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越战争

法国对越南发动的侵略战争

法越战争是法国于19世纪至1954年对越南发动的侵略战争。法国殖民者为在印度支那建立强大据点,阻止英国进一步向远东扩张的去路,企图独占远东(主要是中国)的利益,故对印度支那发动战争,从而获取了对越南的“保护权”,揭开了越南人民80年抗法斗争的历史。直到1954年法国在奠边府战役中失败,被迫签署关于印度支那停战的日内瓦协议。法越战争宣告结束。

战争背景
18世纪末,法王路易十六曾援助越南广南阮主王子阮福映复国,后因大革命爆发而中止对越渗透。随着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扩张的“建立法兰西东方帝国”的口号又重新提了出来,而侵略越南便成了实现这个目标的第一步。早在19世纪40年代,法国军舰就到越南沿海挑衅,到了19世纪中叶,拿破仑三世继承路易十六未竟事业——征服交趾支那,决心以武力打开越南国门。1847年,法军炮击沱灢(岘港),越南兵死40余人,伤90余人,不明下落者100余人。1856年8月,法国兵舰开到沱灢茶山澳,以武力强迫通商,扬言:“等待正副使来商议,若不回答,则与英国同来。”越南嗣德帝命兵部讨论对策,派广南兵严加防备。法国兵舰炮击茶山澳炮台,不久炮台被攻破。法军致书朝廷,要求修好通商。嗣德帝不予理睬,仍下令严加防备。
战争经过
第一次战争
1858年7月,当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法国勾结西班牙,都借口本国传教士在越南被杀,向越南发动大规模进攻。法国兵舰12艘在海军司令黎峨率领下,驶入沱灢。嗣德帝命右相陶致率兵,会同南义总督陈弘防御。结果一败涂地,沱灢诸炮台被攻破,陈弘因此革职,陶致代理总督。接着法军又攻陷安海、奠海两城,进迫美视社。嗣德帝急命右军黎廷理为总统,前往抵御,大战于锦荔社。黎廷理负伤回广南就医,不治身亡。嗣德帝又命统制朱福明为总统,后以阮知方为总统,改朱福明为提督,共同抗击法军。同年10月,法军入广南耐轩江,被陶致等分兵击退。11月法军攻破化闺、耐轩两屯,协官阮朝、阮段力战而死,朱福明等救援失败。阮知方连忙派兵各地,阻止法军前进。12月阮知方等筑莲池屯,法军分路来犯,战于硕磵、耐轩,法军被击退。阮知方又在海洲至福宁、硕磵屯建筑一道长垒,安置大炮。法军来攻,被越军据垒击退。
1859年1月,法军卷土重来,攻下良善(在边和省)、福永、名义(皆在嘉定省)诸堡,侵入芹蒢、桴江、左定、三岐(均在边和省)及平庆、富美、右平(均在嘉定省)诸地相继失陷。法军进逼嘉定城(今越南胡志明市),连日以大炮攻城,护督武维宁向诸省求援。结果援军未到,嘉定省城已被攻破,越军溃逃,武维宁自尽。法军进城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同年2月,嗣德帝命各地训练官兵,准备与法军决战,并命驻守边关的统督军务大臣尊室铪急赴嘉定防御。4月法国兵舰开至福宁、硕磵屯前的海岸,进而攻下瑜川屯。协官潘有典力战而死,阮知方等退守耐轩、莲池。6月,法国提议讲和,嗣德帝任命阮知方为议和大臣,专任其事,但遭到主战派的反对。大臣阮思僴密奏不可议和,机密院张登桂潘清简会奏道:“法国所要求的三项,土地割让断不可许;通商国初以来已有定例,不可变更;布教一项,因近来严禁,可略微放宽,以休兵息民。”因此和谈未成。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1月英法联军撤出北京,接着联军舰队离开渤海湾南下。法国抽调部分兵舰,加入西班牙、法国联合远征军,归该远征军总司令铺那指挥。1861年1月,法国以兵舰30艘,士兵1万人,对越南发动总攻击。越军节节败退,法军占领了越南南部边和、嘉定、定祥三省和昆仑岛。1862年铺那派军舰,“吹蒙驶”号至顺安汛,携带文书前来议和。嗣德帝询问廷臣,张登桂等主张议和。于是嗣德帝任命潘清简、林维浃两人为正副全权大臣,赴嘉定议和。
