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河子镇,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地处库伦旗西南部,辽宁、内蒙古两省(区),阜蒙、奈曼、库伦三县(旗)交汇地带,东与白音花镇和六家子镇接壤,南与辽宁阜新县相邻,西北与奈曼旗相连。区域面积406.97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扣河子镇户籍人口23880人。
历史沿革
清代原扣河子地区属锡勒图库伦。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扣河子镇驻地设厚很努图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设厚很努图克。
1955年,划为扣河子乡。
1958年,划为扣河子公社
1968年以后,改称扣河子公社革命委员会。
1979年,复为扣河子公社。
1984年,划为扣河子镇。
2000年12月,原平安乡建制撤销,其辖区内除簸箕村外全部并入扣河子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扣河子镇下辖罗家杖子、韩家杖子、扣河子、酒局子、先进、达录山、莱草洼、苇子沟、牛古图、双庙、平房、白家湾子、丁家杖子、烧锅地、必联、四家子、平安、解家杖子、西沟、五星、兴发、秦家沟、喇嘛稿、簸箕、水泉、五家子、哈达图、益利哈、上库力吐、元仓子岗岗图、东窑子、平台子、南沟、坤都岭、红山咀子、山东头、石灰窑子、文家杖子、大窝堡、稻田、沙金台、格尔林、图力稿、卧力吐4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9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扣河子镇下辖23个行政村:扣河子村、酒局子村、白家湾子村、双庙村、丁家杖子村、先进村、烧锅地村、四家子村、喇嘛稿村、莱草洼村、平房村、秦家沟村、兴发村、韩家杖子村、解家杖子村、五星村、西下沟村、达录山村、牛古图村、苇子沟村、平安村、罗家杖子村、簸箕村,镇人民政府驻扣河子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扣河子镇地处
库伦旗西南部,辽宁、内蒙古两省(区),阜蒙、奈曼、库伦三县(旗)交汇地带,东与
白音花镇和
六家子镇接壤,南与辽宁阜新县相邻,西北与奈曼旗相连。区域面积406.9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扣河子镇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南部为浅山丘陵区,中部厚很河沿岸为冲积平原区,北部系黄土沟壑区。
气候
扣河子镇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多年平均气温6.9℃。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冬季最大冻土深度1.50米。无霜期年平均148天。
水文
扣河子镇境内河道属于辽河水系,有养畜牧河、厚很河两条河流。
自然灾害
扣河子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风灾、冰雹、霜冻等。
自然资源
2011年末,扣河子镇境内金属矿产有铅、锌、金、银、铜、铁、锡、钛、钨等品种,非金属矿产大理石、石灰石、萤石、叶蜡石、高岭土等储量可观,特别是石灰石储量达7亿多吨,品位高达54%以上,铅锌储量初步勘探为54万吨。
人口
2011年末,扣河子镇辖区总人口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37,城镇化率6%,另有流动人口879人。
2017年末,扣河子镇常住人口22273人。
截至2018年末,扣河子镇户籍人口2388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财政总收入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是1949年的48000倍,比1978年增加139倍。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700万元,增值税400万元,企业所得税300万元,个人所得税2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1.9%、3.8%。
截至2018年末,扣河子镇有工业企业14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7家。
农业
2011年,扣河子镇有耕地面积32万亩,人均8亩;可利用草地面积29.8万亩,林地面积32万亩。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3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50万元,2011年达到2.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8%。粮食作物以玉米、高粱、谷子为主。生产粮食11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豆类、葵花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生猪饲养量10.1万头,年末存栏6.2万头;羊饲养量22万只,年末存栏13.6万只,收购山羊板皮8万张;牛饲养量1.6万头,年末存栏8500头;畜牧业总产值7800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累计造林32万亩,其中防护林9000亩,经济林20.1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2万株,林木覆盖率30%,活立木蓄积量308万立方米,大型农业机械1200台(辆);名优特农产品有荞麦、葵花、绿豆、谷子,绿色环保农产品有滑子菇香菇、杏仁等;农民人均纯收入5230元。
工业
2011年末,扣河子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比上年增长60%,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0%。是库伦旗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以建材、矿产开发、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东蒙水泥厂、三东头萤石、平房大理石等资源型产业集群。
商业
2011年末,扣河子镇有商业网点608个,职工856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亿元,比上年增长10%。
社会事业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扣河子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600平方米;草原书屋17个,建筑面积680平方米,藏书3.4万册;还有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娱乐设施,体育场地4处。80%以上的城市社区和2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9%,有线电视用户6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5%。
教育
2011年末,扣河子镇有小学2所,在校生2820人,专任教师24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860人,专任教师12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达968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968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00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96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4%、13.4%、13.4%、14.5%。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48%,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扣河子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8个,其中卫生院3所,村级卫生室45个;病床38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21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9张,固定资产总值23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2万人次,住院手术28台次,出院病人116人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6.8/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92万人,参合率97%;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0岁,其中男性78岁,女性82岁;孕产妇死亡率4.4/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扣河子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6户,人数288人,支出112万元,比上年增长0.9%,月人均325元,比上年增长0.9%;城市医疗救助257人次,支出32万元,比上年增长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37户,人数3040人,支出33.7万元,比上年增长0.88%,月人均126元,比上年增长0.84%;农村五保供养192人,支出35万元,比上年增长0.8%。国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3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1人,接收无军籍职工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1万元,比上年增长0.9%。共式单合固社会福利费4.9万元,比上年增长0.6%;社会服务单位1个,床位60张,其中收养机构床位60张,收养32人。
交通运输
2011年末,扣河子镇已形成由公路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库一阜线、库一大线过境,油路160多千米、村村通公路150千米,水泥路30千米,客运总量30万人次,货运总量15万吨。
风景名胜
黑城子古城
古城位于库伦镇西南54公里处的扣河子镇四家子村,东南距扣河子镇2.5公里、西2.5公里有官山、城东有厚很河的两条支流汇合。古城方形,方向为南偏东18度,墙残高5米,城内有许多残砖断瓦。在城内出土一方“灵安州刺史印”,该城为辽金时代灵安州治所。
酒局子古城
古城位于库伦旗扣河子镇酒局子村西北1华里处,城为长方形,夯土板筑、座北朝南,南北长500米,东西长300米,墙残高2米,破坏严重。城内辽代遗址较多。据考证该城为辽代某个州县的治所。
红山文化遗址
红山文化遗址位于内蒙古库伦旗扣河子镇西北约15公里,是距今约5000年至5500年的红山文化晚期祭祀遗址。其表面形状为残损的丘状人工垫土高台,平面略呈长方形,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其南、东南有人工挖掘的5个穴坑,内填埋筒形器残片和石块等数千件。
哈达图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
哈达图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位于库伦旗水泉乡一公里,(2006年5月,苏木镇机构改革,原水泉镇建制撤销,其辖区并入扣河子镇。)遗址上发现大量陶片,分红褐色和灰褐色,陶片粗糙,火候不高,有明显手工制作痕迹。遗址上还发现灶址和居住址。遗址沟南还发现一处石器时代的遗址,范围大约6000平方米。遗物有石斧、石刀、细石器五件、陶器有器耳、口沿、器底豆茎、三足器器足、鱼网网坠、纺轮等。
西城子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
西城子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位于库伦旗水泉乡昆都岭大队西城子村东北,遗物有若干红陶片、红衣陶片两片,灰陶杯1件(可复原)、石斧(有孔)1件、石核1个。陶器残片有鬲足、器耳、豆柄等,粗糙疏松、火候较低、陶片颜色不均。
荣誉称号
扣河子镇入选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