才能保障全市各项事业的正常运作。但是不能忽视政治,经济与政治好比母体中的一对孪生婴儿,是互相影响的。
在美破格当市长
南帕沙迪市是加州的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列全美11个重点保护的文化古城之一。离洛杉矶仅5英里,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名胜古迹,许多古建筑物,仍然完好地保持着原来的风貌。徐惠诚在这里生活了20年,他深深地体会到华人要有远大的发展,只有参政议政才有更好的前途。1992年洛杉矶爆发了种族暴乱,对他刺激很大。他想了很久,终于决定竞选市长。他认为这不单是为了下一代,亦为了替将来华人参政议政铺路。同年4月19日,市议会议员竞选中徐惠诚以最高票数当选。1994年4月,又成功地击败了对手,当确定他为南帕沙迪市市长人选时,在正式选举日(19日)的前一天,他一再表示:由于家父身体欠佳,加上经营进出口业务较忙,近期内需要出国多次,暂时不宜担任市长一职,恳请选民谅解。他还主动与另一位资深的市议员狄克·理查斯协商沟通,请理查斯依法担任市长,他则出任副市长。1995年4月19日,经过选举,徐惠诚又全票当选南帕沙迪市市长。
徐惠诚在任南帕沙迪市市长期间,以他独特的领导能力及丰富的商界经验,把城市当作公司一样来管理,扭转了市政府每年赤字累累的局面。他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开源节流的措施,顺利地解决了710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建造了一批青少年活动中心。他还打破了南帕沙迪议会行之多年新科议员一定要任三四年后才能推选到领导岗位的惯例。他创办了一月一次的“市民圆桌会议”制度,定期邀请二三十位各阶层市民到市政府来议政谈心,直接听取市民对市政当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有利于社区之间、种族之间的团结和睦。在推动华人参政上,南帕沙迪市已有12位华人和1位华人女婿出任市政府各委员会委员,而成为该地区中华人委员最多的城市之一。
海外游子思故乡
徐惠诚先生虽然长期生活在美国,奔波于世界各地,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故土。他说,1997年7月1日香港就要回归祖国了,这是中国人的愿望,回归后的香港前途光明的。只要中国好,香港会更好。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表示由衷的敬佩,对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高度赞赏。他常常对别人说:华人在海外心想家乡,当我听到家乡改革开放后建设发展很快,旧貌变新颜,就非常高兴。他积极支持父亲在经商的同时,从事爱国爱乡的社会活动。他赞成父亲1989年4月返回故里时,为家乡吴县东山三山小学捐资助学的义举。最近,他又表示,准备在1997年5月携同老母、妻子和三个儿女回苏州洞庭东山老家探亲扫墓。他说:“寻根祭祖是我父亲的遗愿,也是海外同胞的共同心愿。”家乡的父老乡亲热烈欢迎他爱祖国爱家乡的行动,并期待着他们荣归故里。
社会活动
晨光基金会会长到安徽池州考察捐建项目
中新网3月27日电 据安徽外侨办网站消息,3月25日,晨光基金会会长徐惠诚先生一行3人在安徽省侨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赴池州市考察贵池区里山街道里山小学和新华小学,并参加东至大渡口镇麻桥晨光小学竣工典礼。
晨光基金会是以徐惠诚为首的美籍华人在2005年创办的非盈利慈善组织,会员多为在美的成功华商,其宗旨是支持中国大陆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2005年以来,先后在安徽、江西、广西、湖南四省为多所高校提供大学生奖助学金,并在贫困地区捐建了多所晨光学校。2011年5月,经省、市外侨办引荐,晨光基金会考察了麻桥小学,并捐赠20万元助建东至麻桥小学一危房。基金会拟在池州市再捐赠20万用于学校危房改建或新建,该项目正在申报中。
晨光基金会徐惠诚会长来我校看望受助学生
3月21日上午,广西大学行政办公楼三楼会议室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美国晨光基金会徐惠诚会长。徐会长在这里与50名晨光奖助学金受助学子进行亲切交谈并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徐惠诚会长切蛋糕)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唐兴主任、自治区侨务办公室陈宁副巡视员、自治区侨务办公室蓝胜副处长及校学工部(处)会陈信存副处长也到场与受助学子齐聚一堂,交流谈心。
“大家就好像一家人一样,就像在家里和自己的叔叔、伯伯交流的样子,大家想说什么就讲。”徐会长的这句话打破了现场的拘束,大家纷纷跟徐会长聊起来了自己的在校表现。吴柑澜是教育学院的一名女生。在座谈会上,她告诉徐会长,她以前性格很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进入大学后才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美国晨光奖学金给了她一个机会,得到了这个奖励之后她有了更大的动力去努力,并成功竞选上了部长。
徐会长认真听取了同学们的发言并一一回应。他还和同学们分享了他青年时的理想、在美国的从商经历及人生感悟。他说:“同学们要把人生当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做自己必须做的工作,第二个阶段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他希望同学们早一点定下人生的蓝图并为之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过快乐满足的生活。
(同学们送给会长的生日礼物)
“您无畏无惧,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感谢您无私的奉献,感谢您深切的关怀……”座谈会上,受助学生代表用粤语、普通话以及英语三种语言穿插表演了一段诗歌朗诵,为徐会长表演诗歌朗诵《晨光下的赤子心》。观看表演的时候,徐会长一直面带欣慰的笑。朗诵声刚落,就响起了生日歌,一个大蛋糕被推了出来,原来老师和同学们在得知正是徐会长的本命年后,决定在中国为他庆祝60岁生日。徐会长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生日蛋糕。
(徐会长与受助学子的合照)
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唐兴表示,美国晨光奖学金能给学子们经济的资助、精神的动力,还能让大家有一个交流的机会,他也鼓励受助学生“迈出你改变的第一步,做最好的自己!”
据悉,徐会长一行在此之前已于20日会见了广西民族大学的受助学生,21日下午将结束短暂的中国之行,带着同学们精心准备的礼物和深深的祝福返回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