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3年,农历癸丑年(牛年)。根据中国纪年,是唐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景福二年。在那一年,历史上曾经发生许多大事。就例如:王建败东川、凤翔兵;李茂贞镇兴元;李克用攻成德;李匡威被逐杀等等。
中国纪年
历史大事
东川留后
顾彦晖与王建有隙,
李茂贞从中利用,奏朝廷再赐彦晖节。
景福二年(893)正月,诏以顾彦晖为
东川节度使。茂贞又遣李继密助
顾彦晖攻西川,未几,王建遣兵败
东川、凤翔兵于
利州(今四川广元)。彦晖求和,请与茂贞绝交,王建许之。
凤翔
节度使李茂贞奏请镇兴元(今陕西汉中),
景福二年(893)正月,诏以茂贞为
山南西道兼武定
节度使;以
徐彦若同平章事,充凤翔
节度使。又割果(今四川南充)、阆(今四川阆中)二州隶
武定军。茂贞欲兼得凤翔,不奉诏。
景福二年(893)二月,
李克用围攻
李存孝于
邢州(今河北邢台)。
成德节度使王镕致书劝解,克用怒,进兵击
王镕,大败镇兵。
李存孝救
王镕,将兵入镇州(今河北定县)。
卢龙节度使李匡威亦率军来援,败河东军,克用引兵还围
邢州。
李匡威淫其弟匡筹之妻,匡筹记恨在心。
景福二年(893)三月,匡威援镇州(今河北定县)还,匡筹据卢龙军府自称留后,逐匡威。
成德节度使王镕感激匡威救己,收纳之。匡威在
镇州,以
王镕年少,潜谋夺镇,事败被杀。
李匡威,范阳(今北京市)人,光启元年(885)继其父为
卢龙节度使。性豪爽,恃燕、蓟劲兵处,有雄天下意,多次联诸镇兵攻沙陀
李克用,互有胜负,最后死于
成德(今河北正定)。
景福二年(893),
朱全忠围徐更急,
时溥向
兖州朱瑾求救。二月,瑾将兵二万救徐,全忠遣将
霍存合朱友裕兵击徐、兖兵,大破之,瑾逃归
兖州。徐兵复出,斩
霍存。四月,
朱全忠自引军攻徐,部将
庞师古攻拔州城,
时溥举族登楼自焚死,全忠遂又并一镇。
时溥,徐州人,为州牙将,中和元年(881)逐
节度使支详自为留后,成为强藩之一。参与围剿
黄巢起义军,并追杀黄巢,传首京师。因居功第一,进位三公,任使相。后与
朱全忠争功,长年战争,六、七年间,徐州一带战争不息,百姓无法耕种,又遭水灾,百姓大量死亡,最后
时溥终于城破身死。
王建屡上表请杀
陈敬瑄、
田令孜兄弟,朝廷不许。
景福二年(893)四月,建使人告
陈敬瑄谋反,杀之于新津(今四川)。又告田今孜潜通凤翔,下狱死。然后上奏。
田令孜,本姓陈,字仲则,蜀人。懿宗时随养父(田姓)入内侍省,历任小马坊使,监诸镇用兵。僖宗即位,擢为左
神策军中尉。令孜知书,能理事,僖宗呼为”阿父”,政事一以委之。令孜把持大权,恃宠贪暴,侵凌皇帝。
广明元年(880)
黄巢起义军入长安,令孜拥僖宗奔蜀。中和元年(881),僖宗至成都,进令孜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兼判四卫事,封国公。光启元年(885),僖宗还长安,以令孜为左右神策十军使。当时国库空虚,军费不足,令孜奏请收
安邑、
解县(今山西)两盐池之利全归
神策军,河中
节度使王重荣不奉诏,上表陈诉令孜十罪。令孜率
禁军讨重荣,重荣引河东
