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范

五代时期政治人物

景范(903年~955年)(即唐天复三年~后周显德二年)字万卿,汉族,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人。五代时杰出的政治人物,仕至后周中书侍郎平章事、判三司。卒年52岁,立祠崇祀。世称景相公,葬相公山下,现有神道碑遗存。

生平
景范,初以明经擢第于春官,历贝州清阳吏(今河北清河县)、高密掾、濮州范县令。周太祖广顺初年(即公元951年),以秋曹郎进阶至朝散大夫。周太祖广顺二年八月,以刑部侍郎景范为左司郎中,充枢密直学士。周太祖广顺三年春三月,充职左谏议大夫显德元年(公元954年)秋七月,景范以功加晋阳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以枢密院学士、工部侍郎擢升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判三司。显德二年八月丁未,中书侍郎平章事、判三司景范罢判三司、加银青光禄大夫,依前中书侍郎平章事晋阳县开国伯。显德二年十一月卒,享年52岁。没赠侍中,官为立碑,诏立祠崇祀。世称景相公,葬相公山下。景范,户部郎中致仕景初之子,行三。配李氏,封许国夫人。范生二子,一曰“俨”,一曰“信”,均为太庙斋郎
简历
公元903年,即唐天复三年,景范出生在邹平县景家庄(即现今东景村)。他出生的时候,李氏王朝正走到了风雨飘摇的末路。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从此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中最后一次大规模分裂割据时期。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五十三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景范的一生正是生活在这段混乱不堪、战事频仍的历史时期。他出生4年后唐朝灭亡,在他死后5年宋朝建立,中国才又进入了一段较为稳定统一的阶段。
在这一割据时期,中原地区仍是全国政治权利的中心,是各路人马争战不休的主战场,很多年轻人选择投军从戎来谋求前途。景范没有走这条路,而是听从父亲的教导,选择了读书。此时从隋开始的科举仍能进行,五代时期延续唐朝的科举制度,常科的科目虽然很多,但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要科目。景范以明经及第,但从什么时候及第已无从查考,到后唐末年(即公元936年)景范已有33周岁,此前的这段时间应为读书求仕阶段。之后历经后晋、后汉,共14年(公元936年至公元950年),这段时间应是景范从政阶段,从最低的贝州清阳郡主簿开始,做至河南范县令。关于此段历史《景范神道碑铭》有言:“公以明经擢第于春官,氏则贤哲之。为吏于清阳......掾于高密郡,秩满而□授范县令。......公之佐县政也,人谓其勤且洁矣;典刑书也,人谓其□□□□(严且明矣)......使□政□而从八者,则人谓其贤且能矣。”在宋人王钦若等编修的《册府元龟》卷七百二《令长部o能政》中记载“景范,初以明经擢第,历贝州清阳簿、濮州范县令,皆以强著名。”
后周建国时,景范以其为人厚重刚正、为政勤洁,终被周太祖(郭威)赏识,于广顺初年(即公元951年),以秋曹郎进阶至朝散大夫,后任刑部侍郎。而此时的后周尽管建立政权,但中原之外和周边地区的列强,仍然虎视眈眈,战事不断。郭威可谓一代明君,任人唯贤,励精图治,国家日益强大。景范“惟圣人执左契,临万邦经久制,大命日政之机,国之大柄,总于枢务……而公……忠而贤,……公为左司郎中充枢密直学士,寻转谏议大夫充职 ”(据《景范神道碑铭》) 。只是时日方短,3年后周太祖驾崩。
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柴荣继郭威为帝,对军事、政治、经济继续进行整顿。他严明军纪,赏罚分明,严禁贪污,惩治失职官吏,停废敕额外的寺院,开垦荒田,颁《均田图》,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修订刑律和历法,纠正科举弊端。是年北汉刘崇勾结契丹人南犯,世宗亲征,分命大臣保釐,景范以太祖旧臣仍拜二卿,作东京副留守。世宗初战获胜,趁胜整饬军纪。樊爱能、何徽等70多名将士因临阵脱逃悉数斩杀,同时对作战有功的李重进赵匡胤等将士给予重赏。班师后,因景范留守治饷有成,又封赏景范,以功加晋阳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以枢密院学士、工部侍郎擢升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判三司。