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勘

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

时勘,教授,博士,1949年生,湖北省枝江人。现任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工业与经济心理研究室主任、心理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理事和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学科评议专家组成员、亚洲组织与员工促进(EAP)协会(Asian EAP Association)主席等。

个人经历
1996年9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客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6年9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6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与组织行为中心主任
2007年9月至今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年6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学部调查研究中心主任
2010年12月至今 国家员工援助师课程发展中心主任
2011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2月—2009年4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
2002年6月—2006年9月 中科院心理所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1996年6月—2002年6月 心理所工业与经济心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1992年4月—1996年5月 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硕士生导师
1990年4月—1992年4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7年1月—1990年4月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生,毕业获心理学理学博士学位
1984年8月—1987年1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研究生,毕业获心理学硕士学位
1982年8月—1984年8月 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学院)外语系政治辅导员、心理学教师
1978年10月—1982年8月 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学院)外语系学生,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65年12月—1978年10月 四川石油管理局南充炼油厂、川中油矿工人
1965年12月—1967年12月 四川石油管理局南充炼油厂半工半读学校学生
1965年8月—1965年12月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坪街道办事处,在家待业
1962年9月—1965年7月 重庆巴蜀学校(第41中学),学生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目前,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及对策”、“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的评价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股民心理行为研究”、“高技术企业人员自愿离职行为的预测模型研究”、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科技成果评价系统的有效性研究”、国家教育部“智力优异学生培养模式”、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和北京市“高层管理者结构化面试评价系统”、国家921工程“航天员心理选拔和训练模式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时勘博士提出的“智能模拟培训法”被APEC亚太经合组织推荐为“亚洲地区样板培训模式”,所研制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与评价系统和职业心理测试系统在各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时勘博士课题组的管理咨询和培训内容包括:组织发展战略、领导者的选拔和管理技能培训、职位分析、薪酬设计、绩效管理、员工培训、职业生涯管理、组织变革管理、科技创新管理、360度反馈评价、时间管理、团队建设和跨文化冲突管理等。
主要作品
已发表的论文
1、时勘著,《现代技术培训心理学》,云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
2、时勘,徐联仓等,高级技工诊断生产活动的认知策略的汇编栅格法研究,《心理学报》,1992年第3期。
3、Conyne,R.,Wilson,F.R.,Tang,M.,& Shi,K.(1999).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group work:Pilot study of a U.S.—Chinese task group comparison. Group Dynamics:Theory, Research,and Practice,3,40—50.
4、Shi,K. & Li C. The Competency Assessment Methods in Chinese IT Leaders,Challenges of the 21st Century to Leaders,Methodology of Assessing Leadership Qualit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January 13—17,2000,Shenzhheng,China.
5、Connie R. Wanberg,John D.Kammeyer—Mueller,and Kan Shi(2001),Job Loss and the Experience of Unemployment: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Perspectives,《Handbook of Industrial,Work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Volume 2,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Edited by Neil Anderson,Deniz S.Ones,Handan Kepir Sinangil & Chockalingam Viswesvaran,pp.253—269. 2001,Sage Publications,London. Thousand Oaks,New Delhi.
6、时勘等,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行为研究,载成思危主编,《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388—461页。
7、时勘、王继承、李超平,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评价的研究,《心理学报》,2002年,第34卷,第3期,193—199页。
8、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9、时勘,胡卫鹏,北京民众在SARS疫情中风险认知与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第12卷,第3期,第293—298页。
10、Evert van de Vliert,Kan Shi,Karin Sanders,Yongli Wang,Xu Huang,Chinese and Dutch interpretations of supervisory feedback,Journal of Cross_cultural Psychology,Vol.35,No.4,July 2004 417—435,SSCI.
