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集

2009年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版的图书

《心声集》是一部国产文学读物。作者:谭炳燮。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当晋八十岁之际,将几十年来汇集的《心声集》按年代顺序编修一番,儿穗军、侄卫民、孙女谭艺共同打印成册,甚感欣慰,也算了却夙愿。

编者之语
一个人来到世上几十年,度过了许多日日夜夜,春夏秋冬,峥嵘岁月,不知有多少光阴留下闪光的记忆;走过了许多地方,田间地头,学校军营,走南闯北,甚至异国他乡,不知留下多少深刻的足迹;阅历过许多世事沧桑,血战沙场,饱受甜酸苦辣,不知留下多少喜怒哀乐之情。这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在漫长的生活中,偶尔把有趣的事用简短的语言,或诗一般的语言记录下来,天长日久,将它们汇集整理,便成了珍贵的集子了。当休闲之时,翻阅这些打油诗,回味当时的情境,折射出我们这一代人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中,经历许多熙熙往事,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历史痕迹和发出的内心声音,就像看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展现在眼前,有童年的欢乐梦想,有少年的苦难悲伤,有青年的热血疆场,有中年的壮怀豪情,有老年的闲情逸致,其乐无穷。如果让亲人、密友和后人看看,可以分享。从中会了解我们这一代人曾经爱了些什么,恨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为了些什么而奋斗不息,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当今青少年不是说与老一辈有“代沟”吗?是的。我们这一代人是生长在新旧社会交替的阵痛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革命洪流发展为汹涌澎拜之时,在黑暗中探索光明,在苦斗中争取解放,在胜利中捍卫成果,在成果中发扬光大,才有今天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和平安宁、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就像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样,为着人民的解放,为着保家卫国,为着祖国人民的和平幸福,为着革命事业的美好明天而奋斗的。希望青少年后人能够了解和理解我们这一代人,继承所从事的事业,并发扬光大。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出生在1929年井冈山斗争时期,茶陵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在这漫长的经历中,偶尔用诗一般语言记叙一段行踪,表达一种内心的声音,抒发一缕情怀,感受一种志向,这是很自然的。1985年退居二线后,得闲将以往零散的资料和打油诗收集整理,并陆陆续续地汇集达三百余首诗词,大多属叙事诗。毛诗《大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是平凡之人,写的是平凡之事,聊以自娱罢了,想不到竟反映了一生的痕迹和心声。当然,我不是诗人,只是触境生情,因事而发,因时而发,不追求艺术上的完美。将它定名《心声集》吧。
结集打印之初,向庄里、雷刚、汪长柱战友和世荣姐夫、湘攸老伴征求意见,承蒙诸位审阅后提供了修改意见和建议,鼓励出版,庄里老友还为之作序,深表谢忱。
卫民侄为之写读后感(代序),穗军儿为之设计封面、排版与照片扫描,并联系付梓事宜,使集子在国庆60周年前顺利出版,甚感欣慰。
我八十周岁生日不搞寿庆,谨以此赠送家人和亲友,作为留念吧!
书籍目录
咏山塘垅…………………………………………9
下房祭祖………………………………………9
牧童………………………………………………9
学子………………………………………………10
爱藕田……………………………………………10
学犁田……………………………………………11
茶陵沦陷 十首…………………………………11
日机空袭 ……………………………………………11
疏散游离 ……………………………………………11
茶城陷落 ……………………………………………12
惨遭蹂躏 …………………………………………12
山区遭掳 …………………………………………12
盟机惩寇 …………………………………………12
村民抗日 …………………………………………12
游勇抢劫 …………………………………………12
倭军溃退 …………………………………………13
日本投降 ……………………………………13
转学扶中抒怀……………………………………13
重游故地——寄怀方、庄、陈诸友……………14
望江南·干革命…………………………………14
咏军政大学………………………………………15
清平乐·宜山剿匪………………………………15
赠老营长刘青山(庆仙)—兼怀宜山剿匪战友16
军旗前照像………………………………………17
抗美援朝 十七首…………………………18
忆江南·家………………………………………20
忆江南·笔………………………………………21
返梓吟……………………………………………22
词两首……………………………………………23
望江南·盼儿归………………………………23
长相思…………………………………………23
满江红·重返茶陵古城…………………………23
首长参谋集训……………………………………24
炮兵连长射击指挥竞赛……………………………25
大亚湾实战演习…………………………………25
遂溪靶场考核……………………………………26
结婚………………………………………………26
枪代炮射击场军官训练…………………………26
参观试验田………………………………………27
大营炼钢铁………………………………………27
公社大食堂………………………………………28
炮战金门感怀……………………………………28
炮击金门 十八首……………………………29
出征与凯旋………………………………………33
红岭炮兵团实战演习……………………………33
荣获五好军官称号 ……………………………34
选调广州军区炮兵司令部………………………34
