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帝纪

《汉书》中的章节

汉书》卷十(纪 第十)《成帝纪》,叙述了汉成帝刘骜在位二十六年的史事。

原文一
已已已已孝成皇帝,是元帝的太子。母亲是王皇后,元帝为太子时,生成帝于宫中的彩画之堂,为嫡皇孙。宣帝十分喜爱,替他取字为太孙,经常置于膝下。年三 岁而祖父宣帝去世,元帝继位,成帝立为太子。成年后好读经书,宽博谨慎。原先居于桂宫,元帝有时紧急召见,太子出龙楼门,不敢横穿天子所行的驰道,西至直城门,到城门前才横穿已过,又回头到作室门。元帝见迟到,询问原因,成帝将不敢穿越天子驰道而绕道的情况告知,元帝十分高兴,于是下令,说太子可已横越驰道。
后来好酒贪杯寻欢作乐,元帝认为他无能,而定陶恭王多才多艺,其母傅昭仪又受宠,元帝有意立恭王为太子。赖侍中史显护太子家,辅助有力,而元帝又因宣帝特别喜欢太子,所以才免于废。
原文二
  竟宁元年五月,元帝驾崩。六月二十二日,太子登皇帝位,参拜高祖庙。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以大舅侍中卫尉阳平侯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七月二十八日,有关人员上言:“乘舆车、牛马、禽兽随葬都属非礼,不应随葬。”成帝同意。
  七月,大赦天下。
  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正月初一日,皇曾祖悼考庙火灾。
  立已故河间王弟上郡库令良为王。
  有彗星出现 在营室星区。
  罢免上林诏狱。
  二月,右将军长史姚尹等出使匈奴回国途中,离边塞百余里时,突然遭遇风暴火灾,烧死姚尹等七人。赏赐各侯王、丞相、将军、列侯、王太后、公主、王主、吏二千石黄金,宗室各官吏千石以下到二百石及宗室男子谱籍有名者、三老、孝悌力田、鳏寡孤独赏以钱帛,各有差等,赏吏民五十户牛酒若干。
  下诏说:“前时火灾降于祖庙,彗星出现于东方,开始登基就被上天示警,过失是严重的!《尚书》说:‘古代至道之君遇灾,就正其德行以应天象。’望众公卿孜孜不倦,率领群僚,以辅朕的不足。崇尚宽大,提倡和睦,凡事推己及人,对人不要苛刻。现大赦天下,使犯人能改过自新。”
  赐舅诸吏光禄大夫、关内侯王崇为安成侯。赐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爵为关内侯。
  夏季四月,黄雾四塞,广问公卿大夫,望无所隐讳。
  六月,有数以万计的青蝇聚集在未央宫殿中朝臣的坐席上。
  秋季,罢去上林宫馆希御幸处二十五处。
  八月,出现两个月亮上下相接,早晨在东方出现。
  九月二十八日,流星光芒照地,长四五丈,委曲蛇形,贯于紫宫星区。
  十二月,在长安建南北郊祭之处,罢去甘泉、汾阴祭祠。此日起大风,拔甘泉寺中十围以上的大树。郡国有十分之四遭受风灾。免去灾区田租。
  建始二年春(公元前31年)正月,罢去雍地五处祭祀天地之所。二十三日,成帝开始在长安南郊进行郊祭,下诏说:“前者迁移泰畤、后土于南郊、北郊,朕虔诚恭敬,郊祀上天,皇天报应,神光交现。三辅地区常年有供帐服役之劳,赦免奉郊祀的长安县、长陵县及中都官中判鬓须之罪的罪犯。减少天下的赋税钱,算赋减四十。”
  闰正月,以渭城延陵亭部为初陵。
