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逸

《尚书》中的篇章

《无逸》,是周朝诸侯国周国国君周公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尚书》。“君子所,其无逸”应当为本篇的宗旨要义,以此为题,表明了作者的思想观点。文章主要记载了周公多次告诫成王,不能贪图安逸,应当以殷商为鉴,学习周文王勤政节俭的品质。这篇文章中居安思危的思想对后代的统治者影响深远。全文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文字流畅易读。

作品原文
无逸
周公曰1:“呜呼2!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3,乃逸4,则知小人之依5。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6,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7,否则侮厥父母8,曰:‘昔之人无闻知。’”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9!寅畏天命10。自度治民11。祗惧12,不敢荒宁13。肆中宗之享国14,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15,时旧劳于外16,爰暨小人17。作其即位18,乃或亮阴19,三年弗言。其惟弗言,言乃雍20。不敢荒宁,嘉靖殷邦21。至于小大22,无时或怨23。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24,弗义惟王25,旧为小人26。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27,弗敢侮鳏寡28。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29,生则逸30。生则逸,弗知稼穑之艰难,弗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31。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32。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33、王季34,克自抑畏35。文王卑服36,即康功田功37。徽柔懿恭38,怀保小民39,惠鲜鳏寡40。自朝至于日中,昃41,弗遑暇食42,用咸和万民43。文王弗敢盘于游田44,以庶邦惟正之供45。文王受命惟中身46,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47,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48。无皇曰:‘今日耽乐49。’乃非民攸训50,非天攸若51,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52,酗于酒德哉53!”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54,民无或诪张为幻55。’此厥弗听,人乃训之56,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57。民否则厥心违怨58,否则厥口诅祝59。”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60。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61。’则皇自敬德62。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63,弗啻弗敢含怒64。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65,则若时66,弗永念厥辟67,弗宽绰厥心68,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69,是丛于厥身70。”
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7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周公:姬姓,名旦,周武王姬发之弟。旧传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辅佐成王治理天下,在周成王成年后,把政权交与周成王,后世尊为圣贤。
2.呜呼:叹词。
3.稼穑(jià sè):农耕。
4.乃逸:这两个字当是衍文。
5.小人之依:民众心内的苦痛。小人,底层民众。依,隐于内心的苦衷。
6.相:观察。厥:其,他。
7.“乃逸”三句:又放纵荒逸,又自以为是,既而虚妄欺诈。乃,又,又是。诞,虚妄荒诞,欺诈。
8.否则侮厥父母:于是欺侮轻视其父母,说是以前的人没有知识见闻不懂享受。否(pī)则,即“丕则”,于是。
9.“昔在”二句:从前殷王中宗非常庄严。殷王中宗,据说是殷朝第七世天子祖乙。严龚,严肃恭敬。龚,通“恭”。
10.寅畏天命:敬畏天命。寅,恭敬。天命,上天赋予的使命,即君权(古人认为君权神授)。
11.自度:自我约束。度,规范。这里的意思以天命为己任,因而不敢放纵。
12.祇:敬。惧:敬畏谨慎。
13.荒宁:荒废懈息而贪图安逸。
