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简称景电工程)是跨省区、高扬程、多梯级、大流量的大Ⅱ型电力提灌工程。工程总体规划、分期建设,有泵站43座,建成干、支、斗渠1391条2422公里,总投资8.56亿元。工程原设计流量28.6立方米/秒,加大流量33立方米/秒,装机容量25.97万千瓦,设计灌溉面积82.47万亩。工程更新改造后,设计流量37.4立方米/秒,加大流量43.89立方米/秒,装机容量30.6万千瓦,设计灌溉面积114.57万亩。
发展历程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首次兴建的大型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工程总体规划面积100万亩,提水流量40立方米/秒,分期建设。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简称景电工程)是一项高扬程、大流量、多梯级电力提水灌溉工程。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省城兰州以北180km处;灌区东临黄河,北与腾格里沙漠接壤;是一个横跨甘蒙两省区的景泰、古浪、民勤、阿拉善左旗四县(旗),跨黄河、石羊河流域的大(2)型电力提灌水利工程。整个工程由景电一期工程、景电二期工程(简称二期工程)、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简称民调工程)三部分组成,其中景电一期是一个独立的供水系统,景电二期和民勤调水工程共用一个提水系统。整个景电工程设计提水流量28.56立方米/秒,加大流量33立方米/秒,兴建泵站43座,装机容量270MW,最高扬程713m,设计年提水量4.75亿立方米。建成干、支、斗渠1391条,长2422km。灌区总面积1496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197万亩,宜农地面积142.40万亩,控制灌溉面积100万亩。灌区干旱、少雨、风沙多,属于干旱型大陆性气候;灌区范围内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都极度匮乏,灌溉水源来自从黄河提水。
工程建成后,彻底改变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成为腾格里沙漠南缘的一道绿色屏障。景电灌区已成为景、古两县进行农业科技示范,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示范基地。
第一期工程提水流量10立方米/秒,灌溉面积30万亩。工程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景泰县中部。灌区北接腾格里沙漠,南依老虎、米家两山,西临猎虎山,东毗刀楞山,形成扇形洪积盆地。距灌区东测10公里处,有黄河从南向北流过。灌区有包兰铁路穿越其间,海拔1540米至1710米,四周群山环抱,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其间低山、丘陵相隔,形成白墩子、草窝滩、芦阳、兴泉四个小盆地。盆地内长有稀疏的超旱生小灌木和旱生草本植物,土地面积55万亩,其中宜农地37.62万亩,土地连片,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土壤属荒漠灰钙土、一米土层内全盐量一般在0.5~1%,有机质含量1~2%。灌区年平均气温8.5℃,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27℃;年平均降雨量仅有186毫米,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而年平均蒸发量3338毫米,冬春两季多风,年平均风速为3.7米/秒,八级以上大风年均29天。日温差大, 日照长,蒸发大,降水又少,属于典型的干旱型大陆性气候。
灌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源极为贫乏,地表径流仅有来源于长岭山和老虎山的洪水,经各条沙沟河或渗入地下,或汇入黄河。地下水因地表径流条件差,补给来源不充沛,所以水量极少,埋藏深度在100米以下,近山麓地带多在30米以下。水质差,总矿化度为每升2.5~5克。灌区唯一的灌溉水源为黄河。在五佛乡,黄河多年平均流量是99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为313亿立方米。由于地高水低,仅能灌溉黄河沿岸的滩地。灌区土地高于黄河水面365米至460米,所以景泰县虽有黄河流过县境,只能望河兴叹,却不能得黄河之利,长期受到干旱的严重威胁,成为甘肃中部最干旱的县份之一。
景泰县1972年有人口12.5万人,劳动力5万,耕地48万亩,仅有五佛乡近1万亩河滩地为水浇地。新中国成立后,在县委和县政府领导下,曾开展过打井掏泉的工作。60年代花费巨资打井,仅有一眼井能灌溉1300亩地,其余均为干井,掏泉仅能灌溉6000亩地,所以大部分耕地均为闯田和砂田。其余大面积属荒滩。一般年景,亩产多则百斤,少则几十斤,遇到大旱,颗粒无收,或靠救济艰难度日,或流落他乡。1965年全县农业人口9.6万人,返销粮达818万公斤。
1969年决定兴建景泰川电力提灌一期工程,1974年建成。设计提水流量为秒10.56立方米/秒,灌溉面积30.42万亩,工程效益显著,使景泰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景电二期工程于1984年开工建设,1994年基本建成。工程设计提水流量18立方米/秒,加大流量21立方米/秒,总扬程713m,设计年提水量2.66亿立方米(不含民调工程水量),设计灌溉面积52.05万亩。建成总干渠、干渠泵站18座,支渠泵站12座,共安装机组204台(套),总装机容量19.25万kW(民调工程改造后),安装压力管道43km。建成总干渠及干渠3条,总长113.24km,支渠43条,总长337.95km,干渠以上渠道建筑物375座,支渠渠道建筑物2112座,量水堰782座。