1862年6月5日,海军少将铺那代表法国,上校坡陵歌代表西班牙,礼部尚书兼永隆总督潘清简和军务大臣兼顺庆巡抚林维浃代表越南,在嘉定城缔结《壬戌和约》(即第一次西贡条约),不仅允许传教、开港、赔款,还将边和、嘉定、定祥三省和昆仑岛割让给法国。
第二次战争
第一次法越战争后,法国又蚕食了永隆、安江、河仙三省。虽然法国吞并了越南的南圻六省,但并不满足,很快又把侵略魔爪伸向越南北圻。而充当这次侵略行动急先锋的,是法国商人让·堵布益(涂普义)和法军上尉安邺。堵布益早在1861年就已来到中国的汉口做生意,以后又多次出入云南贸易。1871年,他怀着勘察红河航道的意图来到云南的蒙自、蛮耗等地,再从那里乘船循红河到达河内。通过这次航行,堵布益了解到沿红河可以建立沟通云南和河内的航道。1872年,堵布益返回巴黎,向法国海军殖民部提出,允许他乘坐法国派驻交趾支那的海军分舰队的炮艇前往越都顺化,目的是要迫使越南政府同意法国借用其领土,以创设一条连接越南和云南的航路。海军殖民部表示支持他的计划,并指示交趾支那总督给予他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1873年3月底,堵布益带着四条船和一百五十余人,经由中国的云南省回到了河内。
开始,堵布益和河内的地方官员互致信函,企图搞好关系,后来,他了解到越南官员因怀疑他和黄崇英勾结而对他产生了恶感,并趁他外出之机,拘禁了他留在河内的一些同伙。老羞成怒的堵布益收起了伪善的假面具,气势汹汹地率领随员带着武器上街,向越南官员索回被拘禁的同伙,进而肆无忌惮地焚烧越南官方的告示,袭击越兵,囚禁越南官员。他还在前往中国云南贸易的途中,狂妄地威胁越南地方官员: “如你试欲拦路,我将用机枪尽杀你等,如你让我们经过,我们将会成为世上最好的朋友。”他下令开枪射击越军的工事,火烧沿江木筏以作示威。在通过黑旗军驻守的馆司关时,由于认为黑旗军在售给他粮食时要价过高,堵布益又准备和黑旗军翻脸为敌:“如果你们试试和我捣乱,我将从老开至河内全区把你们歼灭净尽。”
堵布益的倒行逆施激怒了河内官员,他们表示要阻止他的无理行为,并张贴告示要将堵布益驱逐出去。由于堵布益蛮横地反对越南官员的警告,没有半点收敛的意思,越南政府便派人去见交趾支那总督迪佩雷,要求他派军舰到河内,帮助驱逐堵布益。另方面,堵布益也向迪佩雷要求援助,以对抗越南政府不断增强的压力。迪佩雷对此事的反应是:一面写信给堵布益,叫他先离开河内以缓和双方的矛盾;另一方面,则考虑要趁此机会派出军队深入到北圻,迪佩雷物色来率领这支军队的军官便是安邺上尉。迪佩雷给安邺的正式使命主要是:调查堵布益对抗河内当局的原因和河内当局对于堵布益的指控,同时了解河内的对外贸易情况。
但是,安邺在率领56名士兵和四艘小舰艇从西贡到达河内后,于11月5日张贴的相告中,却为自己此行的任务增加了驱逐海贼强盗的内容。这理所当然地遭到河内当局的反对,删丁指出:“安邺的唯一任务,乃在审判并驱逐堵布益,非以干预国家之事。”对此,11月15日,安邺又在河内张贴《告东京民众书》,声称除了解决堵布益事件外,“我的使命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主要乃在于保护商务,在法兰西的保护下,把这个国家及其河流(指红河)向各国开放”。同时,安邺还向河内当局提出商约五款,并威胁说如不接受这些条款,则要对河内当局使用武力。河内当局对此的答复,是坚持安邺除了处理堵布益一事外,无权谈论其他事情。11月19日,安邺给河内当局致送了最后通牒,威胁对方,如果在天黑前不接受他的条件,他将要攻占河内,俘虏巡抚。11月20日,安邺在堵布益的武装人员的协助下,悍然率领百余人向河内城发动进攻。越南官员阮知方和儿子阮林组织了抵抗。战斗中,在东南门城上押队督战的阮林死于法军的炮弹之下,阮知方也中弹负伤,守军一哄而散,法军轻易地攻占河内城,俘虏了阮知方。后来,阮知方愤而绝食殉国。