11、胡杰、叶仁荪、王玉芹、时勘,京、赣两地民众“非典”时期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华东经济管 理》,2004年第3期,总第93期,第49—52页。
12、王永丽、时勘,绩效反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进展》,第12卷第2期,2004年3月出版,第282—289页。
13、时勘,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及应对,《新华文摘》总第306期,第6期,2004年3月20日出版,第14—16页。
14、时勘、张进辅,非典时期京渝两地民众社会心理特征比较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第30卷(总第134期),2004年第2期,第53—57页。
15、胡卫鹏、时勘,组织承诺研究的进展和展望,《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12卷,第1期(总第77期),第103—110页。
16、仲理峰、时勘,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的评价研究,《心理学报》,2004年1月出版,第36卷第1期,第110—115页。
17、时勘,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及应对,《科学中国人》2004年第2期,第9—10页。
18、时勘、胡志强、张宏云,小组工作(GW)及其作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01期(总第163 期),第39—41页
19、李超平、时勘、罗正学、李莉、杨悦,医护人员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倦怠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2003年12月10日出版,第17卷第12期,807—809页。
20、叶仁荪、胡杰、王玉芹、时勘、胡志强、李文东,对“非典”时期江西民众社会心理行为的研究,《江西 社会科学》,2003年11月25日出版,2003年第11期(总第204期),第5—9页。
21、王永丽、时勘、黄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结构的验证性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11月第26卷第6期(总第146期),第996—999页。
22、王永丽、时勘,领导反馈机制的研究进展,《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10月出版,第1卷第4期,第293—297页。
23、徐长江、时勘,工作倦怠:一个不断扩展的研究领域,《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1卷,第6期(总第76期),第680—685页。
24、时勘,危机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总第71期(季刊),第51—59页。
25、李超平、时勘,促进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总第52期,第3期,第51—55页。
26、时勘、范红霞、陈雪锋、李文东、谢义忠,“非典”时期民众社会心理特征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 学学报》2003年9月出版,第5期,第2卷(总第9期),第77—81页。
27、时勘、李文东、范红霞、贾建民、高晶、陈雪峰、徐长江,华北五城市民众SARS疫情中的心理行为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9月出版,第19卷,第9期,1025—1027页。
28、李超平、时勘、罗正学、李莉、杨悦,医护人员工作倦怠调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8月出 版,第11卷第3期,170—172页。
29、范红霞,时勘等,关于股票个体投资者应付方式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8月出版,第11卷第3期,198—199页。
30、时勘、陈雪峰、胡卫鹏、贾建民、高晶、李文东、范红霞、余俊生、张丽红,北京市民对SARS疫情的风险认知特征的追踪研究,《人口研究》,2003年7月出版,第27卷第4期,第42—46页。
31、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心理学报》,2003年9月出版,第35卷第5期,677页—684页。
32、时勘、范红霞、贾建民、李文东、宋照礼等,中国民众对SARS信息的风险认知及心理行为,《心理学 报》,2003年7月出版,第35卷第4期:546—554页。
33、SHI Kan,LU Jiafang,FAN Hongxia,JIA Jianming,SONG Zhaoli,LI Wendong,GAO Jing,CHEN Xuefeng,HU Weipeng,The Rationality of 17 Cities’ Public Perception of SARS and Predictive Model of Psychological Behavior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3 Vol. 48 No. 13 1297—1303,SCI.
34、时勘、陆佳芳、范红霞、贾建民、宋照礼、李文东、高晶、陈雪峰、胡卫鹏,SARS危机中17城市民众的理性特征及心理行为预测模型,《科学通报》,第48卷第13期,2003年7月出版,第1378—1383页。
35、徐长江、时勘,组织文化的变革及其领导策略,《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7月出版,第1卷第3期,第200—204页。
36、时勘,中国灾难事件和重大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系统研究思考,《管理评论》2003年,第15卷,第4期,第18—22页。
37、仲理峰、时勘,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第6卷第2期,总第29期,第4—8页。
38、王永丽、时勘,上级反馈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心理学报》,第35卷第2期,2003年3月出版,第255—260页。
39、时勘、阳志平,了解自我,《中国研究生》,2003年2月第3期,第57—59页。
40、Evert van de Vliert,Karin Sanders,Kan Shi,Yongli Wang,Xu Huang,Interpretation and effects of supervisory feedback,in China and The Netherlands,Gedrag & Organisatie 2003,Volume 16,nr.2,pp.125—139.