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是一项利用已建成的景电二期工程的灌溉间隙和空闲容量向民勤调水,以缓解民勤水资源日趋减少、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应急工程。工程设计新建沙漠输水渠道99.46km,将黄河水从景电二期总干渠末端开始,通过新建的输水渠道,输入红崖山水库。设计流量6立方米/秒,加大流量6.3立方米/秒,年调水量6100万立方米,恢复灌溉面积15.2万亩。该工程1995年11月开工建设,2000年9月基本建成,2001年3月5日向民勤输水。
2024年2月11日22时30分,景电二期工程向古浪县黄花滩开始调水。11月2日,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正式竣工通水。
工程规模
一期工程:1969年10月开工建设,1971年10月上水,有泵站13座,总扬程472米,国家投资6608万元。工程原设计流量10.6立方米/秒,加大流量12立方米/秒,年提水量1.39亿立方米,装机容量6.7万千瓦,设计灌溉面积30.42万亩。工程更新改造后,设计流量13.17立方米/秒,加大流量15.8立方米/秒,年提水量1.48亿立方米,装机容量8.9万千瓦,设计灌溉面积33.12万亩。
二期工程:1984年7月开工建设,1987年11月上水,有泵站30座,总扬程713米,国家投资4.88亿元。工程原设计流量18立方米/秒,加大流量21立方米/秒,年提水量2.66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9.25万千瓦,设计灌溉面积52.05万亩。工程更新改造后,设计流量24.23立方米/秒,加大流量28.09立方米/秒,年提水量3.63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1.7万千瓦,设计灌溉面积64.45万亩。
民勤调水工程:1995年11月开工建设,2000年10月建成,2001年3月开始向民勤调水。设计流量6立方米/秒,年调水量6100万立方米,国家投资3.0159亿元,恢复灌溉面积17万亩。
工程效益
景电工程经过50年的建设和运行,已成为灌区近50万人民群众生存致富的依托,成为建设高扬程工程的典范,成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成为综合评价而冠名的“中华之最”。
经济效益。景电一、二期工程建成后,从根本上改变了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截至2020年,景电灌区灌溉面积已发展到近120万亩,累计生产粮食100.92亿公斤,经济作物42.19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28.18亿元,是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6.66倍。景电二期工程平田整地、渠系配套、植树造林等10多项田间工程,获得了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援助,质量效益得到了粮食计划署和国家多部委的充分肯定。如今的灌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效益。景电工程辐射区域约1000平方公里,灌区安置甘、蒙两省区景泰、古浪、会宁、东乡、天祝、左旗等7县(旗)移民近50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节水优先,合理配置资源,改造输水瓶颈,强化综合调度。向新增的古浪县黄花滩移民搬迁区、景泰县黄崖坝扶贫开发区实施供水,保证了祁连山区6.4万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走出大山的群众,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开创新生活,奔向致富路。
生态效益。百万亩灌区与十余万亩三北防护林带连成一片,有效地阻止了腾格里沙漠的南侵,成为省城兰州最大的生态屏障。据工程上水前后的气象资料对比,年平均降水量由185毫米增加到241毫米,相对湿度由46%增加到47%,平均风速由3.5米/秒降低到2.4米/秒,8级以上大风天数由29天减为2天,年蒸发量由3390毫米降低到2361毫米,灌区小气候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已累计向民勤调水14.93亿立方米(截至目前),实现了引黄济石,干涸了半个世纪的民勤青土湖重现生机,形成了约106平方公里的湿地,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河西走廊战略大通道的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强的水资源支撑。
科技效益。景电工程在建管过程中,总结形成了一整套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工程效益明显提升,水的利用率走在全国前列。制造并使用直径达1.4米的砼预应力管,实现高扬程电力提灌泵站远程开停机控制,修筑腾格里沙漠流沙区长距离、大跨度的输水暗渠,成功在西北高寒地区运用砂碎石换填冻深、解决渠道冻胀难题,研制并使用北方多泥沙明渠一体化远程智能闸门测控量水设备,先后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大禹奖等荣誉称号。
人才效益。景电工程的建成,培养锻炼了一批作风务实、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培养发展了一支工种配套齐全的勘测设计队伍,培养提高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水利水电施工队伍,培养组建了一支水利工程管理、灌溉管理、机电运行管理队伍,为勘测设计、施工建设、技术攻关等,提供了重要的先行先试平台。这些人才队伍继景电工程之后,又转战省内外,先后参加了引大入秦工程、疏勒河流域灌区建设、引洮工程、宁夏1236输水工程等重点工程、流域的建管。
获得荣誉
2021年1月,“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入选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单。
2023年1月,入选“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