节度使李克用为援,共拒令孜,禁军大败。令孜焚长安坊市,挟僖宗逃往凤翔转兴元(今陕西汉中)。僖宗两次播迁,人皆归咎令孜。令孜自知不为众所容,乃自署为西川监军使,奔成都,依其兄西川
节度使陈敬瑄。
陈敬瑄,
田令孜胞兄。少贱为饼师,后入
神策军。
田令孜为左军
中尉,敬瑄缘藉擢左金吾卫将军、检校尚书右仆射、西川
节度使。中和元年(881)迎僖宗幸蜀,进位宰相,封
梁国公。僖宗返长安,敬瑄供献丰厚,进爵颍川王。昭宗立,
田令孜得罪,依庇于敬瑄,诏削敬瑄官爵,以宰相
韦昭度代领
节度使。敬瑄与令孜举兵拒诏,与王建战争连年。
大顺二年(891)三月朝廷以连年征战,未能克成都,诏复敬瑄官爵,召
韦昭度还。王建拒诏不罢兵,尽取西川州县。成都被围三年,城中粮尽,敬瑄乃与
田令孜开城降,称有先帝
铁券免死。王建囚其兄弟二人于新津,两年后,以谋反罪杀之。
景福二年(893)六月,
卢龙节度使李匡筹出兵攻
成德节度使王镕,以报镕杀其兄
李匡威之仇。
景福二年(893)七月,
成德节度使王镕遣兵救
邢州,兵败
平山(今河北平山)。
李克用乘胜进击镇州(今河北正定),镕惧,请以兵粮二十万助攻
邢州,克用许之。于是河东军合成德三万军合围
邢州(今河北邢台)攻
李存孝。
钱谬筑杭州罗城
景福二年(893)闰五月,诏以武胜
防御使钱谬为苏杭
观察使。七月,钱谬发民夫二十万及军士筑杭州罗城,周七十里。九月,诏以钱谬为镇海
节度使,驻节杭州。
幽州将
刘仁恭为士卒拥戴,奉为帅。
景福二年(893)四月,攻
节度使李匡筹,至
居庸关为卢龙府兵战败。仁恭奔河东,
李克用厚待之。此为晋、燕相结及交恶之
张本。
杨行密所署庐州刺史蔡俦先前曾附于
孙儒。儒既败,俦遂阻兵以拒行密。
景福元年(892)十一月,蔡俦发杨行密祖父墓,并求救于
朱全忠,与
舒州刺史倪章连兵拒行密。行密遣李神福将兵讨俦。
景福二年(893)四月,行密会田君兵合围庐州(今安徽合肥),庐州将张颢逾城来降。七月,
杨行密克庐州,斩蔡俦。左右请发俦父母冢,行密不从。
王氏据闽
范晖据福州,骄侈失众心。
景福元年(892)二月泉州刺史王潮遣从弟王彦复为都统,弟
王审知为都监,将兵攻福州,附近民夷皆自愿来助。
景福二年(893)五月,范晖求救于威胜节度使
董昌,昌发浙南兵五千赴援。
王潮围攻更急,城中食尽,范晖弃城走,援兵亦还。二日,王彦复等入福州城。范晖逃至海边为将士所杀。
王潮在福州自称留后,汀(今福建长汀)、建(今福建建瓯)二州自动来降,山海间二十余股海盗或降或溃,王氏自此据有
七闽。十月,诏以
王潮为福建
观察使。
张雄卒
景福二年(893)七月,
升州(今南京市)刺史张雄卒,
冯弘铎代为刺史。张雄,泗州涟水(今江苏)人。与里人
冯弘铎皆为
时溥武宁军偏将,后同叛时溥,渡江据苏州,有兵五万。又使别将据上元,收
周宝散兵,得数万,乃欲治南朝台城为府,旌旗衣服僭王者。
大顺元年(890),诏以上元为
升州,授雄刺史,未几卒。雄善驭众,部下立庙以追思之。
凤翔节度使
李茂贞骄横跋扈,昭宗以武臣难制,
景福二年(892)闰五月,解
神策军四
都头兵权,令为外州镇节度使。七月,茂贞上表及遗宰相
杜让能书,辞语不逊,帝怒。茂贞又数上表,恃功骄横,帝益怒,决计讨茂贞,令
杜让能专其事。八月,以嗣覃王嗣周为
京西招讨使,神策
大将军李秽为副,率