  二月,诏令三辅内郡举荐贤良方正各一人。
  三月,北宫井水涌出地面。
  三月十四日,成帝开始在长安北郊祭祀后土。
  三月十九日,立皇后许氏。
  罢去六厩、技巧官。
  夏,发生大的旱灾。
  东平王宇有罪,削其封邑樊、亢父县。
  秋,撤销太子博望苑,以此赐来京朝请的宗室。减少皇帝乘舆的厩马。
  三年春三月,赦免天下囚徒。赏赐孝悌力田爵二级,对逃亡租赋所给予的赈贷免收。
  秋,关内大水。
  七月,羋上小女子陈持弓听说大水至,走入横城门,撞入宫廷的旁门,直到未央宫钅句盾官署中。吏民都惊奔上城。
  九月,下诏说:“前者郡国遭受水灾,淹死的百姓多达千数。京师无故讹言大水将到,吏民惊恐,奔走登城。这可能是苛刻残暴的官吏结怨于百姓。百姓遭受冤屈而失去的甚多,因而造成这些讹言伪语。现派谏大夫林等循行天下。”
  冬十二月初一,出现日偏食。夜,未央宫中地震。下诏说:“常闻天生众民,不能自治,就为之立君上以进行统理。君王得道,则草木昆虫都各得其所;人君无德,则天地见责,屡现灾异以告诫其不合治道。朕对君王之道涉猎太少,而举动与措施又多有不当。于是十二月一日,日食地震同时出现,朕深感惶恐。公卿应认真思考朕的过失,明白地为朕指出。《尚书》说过:‘你不要当面顺从唯唯,背后却有诽谤之言。’丞相、御史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及中原地区郡国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到公车官署上书陈言,朕将亲览其书。”
  赵巂山崩。
  四年春,罢去中书宦官,开始设置尚书员五人。
  夏四月,下雪。
  五月,中谒者丞陈临杀司隶校尉辕丰于殿中。
  秋,桃李结实。大水,黄河在东郡金堤溃决。冬十月,御史大夫尹忠因河决渎职,自杀。
  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春三月,下诏说:“黄河决口于东郡,淹没兖、豫二州,校尉王延世堵口复堤而黄河归故道,其改元为‘河平’。赏赐天下吏民爵级,各有差等。”
  夏四月三十日,日从偏食到全蚀。下诏说:“朕得以继承宗庙,战战栗栗,未能完满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传》说:‘男教有亏,阳刚不振,就会出现日食。’天显异象,罪在朕躬。公卿大夫其勉力尽心,以匡正朕的过失。百僚都恪尽职守,重用贤人,摒弃奸邪,指出朕的过失,无所隐讳。”大赦天下。
  六月,撤销典属国与大鸿胪机构。
  秋九月,恢复太上皇寝庙陵园。
  二年春正月,沛郡铁官冶铁飞,其事记在《五行志》。
  夏六月,封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都为列侯。
  三年春二月二十七日,犍为地震山崩,堵塞江水,水倒流。
  秋八月三十日,出现日偏食。
  光禄大夫刘向校理朝廷藏书,派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四年春正月,匈奴单于来京朝见。
  赦免天下囚徒,赏赐孝悌力田爵二级,对于逃避租赋所欠的赈贷免收。
  二月,单于朝见后回国。
  三月初一日,日偏食。
