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谷(张京华)
人物简介
现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联谊中心艺术总监,中国实力派年轻画家。全国居民身份证防伪标志设计者中国首套关公邮票设计者。中国首枚申奥邮折长卷《2008到
北京》绘画作者。
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
美术家”。1987年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壁画并开始临摹《法海寺壁画》。1993年在
中国美术馆举办《晁谷画展》。2001年在中国水墨的实验中,着力表现残荷的水墨样式和生存状态,以及在花鸟画的取材上大胆创新,形成今日大家看到的残荷系列和野谷子系列。2002年以来对中国传统的生肖作品进行了系统的刻划与表现,尤其是鼠、牛和虎的表现更是独具匠心。由杨柳青美术出版社出版《晁谷画鼠技法》《晁谷画牛技法》等。
艺术风格
画鼠特色
晁谷的画中那种感动是细腻的,但同时又充满强烈的震撼! 晁谷的每幅作品都值得静静地,长时间地去阅读,不少人会赞叹他的画法,不少人会喜欢他的构图,还有不少人会用心研究他的色彩。 晁谷笔下的物事,当一只、二只鼠与人们常见或不常见,可能或不可能的事物出现在一起时,这些不同的事物倾刻便爆发出了超越于它们生命本身的意义。它们共同的生命和灵魂所形成的价值就在于无声处震撼着每一位欣赏者。 正是在这一点上,晁谷的作品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法本身。他的作品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因为他掌握了和创造了表现鼠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有了属于自己的事物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灵魂去体验身外万物的灵魂,用自己的灵魂与它们对话。晁谷是把自己的生命与艺术,把自己的灵魂与万物的灵魂融合在一起的。生活中言语很少的他,与世界对话的就是他的艺术。在艺术的世界中,他的心纯净透明,他的爱深沉炽热,他的灵魂平和博大。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绘画语言也是无比纯净,洗炼,没有任何多余的浮燥之气。
金牛作品
在当今中国画坛上,有一位颇受推崇和赞誉的画家,不少人叹服他的画法,喜好他的构图,还有更多人潜心研究他的色彩,他就是晁谷。晁谷笔下创作的绘画作品格调高雅,热情洋溢,颇具情调,同时立足于中国传统绘画,有机结合西方构图之技法。2008年在取得“金鼠”系列作品辉煌成就之后,晁谷游历祖国各地,特别是在陕西汉中地区,为2009年找到了重要创作题材。经过潜心研究,艰苦创作,“金牛”系列绘画作品现已经创作完成。牛的精神,在于辛勤耕耘,憨厚而不张扬,并蕴含着慷慨奋进之精神。晁谷用写实的绘画手法,结合了中国北派传统山水绘画线条刚劲、质感浑厚之精髓,将牛与自然意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也生动地刻画了牛的精神之所在。
纵观当代画坛,画家对牛的刻画多以水墨构造形式出现,大多数以形态浓缩为创作契机。晁谷则以扎实稳健的绘画功底、准确的造型结构能力打破了当代国画牛画法的形式。正是在这种“接受传统”、“推陈出新”的宗旨指导下,晁谷的“金牛”系列之精湛程度,无不令人叹服。真正的艺术大家都应具有独立创作的个性,虽然在绘画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各种流派,同时也可以用群体教学的方式进行延续,但是流派存在类似的因素,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而真正的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无不流露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整个画面反映的是属于艺术家本身对自然界万事的思考与认识,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具有真正永恒的艺术价值,才能成为社会共同的艺术财富。
晁谷笔下的“金牛”之所以得以精准传神,有赖于他对造型能力的熟练把握,是与他早年临摹法海寺壁画的艰辛创作历程分不开的。法海寺壁画是
