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病论

清代雷丰所著中医典籍

《时病论》,清代雷丰(少逸)1882年著成,为时病通论著作。该书为首部关于时病的专著。书中所言时病,是不同于瘟疫的一类因四时不正之气引起的季节性疾病。其书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8句为全书大纲,罗列各季的疾病、治法、方剂以及作者的医案,书末附13篇医论。本书开时病专门研究之先声。

内容简介
《时病论》论述的时病,又称时令病,也就是四季之中因为感受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所得的疾病。它虽然也有外感病的发热等症,但却不同于时疫,不至于流行传染。因此本书论述的时病,实际上是介绍瘟疫类疾病之外的季节性疾病。本书共8卷,整体是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为全书大纲,例如卷一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依次类推,用八卷以尽《素问》四时常见病。于各卷之中,先罗列常见疾病(如“春伤于风”之下,就列举了伤风、冒风、中风、风寒、风热、风温、寒疫7种病),再出示“拟用诸法”(即治疗用药的大法,如辛温解表、凉解里热等),继而列举“备用成方”,最后附以“临证医案”。全书纲举目张,条理非常清晰,理法方药齐备,且有雷氏个人经验治案,因此非常适用于临床。在第八卷之末,有附论13篇,表述了作者对于医学中某些问题的见解。其中的“瘟温不同论”,表明了作者的温热、温疫不同病的观点。又如“古今医书宜参考论”,则对历代医书议论纵横,甚有利于了解中医学术源流,指导后学研读医书。
作者简介
雷丰,字松存,号少逸,又号侣菊、布衣,浙江衢州人。家世业医,其父雷逸仙为当地名医,曾向著名医家程芝田学医。雷丰自幼耳提面命,得父之传,以医名于世。雷氏于医学之外,嗜古不倦,尤精书画,诗才超群。其父曾撰有《医博》40卷、《医约》4卷。咸丰四年(1854年),遇兵祸仓皇出走,书稿散失。其父殁后,雷丰收拾其父残遗之书,详加研习。经过20多年苦读及临床实践,撰成《时病论》8卷。
成书背景
历来医家论述时病者不为不多,然未有专论时病之书。虽有论及时病者,不过论及温热,未及疟痢、秋湿,或附列于杂病门中,雷氏著《时病论》专论时病,开时病专门研究之先声,实补前贤之未逮。
流传版本
《时病论》现存早期刻本有光绪九年(1883年)汗莲书屋刻本及光绪十年(1884年)柯城雷慎修堂刻本养鹤山房藏版,以后者最为可靠。
校注、整理
《时病论》问世后翻印20余次,出现了一系列后续著作,有加批者、有增订者、有表解者、有改编者,以清末民初名医陈莲舫的《加批时病论》影响最大,该书现存1923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书评、序言
自来济生之道,莫大于医。非博览群书不足广括见闻,非深明脉理无由动中肯綮。近世浅陋者流,粗阅俗书、本草,抄记十数成方,六经茫然,气候莫辨,侈口自命曰知医。一临证时,幸而获中,夸功固无足怪。不幸适增其剧,变在俄顷,自问何安?医慢云乎哉!衢郡雷君少逸,以医学世其家,名噪远近,争相延者无虚日。尝来署诊余脉,谈医至精且确。立方投剂,服之辄效。于此道诚三折肱矣。心契者久之。一日持是编问序于余。批阅再四,窃美其恪承先志,亟于济时。所有一切方书,历览不可以数计。妙能由博返约,融会圣经贤训,采其名言要诀,神明而变化之。法古不泥乎古,宜今不徇乎今。凡先时伏气,当时新感,后时余患,以至变证、兼证,错杂不一,治亦不一。旨宗《内经》,法守长沙。于医林中读书得间,独具只眼。编中立案用方,了如指掌,靡不尽美尽善,所造非偶然也。士君子得志于时,苍生托命。困则苏之,危则拯之,灾患则捍卫而胥除之。刻刻以民间疾苦为念,惟恐一夫不得其所至。时值未达,有心济世,权无所藉,而扶持悯恤之怀,曾不能已,则惟精医一道,有功德于民者匪浅。少逸以布衣轸恤群生,廑恫瘝而深拯救,犹复不没先志,抒其心得,著是书公诸世。冀海内学道者,同遵圣经,随时审证,不至轻视民命,由此夭札之患除,俾斯世寿域同登,太和翔洽。昔陆宣公道在活人,范文正公志在济众,燮理阴阳之功,少逸不皆备之耶?然则是书出,其裨益于世者,亦安有既哉!
光绪九年仲秋月
尽先补用道知衢州府事前京畿道监察御史楚北刘国光宾臣氏拜序
余素未习岐黄而喜读医书。诸家立法各异,宗旨不同,岂古今人时代前后各殊,而病亦因之有异?何古人之方施之于今而辄不合?因悟四书中问仁问政众矣,夫子告之,各因天资学力之高下浅深,气质之刚柔纯驳,未尝执一说而概施也。医之道,不当审其时、因其人,辨其受病之浅深而妄用方药,以冀一遇乎?然而知此意者实少。三衢雷子少逸先生,精于医道,名噪一时。余自光绪初年以来,六至柯城龚甥家,观雷子所开方药辄中病,始晤面订交。聆其绪论,实能洞达经旨,不泥古仍合乎法,必审时而论其病,因人定药,因病立方。后出其所著《时病论》八卷,读之益知其学有渊源,本自庭授。天资学力,尤能宗主长沙,上究圣经之奥妙,诚医学之正宗,救世之宝筏也。今议付之剞劂,公诸同道,因问序于余。余未涉藩篱,乌足以序雷子之书?但闻之喻西昌曰: 医者意也。能得其意,无论主温补,主滋阴,主脾胃,主解散,古人之书,皆供我之去取,偏驳净而良法存。此书一出,海内之知医者,可以无拘古不化之病,初学者亦不敢有海捕杂施之误,其功岂不伟哉?且书中“时”字之义大矣!欲知其说者,则司天在泉之说不必删,五运乘除之气所必辨。有先时而伏之病,后时而乘之病,立方之变动,不居不犹,是孔子之故进故退,孟子之饮汤饮水之意乎?自维浅陋,敢以管窥蠡测之说,仍以质之雷子焉可。