  遣光禄大夫博士嘉等十一人巡行于黄河两岸的郡国,了解因水患而无法生存的,根据情况予以赈贷。被水淹死、压死,不能自葬的,令郡国供给薄棺葬埋。已经葬埋的折钱付给,每人二千。逃水荒在外地的,由所在地散发粮食,要认真地登记与关心他们,不让他们失其常业。举荐敦厚有高行能直言的人。
  三月二十日,长陵临泾水处岸崩,壅塞泾水。
  夏六月二十九日,楚王刘嚣去世。
  山阳火生于石中,改元为阳朔。
  阳朔元年春二月三十日,日偏蚀。
  三月,赦免天下囚徒。
  冬,京兆尹王章有罪,下狱死。
  二年春,寒。下诏说:“古代帝尧立羲、和二官,命他们掌天地四时的事,让生产与生活能按季节与时令的顺序进行。所以《尚书》说:‘众民能适应变化,保持雍和。’说明阴阳时令是十分重要的。今日公卿大夫有的不信阴阳,认为是轻小之事,有些奏章多不合月令。在位的都不懂阴阳时令,辗转相因,天下也都弄不清楚了。如此而指望阴阳和调,岂非荒谬?现令公卿大夫要注意顺应四时月令。”
  三月,大赦天下。
  夏五月,减少吏八百石俸为六百石,五百石俸为四百石。
  秋,关东大水,逃荒百姓想进入函谷、天吉、壶口、五阮关的,不要阻止。派谏议大夫博士赴各地巡视。
  八月二十二日,定陶王刘康去世。
  九月,有些奉命出使的官员不称其职。下诏说:“古往今来的朝廷之所以设立太学,是要求用以广传先王的功业,弘扬其教化于天下的。儒林的官员,要求学识渊博,应能博古通今,温故知新,运用理论来解答国家当前的主要问题,所以才称之为博士。否则学者在学识上没有什么精辟之论,就会受到人们的轻视,这就达不到尊重知识与道德的目的。《论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丞相、御史以及中二千石、二千石荐举可充任博士位的人选,使其作用与地位卓然可观。”
  这年,御史大夫张忠去世。
  三年春三月七日,东郡陨石,八块。
  夏六月,颍川铁官役夫申屠圣等一百八十人杀死长吏,盗出武库兵器,自称将军,横行九郡。派丞相长史、御史中丞进行追捕,用军队围剿,都斩首服罪。
  秋八月三十日,大司马大将军王凤去世。
  四年春正月,下诏说:“《尚书·洪范》八政,以食为首。因为它是家庭自足与人不犯禁的根本。先帝劝勉农事,薄收赋税,奖励力田的人,让其与孝悌同等。近来,农民愈趋怠惰,安心农业的少,从事经商的多,这将如何进行矫正呢?当春耕时,特令二千石劝勉农桑,要深入到农田上去,鼓励农民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尚书》不是说过吗?‘全力投入耕耘,方有秋天的收获。’都应努力呀!”
  二月,大赦天下。
  秋九月十六日,东平王刘宇去世。
  闰十二月初七日,御史大夫于永去世。
  鸿嘉元年春二月,下诏说:“朕承天地之恩,得保祖宗祠庙,明不足详察民情,德不足以绥定四方。刑罚失当,不少人含冤失其常业,到朝廷上访上诉者不绝。是以阴阳错谬,寒暑失序,日月无光,百姓遭灾,朕深为不安。《尚书》不是说过吗?‘在我主持国政时,没有老臣贤者进行辅弼,这是我自己的过失。’目前正是春耕季节,特派谏大夫理等察举三辅、三河、弘农冤狱。公卿大夫、部刺史应谕郡守国相,要不负朕对他们的重托。现赏赐天下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若干,加赐鳏寡孤独高年帛若干,逃贷未交的免收。”二月二十八日,成帝驾临于初陵,赦免在初陵服役的罪徒。划新丰县的戏乡为昌陵县,以奉初陵,每百户赏赐牛酒若干。