禁兵三万出讨。
李茂贞与邠宁节度使
王行瑜合兵六万相拒,屯军盩厔(今陕西周至)。茂贞等所将皆百战边兵,
禁军则皆新募市井少年,一触即溃。茂贞等乘胜进逼长安,京师大震。
景福二年(893)八月,
杨行密遣田君攻歙州(今安徽歙县)。歙州刺史
裴枢固守,城久不下。杨行密部诸将为刺史者多贪暴,独池州团练使陶雅宽厚得民,歙人声称,得陶雅为刺史则降。行密即以雅为
歙州刺史,雅入歙州,尽礼见
裴枢,送之还朝。
昭宗欲讨
李茂贞,宰相
杜让能恐徒受晁错之诛,而不能成事,帝许不以成败责之,让能以死奉诏。官军败,
李茂贞进围京师,请诛首议用兵者。崔昭纬阴结
李茂贞,称用兵皆出杜太尉,而非昭宗意。茂贞表让能罪,请诛。
景福二年(893)九月,贬让能梧州刺史;斩宦官
观军容使西门君遂、内枢密使李周潼及段诩。昭宗遣使告茂贞,谓议举兵者三人已死,非让能之罪。茂贞不听。十月,诏赐
杜让能及其弟杜弘徽自尽,并布告中外,表其罪状。自是朝廷仰邠、岐二镇鼻息,南、北司往往依附二镇以邀恩泽。
景福二年(893)十月,制复以
李茂贞为凤翔
节度使兼
山南西道节度使、守
中书令。于是茂贞尽有凤翔(今陕西)、兴元(今陕西汉中)、洋(今陕西西乡)、陇秦(今陕西陇县)等十五州之地。
景福二年(893)十月,邠宁节度使(今陕西彬县)守侍中兼中书令
王行瑜求为尚书令。
韦昭度密奏:“
尚书令自太宗后即不以授人臣,
郭子仪以大功拜
尚书令,终身避让,安可给
王行瑜?”十一月,诏以行瑜为太师,赐号尚父,并赐
铁券,终未给尚书令。
邓处纳得潭州
光启二年(886),武安节度使
周岳杀闵据有
潭州(今湖南长沙)。
邵州(今湖南邵阳)刺史邓处纳发誓报仇,训卒厉兵八年。
景福二年(893)十二月,处纳结
朗州(今湖南常德)刺史雷满共攻
潭州,克城,斩
周岳,自称留后。次年(894)二月,诏以邓处纳为武安节度使(驻长沙)。
通鉴记载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中景福二年(癸丑,公元八九三年)
东川留后顾彦晖既与王建有隙,
李茂贞欲抚之使从己,秦恢复更赐彦晖节;诏以彦晖为东川
节度使,茂贞又奏遣知
兴元府事李继密救
梓州,未几,建遣兵败东川、凤翔之兵于
利州,彦晖求和,请与茂贞绝。乃许之。
凤翔节度使
李茂贞自请镇兴元,诏以茂贞为山南西道兼武定节度使,以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徐彦若同平章事,充凤翔节度使,又割果、阆二州隶
武定军。茂贞欲兼得凤翔,不奉诏。
二月,甲戌,加西川节度使王建同平章事。
李克用引兵围
邢州,
王镕遣
牙将王藏海致书解之,克用怒,斩藏海,进兵击镕,败镇兵于
平山,辛巳,攻
天长镇,旬日不下。镕出兵三万救之,克用逆战于叱日岭下,大破之,斩首万馀级,馀众溃去。河东军无食。脯其尸而啖之。
时溥求救于朱瑾,
朱全忠遣其将
霍存将骑兵三千军
曹州以备之。瑾将兵二万救徐州,存引兵赴之,与
朱友裕合击徐、兖兵于石佛山下,大破之,瑾遁归
兖州。辛卯,徐兵复出,存战死。
李克用进下井陉,
李存孝将兵救
王镕,遂入镇州,与镕计事,镕又乞师于
朱全忠,全忠方与时溥相攻,不能救,但遗克用书,言“邺下有十万精兵,抑而未进。”克用复书:“倘实屯军邺下,颙望降临;必欲真决雌雄,愿角逐于