明代壁画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可与著名的敦煌壁画及永乐宫壁画相媲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难度之大是常人所不及的。晁谷用了整整6年的时间,以常人无法达到的意志将寺内壁画全部临摹下来,为他未来的绘画艺术创作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们在观看绘画作品的同时,由于受到色彩的视觉影响,在思维方面会产生对环境事物的联想,色彩有膨胀感与收缩感。同一面积、同一背景的物体,由于色彩不同,会给人造成大小不同的视觉效果。色彩有轻重感,高明度的色彩给人以轻的感觉,低明度的色彩给人以重的感觉。晁谷结合西方绘画色彩关系的科学应用,吸取国画用色之精华,在“金牛”系列作品中娴熟地体现出用色彩造像、用色彩创造意境的艺术语言,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同时也具备了高度的学术研讨价值。
邮票设计
中国邮政定于2011年9月12日发行《关公》特种邮票1套2枚,小型张1枚。
志号:2011-23
图 序 图 名 面 值
(2-1)T 千里单骑 1.20元
(2-2)T 夜读春秋 1.20元
小型张 关公像 6元
设计者:晁谷
艺术履历
创作随笔
中国传统绘画题材的多样性和表现手法的个性化行成了一个纵横交错而又丰富多彩的大网。在21世纪的今天,众多的美术工作者想要在这某一点上注入自身的符号显得如此的回天泛力,这张大网已成为画家们想要有所突破和另辟溪径的绊马锁,但同时也是允吸传统文化营养和供给生活源泉的脐带,更是登上自由艺术空间的云梯。
在古人丰富的创作素材中有着众多而又难以穷尽的表现手法。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文思想领域的突出表现,只求表现一个题材或只用一种表现手法都不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全释的最佳方法。人生即是一种体验又是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的实验过程。拒绝更多的鲜活事物和全方面营养都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古人在花鸟画中注入的人文气息是当今画家们更应追求的绘画根本,生活当中最原始、最朴素的生活态度被恽寿平、虚谷、齐白石刻画的淋漓尽致,即便是田野农夫也能够在他们的作品前找到自己的生活体会。从古至今,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的大家、名家,之所以能被大众所接受,正是因为在他们的作品中能使我们感受到的那份亲近。
我在花鸟画的创作中努力寻找学术与民间欣赏之间的结合点。比如生肖系列作品所描绘的动物就是还原其生命的本来面目。《金秋》这一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就是农家在秋收时常见的农作物,有一个农民看了作品就欣喜地说:“您的作品所表现的东西,我们家都有,而且其中一个玉米还是粘玉米。”
题材表现的多样性更是向传统学习的最佳方法,从花鸟作品到十二生肖系列的表现,使我更好的领略到古典绘画的精髓,从鼠、牛、虎、马、羊、鸡生肖的创作中,每一次表现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对话和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态度始终会贯穿在我的作品实践中。
艺术感言
人生是一种体验,题材的选择和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在广阔而丰富的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灵感,传统绘画的理念和中国绘画特有的人文气息使我始终徜徉在一股心逸至高的抒情状态中。体验、感知、表现、领悟、一切新的东西都会使我流连忘返,过去的方法、特点、符号以及所谓的风格在新的感知面前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人物评价