  成帝开始著平民衣,带少量随从单骑出入市里。
  冬,黄龙在真定出现。
  二年春,驾临于云阳。
  三月,博士行饮酒礼,有雉鸡飞集于殿庭,历阶升堂而群声呼叫,后集栖于各府署上,又集栖于承明殿上。
  下诏说:“古代选拔贤才,首先听取他敷陈见解,然后予以试用来考察他的能力,所以官吏的效率很高,人才也不会埋没,教化流行,风调雨顺,谷物丰收,人民安居乐业,大众康泰安宁。朕继承大业十有余年,屡逢水旱瘟疫之灾,黎民经常受困于饥寒,如此而希望百姓兴礼义知荣辱,那将是何等困难!朕无能进行领导,以致帝王之道日趋衰微,朕再三思考:这是招贤选士的道路阻塞不通呢?还是举荐的人名不副实呢?望举荐敦厚有德行能直言的人才,希望听到他们的深刻的见解与良好的谋略,以匡辅朕的不足。”
  夏,迁移郡国豪家资财在五百万以上的五千户到昌陵。赏赐丞相、御史、将军、列侯、公主、中二千石在昌陵以墓地房屋。
  六月,立中山宪王孙刘云客为广德王。
  三年夏四月,赦免天下。令吏民可以买爵,每级价一千钱。
  发生大的旱灾。
  秋八月十五日,孝景帝庙门发生火灾。
  冬十一月十七日,皇后许氏被废。
  广汉男子郑躬等六十余人攻打官署,放出囚徒,盗取兵库武器,自称山君。
  四年春正月,下诏说:“多次指示有关机构,要务行宽大,禁止苛暴刑罚,而至今不改。一人犯罪,全族拘系,农民失其常业,怨恨者多,由此而伤害天地的和谐之气,水旱为灾,关东流散者甚多,青州、幽州、冀州更为严重,朕甚为痛心。而却未听见在位公卿对此而表示难过的,谁能与朕分忧啊!已派遣使者到各地检查,凡属灾害在四成以上,百姓的资产不满三万,可不出租赋。逃避税赋未交的,都予免收。流民要想入关,登记后就允许进入。流民所到的郡国,要给予关心和引导,要保证不因冻饿而死一人。望理解朕的心意。”
  秋,勃海、清河发生水灾,对受灾地区给予赈贷。
  冬,广汉郑躬等党羽逐渐发展,攻打四县,众达万人。封河东都尉赵护为广汉太守,调调广汉郡中及蜀郡的兵丁共三万人进行围剿。并号召郑躬所部如在内部互相捕斩,可以将功抵罪。十天半月就平定了,升赵护为执金吾官,赐黄金八百斤。
  永始元年春正月二十二日,太官凌室发生火灾。二十七日,戾后园正门也发生火灾。
  夏四月,封婕妤赵氏父赵临为成阳侯。
  五月,封舅父王曼之子侍中骑都尉、光禄大夫王莽为新都侯。
  六月七日,立皇后赵氏。大赦天下。
  秋七月,下诏说:“朕立德的决心不够,不能充分与臣下集思广益,过分地听信将作大匠解万年所讲的昌陵三年可以建成。兴建了五年,中陵、司马殿门尚未动工,而国库耗资巨大。百姓疲劳不堪,从异地运来筑陵的客土土质疏松杂乱,终难将昌陵建成。朕想到工程如此劳民伤财,就怛然伤心。古人说‘有过不改,小过就会成为大过。’现决定昌陵停建,原定迁五千户于昌陵的也不再迁徙了,让天下不产生离乡背井的动摇之心。”立城阳王子刘俚为王。
  八月十九日,太皇太后王氏去世。
  二年春正月初三日,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去世。
  二月二十八日,星陨如雨。三十日,日偏食。下诏说:“前时,龙现于东莱,日偏食,上天显示变异,以彰朕的过失,朕深为惶恐。公卿大臣要晓谕群僚,严肃思考上天所显示的警戒。对于能够省减赋役以方便百姓的意见,可以逐条上奏。所借贷给贫民的钱粮,免收。”又说:“关东几年歉收,有的吏民出于大义施舍粮食给贫民,或者献出谷物帮助县官赈赡的,官家应按价还钱。数在百万以上的,加赐爵级为右更,如先已为吏补三百石,则官升二级。数在三十万以上,赐爵为五大夫,原已为吏的官升二级,普通百姓补为郎官。数在十万以上的,三年免出租赋。在万钱以上的,免出租赋一年。”
