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兴镇,隶属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地处中江县东南边缘,位于三市三县(德阳市中江县、遂宁市大英县、绵阳市三台县)交界处。距中江县城84公里,德阳市区130公里,西邻万福镇,北与三台县建中镇隔河相望,东南与大英县象山镇、玉峰镇接壤,西南与仓山镇大栗山村紧靠,位于东经105°19′,北纬30°69′,是中江县最边远的乡镇。
乡镇概述
普兴镇幅员面积51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镇人民政府驻向阳社区。2021年年末总人口28502人。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9.27亿元,年均增长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05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3%;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8073元,年均增长6.5%。
乡道清(凉)马(祖)路,县道万(福)象(山)路、骑(龙)普(兴)路、省道S101共 4条公路境内总里程达35公里,清马路、骑普路、S101经仓山镇与国道成南高速公路、G350相接,万象路经万福镇与县道广(福)郪(江)公路相接。全镇村社、村组道路总里程达118公里并均已硬化。
郪江、仓山河、会龙河、马力河四条主要河流流经全镇8个行政村,总长27.6公里。郪江山川村段是国家级黄颡鱼保护区。响滩子水库高干渠流经境内6.2公里,万普、周家沟、罗家沟支渠过境19.4公里,人民渠支渠9.7公里。
境内有“四川”象形山神奇自然景观, “四川盆底-大地艺术”景区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辖普兴、清凉两所中心学校,其中公办幼儿园3所,小学2所,初中2所,民办幼儿园1所,教职员工205人,在校学生3000余人。
辖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23人,病床75张,村卫生站9个,乡村医生17人。
历史沿革
普兴场建于清代嘉庆五年(1800年),以普勋寺得名。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十二区。
1950年,成立普兴乡人民政府,先后属仓山区、万福区。
1958年,成立普兴人民公社。
1984年,复名普兴乡人民政府。
1996年7月,撤普兴、清凉二乡建普兴镇,辖高坪、团坝、江水、龙门、三桥、静安、山川、镇江、铜铃、新星、宝山、石龙店、海洋沟、四方、伏龙、东升、高瑶17个行政村,222个村民小组、1个场镇居委会。
2020年5月,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辖铜铃、团坝、龙门、静安、山川、新星、清凉、石龙店、东升9个行政村,92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向阳社区)。
自然资源
境内主要有盐层、页岩。
有耕地28210亩、林地15217.5亩,森林覆盖率32.01%。
仓山河(发源于乐至县)横穿全境流入郪江,境内流程长17.009公里。河内盛产鲤鱼、草鱼、黄颡鱼等各种鱼类80余种。
有塘堰183口,蓄水池462口,拦河堰46节,电灌站55座,总蓄水量达63.5万余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663.44公顷;形成自流灌溉网络。
气候条件
普兴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较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大陆季风性气候显著,旱、涝、洪、寒潮气候常有发生。多年平均气温16.5℃。无霜期年平均28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5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80毫米。
经济
第一产业
普兴镇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料作物、蔬菜等为主。2021年,普兴镇生产粮食20045.85吨,油料作物产量2899.5吨。
普兴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21年,普兴镇生猪出栏23575头,肉牛出栏87头,肉羊出栏7595只,家禽出栏24.4万羽。
第二产业
无
第三产业
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6个;有快递代办点3家;邮政1家。
产业发展
全镇产业发展从无到有并逐步壮大,2021年末土地流转6000余亩,山川村形成千亩农旅融合产业园区,石龙店村建成药桑、稻虾2个农业产业园区,以静安村、龙门村为核心建成千亩粮油蔬菜产业园区。农业产业主要以高标准粮油、生态养殖、乡村旅游、时令蔬菜、中药材等为主导。在外务工人数12115人(其中省内7502人)。
“十四五”期间,普兴镇全面贯彻落实中江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积极践行“六大实践路径”,结合镇域“2+2”(粮油+蔬菜,农旅融合+药桑、水产)产业发展规划:一是经济总量明显增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实现产业发展向多层次的跨越;二是乡村面貌明显改观,农村土坯房基本消除,场镇建设更加完善;三是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郪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实现;四是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五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更加完善,住房、交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条件有较大改善。