常山之尾。”甲午,
李匡威引兵救镕,败河东兵于元氏,克用引还
邢州。镕犒匡威于
藁城,辇金帛二十万以酬之。
朱友裕围
彭城,
时溥数出兵,友裕闭壁不战。朱瑾宵遁,友裕不追,
都虞候朱友恭以书谮友裕于全忠。全忠怒,驿书下都指挥使
庞师古,使代之将,且按其事。书误达于友裕,友裕大惧,以二千骑逃入山中,潜诣砀山,匿于伯父全昱之所。全忠夫人张氏闻之,使友裕单骑诣汴州见全忠,泣涕拜伏
于庭;全忠命左右捽抑,将斩之,夫人趋就抱之,泣曰“汝舍兵众,束身归罪,无异志明矣。”全忠悟而舍之,使权知
许州。友恭,寿春人李彦威也,幼为全忠家僮,全忠养以为子。张夫人,砀山人,多智略,全忠敬惮之,虽军府事,时与之谋议;或将兵出,中途,夫人以为不可,遣一介召之,全忠立为之返。
李匡威之救王镕也,将发
幽州,家人会别,弟匡筹之妻美,匡威醉而淫之。二月,匡威自
镇州还,至博野,匡筹据军府自称留后,以符追行营兵。匡威众溃归,但与亲近留深州,进退无所之,遣判官
李抱真入奏,请归京师。京师屡更大乱,闻匡威来,坊市大恐,曰:“金头王来图社稷。”士民或窜匿山谷。王镕德其以己故致失地,迎归镇州,为筑第,父事之。
以渝州刺史
柳玭为
泸州刺史,柳氏自化绰以来,世以孝悌礼法为士大夫所宗。玼
御史大夫,上欲以为相。宦官恶之,故久谪于外。玼戒其子弟曰:“凡门地高,可畏不可恃也。立身行己,一事有失,是得罪重于他人,死无以见先人于地下,此其所以可畏也。门高则骄心易生,族盛则为人所嫉;懿行实才,人未之信,小有玼,众皆指之。此其所以不可恃也。故膏梁子弟,学宜加勤,行宜加励,仅得比他人耳!”
王建屡请杀
陈敬瑄、
田令孜、朝廷不许。夏,四月,乙亥,建使人告敬瑄谋作乱,杀之新津。又告令孜通
凤翔书,下狱死。建使节度判官冯涓草表奏之曰:“开匣出虎,孔宣父不责他人;当路斩蛇,
孙叔敖盖非利己。专杀不行于阃外,先机恐失于彀中。”涓,宿之孙也。
汴军攻徐州,累月不克。通事官
张涛以书白朱全忠云:“进军时日非良,故无功。”全忠以为然,
敬翔曰:“今攻城累月,所费甚多,徐人已困,旦夕且下,使将士闻此言,则懈于攻取矣。”全忠乃焚其书。癸未,全忠自将如徐州;戊子,
庞师古拨彭城,时溥举族登燕子楼自焚死。己丑,全忠入
彭城,以
宋州刺史
张廷范知感化留后,奏乞朝廷除
文臣为节度使。
李匡威在
镇州,为王镕完城堑,缮甲兵,训士卒,视之如子,匡威以镕年少,且乐真定土风,潜谋夺之。
李抱真自京师还,为之画策,阴以恩施悦其将士。王氏在镇久,镇人爱之,不徇匡威。匡威忌日,镕就第吊之。匡威素服衷甲,伏兵劫之,镕趋抱匡威曰:“镕为晋人所困,几亡矣,赖公以有今日;公欲得四州,此固镕之愿也,不若与公共归府,以位让公,则将土莫之拒矣。”匡威不以为然,与镕骈马,
陈兵入府,会大风雷雨,屋瓦皆振。匡威入东偏门,镇之亲军闭之,有屠者墨君和自缺垣跃出,拳殴匡威甲士,挟镕于马上,负之登屋。镇人既得镕,攻匡威,杀之,并其族党。镕时年十七,体疏瘦,为君和所挟,颈痛头偏者累日。
李匡筹奏镕杀其兄,请举兵复冤;诏不许。
幽州将
刘仁恭将兵戍
蔚州,过期未代,士卒思归。会
李匡筹立,戍卒奉仁恭为帅,还攻幽州,至
居庸关,为府兵所败。仁恭奔河东,李克用厚待之。
李神福围庐州;甲午,
杨行密自将诣庐州,
田頵自
宣州引兵会之。初,蔡人张颢以骁勇事
秦宗权,后从