14.“肆中宗”句:因此中宗在位。肆,这里是因此的意思。享国,在位。
15.高宗:殷朝第十一世天子武丁。
16.时旧劳于外:那时有过长时期在外劳作的经历。时,通“是”,这。
17.爰暨小人:于是接近底层民众。爰,于是。暨,到。
18.作:开始。
19.乃或亮阴:于是常常沉默寡言。亮阴,古时帝王居丧,沉默不言,这里当指其沉稳。
20.言乃雍:言谈令人欢说。雍,和谐欢悦。
21.嘉靖殷邦:教化美好,使殷朝天下和陆安定。
22.小大:大小臣民。
23.无时或怨:任何时候没有什么不满和怨言。
24.祖甲:武丁之子。祖甲有兄祖庚,贤良,武丁打算废祖庚而立祖甲,祖甲以为不义,逃于民间。
25.弗义惟王:祖甲认为自己为王是不义的。
26.旧为小人:长期在民间做底民。旧,久。
27.保惠:保护并给予恩惠。
28.寡:夫寡妇,无妻或失偶的男人。
29.自时厥后立王:从此以后立王。
30.生则逸:继位就贪图安逸。生,这里指继位。
31.惟耽乐之从:只是想着沉溺于享乐。耽乐,过度逸乐。
32.罔(wǎng)或克寿:没有一个能够长寿的。罔,无。克,能够。
33.周太王:周公的曾祖父。
34.王季:周公的祖父。
35.克自抑畏:能够做到慎密敬畏。抑,谨慎,慎密。
36.文王卑服:文王穿着粗劣的衣服。一说,文王做卑贱的事。文王,即周文王,姬姓,名昌,周朝开国君主,为后来的周武王灭商莫定了基础,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尊为文王。
37.即康功田功:从事安居和开垦土地的事业。即,接近,这里是亲自劳作的意思。康功,建房子。康,屋宇开阔。田功,耕作。
38.徽柔懿恭:品德仁善,深美谦恭。
39.怀保:安抚保护。
40.惠鲜鳏(guān)寡:恩惠及于鳏夫寡妇。鲜,应为于。
41.“自朝”二句:从早上到中午,直至太阳西斜。
42.弗遑(huáng)暇食:没有时间吃饭。暇食,坐下来悠然进食。
43.用咸和万民:来使各方人民和睦安宁。用,以。咸,全部。和,睦。
44.盘于游田:乐于游玩打猎。盘,娱乐,欢乐。游田,游猎,打猎。田,狩猎。
45.“以底邦”句:恭谨地对待邦国人民的事。庶邦,分封的各诸侯国。惟正,唯以正道(对待)。共(gong),恭敬。
46.“文王”句:文王受命继位诸侯是在中年。传周文王享年九十七岁。
47.嗣(sì)王:继位之王。
48.“则其”五句:没有敢于沉溺于游览安逸、游乐、打猎的,只是恭谨地处理万民的事。淫,没有节制,过度。山无皇日:即无况日,不要比方这样说。
49.今日耽乐:今日且尽情乐一乐,下不为例。
50.非民攸训:不是所用来对民众的教海。收,所。训,教导,教海。
51.非天攸(yōu)若:不是所顺应上天的做法。若,顺从。
52.“无若”句:不要像殷王纣那样迷惑错乱。受,段商天子纣,传为暴君。
53.于酒德:因为酒而做出不好的事。酒德,这里是指不好的品德。
54.“古之人”三句:先人犹且相互训告,相互保护施恩,相互教诲。
55.诪(zhōu)张为幻:欺诈诳骗。诪张,欺骗欺诳。幻,虚假,惑乱。
56.“此厥”二句:这一点如不听的话,那么臣子就会顺从他行事了。训,这里是顺从、遵循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是如不能听取训告的话,那么,臣子们就会顺从他,不再有忠言进谏了。
57.“乃变乱”二句:于是就开始从小处到大处改变先王正常的法度。正刑,正常的法度,这里指正常的政令和刑罚。
58.违怨:怨恨。违,恨,怨恨。
59.诅祝:祈求鬼神把厄运加于敌方。
60.迪哲:践行圣明之道。迪,蹈行,践行。哲,明智、智慧之道。
61.怨汝詈汝:恨你骂你。詈,骂。
62.皇自敬德:对自己的德行更为谨慎。皇,也作兄,通况,愈加。
63.允若时:真是这样。允,诚,确是。若,像。时,是这样。
64.弗啻(chì):不仅,不但。
65.信之:相信这样的话。
66.则若时:与“允若时”同义。
67.厥辟:这为君。辟,君王。
68.宽绰:器量宽宏。
69.怨有同:怨恨会聚集。同,聚。
70.是丛于厥身:这就会集中在你身上。丛,丛集。
71.“嗣王”句:继位者要以这篇谈话中的道理为鉴戒。嗣王,指周成王。兹,这。
白话译文
周公说:“啊!君子居其位,不要贪图安逸。先知道农业的艰辛,就知道庶民的苦衷。看那些小人,父母辛勤耕种收获,儿子却不知庄稼的艰辛,贪图享乐,狂妄粗暴,以至于欺诈诓骗。很是瞧不起父母,说什么:‘你们从前的人没有见识。’”
周公说:“啊!我听说:以前殷宗时,庄严慎重对待上天赋予的王位,用诚信之道治理民众,小心谨慎,不敢贪图安逸荒废政事。所以中宗在位七十五年。殷高宗时,有好多年在外过着平民的劳苦生活,于是有机会接触庶民生活。开始即位,怀着满腹诚信,态度沉默,三年不大说话。可当他一说话,群臣一致赞成。不敢贪图安乐,荒废政事,安定殷邦,大小官员没有怨言。所以高宗在位五十九年。殷祖甲时,认为废其兄自己做君主不义,逃于民间,长期过着平民的生活。当他即位后,非常清楚民众之苦,对他们施加恩惠,从不歧视孤寡之人。所以祖甲在位三十三年。此后所立之王,都是生来就舒适安逸。舒适安逸,不问民众疾苦,沉迷于享乐。自此后,没有人能在位长久的。有的十年,有的七八年,有的五六年,有的四三年。”
周公说:“啊!只有我周太王·王季,恭敬慎重。文王有条不紊的成就了安定人民和开垦土地的事业。善仁谦恭,安抚庶民,施德孤寡。从早晨到中午,以至于太阳偏西,没有工夫吃饭,全用于和谐万民。文王不敢逗留于游猎,恭恭敬敬操劳政事。文王中年即诸侯之位,在位五十年。”
周公说:“啊!今后继承王位,就不能放纵自己,不能过分的贪图欢乐,贪图安逸,贪图游玩,贪图游猎。要为万民的事尽心尽力。比方说:‘今日痛快玩一次吧。’那不是在教民,那也不是在顺天。这样的人是有过失的。不要象纣王那样废于迷乱,喝酒没有节制啊!”
