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意识,读音为 chéng běn yì shí,是指节约成本与控制成本的观念,是“节省成本的观念,并了解成本管理的执行结果。”控制成本,可以有效的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达到企业或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定义
成本意识包括注意
控制成本,努力使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并设法使其保持在最低水平。树立职工的成本意识,就是要使职工树立这样一些思想,成本是可以控制的,成本管理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并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节约成本。只有树立起职工的成本意识,只有职工具备了良好的成本意识,才能建立起降低成本的主动性,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项具体措施、方法和要求顺利地得到贯彻执行和应用。职工良好的成本意识是成本管理的必要条件。成本意识的普遍建立有赖于领导的提倡、强有力的制度约束、管理人员的以身作则和职工素质的普遍提高,需要适当的
利益机制、
约束机制和
监督机制相配合。
成本意识是现代成本管理中一个最为基本的立足点。现代成本意识是指
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不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以
JIT和成本企画为代表的日本成本管理实践不同于西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与其设定合理的目标,不如设定理想的目标。我们说这就是成本意识的根本体现,也就是说成本意识具有追求极限的“理想性” 特征。
必须指出,这种无穷尽降低成本的思想必须依靠战略构筑、组织措施的配合才能形成现代完整意义上的成本意识。表现为,一是把
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管理部门扩展到
供应、生产和设计等各个部门,形成全厂全员式的降低成本格局,形成纵横贯穿企业各部门的“组织化成本意识”;二是将降低成本从
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定位,即从选择开发项目种类、规模起就注入成本思考,确立具有长期发展观的“战略性成本意识”。
类型
效率成本意识:效率和成本是相关的,原本1小时完成的会议,耗时3小时,如果平均小时工资为20元/小时、10人参加的话,效率成本损失为400元,所以在日韩先进企业有“会议1小时Best,两小时Better,三小时怀疑”,“报告一张Best,两张Better,三张无能”的说法;在工作中,对于过问的某一项工作进展本应及时主动通报,这是基本的规矩,但大多数的情景是需要反复追问,而被跟催人往往以“在等其他部门…”,“太忙了,没有时间…”,“忘记了…”等搪塞,还有些情况是逃避,“这件事好难,做不到,要不领导解决吧?”,“那件事是某某部门的事情,和我无关”,不是主动寻找通过无间协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最终下来这些都会转化为企业的成本。
失误成本意识:失误和成本是相关的,失误会导致效率成本损失,并产生返工的成本或造成
财产损失,我们在检查中发现消防疏散图没有方向
标识,有些疏散图和所在位置不相匹配,如今改善做方向标识和更新部分疏散图也都需要返工(人工、材料)费用,同时存在着消防风险。当然我们干工作,失误不可避免,但如何减少失误呢?我想一要坚持按制度和标准做事;二要建立确认文化,不清楚的内容务必确认,争取一次把事情做对。一旦做得不对,要及时改正,将损失降到最低,要的是做对事情而不是面子;三是工作是最好的老师,要使用
ISO9000方法,在工作中总结提高,提升判断能力;四是学习他人的长处和经验。
资产成本意识:在经济不景气的时代,要充分使用企业现有资源。当有
人力资源需求时,看通过内部调配能否满足需求,冷冻站有人员需求,则通过事业部内部其他部门有
制冷证资格的人员来调配;当有
固定资产需求时,看事业部内部,或通过战略发展&企管部在公司内寻找资源,石岩动力站推行ISO9000,文件夹没有地方放置,需要文件柜,则通过战略发展&企管部徐双,知道电源事业部有旧文件柜来解决;当有非十分紧急、非十分重要的改造工程时,实施临时冻结,如对长城电脑2#楼电梯控制部分改造进行临时冻结。
费用成本意识:钱要用到刀刃上,对于可以避免的业务费用、办公费用和维修费用,就是两个字“不花”。物业服务事业部的ISO9000 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和记录表单都作了共享,另外,有些记录能用电子
文档管理的,就不打印出来; 允许的情况下双面打印;允许的情况下,使用一面已使用过的废纸进行打印或复印; 允许的情况下,几份不同类型记录共用一个文件夹;用量大的表单,确认无误后实施印刷;上墙文件在确定前,要充分评估必要性等。
采购成本意识:首先做好合格
供应商的评估,确保品质和服务;其次对维修物料、
分包业务要做到货比三家;最后要做好
采购计划,充分评估采购的必要性,缩短
采购周期,加快
库存周转。
提高
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是组织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组织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组织降低、控制或保持成本水平的有力保证。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是组织较长时期的工作任务。全员的成本意识与
管理者的意识相关,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除管理者有较高的成本意识外,管理者还应营造一个有利于提高成本意识的氛围和推动成本意识的管理。组织可通过以下工作或活动来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
1、在培训计划中强调成本的重要性和
控制成本的必要性。
2、对员工不断进行成本意识方面的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向员工宣贯组织的成本理念,使每个员工都能理解组织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是相互联系的。