41、李超平、时勘,变革型领导与领导有效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26卷,第1期,第115—117页。
42、时雨、仲理峰、时勘,团体焦点访谈方法,《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第1期,总第151期,第37页—40页。
43、施春红、时勘,科研组织结构调整中的员工心态分析,《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2年,第12期,第47—48页。
44、李超平,时勘,能力与投入的平衡,IT经理世界,2002年第15期,84—85页。
45、时勘、阳志平,如何设计自我职业生涯,《中国研究生》,2002年12月第2期,第56—59页。
46、施春红、李超平、时勘,企业的人力资源策略,《中国工商》,2002年,第11期,第156—157页。
47、时勘、阳志平,从职业到职业生涯,《中国研究生》,2002年10月第1期,第53—54页。
48、李淼、时勘,如何缓解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中外管理》,2002年第10期,第60页—61页。
49、时雨、张宏云、范红霞、时勘,360度反馈评价结构与方法的研究,《科研管理》,2002年第5期,Vol.23,No.5,第124页—129页。
50、牛雄鹰、时勘,中国国有企业裁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案例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总第87期,第32—36页。
51、阳志平,时勘,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社会心理研究》,2002年第3期,第56-58页。
52、时勘、侯彤妹,关键事件访谈的方法,《中外管理导报》,2002年第3期,第52页—55页。
53、仲理峰、时勘,绩效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第5卷第3期(总第24期),2002年6月8日出版,第15—19页。
54、时勘、王继承、李超平,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评价的研究,《心理学报》,2002年,第34卷,第3期,第193—199页。
55、陆佳芳、时勘、John Lawler,员工工作—家庭冲突的初步研究,《应用心理学》,2002年第8卷第2期,第45—52页。
56、王鹏、杨化冬、时勘,培训迁移效果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Vol.25 No.1,2002年,第69—72页。
被接受、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1、范红霞、时勘,信息对股票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2004年,已接受。
2、范红霞、时勘、徐长江、陈雪峰、王筱璐,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的实证研究,《心理科学》,2004年,待发 表。
3、王筱璐、徐长江、范红霞、时勘,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进展,《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待发表。《心理科学》,2004年,待发表。
4、徐长江、时勘,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争议与思考,《管理评论》,2004年,待发表。
5、胡卫鹏、区永东、时勘,连续性公共利益困境中信息结构对决策行为的影响,《心理学报》,2004年4月出版,第38卷第8期,待发表。
6、时勘、范红霞、许均华、李启亚、付龙波,个体投资者股市风险认知特征的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待发表。
7、时勘、胡卫鹏,非典时期民众的应对行为、心理健康与风险认知的纵向研究,《中国心理卫生》,2004年,待发表。
8、时勘,中国危机事件和重大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系统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科学家抗击 SARS论文精选》,2004年,科学出版社(待出版)。
9、时勘、李文东,危机突发事件的应对研究概况,《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待发表。
10、李超平,时勘,优势分析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应用,《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年,已接受,待发表。
11、李超平、时勘、李晓轩,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概况,《科研管理》,2004年,待发表。
12、阳志平,时勘,顾建峰(2004),结构方程模型在顾客满意度研究中的应用,《科研管理》,已接受,待发表。
13、阳志平,王薇,时勘(2004),试评凯尼曼经济心理学研究及其影响,《心理科学》,已接受,待发表。
14、Evert Van de Vlier,Kan Shi,Yongli Wang,Xu Huang,Reading Supervisory Feedback in China and Holland,Journal of Europe Industrial & Organizational Psyhology.2003,in press. SCI.
15、Fred Ochieng Walumbwa,Peng Wang,John J. Lawler,Kan Shi,The Mising Link:The Mediating Role of Collective and Self—efficacy betwee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Work—related Outcomes,Applied Psychology of Journal,2004,in press.
16、Peng Wang,John J. Lawler,Kan Shi,Work—family conflict,self—efficacy and work satisfaction:Gender Effects in Asia,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04,in press.
17、Peng Wang,John J. Lawler,Kan Shi,“The role of collective efficac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work outcomes,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4,in press.
18、Shi,K.,Yang,H.,Wang,P. & Yu,H.,Cul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of Educational Change Affects Chinese Teacher Worklife,In the book “New Realities of Teachers’ Work Lives: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Educational Change”. Edited by Pam Poppleton,Allen Menlo & John Williamson,2004,in Press.