孙儒,儒败,归行密,行密厚待之,使将兵戍庐州。蔡俦叛,颢更为之用。及围急,颢逾城来降,行密以隶银枪都使袁稹。稹以颢反复,白行密,请杀之,行密恐稹不能容,置之亲军。稹,陈州人也。
王彦复、
王审知攻福州,久不下。范晖求救于威胜节度使
董昌,昌与
陈岩婚姻,发温、台、婺州兵五千救之。彦复、审知以城坚,援兵且至,士卒死伤多,白王潮,欲罢兵更图后举,潮不许。请潮自临行营,潮报曰:“兵尽添兵,将尽添将,兵将俱尽,吾当自来。”彦复、审知惧,亲犯矢石急攻之。五月,城中食尽,晖知不能守,夜,以印授监军,弃城走,援兵亦还。庚子,彦复等入城。辛丑,晖亡抵沿海都,为将士所杀。潮入福州,自称留后,素服葬陈岩,以女妻其子延晦,厚抚其家。汀、建二州降,岭海间群盗二十馀辈皆降溃。
闰月,以武胜
防御使钱镠为苏杭
观察使。又以扈跸
都头曹诚为黔中节度使,耀德都头
李鋋为镇海节度使,宣威都头孙惟晟为
荆南节度使,六月,以捧日都头陈佩为岭南东道节度使,并同平章事。时
李茂贞跋扈,上以武臣难制,欲用诸王代之,占攵城等四人皆加恩,解兵柄,令赴镇。
秋,七月,
王镕遣兵救
邢州;
李克用败之于
平山,壬申,进击镇州。镕惧,请以兵粮二十万助攻邢州,克用许之。克用治兵于栾城,合镕兵三万进屯
任县,
李存信屯琉璃陂。
丁亥,
杨行密克庐州,斩蔡俦。左右请发俦父母冢,行密曰:“俦以此得罪,吾何为效之!”
加天雄节度使李茂庄同平章事。
钱镠发民夫二十万及十三都军士筑杭州罗城,周七十里。
李茂贞恃功骄横,上表及遗杜让能书,辞语不逊。上怒,欲讨之,茂贞又上表,略曰:“陛下贵为万乘,不能庇元舅之一身;尊极
九州,不能戮复恭之一竖。”又曰:“今朝廷但观强弱,不计是非。”又曰:“约衰残而行法,随盛壮以加恩;体物锱铢,看人衡纩。”又曰:“军情易变,戎马难羁,唯虑甸服生灵,因兹受祸,未审乘舆播越,自此何之!”上益怒,决讨茂贞,命
杜让能专掌其事,让能谏曰:“陛下初临大宝,国步末夷,茂贞近在国门,臣愚以为未宜与之构怨,万一不克,悔之无及。”上曰:“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此乃志士愤痛之秋。药弗瞑眩,厥疾弗瘳。朕不能甘心为孱懦之主,愔愔度日,坐视陵夷。卿但为朕调兵食,朕自委诸王用兵,成败不以责卿!”让能曰:“陛下必欲行之,则中外大臣共宜协力以成圣志,不当独以任臣。”上曰:“卿位居元辅,与朕同休戚,无宜避事!”让能泣曰:“臣岂敢避事!况陛下所欲行者,宪宗之志也;顾时有所未可,势有所不能耳。但恐他日臣徒受晁错之诛,不能弭七国之祸也。敢不奉诏,以死继之!”上乃命让能留中书,计画调度,月馀不归。崔昭纬阴结邠、岐,为之耳目,让能朝发一言,二镇夕必知之。
李茂贞使其党纠合市人数百千人,拥
观军容使西门君遂马诉曰:“岐帅无罪,不宜致讨,使百姓涂炭。”君遂曰:“此宰相事,非吾所及。”市人又邀崔昭纬、
郑延昌肩舆诉之,二相曰:“兹事主上专委杜太尉,吾曹不预知。”市人因乱投瓦石,二相下舆走匿民家,仅自免,丧堂印及朝服。上命捕其唱帅者诛之,用兵之意益坚。京师民或亡匿山谷,严刑所不能禁。八月,以嗣覃王嗣周为京西招讨使,神策
大将军李钅岁副之。
丙辰,
杨行密遣
田頵将
宣州兵二万攻歙州;歙州刺史裴枢城守,久不下。时诸将为刺史者多贪暴,独池州团练使陶雅宽厚得民,歙人曰:“得陶雅为刺史,请听命。”行密即以雅为