3、建立
激励机制,运用“
成本考核”和“
成本否决”等手段从严管理,使员工意识到
组织控制成本的严肃性。
4、建立“资源节约型”、“资源节约型”和“
低成本运营”的企业文化。
5、积极倡导成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员工的核心竞争力。
构建方法
在员工的培训教育中强化成本观念
加强
成本费用控制,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广大职工对成本费用控制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充分认识到成本与收益的密切关系;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向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同时向员工宣传组织的成本理念,使每个员工都能理解组织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是相互联系的,形成“视公司为家”的态度。
抓好成本管理主体的带头作用
虽然全体员工都有参与成本控制的义务,但是成本控制的主体应该是对公司成本的形成和发生负有责任的影响者和参与者。因此,公司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应将与成本的发生密切相关的诸如决策阶层、部门负责人等视为成本控制的主体,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
主观能动性对成本降低的重要作用,从而带头树立起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而这种模范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同时,
管理主体要加强与下属的沟通,在与下属的谈话中及时发现企业的问题,解决问题,免遭不明的损失,降低企业的成本。
树立现代成本意识
现代成本意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十分重视成本管理和
控制工作,不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然而这种降低必须建立在维护企业效益的基础上,因此必须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扩展成本控制的范畴,以管理部门牵头,扩展到设计、生产、供应等部门,要求每个部门、每位员工都树立良好的成本意识,形成贯穿整个企业的“组织化成本意识”;同时提高成本控制的定位,将成本控制的理念向决策领域渗透,从选择项目的种类、规模时就注入成本观念,确立具有长期发展性的“战略性成本意识”。
建立企业的节约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构建
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企业作为社会资源的主要使用者,更应当成为节约的主体。
荀子曾提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温家宝总理在关于“节约中国”的重要讲话中也提出,要在全社会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注重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由此可见,节约对于个人、组织的重要性。而“节约型”的企业文化,可以转化成具有持久优势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不断带动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形成节约的价值观
企业节约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拥有共同的节约观点和勤俭办企业的
责任意识。这与当代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也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当节约成为整个企业的价值观,成为全体员工共同认同的信念和行为准则,才能推动
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服务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然而任何观念的形成都是一个长期酝酿的过程,特别是由诸多人员组成的企业,职工间的相互影响力巨大,因此,在形成节约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注意:节约价值观的确立要以企业目标为基石,结合当前目标和长远目标,发挥其对员工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价值观的确立要以企业运营为内容,做到贴近生产、贴近经营、贴近管理。
对于少数员工而言,靠个人的自律效果不佳,只有以节约价值观为核心构建节约的制度,通过行政约束机制、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来保障节约文化的建设。因此,在建设节约制度时,要立足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检查监督体系建设三个基本点,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起由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共同参与的企业节约文化建设运行机制,对企业各层次员工严格要求,落实责任。
(3)创新技术,节约成本
面对金融风暴,宁波万华
聚氨酯公司MDI装置技术创新,每年可为公司节省成本300万元。
赣州供电公司通信自动化分公司编程设计的GMS短信传输方式的远动信号中断报警装置,为该分公司节约
生产成本费用59000余元。由此可见,不断更新技术、淘汰落后工艺是企业实现节约、保持长久效益的关键。丰田公司虽然在办公用品上极度节约,但是每年的科技投入费用大得惊人;微软公司每年都会投资一半的利润到研发中。
企业要树立技术创新理念,不断引进技术人才、先进技术设备,实现产品的升级改造;同时注重营销模式的创新,合理利用
管理信息系统。节约人力、物力、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