周公说:“啊!我听说:‘古人互相告诫,互相爱护,互相教育,民众没有欺瞒诓骗的。’这些告诫的话不听,他的臣就顺着他的意思行事了。那么就变乱了先王的政事与法度,因小失大。人民就要心里怨恨,口里咒骂。”
周公说:“啊!自殷王中宗,以及高宗,以及祖甲,以及我周文王,此四人明智。有人告他们说:‘小人怨你骂你,他们就更加注意自己的德行修养。’并说:‘有过失’。应该是我的过失。这样做了,民众就不只是不敢含怒了。这样的话不听,就会有人欺骗,说:小人怨你骂你,你就信之。象这样轻信,不常念为君之道,不宽宏大量,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恨就会聚集起来集中在他的身上。”
周公说:“啊!成王,要以此为鉴啊!”
创作背景
《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记载称:“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无逸》。”并引用了《无逸》中的文章,“作此以诫成王。”《书序》中也记录成:“周公作《无逸》。”从而得知,《无逸》成文于周公还政成王之后。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尚书》诘屈聱牙,对于后世人来说难以理解,但本篇似乎比较容易理解,堪称奇文。不过首句“君子所,其无逸”却又有许多理解,后世多采用郑玄注“君子处位为政,其无自逸豫也”一说释为“君子居其位,不要贪图安逸”之类。文章开篇点题,向成王说明不可贪图享乐,首句为全文主旨之句。第二句“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似乎是有所矛盾,因而又有清人牟庭一说,“君子所,其无逸”乃是问句。问而后答,更显得宽厚敦柔,引人思考。
作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周天子,完全不享受是不可能的。先知道种植的艰辛,了解民生疾苦,就可以算作一个好的君王,这时享乐,自我也会有所节制。前两句所说为“君子”所为,紧随其后描述了“小人”所为。先秦时期,君子与小人能为人们普遍理解。在这里两相对比,使人明白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
逸的条件是在位,即文中的“享国”。第二段,周公从正面举出殷朝中宗、高宗、祖甲了位享国日久的君主为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惠爱百姓、不贪图安逸享乐。后继立的殷王生来就安逸享乐,他们不懂得耕种收获的艰难,不打听普通老百姓的辛劳,只追求纵情享乐。所以,他们也没能长寿。
周公用殷代贤王与昏君作对比,很自然可以看出,是否爱护百姓、贪图享乐,是在位持久的关键文中多次提到“稼积”“百姓”,表现出农本、重民的思想。土地要耕种,农业生产需要劳动力农民的生存又离不开土地,农本与重民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同样求“逸”,君子“先知稼稿之艰难小人“不知稼稿之艰难”,以此作为贤愚高下的准绳,农本思想十分明显。
周公不仅强调前代君王,还以太王、文王为例指导成王。文王为成王祖父,距离当时年代并不久远,又为同族长辈,比起殷代又更具有说服力,也让成王多了几分崇敬之情。同时强调“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丝毫不逊于殷代君王。随后,告诚成王不要迷恋于观赏、逸乐游戏和田猎之中,不要让万民进献赋税供他一人享乐,更不要自欺欺人、自我宽慰地想:“只今天权且纵情欢乐一下。”同时,周公举出商纳王作为警醒,希望不要像他一样。
后两段是说享国的途经,即是逸的条件,“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对小人的怨恨采取宽容自省的态度,这样不会使民众的怨恨汇聚到自己身上,同时这也是重民思想的体现。文章以正反两种情况对比,结果清楚明白。结尾再次强调继位的君王们一定要鉴戒这些,呼应全文,短促有力。
全篇共用七个“鸣呼”作为每段的开头,发出极深沉的感慨,引人注目。全文连用五处对比:君子与小人、殷代贤王与昏君、周朝贤王与对“继自今嗣王”的告诚、对民的保惠、对小人的谨慎与否。在对比阐述中,周公的农本、重民、无淫于逸的思想贯穿始终。《无逸》中阐述为君之道最为充分,理所当然地被历代君王奉为重要经典,备受历代帝王推崇。
名家点评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灏《今古文尚书全译(修订版)》:周公提出:“君子所,其无逸。”强调“无逸”必须“先知稼穑之艰难”,“知小人之依”,这些思想具有进步意义,对于研究上古思想史和孟子的“民本”思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著有《周礼》及《诗经》《尚书》的部分篇目。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