光绪九年癸未菊秋
尽先选用知府赏戴花翎前内阁中书委署侍读愚弟吴华辰拜撰
自序
甚矣,医道之难也!而其最难者尤莫甚于知时论证,辨体立法。盖时有温、热、凉、寒之别,证有表、里、新、伏之分,体有阴、阳、壮、弱之殊,法有散、补、攻、和之异,设不明辨精确,妄为投剂,鲜不误人。然从古至今,医书充栋,而专论时病者盖寡。丰因谨承先志,不惮苦口,而特畅其说焉。丰先君别署逸仙,好读书,喜吟咏,尝与武林许孝廉叶帆、龙邱余孝廉元圃、徐茂才月舲酌酒赋诗,迭相唱和,著有《养鹤山房诗稿》,既而弃儒,从程芝田先生习岐黄术,遂行道龙邱。晚年会集古人诸医书,汇为四十卷,名曰《医博》,又自著《医约》四卷,书中多有发前人之未发者,同人借抄者众,无不称善。咸丰十年春,邻居虞拱辰明经助资劝登梨枣,甫议刊而西匪窜扰于龙,仓皇出走,其书遂失。是时丰父子同返柯城,冀贼退,仍觅原书于借抄诸友处,使数十年心血所萃,不至湮没无传。乃未及两载先君溘然长逝。噫!礼云:“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耳。”丰求先君手泽而不可复得,清夜自思,未尝不泫然流涕,今仅留方案数百条,皆随侍时见闻所录,其中亦有论时病者,悉以授之从学程曦、江诚,细加详注,编成四卷,展诵之余,犹仿佛趋庭问答时也。因忆先君尝谓丰曰:“一岁中杂病少而时病多,若不于治时病之法研究于平日,则临证未免茫然无据。”丰谨志之,至今耿耿不忘。嗟乎!自先君见背,又二十余年矣。丰历览诸家之书,引伸触类,渐有心得,每思出鄙论以问世,俾世之知我者以匡不逮,又自惭一介布衣,才同袜线,为大雅所讥,辄复中止,奈同志者固请时病之论,刺刺不休,爰不揣浅陋,将《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八句经文为全部纲领,兼参先圣后贤之训,成一书以塞责。首先论病,论其常也;其次治案,治其变也。窃谓能知其常,而通其变,则时病不难治矣。所望知时者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之候,而别新邪、伏气之病,更审其体实体虚,而施散补之法,则医道虽难,能难其所难,亦不见为难,愿读是书者之无畏难也。是为序。
光绪八年岁次壬午中秋前一日三衢雷丰少逸氏题于养鹤山房
小序
稿甫成,客有过而诮日:“子何人斯,积何学问,敢抗颜著书以问世,真所谓不知惭者矣!”丰笑而谢曰:“吾乃一介布衣,未尝学问,成书数卷,聊以课徒,若云问世,以后有刘、李、朱、张及诸大家之书,不下数千百种,就中堪为后学法程者,何可胜道,子必亹亹焉,著《时病论》以授受,尽子之道,亦不过一时医也,何许子之不惮烦耶?”丰曰:“由子之言,固非大谬,而以时医为轻,则又不然,丰请陈其说焉,子姑听之。夫春时病温,夏时病热,秋时病凉,冬时病寒,何者为正气,何者为不正气,既胜气复气,正化对化,从本从标,必按四时五运六气而分治之,名为时医。是为时医必识时令,因时令而治时病,治时病而用时方,且防其何时而变,决其何时而解,随时斟酌,此丰时病一书所由作也。若夫以时运称时医,则是时至而药石收功,时去而方术罔验,病者之命,寄乎医者之运,将不得乎时者,即不得为医,而欲求医者,必先观行运,有是理乎?然则丰于斯道,业有二十余年,诚恐不克副时医之名也,子亦何病乎时医?”言未毕,客蹙然改容,恍然大悟,作而言曰:“鄙人固陋,幸聆子言,昭然若发蒙矣。”客既退,因述问答之辞弁诸简端,并质之世之识时者,未知河汉丰言否也?
少逸山人识于养鹤山房
章节目录
卷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
拟用诸法
备用成方
临证治案
卷二春伤于风大意
拟用诸法
备用成方
临证治案
卷三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大意
拟用诸法
备用成方
临证治案
卷四夏伤于暑大意
拟用诸法
备用成方
临证治案
卷五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大意
拟用诸法
备用成方
临证治案
卷六秋伤于湿大意
拟用诸法
备用成方
临证治案
卷七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大意
拟用诸法
备用成方
临证治案
卷八冬伤于寒大意
拟用诸法
备用成方
临证治案
附论
影响评价
《时病论》为首部关于时病的专著,首开时病研究之先河,对近代医学影响极大,百余年间翻印多次。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