纵观晁谷的创作历程,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这位近年以花鸟画著称的艺术家,其实是以人物画筑基开始寻求“自我”发展的生存与艺术经验的。如果你见过他在十八九岁时画的人物写生和速写,一定会赞赏他素描功底的扎实;如果你读过他在23岁时画的水墨素描连环画《骆驼祥子》,一定会服膺他驾驭多人物、大场景的能力;如果你看过他入选“全国第二届水彩、粉画展”的粉画作品《高原之舟》组画,一定会惊羡他西法表现力的精彩;更令人震撼的是他曾花六年时间(1987~1993),苦其心志地临摹法海寺的巨幅壁画《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其宏伟壮阔的气势、生动准确的人物造型、丰富多变的色彩处理、线描组合的艺术技巧和浓郁瑰丽的装饰趣味,无不显示出晁谷在工笔人物画方面的极高造诣。当他在1993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时,仍然是以
油画人物和国画人物而博得众人的喝采。
进入21世纪,他逐渐淡出人物画,大自然中的花形鸟态、野禽家畜唤起他的创作热情,成为他笔下涓涓不息的源头活水。究其缘由,他毫不讳忌地说,这与他对
任伯年的厚爱不无关系。或者说是任伯年这位在人物画方面具有杰出贡献的近代人物画大家,同样在花鸟画领域双管齐下的作为对他的深刻影响。在他看来,任伯年不仅以前无古人的精湛技巧开辟了近代中国人物画新方向的大家,也开创了兼工带写的小写意花鸟画法,代表了从古老的中世纪向近世转化的新画风。可惜后学一叶遮目,大多沿着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写意花鸟一路蜂拥而上,致使任伯年小写意花鸟一路门可罗雀,知音甚少。
如果我说得不错的话,正是任伯年这位全面发展的画坛奇才,影响着擅长人物画的晁谷转向花鸟画领域的探索,踵武前贤,欲占两种,寻求“自我”的更大发展;也正是任伯年身后留下的空旷迷人的空间,引发晁谷走进任伯年,得其小写意花鸟神采又走出任伯年,而飞跃到一个新的阶段。
走进任伯年,使晁谷的花鸟画同任伯年花鸟画同任伯年花鸟画有着最直接和最明显的继承关系,它们在最基本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方式上保持着一致性。它们的一致性至少有以下四点:一、他们的艺术创作都是由善画人物画兼攻花鸟,具有无所不能、涉笔成趣的造型能力,都是为花鸟传神写照的妙手,形诸画幅之中,对“气韵”、“神似”都有不倦的追求和独特的表现;二、讲究笔墨与色彩的融合,保持着双勾填彩与没骨写意的并进,既有泼墨大写意,也有潇洒的小写意,掺和着西方水彩画技法,既有恽南田的没骨法,也有周之晃、王武的勾花点笔法,可谓兼容并蓄,不断深化着传统艺术;三、注重写生的长期磨炼,更注重从动静和节奏上来写神传情,尤善于捕捉表现对象令人感动的稍纵即逝的瞬间;四、总是将花卉和禽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潜心于鸟语花香、田园诗般的画境营造,作品主题是入世的,给人以摒俗求雅、明快温馨的格调。可贵的是,晁谷由此出发,勇于实践,好学多思,又能走出任伯年,不仅形成了任伯年花鸟画在当代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新形态,而且在不断精进、不断地突破与不断地完善。
既然是一种新的形态,在新旧之间必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仔细地比较过晁谷与任伯年作品之间的区别,我感到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创作中,同是抱着入世态度的晁谷和任伯年相比,时代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新生代画家,在进一步革新小写意花鸟画上有着任伯年所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作品所蕴含的意味、情调、境界远远超出了古人隐逸超脱的境界。从晁谷的作品看去,无论是画人物题材,还是画花鸟题材,他总是尽力从中提炼与当代人精神气质吻合的东西,透过他的一幅幅作品,人们自会体验到种种切中现代人的思维和感受。关爱自然,讴歌生命、向往美好是晁谷艺术的旨趣,新时期的国门重新打开,则为他借鉴西方艺术以便光大民族传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重要的是,心怀远志的晁谷在苦苦自学中筑基深厚,无论是西画还是中国画,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已窥见堂奥。对于花鸟画虽取法任伯年,更能转益多师,追源溯流,我们不仅在工笔画方面看到他学习北宋双勾设色的深厚功力,也在写意画方面看到他对白阳、青藤、八大、虚谷、恽南田等艺术大师的深入研究,还有现代的刘奎龄、王雪涛、孙奇峰等大家对他的深刻影响。集诸家之大成,融中西于一体,构成了晁谷与任伯年不同的知识结构,也构成了与任伯年时代不同的生活气息。