事发后,越南政府命商舶司以文书照会法国司令和在嘉定的使臣,要求和平解决双方的冲突,法方应令安邺退还河内省城。为此,法国殖民官员霍道生致函安邺,对他擅自发兵攻占河内的鲁莽行为表示不满。但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安邺对此全然不顾,反而派遣属员向越南政府追问他提出的通商协议如何答复。越南政府迫于他的压力,将所有河内的地方官员,不问生者死者,悉予解职。另任陈廷肃为河宁总督,阮仲合为巡抚,张嘉会为布政使,带同部分地方官员,赶赴河内与安邺谈判:安邺并不就此罢手,他又传檄北圻诸省,设关津,拔江栅,揭商约三条。不久,安邺又出兵攻取海阳、宁平等四省,北圻岌岌可危。
安邺肆意扩大侵略,使孱弱的越南政府慌了手脚,他们一面加派黎峻为全权代表,阮文祥为副,与法方代表霍道生一起赴河内,参加法越双方的谈判;一面命黄佐炎统督北圻军务,加强各地防务,等待双方的谈判结果。黄佐炎奉命统督北圻军务,在越南任职的中国人刘永福就成了他的部下。在此之前,由于刘永福协助追剿黄崇英有功,黄佐炎曾多次向越南政府保荐刘永福,因而二人的关系较好。现在大敌当前,而越南官军又不是安邺的对手,黄佐炎遂调刘永福前来抵御安邺。这时,刘永福已经接受越南政府授予的兴化保胜防御使官职,并经营保胜作为黑旗军的根据地,因此,他知道自己及黑旗军的命运已与越南政府休戚相关,存亡与共,安邺侵犯北圻,将威胁到他和黑旗军的生存和安危,所以也愿意将法军赶出北圻。奉命后,刘永福率领黑旗军数百将士,赶到离河内城十里的罗城地方安营,黄佐炎及所部越南官军则在靠后二三里处扎寨。双方议定:由黑旗军作先锋杀敌,而所有后勤事务则由越南官军担任。黄佐炎还颁布了赏格:斩法兵首级一颗,赏银150两,一画(表示法军军官衔级的一种标志)加10两,二画加20两等。
当初安邺从西贡出发赴河内时,所率士兵仅50余人。到河内后,得堵布益手下的武装协助,总兵力也不过100余人。所以,安邺在进攻河内前夜曾在一封信里称:“我在明天破晓要用百八十人攻击城内七千人。”而在攻下河内后的一个月内,安邺未及得到兵力的补充,却还要分兵去攻打和占领海阳等地,留在河内的兵力就更少了。当黑旗军来挑战时,安邺正和陈廷肃谈判,闻报急忙出城迎敌。因为那天是星期天,大部分法兵休假,安邺只召集到20多个士兵,拖着一口山炮就出城了。开始,黑旗军佯败后撤,引诱安邺到自己设伏的地方。安邺在罗城坝上掉进坑里,打完手枪里的子弹后,被黑旗军砍了头。安邺的副手班尼带领十几人在另一条堤坝上搜索,也在纸桥附近中伏毙命,幸存者仓皇逃回河内城。 据考证,在第一次纸桥之战中,黑旗军歼灭的法军只有数人,最多也不过是十余人。不过《刘永福历史草》却说成是数百、千余、数千、五千等,夸大了将近数百倍。
第一次纸桥之战获胜后,越南的抗法形势大好,但是腐败无能的越南政府却不懂得利用这一有利的形势,反而在法国殖民当局的引诱和欺骗下,于1874年3月15日与法国签订了《法越和平同盟条约》(甲戌和约,即第二次西贡条约)。条约规定越南为独立自主国家,且外交政策须同法国协调,埋下了第三次法越战争及中法战争的祸根。
第三次战争
1879年,是法国政局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企图复辟帝制的王党统治随着麦克马洪总统的下台而宣告结束,接着执政的是共和派的刚必达内阁和茹费理内阁。这是两届狂热鼓吹殖民扩张的政府,他们将海军殖民部长换成更富于侵略性的游列居伯利,这人履任不久,就决心将前任扩大侵略北圻的纸上计划变为实际的行动。1880年,中国军队继续应越南政府之邀,留驻中越边境地区援剿,而嗣德帝不顾法国殖民当局的劝阻,又准备派遣使团到北京朝贡。这使法国政府认为占领东京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事情。7月26日,外交部长法来西纳要游列居伯利再次制订侵犯越南北圻的计划,呈给法国议院。1881年7月22日,法国议院通过决议,拨款250万法郎,作为法国侵略北圻的经费。要侵略北圻就必须除掉刘永福,交趾支那总督卢眉借口法国人在北圻活动受阻,于1881年底致函越南政府,胁迫越南政府驱逐刘永福和黑旗军,以保证法国人的安全,否则法国将自行处置,遭到越南政府婉言拒绝。于是,卢眉决定由殖民当局派兵去完成这一工作。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新任交趾支那海军分舰队司令的李维业(李威利)上校。
