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县街道,隶属于重庆市铜梁区,地处铜梁区东北部,东与璧山区八塘镇接壤,南连蒲吕街道,西接二坪镇,北与合川区南京街道为邻,距铜梁区人民政府驻地16千米,东西最大距离1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5千米,总面积79.6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唐长安年间至南宋嘉熙二年(约701—1238年),境域为巴川县治所。
民国十二年(1923年),属第三十保。
1949年后,为第二区区公所驻地。
1986年6月以前,为旧县乡;同年7月后,撤乡建为旧县镇。
1994年1月,石鼓、岚槽2乡并入旧县镇。
2006年10月,永清乡并入旧县镇。
2015年,由旧县镇改为旧县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旧县街道下辖金钟、人和、万寿3个社区,白果、长河、大观、丁家、箭高、金钟、九塘、龙洞、檬梓、石砚、双兴、四龙、宋坪、永清、永兴、中峰、祝家17个行政村;下设12个居民小组、29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旧县街道下辖3个社区、17个行政村:万寿社区、金钟社区、人和社区、永兴村、石砚村、檬梓村、大观村、金钟村、长河村、四龙村、宋坪村、双兴村、箭高村、丁家村、九塘村、中峰村、龙洞村、永清村、祝家村、白果村,街道办事处驻金钟社区新华路3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旧县街道地处
铜梁区东北部,东与璧山区
八塘镇接壤,南连
蒲吕街道,西接
二坪镇,北与合川区南京街道为邻,距铜梁区人民政府驻地16千米,东西最大距离1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5千米,总面积7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旧县街道地形以丘陵地为主;南有岚槽山,西接岚峰山;最高点位于九塘村6组,海拔758米;最低点海拔185米。
气候
旧县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7℃,极端最低气温-2.5℃(1975年12月15日),极端最高气温44.1℃(2006年9月1日);最低月均气温4.6℃(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3.7℃(2006年8月);生长期年平均339天,无霜期年平均327天,最长达365天,最短为294天;年平均日照1149.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74.9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9月,7月最多。
水文
旧县街道主要河道有小安溪、淮远河2条。小安溪从长河村入境;淮远河末段从石砚村流入,两河自西向东在龙桥相汇,直到箭高村向东流去,境内全长25千米。
自然灾害
旧县街道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1989年6—8月,境域久晴不雨,持续高温、旱情严重。严重的一次水灾发生在1986年5月19日,境域遭受特大暴雨的袭击,小安溪河水暴涨,受灾面积达2473亩。
自然资源
旧县街道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裸露的石英砂、黄砂、石灰石、白砂,分别分布在岚槽山上和山下七桥、大观、长河、双星等村。2011年,旧县街道有耕地面积4.8万亩,水田面积2.9万亩,林地面积4.2万亩。
人口
2011年末,旧县街道总人口5144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330人,城镇化率8.4%;另有流动人口2100人。总人口中,男性27169人,占52.8%;女性24276人,占47.2%;以汉族为主,达51169人,占99.995%;有壮、苗、彝、布依等19个少数民族,共276人,占0.005%。2011年,旧县街道人口出生率8‰,人口死亡率8.4‰,人口自然增长率-0.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46.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旧县街道财政总收入3253.9万元,比2010年增长3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93.4万元,比2010年增长37.8%。2011年,旧县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7800元。
2013年,旧县街道财政收入完成2580万元,其中税收完成2150万元,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3%,结构良好。工业总产值为完成23.6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7.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4亿元。
农业
2011年,旧县街道农业总产值达到4.6亿元,比2010年增长20%,农业增加值1.8亿元,比2010年增长33%。旧县街道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类、麦类、豆类为主。2011年,旧县街道粮食种植面积7.3万亩,生产粮食2万吨。旧县街道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油菜、蔬菜、水果等。2011年,旧县街道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8万亩,产量2.7万吨,其中油菜0.2万亩,产量209吨;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2.2万吨。旧县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旧县街道出栏生猪3.4万头,年末存栏生猪15万头;家禽饲养量174.2万羽,上市家禽127.1万羽。2011年,旧县街道生产肉类6473吨,禽蛋1285吨;畜牧业总产值1.7亿元。2011年,旧县街道水果种植面积0.4万亩,产量3700吨,主要品种有梨、柑橘、桃子、葡萄、李子等。旧县街道渔业以养殖淡水鱼为主。2011年,旧县街道鱼塘养殖面积1304亩,产量433吨;境内有檬梓、四龙2个大型渔场。2011年,旧县街道渔业总产值500万元。2011年,旧县街道有稻麦脱粒机38台,微耕机130台,玉米脱粒机28台,增氧机36台。
工业
2011年末,旧县街道基本形成了以机械加工、化工工业、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旧县街道工业总产值为18.7亿元,比2010年增长35%,工业增加值5.9亿元,比2010年增长45%。2011年末,旧县街道有工业企业56家;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职工813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545万元,比2010年增长18.89%。
商贸
2011年末,旧县街道有商业网点382个,职工525人。2011年,旧县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850万元,比2010年增长19.2%;有城乡集贸市场1个,面积4777平方米,年成交额34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5.2%。
金融
2011年末,旧县街道有3家银行和金融机构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5.2亿元,比2010年增长16.2%;各项贷款余额1.2亿元,比2010年增长18.7%。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旧县街道有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1500人,专任教师46人;小学4所,在校生2494人,专任教师14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048人,专任教师11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旧县街道主要学校有旧县中学等。2011年,旧县街道教育经费达2152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32.4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旧县街道有文化中心1个,藏书1万余册,图书阅览室每周开放30小时;文化活动室及规范化农家书屋20个,图书1800余种、1.2万册,音像制品60种、140张,报刊20余种。2011年末,旧县街道有学校体育场2个,镇政府篮球场1个,乒乓球台2张,镇卫生院建成有塑胶篮球场1个;9个村配备了篮球架、乒乓球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5%。2011年末,旧县街道有广播电视站1个;广播喇289只,通响率100%;有线电视用户数为5400户,入户率52%。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旧县街道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床位60张,固定资产总值124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3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共43人,注册护士20人。2011年,旧县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6.2万人次,住院手术119台次,出院病人7230人次。旧县街道重点医院有旧县中心卫生院。2011年,旧县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32/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9万人,参合率97.8%;孕产妇死亡率18/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旧县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3人,共支出55.2万元,比2010年增长5.2%,月人均216元,比2010年增长2.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19人,共支出139.2万元,比2010年增长2%,月人均95元,比2010年增长16.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02人,支出33.1万元,比2010年增长3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13人,支出90.1万元,比2010年增长12.4%;农村医疗救助15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745人次,共支出116.2万元,比2010年增长16.7%;农村临时救济553人次,支出12.5万元,比2010年增长15.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26人,抚恤事业费月支出15.3万元;有3家敬老院,4个五保家园,床位136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02人;有社区服务设施20个,其中社区服务站3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7个;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6万人,参保率80%。
交通
旧县街道境内有旧县至铜梁、旧县至合川、旧县至二坪、旧县至永清、旧县至合川盐井、旧县至蒲吕6条公路主线,总长22.5千米。2011年末,旧县街道有村社级公路总长120千米。
历史文化
旧县街道因曾为巴川县治所在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