学术会议论文
1、Kan SHI,A Research on Socio—Psychological Presentiment System in Crisis Event.(时勘,危机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研究),200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ARS and Avian Flu,(2004年SARS与禽流感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8月20—22日,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世界银行,英国国际发展部,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世界卫生组织主办,大会主题报告,第58—71页。
2、时勘、范红霞、徐长江、陈雪峰、王筱璐,大陆地区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研究,中国管理研究国 际学会第一届国际学术年会,主题发言,2004年17—20日,北京,第30页。
3、胡卫鹏、时勘,员工满意感、组织承诺与离职意向的研究(Poster Session),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第 一届国际学术年会,2004年17—20日,北京,第30—31页。
4、陆佳芳、时勘,傅文清,变革型领导行为与工作家庭冲突:来自医护人员的证据(Poster Session),中 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第一届国际学术年会,2004年17—20日,北京,第30—31页。
5、时勘、刘长江、张淑华、于文明,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影响因素及对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 院、香港城市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两岸三地“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高级研讨会,2004年4月9—11日,北京。
6、仲理峰、时勘,家族式企业管理者胜任特征与员工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两岸三地“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高级研讨会,2004年4月9—11日,北京。
7、范红霞、时勘、徐长江、陈雪峰、王筱璐,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的实证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 院、香港城市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两岸三地“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高级研讨会,2004年4月9—11日,北京。
8、时勘、刘长江、张淑华、于文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指导对策》,全国首届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高级研讨会,第6—13页,2004年2月17—21日,海南三亚。
9、李超平、时勘,变革型领导行为及其作用机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03年学术年会,2003年12月18日,北京。
10、时勘、陆佳芳、范红霞,贾建民等,“非典”时期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特征及预警研究—中国17个城市民众风险认知和心理行为的追踪研究,第四期管理科学论坛:《SARS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民众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国家基金委管理科学部,2003年12月16日—17日,北京。
11、时勘,谈危机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问题,《空间信息技术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SARS时空传播模型与预警控制空间信息系统学术研讨会》,2003年11月28—29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专题学术会议,北京。
12、时勘,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及应对(大会特邀报告),北京市两科联席会议首次高峰论坛,2003年11月20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年会,北京。
13、时勘、李超平,中国转型时期的领导行为研究,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03年学术年会,2003年11月8日,北京。
14、时勘,危机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大会特邀报告),中华预防医学会纪念卫生防疫体系建立50周年暨公共卫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104—113页,2003年11月2日—3日,天津。
15、Shi Kan,The Research Plan for Socio—Psychological Presentiment System on Tragedies and Extreme Risks in China,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ACPSS 2003,October 24—26,2003 at University of Nevada—Las Vegas,USA
16、时勘,危机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系统,中国市长协会女市长分会“公共卫生管理”研讨会,2003年9月 22日—26日,广州。
17、Xu Huang,Kan Shi,Zhijie,Zhang & Yat Lee Cheung,Whom to empower? Organizational tenure moderates the link between perceived empowering practices and feelings of empowerment of Chinese worker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cademy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cienc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3,August,Brussels,Belgium.
18、时勘,中国公共应急机制中的社会心理预警问题与对策,中央统战部“中国公共应急机制论坛”,2003年8 月19—21日,合肥。
19、Weipeng,Hu Wing Tung Au & Kan Shi,Effect of Information Structure on Decision Behaviors in a Continuous Public Good Dilemma under a Self—Paced Sequential Protocol,The 3rd Asian eBusiness Workshop— Application of Web based Mining Technology,August 7—9,2003 Graduate School of Deci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okyo,Japan.
20、Peter S. New,Shi Kan,Probing the Chinese Way of Downsizing in Transitional Era.
21、Two Case Studies,the 66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Washington,August,3—8,2003.