接管万山要塞……………………………………35
国产特种炮弹试验………………………………35
咏技术革新………………………………………36
条令汇稿审修……………………………………36
执教参谋班………………………………………36
烟台山炮校………………………………………37
执教桂林步校……………………………………37
抗美援越 二首………………………………38
大连比武…………………………………………38
诬陷闻昭感赋 二首……………………………39
社教感怀…………………………………………40
叠彩山…………………………………………40
阳朔告别游………………………………………40
受命军宣队………………………………………41
梅田会战…………………………………………41
赞广东201地质队 ………………………………42
韶钢会战…………………………………………42
九一三事件………………………………………43
美国总统尼克松来访………………………………43
归营轮训干部感怀………………………………44
转业 …… ………………………………………44
吊朱总司令……………………………………45
满江红·缅怀周总理……………………………45
沁园春·悼念毛主席……………………………46
粉碎“四人帮” ………………………………46
参加省教育先代会感赋…………………………47
职工教育双补……………………………………47
沁园春·山塘垅…………………………………48
访战友丁云汉…………………………………48
悼谭赐战友………………………………………49
购电视机 ………………………………………………50
送两女上大学……………………………………50
创办电大班…………………………………………51
闻退居二线………………………………………51
退居二线感怀……………………………………52
五十五岁抒怀……………………………………52
游庐山 七首……………………………………52
登庐山………………………………………………53
花径观感……………………………………………53
仙人洞………………………………………………53
含鄱口观日出………………………………………54
三叠泉………………………………………………54
游石钟山……………………………………………54
游秀峰寺……………………………………………55
武陵源自然风景区旅游 四首…………………55
天子山 …………………………………………55
宝峰湖 …………………………………………56
金鞭溪 …………………………………………56
黄狮寨 …………………………………………56
中秋观三台合演感赋……………………………57
故乡行 十首……………………………………57
一路欢 …………………………………………57
怀故人 …………………………………………57
叙离情 …………………………………………58
访大姐家 …………………………………………58
访二姐家 …………………………………………58
探舅裔 …………………………………………58
贺内妹乔迁 …………………………………………58
古城 …………………………………………58
新城 …………………………………………59
期望 …………………………………………59
洣江桥头 …………………………………………59
打门球 四首 ……………………………………60
初试 情趣 技艺 比赛
赞老年大学………………………………………60
七十党庆…………………………………………61
京·宁·苏·杭旅游纪行 二十首……………61
过黄鹤楼 ………………………………………61
途经郑州………………………………………62
旅京途感………………………………………62
重游北京………………………………………62
京都览胜………………………………………63
观苏州街 ………………………………………63
园明园遗址吟…………………………………63
游龙王迷宫……………………………………64
蒙古包观感……………………………………64
游南京感赋……………………………………65
观南京长江大桥 ………………………………65
谒中山陵………………………………………65
有感美龄宫 …………………………………65
游苏州 ………………………………………66
虎丘览胜………………………………………66
大运河游感……………………………………66
游杭州西湖……………………………………67
谒岳飞墓………………………………………67
飞来峰 ………………………………………67
六合塔 ………………………………………67
观国际烟花节 …………………………………68
游石峰公园 ……………………………………68
柳州行 三首 ………………………………69
与姐看望大哥 …………………………………69
谒柳候祠 ……………………………………69
游鱼峰山刘三姐遗址……………………………69
湘攸六十寿辰……………………………………70
生日抒怀…………………………………………70
悼内妹湘娇………………………………………71
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71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四十周年 二首……………71
缅怀彭德怀司令员 ……………………………71
抗美援朝胜利40周年…………………………72
祝大姐大姐夫七十双寿 九首…………………72
答友人……………………………………………74
燕林生日感怀……………………………………74
小军三十二岁生日感赋…………………………75
应邀庐山相会赠方庄老友 五首……………75
相会欢…………………………………………76
仙人洞观感 …………………………………76
花径偶感 ……………………………………76
小天池 ……………………………………76
题照……………………………………………77
附庄里老友答酬二首……………………………77
贺文道表哥七十寿辰 七首………………………77
悼文焕大哥诗及挽联……………………………78
文焕胞兄骨灰回乡安葬家祭长诗并序…………79
贺颜元吉、黄桂庄七十双寿……………………83
贺二姐二姐夫七旬双寿 七首…………………83
生日感怀…………………………………………85
忆“三反”感时…………………………………85
母校五十年校庆赠原中共地下党贺、张、黄诸友
与原地下党负责人雷刚合影题照 二首………86
附林学召战友答酬 ………………………87
附龙世荣姐夫答酬 ………………………87
《庆香港回归》步张泽战友原韵 二首……88
附录张泽战友原诗
陪妻住院 三首…………………………………89
离休吟 六首…………………………………90
重游桂林 二首………………………………90
南溪山………………………………………91