普兴镇致力打造“万亩粮油蔬菜园区”和“万米生态廊道”:一是“万亩粮油蔬菜园区”工程,计划以静安村和龙门村为核心,分3步走建设普兴镇“春江红”万亩粮油蔬菜产业园区,力争2022年底达到3000-5000亩,2024年底达到5000-8000亩,2026年达到8000-10000亩 ,并争创市级星级产业园区;二是“万米生态廊道”工程,计划以山川村郪江象山国控断面为核心,依托县级“郪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和“中南片国家储备林项目”,沿郪江、仓山河两岸建设万米生态廊道,并同步规划建设巡河通道(健身步游道)。
旅游资源
2021年5月6日普兴镇山川村“四川盆底-大地艺术”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景区内“神奇四川”自然景点地处四川盆地盆底区域,东经105°19′,北纬30 °69′,景点位于中江县东南边缘,是三市三县(遂宁市、绵阳市、德阳市,大英县、三台县、中江县)交界处,距中江县城90公里,距大英县城约20公里,距副中心仓山镇约20公里,紧邻沪蓉高速公路,景区范围约10余平方公里,属德阳市海拔最低的地方。景点地层属侏罗系蓬莱镇组,地貌以低山为主,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量充沛,无霜期较长。
“盆底九座山,天然成四川;此景是唯一,神奇不神奇”,说的就是在四川盆地底部有九座自然山体,在四川盆地盆底中央天然组合形成了“四”与“川”两个中国汉字,呈行楷字体,并由西向东上下排列,宛如用毛笔上下书写一气呵成,有断笔、伏笔、笔锋,能通过笔墨的浓稠与稀疏看出书写的力度与速度,且大小郪江在此汇流将其包围,形成了“二水挽三市,一盆装四川”这一独一无二的神奇自然景观,并流传着许多民间神话。
景区以中江盆底映像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为主导发展农旅融合、餐饮民宿等产业,目前园区有水上娱乐、滑索、热气球、直升机低空体验等项目;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有游客接待中心、观景台、步游道、生态停车场、旅游环保厕所等;水果种植有胭脂脆桃、杂柑、桃李;高标准粮油有大豆;生态养殖跑山鸡、泥鳅等。节会活动主要有山川村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地艺术节、胭脂脆桃采摘节,石龙店村的桑椹采摘节等,是适合放松身心、游玩观景的好去处。
所获荣誉
普兴镇清凉初级中学2007年至2016年连续10年蝉联中江县初级中学校中考第一名。
2016年,普兴镇党委、政府荣获中江县目标绩效考核一等奖。
2017年,普兴镇党委、政府荣获中江县目标绩效考核一等奖;清凉初级中学荣获中江县初级中学校中考第五名。
2018年,普兴镇党委、政府荣获中江县目标绩效考核二等奖,清凉初级中学荣获中江县初级中学校中考第一名。
2019年,普兴镇党委、政府荣获中江县目标绩效考核一等奖;清凉初级中学荣获中江县初级中学校中考第五名;山川村获“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荣誉称号,团坝村创建为“市级文明村”。
2020年,普兴镇党委、政府荣获中江县目标绩效考核二等奖;清凉初级中学荣获中江县初级中学校中考第五名;山川村创建为“美丽中江·宜居乡村”精品村。
2021年,普兴镇党委、政府荣获中江县目标绩效考核二等奖;山川村荣获“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新星村、清凉村创建为“美丽中江·宜居乡村”创建村;清凉初级中学中考成绩位列德阳市城乡中学第18名、德阳市乡镇学校第1名;普兴小学小考成绩全县“一等奖”。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末,普兴镇有幼儿园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所,民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66人,专任教师19人;小学2所,在校生1244人,初中2所,在校生1249人,在职教师19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21年末,普兴镇有移动、电信营业厅各1个,宽带覆盖全镇10个村(社区),有用户4600余户。
2021年末,普兴镇有镇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0个,藏书8000余册。
医疗卫生
2021年末,普兴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含镇卫生院1所),病床75张。专业卫生人员36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4人。
2021年,普兴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体育事业
2021年末,普兴镇有体育场地6个,均位于学校内。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4.6%。
社会保障
2021年末,普兴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户,人数9人,支出2.07万元 ,比上年减少15%,月人均191.6元,比上年减少33.9%;城市医疗救助 138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06户,人数585人,支出116.8万元,比上年减少10.7%,月人均166.48元,比上年减少36.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56人,支出104.6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14人。有敬老院1家,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