1882年1月17日,卢眉给李维业下达了进兵北圻的命令。1月18日,卢眉将这道命令呈报法国海军殖民部批准,由于恰逢部长换人,于是延至3月4日,新任海军殖民部长游列居伯利答复卢眉,批准他的计划,但重申要李维业非因绝对需要,不要诉诸武力。他们的如意算盘是用军事威胁的办法制服怯懦无能的越南北圻地方当局,以便兵不血刃地在北圻建立起法国的殖民统治,但又尽量避免与黑旗军和中国军队发生冲突,免得使法国卷进一场它不愿意进行的战争中去。但“绝对必要”的含义应该理解为用和平的威慑方式能否使北圻当局届眼就范,假若做不到这一点,那将不惜动用武力。
3月26日,李维业率领两个连的海军陆战队,配备两门山炮的15名炮兵以及15名安南狙击兵,乘坐“斗拉克”号和“巴斯瓦尔”号两艘舰艇启程北上,于4月1日到达海防,2日到达河内。4日,李维业与河内总督黄耀会晤,黄耀拒绝协助法国驱逐黑旗军。越南政府听说后,派户部左侍郎阮诚意前往西贡,与交趾支那总督卢眉交涉,希望能够控制事态的发展,避免发生冲突,又指示北圻统督黄佐炎等官员处置刘永福和黑旗军,以缓和法军的敌意。为了以防万一,越南政府同时也密谕北圻各省备战以应变。
对于越南的备战行动,急于在退休前立功扬名的李维业,在早就处心积虑想攻占河内的可加拉德克等人的怂恿下,决定先发制人,趁对方尚未准备充分的时候攻占河内。为此,他匆忙从海防调来军舰“军乐”号和150名上兵,以增强自己的实力。4月25日,李维业派人给黄耀送去了最后通牒,限他们在三天之内将河内的工事和武装除去后交给法国人。在期限到达之前,黄耀及河内当局的主要官员要到领事馆作人质,否则,法军将在8点钟进攻。河内当局没有答复法军的无理要求,于是,李维业到时便指挥法军攻城。河内军民也作了抵抗,但由于法军的炮弹击中了弹药库,守军惊溃,被法军乘势攻人城内,黄耀自杀殉国,法军又一次轻易地攻占了河内城。听说李维业用武力攻占了河内城,交趾支那总督卢眉先是一阵惊慌,连说: “糟了糟了!”但很快就承认既成事实说:“很好,我很高兴。”并向法国政府报告:“五月一日,成为我们安全的威胁的河内城被我军攻略,即将加以拆毁,我们仍与安南保持关系。”遭完全认可了李维业的行动。肩负北圻军事重任的黄佐炎等人,对于李维业杀官夺城的野蛮行径无比愤慨,上疏越南政府请战,认为法人阴谋是“不并北圻全辖不止”,主张“当一战而后和,庶可遏彼狼心”。黄佐炎并派人召回刘永福,要他率领黑旗军进驻离河内50里的山西省城,准备攻打河内,赶跑李维业一伙。一个星期后,由于人手不够以及法国陷入埃及危机,李维业又将河内退还给越南政府。原来调兵遣将准备还击李维业的越南政府受其蒙蔽,改变态度,决定与法国议和,并下令解散已动员调集的越南官员,迫令已在山西祭旗誓师准备出征的刘永福撤回其驻地保胜(今越南老街)。法国政府虽然殖民野心很大,但却缺乏实现其并吞北圻所必需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例如,海军殖民部在1879年制订进犯北圻的计划时,就提出需要3000名法军和3000土著士兵才能达到目的。然而,直到1883年5月19日李维业被歼时,他手下也只有600人,仅为原计划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见其窘困情形,如果中国介入,法国的这点兵力难以抵抗。因此,在筹划进犯北圻的同时,法国政府制订了力图避免中国注意和干涉法国侵略北圻行动的对策,由驻华公使宝海和中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交涉。然而交涉最终破裂,法国于1883年再次对北圻用兵。1883年刘永福率黑旗军参加援越抗法。