歙州刺史,歙人纳之。雅尽礼见枢,送之还朝。枢,遵庆之曾孙也。
李存孝夜犯李存信营,虏奉诚军使孙考老。
李克用自引兵攻
邢州,掘堑筑垒环之。存孝时出兵突击,堑垒不能成。河东
牙将袁奉韬密使人谓存孝曰:“大王惟俟堑成即归
晋阳,尚书所惮者独大王耳,诸将非尚书敌也。大王若归,咫尺之堑,安能沮尚书之锋锐邪!”存孝以为然,按兵不出。旬日,堑垒成,飞走不能越,存孝由是遂穷。汴将邓季筠从克用攻
邢州,轻骑逃归。
朱全忠大喜,使将亲军。
乙亥,覃王嗣周帅禁军三万送凤翔
节度使徐彦若赴镇,军于兴平。
李茂贞、
王行瑜合兵近六万,军于盩厔以拒之。禁军皆新募市井少年,茂贞、行瑜所将皆边兵百战之馀,壬午,茂贞等进逼兴平,禁军皆望风逃溃,茂贞等乘胜进攻三桥,京城大震,士民奔散,市人复守阙请诛首议用兵者。崔昭纬心害太尉、
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杜让能,密遗茂贞书曰:“用兵非主上意,皆出于杜太尉耳。”甲申,茂贞陈于临皋驿,表让能罪,请诛之。让能言于上曰:“臣固先言之矣,请以臣为解。”上涕下不自禁,曰:“与卿诀矣!”是日,贬让能梧州刺史,制辞略曰:“弃卿士之臧谋,构籓垣之深衅,咨询之际,证执弥坚。”又流
观军容使西门君遂于
儋州,内枢密使李周潼于崖州,段诩于欢州。乙酉,上御安福门,斩君遂、周潼、诩,再贬让能雷州司户。遣使谓茂贞曰:“惑朕举兵者,三人也,非让能之罪。”以内侍骆全瓘、刘景宣为左右军中尉。
壬辰,以东都留守
韦昭度为司徒、
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御史中丞崔胤为
户部侍郎、同平章事,胤,慎由之子也,外宽弘而内巧险,与
崔昭纬深相结,故得为相。季父安潜谓所亲曰:“吾父兄刻苦以立门户,终为缁郎所坏!”缁郎,胤小字也。
李茂贞勒兵不解,请诛
杜让能然后还镇,崔昭纬复从而挤之。冬,十月,赐让能及其弟
户部侍郎弘徽自尽。复下诏布告中外,称“让能举枉错直,爱憎系于一时;鬻狱卖官,聚敛逾于巨万。”自是朝廷动息皆禀于邠、岐,南、北司往往依附二镇以邀恩泽。有崔鋋、王超者,为二镇判官,凡天子有所可否,其不逞者,辄诉于鋋、超,二人则教茂贞、行瑜上章论之,朝廷少有依违,其辞语已不逊。制复以茂贞为凤翔节度使兼山南西道节度使、守
中书令,于是茂贞尽有凤翔、兴元、洋、陇秦等十五州之地。以
徐彦若为御史大夫。
戊戌,以泉州刺史王潮为福建观察使。
邠宁节度使、守侍中兼中书令王行瑜求为
尚书令;
韦昭度密奏:“太宗以尚书令执政,遂登大位,自是不以授人臣。惟
郭子仪以大功拜尚书令,终身避让。行瑜安可轻议!”十一月,以行瑜为太师,赐号尚父,仍赐
铁券。
十二月,
朱全忠请徙盐铁于
汴州以便供军;崔昭纬为全忠新破徐、郓,兵力倍增,若更判盐铁,不可复制,乃赐诏开谕之。
初,
武安节度使周岳杀闵勖,据
潭州,
邵州刺史邓处讷闻而哭之,诸将入吊,处讷曰:“吾与公等咸受仆射大恩,今周岳无状杀之,吾欲与公等竭一州之力,为仆射报仇,可乎?”皆曰:“善!”于是训卒厉兵,八年,乃结
朗州刺史雷满共攻潭州,克之,斩岳,自称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