  冬十一月,驾临雍地,祭祀五畤。
  十二月,下诏说:“以前将作大匠解万年明知昌陵地势低下,不可以为皇帝陵墓之地,却奏请在此地营造陵墓,并建立奉陵的城邑,妄为巧诈,从外地运土来增高地基,浪费财力人力,仓促上马与急于求成,以致参加兴建的卒徒遭受折磨,造成大量死亡。百姓疲劳已极,国库耗费一空。常侍王闳前为大司农中丞,多次上奏说昌陵不可能建成。侍中尉淳于长几次建议说应早日停建,并将已迁徙户返回原籍。朕因淳于长的建议而将王闳的奏章下发给公卿讨论,公卿讨论后认识都与淳于长一致。淳于长首建正确之策,王闳主管钱谷与雇佣而减少其损失浪费,使百姓得以康宁。前已赐王闳爵为关内侯,黄金百斤。现赐淳于长爵为关内侯,食邑千户,王闳五百户。解万年谄佞不忠,坑害百姓,怨声载道,至今不息。虽赦其罪,但不应居于京师,现决定将解万年迁徙到敦煌郡。”
  本年,御史大夫王骏去世。
  三年春正月三十日,出现日偏食。下诏说:“天灾多次出现,朕深感惶恐。担心百姓失其常业,特派遣大中大夫嘉等人循行于天下,询问年老德厚的人,了解民间的疾苦。可会同部刺史举荐淳朴逊让有德行的各一人。”
  冬十月初五日,皇太后令有关机构恢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雍五畤、陈仓陈宝祠。其事记在《郊祀志》中。
  十一月,尉氏县男子樊并等十三人谋反,杀死陈留太守,劫掠吏民,自称为将军。罪徒李谭等五人奋力杀死樊并等,都封为列侯。
  十二月,山阳铁官役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出军库武器,自称将军,攻掠郡国十九,杀死东郡太守、汝南都尉。朝廷派丞相长史、御史中丞持符节督促追捕,汝南太守严讠斤捕斩苏令等人。升严䜣为大司农,赐黄金五百斤。
  四年春正月,驾临甘泉,郊祭泰畤。神光下降出现 在紫殿,大赦天下,赏赐云阳吏民爵位,女子每百户牛酒若干,鳏寡孤独高年帛若干。
  三月,驾临河东,祭祀后土,赏赐吏民与云阳相同,御驾经过的地方不出田租。
  夏四月十一日,长乐临华殿、未央宫东司马门都发生火灾。
  六月二十三日,霸陵园正门火灾。将杜陵的还未入宫的姬妾遣返回籍。下诏说:“前者,地震京师,火灾屡现,朕甚为惶恐。望有关大臣尽心指出朕的过失,朕将亲自阅读奏章。”
  诏书又说:“古代圣王规定礼制以序尊卑,标志车服以表彰有德。虽有钱财,而无其尊,不得逾越礼制。所以人民注重自己的德行,重义而轻利。当今世俗奢侈与僭越无度,不知满足。公卿列侯与亲属近臣,是四方吏民的表率,这些人中很少听说能修身遵礼,同心忧国的。有的挥霍无度,贪图安逸,一心地去广置田宅,兴修别墅,畜奴养婢,穿绫着缎,庭设钟鼓,家列女乐,车服与嫁娶埋葬都逾越礼制,吏民羡慕而仿效,逐渐形成一种挥霍浪费的陋习,如此而期望百姓节俭,以保证衣食无缺,那将是何等困难啊!《诗》不是说过吗?‘威仪赫赫的太师,百姓都瞻仰着你啦!’现特谕有关机构,对此奢侈逾制之风要约束禁止。而青绿二色是民的常服,不必禁。列侯近臣应自我反省并及时改正,司隶校尉要查处那些有禁不止的人。”
  秋七月三十日,日偏食。
  元延元年(前12)正月初一,日偏食。