重游阳朔 ……………………………………91
至柳看望大嫂并处理大哥遗款 ……………91
结婚四十周年感赋 ……………………………92
悼舒展战友 ……………………………………92
党庆七十七周年感赋 二首…………………93
有感于罕见之抗洪斗争 三首………………93
抗洪 …………………………………………94
救灾 …………………………………………94
重建 …………………………………………94
有感于工厂倒闭 ………………………………94
陪郭大之老友游故地 …………………………95
谒炎帝陵 ………………………………………95
贺石沛仑战友七十寿辰 ………………………95
贺雷刚战友七十寿辰条幅 ……………………96
返梓过年 ………………………………………97
美国为首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暴行之感赋 …97
建党七十八周年感赋 …………………………97
渔歌子·为红儿 ………………………………98
相约看望庄里老友 ……………………………98
贺方城战友七旬寿诞条幅 ……………………98
七十一抒怀 ……………………………………99
咏澳门回归 ……………………………………99
春节游大梅沙海滨 ……………………………99
贺张之鄂战友七十寿辰 ………………………100
贺庄里战友七旬寿辰条幅 ……………………100
赠黄绍进战友 …………………………………101
战友重相会 ……………………………………101
深圳特区二十周年感赋 ………………………102
清平乐·家教 …………………………………102
抗美援朝五十周年 ……………………………102
购商铺热 ………………………………………103
下海 ……………………………………………103
下岗 ……………………………………………103
深圳正月民工潮 ………………………………103
赠谭根源同志 …………………………………104
贺湘攸六十八岁诞辰……………………………104
七十二自寿 ……………………………………104
七十四偶感 ……………………………………105
大女经商感赋……………………………………105
七十晋五 ………………………………………105
迁葬吟 …………………………………………105
八修族谱感赋 …………………………………106
勉孙女德琛上大学………………………………106
购房感怀 ………………………………………107
读杨励丹来函感赋………………………………107
咏嫦娥一号探月…………………………………108
抗冰灾迎春节 …………………………………108
金婚感赋 ………………………………………109
“5·12”汶川大地震 …………………………109
吊钟定尧战友 …………………………………110
仁孝堂清明节祭祖文 …………………………110
北京奥运 四首 ………………………………112
八旬初度抒怀 二首……………………………113
生逢战时………………………………………113
老忆足迹………………………………………113
相聚欢 ……………………………………………114
纪念慈母诞辰120周年……………………………115
编后语 ……………………………………………118
陈奎元诗词选
陈奎元诗词选《心声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诗集收录作者旧体诗词100多首,均为陈奎元先生在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期间,繁忙的工作之余所精心创作。
诗集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大致可分为纪游述怀、针砭时弊、感怀忆旧、读书工作中的偶有心得几类。吟咏《心声集》中的这些诗篇,正可亲近到一位忧国忧民的长者、一个赤子丹心的人民公仆,在关注着社会人生百相,欣赏着祖国大好河山,聆听着大自然的心跳,怀想着家乡草原的广阔天空。
诗集中有不少纪游诗,诗词创作伴随诗人赴全国各地考察的脚步,或述旅途见闻,或感登览情怀,或写师友交往。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四川剑门关和甘肃河西走廊的两组作品,如《自绵阳赴剑阁》、《谒剑门关姜维庙》、《张掖古长城》等充分表达了诗作者眼观古迹、思接千载的开阔胸襟。重回家乡内蒙古草原的纪游诗也有非常感动人心的力量,如《重回巴尔虎草原》、《夏日草原访故》等,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山水和父老乡亲的殷殷之情,一个怀乡、恋乡的游子形象跃然纸上。此外还有《山中修养》等意境静谧超远如王维诗篇的佳作,带给人以心灵的洗礼和沉静。
诗集中也有不少针砭时弊的佳作,如《文山会海杂咏》、《座谈会行状》等对当下官场的一些不良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而《捣练子·调研》、《基层干部》则体现出诗作者对基层和民间的体恤与关切。这些都为古体诗词的题材拓宽提供了独到视角,并对新题材与旧诗体的融合进行了有益尝试。
集中的《盛世》、《读书偶得》、《家国杂谈》等抒发了诗作者的心得感慨,其胸襟之豁达,思路之开阔,不失为让读者认真揣摩体会的佳作。
在当今社会文化领域和诗词创作中,旧体诗词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独特的形式美和意境隽永的诗意美,依然深受人们喜爱。在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旧体诗词的创作与欣赏已成为一种修身养性、滋养心灵的良好方式。一些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创作者以艺术的旧形式、新内容拓展了传统诗词创作的领域。尤其是一些传统文化修养深厚又身居高位的吟者,由于其社会视点高,宏观信息量大,在诗词创作尤其是主旋律诗词创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了当今旧体诗词的创作。旧体诗词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人文情怀,凝聚了民族心灵,也支撑着民族智慧。旧体诗词作为中华文化传统精神的血液,是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的,是不应该断代和失去传承的。从这一点来讲,《心声集》的出版有更深远的意义。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