1883年3月21日,新任交趾支那总督沁冲向法国殖民部长提出了一个将越南北圻并人法国保护的行动计划:请立即用船载运由两艘舰艇护送的一千人到西贡,二三千人到海防,带足各种食物和军需品,同时叮嘱减少中途停靠站。李维业司令则奉命于4月20日左右,即在增援部队抵达前10天左右,占领红河三角洲地带的5至6个据点。然后,指挥刚刚登陆的部队占领其他主要据点及边境。沁冲考虑派遣“闪电”和“飓风”号舰艇以及从沁冲的5艘炮艇里拨派出3艘给他。沁冲将于同一天在1200名兵士陪同下前往顺化宣布东京事件,向安南政府或直接向国王提出谈判,如遭拒绝、有意拖延推诿或制造困难,就有必要给安南政府以致命打击,命令部队登陆夺取顺化,直到签约后才撤离。然后,沁冲到东京去,最终建立保护国。在此之前,李维业就重新占据河内,并于3月16日决定不等指示而进攻南定省
越南政府得知法国的阴谋后,指示各地出击法军,未等越方做好准备,李维业就于3月25日向南定南定总督武仲平下最后通牒,遭拒后进攻南定,武仲平派提督黎文店、按察使胡伯温出城迎敌,击退法军。3月27日,法舰炮轰城墙,海军陆战队趁势突入东门,越军顽强抵抗,提督黎文店战死,按察使胡伯温受伤,越军失去指挥,遂一哄而散。武仲平见势不妙,也仓皇弃城而逃。当南定鏖战之时,经略阮政正驻兵于距城不远的美禄县邓舍社,却不敢驰援,坐视法军攻占南定城。
与此同时,裴殷年、张光憻调派各道兵勇进驻距河内不远的嘉林、文汇、东岸等处,准备收复河内。3月27日和28日,越军与法军在嘉林交战三次,越军均被法军击退。刘永福因之前被越南临阵调回一事跟耿于怀,在清朝官员唐景崧的劝说下决意再次出师,于5月在河内城外向法军发出挑战。5月18日,李维业决定,不再迟延军事行动,接受刘永福的挑战,否则法人在越南民众面前丧失体面。19日“胜利”号和“维拉”号的两个步兵连及两舰的炮兵,以及其他人员共400多人,在李维业率领下,于下午从河内向怀德府出发。他们行至河内城西二里的怀德府纸桥旁的关帝庙,与黑旗军遭遇。当时黑旗军在纸桥西三里的地方扎营,刘永福侦悉李维业来到,号令3000人马列队布阵:左翼吴凤典一队,右翼杨智仁一队,两队互相照应;先锋黄守忠、邓士昌各一队,互相协助;刘永福督率其子刘成良的亲兵队,居中指挥。两军开始交锋,杨智仁、吴凤典身先士卒,奋勇向前攻击,互有伤毙。不久左右两翼冲上前去,混战一阵,吴凤典受伤,杨智仁战死。刘永福闻报,喝令亲兵队刘成良前进猛攻,其势如波涌涛翻,土卒一齐奋臂大呼,举枪击毙法兵无数。法将大怒,督饬队伍反扑。刘永福急令全体人马仆下,法兵以为黑旗军倒毙,飞奔前来要割取首级。即将近前,仆地的黑旗军一齐跃起,法军队伍发生混乱。李维业和以往一样站在前列,企图制止士兵的混乱,但没有办法,肩上中了一弹倒下。法军大败,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幸有沿纸河而筑的一道长堤,法军得以控制纸桥和纸桥市场。“胜利”号一连的一部分土兵,在勒别列提的率领下,靠长堤挡住了黑旗军。资格很老的海军上尉比赛尔,沉着指挥退却。因有伤员要搀扶,队伍退得很慢,幸而在退至市内的6公里途中没有受到很大的攻击。由于此次是败退,除韦鹭司令用车子载回而当夜死去以外,战死的法兵尸体都被黑旗军带走。其后法军困守河内待援。
李维业被歼灭后,河内法军惊慌失措,一度欲弃城而逃。但沁冲很快就镇定下来,着手采取补救措施,他任命交趾支那驻军司令波滑将军为东京地区的最高指挥官,指挥可以从交趾支那调动的军队,配备充足的枪炮弹药,火速出发前赴东京。同时请求法国政府派来2500名士兵和三连炮兵组成的增援队伍,其中1500人组成远征军到东京地区。据说在接到李维业被歼的噩耗七天后,即已运送800人前往。到6月1日,由于援军的陆续到来,河内法军已约达1700人。而在李维业被歼的前三天,法国政府刚刚通过给东京增派1500名援军、拨款550万法郎的法案,等到李维业阵亡的消息传来,法国加速派远征军前往东京地区,这支远征军包括每营600人的三个法国步兵营,每连125人的四个土著步兵连等共约2000余人;任命孤拔为东京湾海军司令,以加强海军的指挥力量。同时还任命何罗芒为东京特派员,前往管理东京地区的行政事务,使法军能集中力量对付黑旗军。