  三月,驾临雍地,祭祀五畤。
  夏四月初一,无云有雷,电光闪耀,从四面八方直到地下,黄昏才止。赦天下。
  秋七月,彗星出现于东井星区。下诏说:“前者,日蚀星陨,上天见责,天地的变异不断,而在位的公卿默然,很少进以忠言。今日彗星出现于东井,朕深为恐惧。公卿大夫、博士、议郎都应理解朕的苦心。认真思考天地变异的原因,明白地对朕指出,不要有所隐讳;要与中原各郡国荐举品行方正能直言极谏的各一人。边部边区二十二郡举荐勇猛而知兵法的各一人。”
  封萧何相国之后萧喜为酂侯。
  冬十一月十八日,大司马大将军王商去世。
  本年,昭仪赵氏害死后宫皇子。
  二年春正月,驾临甘泉,郊祭泰畤。
  三月,驾临河东,祭祀后土。
  夏四月,立广陵孝王子刘守为王。
  冬,驾临长杨宫,与来京朝见的胡客检阅军事演习,宿于获赠获赠萯阳宫,对随从官员进行赏赐。
  三年春正月初十日,蜀郡岷山崩陷,堵塞江水三日,下流江水断流。
  二月,封侍中尉淳于长为定陵侯。
  三月,驾临于雍,祭祀五畤。
  四年春正月,驾临甘泉,祭祀泰畤。
  二月,罢免司隶校尉官。
  三月,驾临河东,祭祀后土。
  甘露降于京师,赏赐长安百姓牛酒。
  绥和元年春正月,大赦天下。
  二月初九日,下诏说:“朕继承太祖鸿业,奉祖宗宗庙已二十五年,薄德不足以安定四海,百姓怨望者多,得罪于上天,至今未生太子,天下无仰盼的核心。从古往今来的历史教训来看,祸乱的始生,多因继承人的问题而引起。定陶王欣是朕的嗣子,慈仁孝顺,可以承天序,继祭祀。现决定立欣为太子。封中山王舅谏大夫冯参为宜乡侯,增加中山国三万户,以安慰其意。赏赐各侯王、列侯黄金,天下为父的继承人的赐以爵级、三老、孝悌力田赏赐各有差别。”
  诏书又说:“曾闻王者必存前朝二王的后代,连同今王本身以象征天、地、人三统。昔商汤王开国为帝,列为夏、商、周三代,而后来祭祀废绝。现考求其后代,只有孔吉为正,特封孔吉为殷绍嘉侯。”三月,进孔吉爵为公,同与周承休侯都为公,辖地各百里。
  驾临雍地,祭祀五畤。
  夏四月,以大司马骠骑将军为大司马,罢去将军官。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封为列侯。增加大司马,大司空的俸禄与丞相相同。
  秋八月初九日,中山王刘兴去世。
  冬十一月,立楚孝王之孙刘景为定陶王。
  定陵侯淳于长大逆不道,下狱赐死。廷尉孔光为使持节赐前所废皇后许氏毒药酒,饮药酒而死。
  十二月,罢去部刺史,改设州牧,禄为二千石。
  二年春正月,驾临甘泉,郊祭泰山。
  二月十三日,丞相翟方进去世。
  三月,驾临河东,祭祀后土。
  三月十八日,成帝驾崩于未央宫。皇太后诏令有关机构恢复长安南北郊。四月十一日,葬于延陵。
历史评价
 班固评论:臣的姑母充成帝后宫为婕妤,父子兄弟在接待与侍奉她时,她多次对臣讲成帝十分注意仪表。上车正立,端坐前视,不动声色,不指手画脚,临朝严肃深沉,如同神明,可称为穆穆天子的容仪! 博古通今,采纳直言。公卿称职,其奏议文采斐然可观,逢升平盛世,上下和睦。但由于沉于酒色,赵飞燕姊妹乱于内宫,王氏外戚专擅朝政,说起来是令人叹息的。从建始纪元以来,王氏开始操纵国柄,哀帝与平帝在位时间不长,王莽得以篡位,大概王家的威福是从成帝开始逐步形成的。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