其二,从题材上看,晁谷的花鸟画一方面来源于对任伯年的继承,如他笔下的荷花、紫藤、芭蕉、桃花、天竹、月季、鸡冠花、梅、兰、竹、菊以及野鸭、鹌鹑、鸳鸯、鸡、猫、锦鸡、水鸟、燕雀等都是任伯年画中常表现的题材;另一方面也来源于画家对艺术的创新,如他的《谷穗系列》《十二生肖系列》等,都充溢着今人的情感和理性。“谷穗”是传统花鸟画中从未表现过的对象,晁谷以勾勒与没骨、水墨与色彩、泼墨与点,几者的互补、交汇与融合,把沉甸甸的谷穗、活脱脱的鸟雀收进画图,表现出他对于乡村平凡风物的一种朴实的热爱,刷新了花鸟画的面目,重铸了画中的精魂,不免使人耳目一新。他的《十二生肖系列》是一个艺术创造的大工程,每一个生肖他要画上五六十幅,进行多种构思构图和表现方法的尝试,他准备用十二年的时间完成全部生肖的创作。从他已完成的作品来看,他画的十二生肖之牛,是把主体置于山水田园之中,让牲畜与山水结合,浓缩了一种中国化的田园之思。他画的十二生肖之鼠,以活泼可爱的松鼠代替令人生厌的老鼠,并以工笔丝毛法深入细致地刻画了一个个神气活现的松鼠形象,让它们跳跃闪现于写意的古董、蔬果、竹叶、榴树、芦草、荷塘之中,写意花木笔写而意工,工笔松鼠笔工而意写,这种对于花树动物生动真实的描写所表现出的审美态度,与写意花鸟的齐白石同样精审于工笔草虫如出一辙。他又以同样的表现手法去画十二生肖之兔,以突出人见人爱的白兔、灰兔温驯、和善、生动的个性与形象,而他所画的十二生肖之虎却一反常态,不是表现老虎啸傲山林的威严,也不是渲染老虎令人胆寒的凶猛,而是把虎作为美好与吉祥的化身,作为人类的朋友置身于人文的环境之中,并对生活环境进行了多方的构想与设计,让人们感受虎文化的神奇魅力。晁谷的《十二生肖系列》的龙、蛇、马、狗、羊、鸡等正在有条不紊地创作中,不远的将来他还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其间,他也时而进行人物画创作。比如2011年,他接受中国邮票印制局设计《关公》特种邮票的邀请,花了九个月时间完成了一套《关公》组画并制成邮票在全国发行。其工笔重彩画法寓豪情于旖旎,走健笔于谨严,古意系乎今情,雅趣兼乎俗赏,深得画界与集邮界之好评。
其三,在具体的艺术表现上,晁谷在尽力保持较多传统笔墨技巧和中国笔墨韵味同时,有意识地参融了现代点、线、面的构成意味,并把带有现代意味的色彩大规模地吸收渗透到水墨画中,墨与色自然交融,浑为一体。这样,在他的作品中,点、线、面、色的组合方式完全不同于任伯年。相比较而言,任伯年的笔墨构成显得慢条斯理、含蓄典雅,而晁谷的笔墨构成则显得奇异突变、闪烁动荡。进而言之,任伯年的作品追求笔墨的单纯和洗练,而晁谷的作品非常讲究点线面的微妙变化及墨色的丰富层次,其好处在于有效地强化了笔墨色彩元素所具有的视觉力量,将西方的色彩自然巧妙地融进了水墨神韵之中,超越了传统水墨的程式与规范,体现了水墨画十分强烈的现代感。晁谷用这种方法所创作的《荷塘系列》《藤花系列》《谷穗系列》等一大批作品,更显苍润、浑厚,也更有新意,发展了小写意花鸟画的风格特色。在前述创作的《十二生肖系列》作品中,更是把中国画的工笔与写意、水墨与色彩、中法与西法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语言的交配,在那更具形式意味的形、神、色、墨的交响中,晁谷探索的是在研究古典传统的风格语汇中去演绎出一种适于现代表现的绘画方式。这种现代表现的绘画方式拆除的是传统笔墨的技巧,强调的是语言混融的观念,以达到艺术本体个性的发挥和拓展。
犹如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多彩、争奇竟妍,晁谷一往情深地驱遣自己的彩笔,潜心于现实生活之中,游目骋怀,广撷博取,无论是花鸟还是走兽,无论是传统题材还是创新题材,在他的笔下无不生动活泼,著手成春。晁谷的
花鸟画创作无疑给
中国花鸟画艺术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他的努力对于花鸟语言的继承,更新与拓展,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他的经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更确切地说,是似任伯年为切入点,攻其一家,兼容诸家,别开生面,以小写意花鸟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
晁谷是一位综合素质极高的人,也是一位具有深厚潜力的艺术家,无论是他的笔墨表现能力,还是色彩的处理能力,抑或是造型能力,都有着过人之处。我特别欣赏他永不满足的性格。从这一角度蠡测,晁谷寻求“自我”发展的历程一定还会有更新更大的突破,我将以期待的心情关注着他今后的创作方向。
卢延光(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