22、时勘,北京市危机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北京市应急指挥系统专家研讨会,2003年7月10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年会,北京。
23、时勘、范红霞、贾建民等,灾难危机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17个城市民众“非典”疫情风险认知和心理行 为预测研究,卫生部灾后精神卫生救援预案研讨会。2003年7月9日,北京大学,北京。
24、时勘,中国危机事件和重大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系统的研究进展(大会特邀报告),香山科学会议第204次 “SARS预防与控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95—101页,2003年7月9日—11日,北京香山饭店。
25、Hu Weipeng & Shi Kan,The relationship amo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job satisfaction and voluntary turnover intention,Hong Kong Psychological Society Conference,Division of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Symposium Program,Saturday,14 June,2003,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6、时勘,社会心理预警系统的研究进展———北京市民对SARS疫情的风险认知特征的追踪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研讨会,2003年6月12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27、Song,Z.,& Shi,K.(2003). Predictors and consequences of reemployment among unemployed job seekers in China. Presented at the 18th Annual 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3,11—13,April,Orlando.
28、Peng Wang,John Lawler & Kan Shi(2003).,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k—family conflicts and work—related outcomes in China,Presented at the 18th Annual 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3,11—13,April,Orlando.
29、时勘、卢嘉、陈敏,工作满意度与公平感、离职意向的关系的研究,《泛华心理学研究的切磋与交流》,第四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2002年11月9—11日,161页,台北。
30、田宝、时勘,国有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中国人事管理研究2002年全国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02年8月11—14日,云南,西双版纳。
31、陆佳芳、时勘,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中国人事管理研究2002年全国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02年8月11—14日,云南,西双版纳。
32、李超平、时勘,变革型领导与组织绩效,中国人事管理研究2002年全国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02年8月11—14日,云南,西双版纳。
33、Weipeng HU & Kan SHI,Th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E—Commerce In P. R. China The 5th Northeast Asia Symposium & The 2nd Asian eBusiness Workshop,2002,August 21—24,Korea,Soul.
34、Yuk Wong,Evert Van de Vliert,Kan Shi,Weipeng Hu & David Vlietstra,Linking Social Axioms and Universal Values in China and in the Netherlands,The Conference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2,July,Indonesia.
35、Jiafang Lu & Kan Shi,A Longitudinal Study on Effects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of China,XXV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pplied Psychology,July 6—10,2002,Singapore
36、Huang,Q. H. & Shi,K.(2002,June).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a resourced based view. The Mergers & Acquisitions Summit 2002,Calgary,Canada.
37、Kan Shi,Lehua Cheng,Weipei Hu & Yuejia Luo,The Study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23—25,May,2002,NASA,USA.
38、Kan Shi,Lehua Cheng,Weipeng HU & Yuejia Luo The Study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paceman Selection and Training,May25—27,2002,NASA,USA.
39、Kan Shi & Lifeng Zhong,Zhaoli Song Comp,etencies of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 in China,SIOP Conference 2002,April 14—16. Tonunto,Canada.
已出版的专著和专著文章
1、郑日昌、时勘等主编,人才测评师(培训教材)(中级上下册),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人才测评办公室印制,2004年7月第1版(内部印制)。
2、时勘著,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概况,载林泽炎主编,《转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劳动社 会保障出版社,第226—237页,2004年4月第1版。
3、时勘著,《人力资源管理》,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教师参考教程,中国劳动社会保 障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4、时勘、安鸿章主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项目办公室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指南:企业人力资源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5、Naran Bilik,Yueh—Ting Lee,Kan Shi & Hanh Huy Phan,The Ethnic and Cultural Process of Zhong —Guo(China)As a Central Kingdom *Chapter to appear in The Psychology of Ethnic and Cultural Conflict(by Y—T. Lee,C. McCauley,F. Moghaddam,and S. Worchel),Westport,C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2004.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to War and Peace,Harvey Langholtz,Series Editor,Westport,Connecticut London. 193—216.