沁冲、孤拔、何罗芒以及驻华公使脱古利都一致认为应直捣越都顺化,控制越南政府。7月30日,他们决定实行双管齐下、两路出击的计划,即由孤拔率领7艘舰艇和1000名士兵攻取顺化,波滑率2000余土兵攻打黑旗军防守的各据点。8月18日,孤拔所率的法军开始攻击顺安汛(香江口),该处海道中有三个大沙洲,每洲建立一座大炮台,三个大炮台互为犄角,呈品字形;每个炮台有千余人扼守,为顺化之屏障。20日,法军登陆顺安汛。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法国国旗插上了主要炮台,其他两个炮台被舰队的火力封住,当夜撤兵。8月21日早晨,顺安的所有炮台都被法军占领,越将黎准、林宏、阮忠阵亡,陈叔讱自沉殉国。其时越南嗣德帝新死,朝廷不稳,便在顺安汛沦陷后就向法国投降,于8月25日签署《癸未和约》(第一次顺化条约),正式承认法国的保护权。与此同时,北圻拒绝投降,波滑与越军和黑旗军鏖战于丹凤县一带。同年冬,驻越清军介入战事,法越战争转而演变为中法战争
第四次战争
1946年12月19日,法国撕毁与越南的临时协定,在河内发起总攻,越南开始全面反击,越南共产党领导的抗法救国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初期,法军采取速战速决方针,从河内、海防等城市向周围地区进攻,逐步控制红河三角洲地区;同时在岘港登陆,进攻广治、顺化,完成对南、北方的分割。10月7日,法军发动冬季攻势,企图歼越军主力于越北山区。越军以诱敌深入、分割围歼的战法,于12月23日粉碎法军进攻,取得越北战役的胜利。
1947年开始,法军改取“以越制越,以战养战”的方针,对占领区进行“绥靖”,对解放区加紧蚕食和扫荡1949年,扶持前皇帝保大帝建立“越南国”,组建傀儡军对越军作战。越军以营、连为单位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1950年秋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力支持下,对中越边界地区首次发动进攻战役,歼灭大量法军,解放高平、谅山等城市,使解放区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连成一片,扭转了战局。
1953年秋,法军在美国支持下推行“纳瓦尔计划”,企图在18个月内消灭越军主力。11月20日,法军使用空降兵攻占越西北重镇奠边府。1953~1954年冬春,越军在越西北和西原地区发起战略反攻,并配合老挝巴特寮柬埔寨统一阵线解放军,解放中、下寮和柬埔寨东北地区,打通纵贯印度支那南、北战场的战略交通线,1954年3月13日,越军对驻守奠边府的法军发起进攻,经55天激战,于5月7日攻占法军指挥部,生俘守军司令卡斯特里准将,共歼法军1.6万余人,俘1.5万余人,史称“奠边府大捷”。在战争的艰苦时期,越南得到了来自中国、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支持。中国政府派出以陈赓同志为首的军事顾问团参加了抗法援越。
战争结果
法国殖民者为了确立对整个越南的统治权,在巴黎又拟定一个代替以前法越签订的一切条约的总条约。1884年6月6日,越南政府又在该条约(甲申和约,即第二次顺化条约)签字。这样,法国经过二十六年的逐步吞食,通过军事进攻和政治欺骗,终于把越南全部吞并,变成它的殖民地。
1954年7月21日,法国被迫签署关于印度支那停战的日内瓦协议:保证尊重越南老挝柬埔寨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其内政;禁止任何外国在印支三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8月31日,印度支那停战,印支地区恢复和平。越南独立。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