今天看了晁谷先生的画,让我眼睛一亮,在画面当中能看到他对岭南有过很深的研究,看得出他不仅受岭南画派的影响,对海派诸家,尤其是任伯年的东西都有很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他的画路很广,题材丰富,并且注重画面的组合,作品风格非常的清晰,还有对笔墨和颜色的运用非常考究,有很正的书法入画的笔头功夫,提案、旋回、节奏、韵味非常的强,是非常老道的中国画家。
看到晁谷的这次展览让我联想到当下的一些现象,作为一名画家,本分的做自己手头的功夫才是最关键的使命所在。我非常反对还没有把功夫扎扎实实做下来,就到处狂炒自己的作品的人,这种作风是不能学的。
我们要静下心来全心全意的回归到学术本身,为自己的艺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才会焕发出辉煌的光彩。大家都知道中国画是一个老年的艺术,60岁之后才可称之登堂入室,前面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临摹、学习,提高自己身的综合修养,所以年轻人不要着急,我今年63岁了,刚踏过这个门槛,我觉得中国画确实是一个有着丰厚内涵和高难度的画种,必须要沉下心来学习、学习再学习,晁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之一。
晁谷的作品,无论是谷穗松鼠、还是禽鸟荷花皆清新明丽,生动而自然,尤其是对一些动物的描绘更是活泼可爱,灵动传神。画面中始终洋溢着一股爽朗欢悦的气息。传造物的外在形貌特征和内在的精神气度于笔端,是国画家的必修课。而晁谷又能在笔墨传情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以谷穗、荷花、松鼠为主要表现对象,且精于表现他所钟爱的这些题材,表明了画家对自我艺术特色与当代画坛整体发展趋势的洞悉与把握,其经验可资借鉴。
余根晖
晁谷先生善画各种形态的荷花,尤以画残荷而著称。自然界众多的花卉中,荷花是凋残以后也可入画且更富于造型魅力和精神气度的名花。那万亩荷塘众花开后的喧嚣与沉寂,绚烂与凋落,是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也是佛家所谓的苦寂灭道。晁谷先生选择残荷作为深入表现的绘画题材,即有他对传统花鸟画表现技法的突破,更是他从更高的艺术美学角度对自己作品内在品格追求的提升与超越。
王进玉
他在绘画创作上取得的成功,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他对整个美术史的清晰了解,对整个当代绘画现状的清醒认识,以及对自我绘画水平的准确评价和客观定位。说到底,这是一种责任。
由居巢、居廉那极工细的工笔花鸟到高剑父、高奇峰墨法自然的绘画风格,岭南绘者对物象的表现能力和超乎物象之外心灵诉求都是那么的完美和超前,心游万刃之余,鼓笔掌墨之中,云水妙得之间,神彩飞扬,美不胜收,杨善琛的枯枝辣树,赵少昂的且神且似,反转向背,千手妙得,都使中国画坛能有这样一方具有独特表现力的风格画种,足以感到欣慰和骄傲。
广东是一个对传统文化认识非常丰厚的地方,很久以来就梦想着能够将自己的作品拿到广东来展出,接受高水平的广东观众、艺术家们的品评。
还是在多年前求学的时候就被岭南画派大师们的作品深深打动,心驰神往,于是在多年来的水墨实践中便不自觉的将岭南画派的表现语言吸收到我的作品之中,98年以来我游历了大多数的国外美术场馆,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那里展出了太多的中国的宋画、明人的作品、清朝的作品,他们只是标明朝代,却唯独广东画家的作品前标明了岭南画派,在广彩瓷器的展示中,清楚的标明岭南绘者四个字,这是一种荣耀,只是一种尊重。
在对南北方人文特点和画法的比较中,岭南绘艺的鲜明特点,不自觉的使我对自己的表现语言加以反思,抱残守缺,狐注一掷,还是海纳百川,争取最大的宽容,冲破表现的瓶颈,达到自由的空间,显然我选择了后者。中国的花鸟画法如果不打破固有地域表现特点和表现题材,就很难达到赏心悦目、新鲜就中的境地,从表现方法的全方位整合到表现对象的拓展与延伸,使我的作品虽为花鸟画,但不以花为主体,就象吴俊卿之花鸟画,从不画鸟一样,不画鸟反而使得他的作品大气磅礴,超乎物象之外,达到与心灵沟通的大美境象,我画野谷子系列不是在画花鸟,而是以花鸟的语言表现山水画的叠复和气韵。总之,绘画技法和表现语言只是衬托绘画传情达意和心灵诉求的云梯,它能够纵容我的思想表达和达到心逸致高的作品品质和意境,向前人或最优秀的作品学习一直是我前进的润滑剂。
从岭南画派想到的
——记晁谷花鸟作品中的岭南气息
主要作品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