6、郑日昌主编,申继亮、时勘、洪炜副主编,心理测量学,载林崇德等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7、阳志平,王薇,曾细花,时勘(2003):“非典”时期大众心理行为调查,见王登峰,石铁主编,用心战 “非典”——SARS时期的心理健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36—44页。
8、时勘、徐长江、范红霞,“非典”时期的工作压力与应对管理,载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著,《健康心态 战胜“非典”—SARS的心理应对》,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110—121页,第149—156页,北京。
9、时勘等,个体投资者的心理行为研究,载成思危主编,《诊断与治疗:揭示中国的股票市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465—516页。
10、卢嘉、时勘,工作满意度评价结构的研究,载赵曙明等主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新进展》,2002年12月第1版,南京大学出版社,第269—287页。
11、时勘、何向荣主编,《职业指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承担或参与的科学研究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面上基金(79270026),岗位技能工资制改革的人事心理学研究,参与,1993.1—1995.12。
(2)面上基金(79670093),企业员工再培训管理模式的实证研究,主持,1997.1—1999.12。
(3)应急基金(79841005),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中员工的心态变化及对策研究,主持,1998.3—1998.11。
(4)重点基金(79930300),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及管理对策,子课题主持,2000.1—2002.12。
(5)面上基金(70072031),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的评价研究,主持,2001.1—2003.12。
(6)应急基金(70041037),中国证券市场的股民心理行为研究,主持,2001.2—2001.12。
(7)青年基金(70101009),高技术企业员工离职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杨化冬),课题组项目,2002.1—2004.12。
(8)小额面上(70271061),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及影响因素,主持,2003.1—2003.12。
(9)青年基金(70201010),工作不安全感的预测模型及管理对策(任孝鹏),博士后,2003.1—2005.12。
(10)应急基金(70340002),“非典”时期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特征及预警研究,主持,2003.5—2004.03。
(11)面上基金(70471060),变革型领导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主持,2005.1—2007.12。
(12)青年基金(70402014),企业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管理与平衡(王斌),博士后,2005.1—2007.12。
(13)面上基金(70573108),公共危机事件中民众的社会心理行为预警模型及管理对策,主持,2006.1 —2008.12。
(14)面上基金(70571080),失业人员压力—应对机制及干预模式(张淑华),博士后,2006.1—2008.12。
(15)小额青年(70601030),领导行为复杂性的测量、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罗正学),博士后,2007.1—2007.12。
(16)重点基金(70632003),中国本土品牌成长与创新研究,课题组参与,2007.1—2010.12。
2.中央部委的重点科研项目
(1)国防科工委九二一工程重大项目,《航天员选拔心理会谈的评价标准与方法》,主持,1994.5—1996.7。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项目,《招飞心理选拔测评系统》,参与,1994.1—1997.12。
(3)科技部软科学项目(K2000—10—22),创新研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主持,2001.01—2003.12
(4)科技部软科学项目(2002DGQ6B076),科研组织创新文化及其评价研究,主持,2002.10—2004.04。
(5)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KSCX2—SW—221),情绪调节机制对环境适应与创新的影响,参与,2003.01—2005.12。
(6)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创新方向(KSCX2—XL—040),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心理行为研究,主持,2003.01—2005.12。
(7)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2JAZJD630002),变革时期企业领导行为研究,主持,2003.01—2005.12。
(8)美国NIAAA,NIMH,FIC合作项目(1R01 TW006359),Stigma and Behavioral Health in Urban Employers from China and USA参与,2003.09—2008.08。
(9)北京市软科学项目(Z0004045040492),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研究,主持,2004.09—2005.09。
(10)科技部软科学项目(2004DGS3B039),组织系统领导干部胜任特征模型及其在培训中的应用,主持,2004.10—2007.12。
(11)沈阳军区政治部(0639111A90),作战部队基层主官胜任特征模型开发研究,主持,2006.03—2007.09。
(12)科技部863重点项目(2006AA02Z426),中国人亚健康状态综合评估诊断与预测系统的建立,子课题负责,2006.12—2008.12。
(13)科技部863重点项目(2006AA02Z431),心身源亚健康状态的综合干预方法研究,子课题负责,2006.12—2008.12。
3. 横向合作科研项目
(1)国家卫生部《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项目,(国统计局国统制(2008)180号),医护人员生理、心理调查,主持,2008.1—2009.12.
(2)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项目,《中国石油资本运营战略研究》(项目号:20070709),主持,2007.11—2009.12。
(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项目《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高层管理者评价》(项目号:2006101),主持,2006.1—2008.12。
(4)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基于BOM的生产规范化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项目号:20053001),子课题主持,2005.11—2008.12。
(5)高等教育出版集团《高等教育出版社关键岗位胜任特征模型开发》(项目号:2006001),主持,2006.1—2007.12。
(6)沈阳师范大学委托项目,《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院的建设》(项目号:2003001),主持,2003.12—2008.12。
出版图书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