在《授景范中书侍郎平章事制》命相制词中,,赞誉景范:“密院直学士中大夫尚书工部侍郎上柱国晋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景范,昔佐先帝,每罄嘉谟,逮事眇躬,愈倾忠节,奉上得大臣之体,检身为君子儒。一昨戎辂亲征,皇都是守,赞勋贤于留府,副征发于行营,军政所资,国用无阙。今则灵台偃革,宣室图功,思先朝欲用之言,成圣考得贤之美,俾参大政,仍掌利权。......勉思倜傥以致君,勿效因循而保位。伫闻成绩,用副虚怀,可正议大夫中书侍郎平章事判三司。”以明经出身曾任吏掾的景范被任命为宰相且判三司,而纵观五代史以枢密直学士直接转迁至宰相的只有景范一人,累迁至相位的也不过李愚李崧李谷王溥四人,大多只做到了尚书、侍郎、监卿一类的官职。从以上命相制词中还透露出景范在充任枢密直学士期间,参与甚至主持了“军政”、“国用”的“谋议”,并且成绩显著,因而是被破格提升为宰相的。扈载所撰《景范神道碑铭》虽不乏溢美之词,但细究起来还是公允的。其言:“夫公(景范)之行事,则其道也纯而粹,克克焉无能称其言也;直而肆,謇謇焉无所忌耿介。以自立强干,以自□故其仕也。”应为事实,可见景范之为人处事的原则,识大体,顾大局,勤奋廉洁,政能卓著。
显德二年,时年52岁的景范疾病缠身,渐感身体不适。因年事已高,能力大不如从前,虽悉心尽瘁,面对繁剧的国事,犹力不从心。而三司之职,是个既累人又得罪人的差事。景范又加“为人厚重刚正,无所屈挠”(据《景范列传》),可能得罪了不少阿谀奉承、争官夺利之流。乃上书请求致仕,“世宗知之,因其有疾,乃罢司计。”“听解利权。”显德二年八月丁未,中书侍郎、平章事、判三司景范罢判三司。除免去其“判三司”之外,其余皆予保留,并赠侍中奉、赐加“银青光禄大夫”。不久,从老家传来父亲景初去世的消息,遂再次上书请求归乡葬父,“寻以父丧罢相东归”(据《景范列传》)。
一路舟车劳顿,身心疲惫的景范在埋葬了父亲之后,也一病不起,“泣血以居,晨浆屡绝,哀与性尽,卧疾而终”(据《神道碑铭》),于显德二年十一月卒于乡梓。从离开京师到回到家乡邹平,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一代贤相竟溘然而逝。
景范神道碑铭
景 范 神 道 碑 铭
大周故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晋阳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赠侍中景公神道碑铭并序
翰林学士诏议郎尚书水部员外郎知制诰柱国赐绯衣袋 臣 扈载奉敕撰
翰林待诏朝议郎守司农寺丞 臣 孙崇望 奉敕书
帝轩辕乘土德之运,其臣曰奢龙、祝融能辩方域,以制区夏。帝妫氏禅陶唐之基,其臣曰伯夷、后虁能典礼乐,以和人神。上古佐命之道,□□□□□焉。三政嗣兴,图史浸盛,弥纶辅翼,代有其人,皆金册丹书,绚绘功业,垂其训聚而为坟典,型其美流而为歌颂。陋篆籀之质略,我则润之以□□,□□□之沦朽,我则镂之以贞珉。铭以记功,碑以志行,千载之下,灿然可观者,其惟神道之表乎?
故中书侍郎平章事景公讳范,皇朝元佐□□显德二祀冬十一月,薨于淄川郡之私第。天子废视朝轸,歼夺之念,制赠侍中,遣使昌奠,饰终之典优而厚□□诏词臣□文,□琰盛矣。□□□孔悝彝鼎,不出庙门;杜预丰碑,空沉汉水。姑自矜于名氏,诚未显于邦家,与夫辉煌帝恩,导扬休烈,□□□□□□□□者,可同日而语也。□□□□□□纶有直而叙之用,丕显我大君之命。
臣闻景氏之先,出于芊姓。从楚王于梦泽,差□侍臣;画汉□于云台,丹推名将;济美垂□□□□□,□生伟人,维周之辅。长山之下,淄济为川,地胜气清,惟公故里。夫嘉遁绝世,高卧于是者,足以□颢气而为□□;□□□□,□生于是者,足以□□□而为世杰。故公之先,由烈考太仆府君,之上曰王父宾、大王父闰,皆贞晦不仕,介享天爵,而巢许之风□□□□□□□□□,伯曰?,仲曰篆,公□□□□世□□聿登相位,而申甫之祥著矣!
昔者圣人之教天下也,本之以仁义,制之以经籍,是谓人文、是谓人□□□□□□以□开物成务者□□□□所于此□□。以公辅之位,必由稽古升;廊庙之才,必以经术显。而公以明经擢第于春官,氏则贤哲之□□□□□□为吏于清阳□□□□□□□□□□□掾于高密郡,秩满而□授范县令。大鹏之翼,铩北滨以未舒;蛰雷之声,殷南山而不震。然则□□□□□□□于之□□□□□□□□□□□□□□□通人之才变而顺,则方圆之量不能局,故公之佐县政也,人谓其勤且洁矣;典刑书也,人谓其□□□□□□□□邑恪□以□□□□□□□□使□政□而从八者,则人谓其贤且能矣。
奥若日月之彩,得天而大明;风云之期,遇屯而勃起。□□□□□□□□□□磻溪□璜□□□□□□□□□□。我大周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建大功于汉室,为北藩于魏邦。初筵既开,得贤斯盛。于是我公□□□□□□□□□而君臣之□□□□□□□□□龙飞在天,躬载曜灵,至于霄极。皇业肇建,制以公为秋曹郎,进阶至朝散大夫,而□□□□□□□□□万□□□□□□□□□□□□之枢,惟圣人执左契,临万邦,经久制大命,日政之机,国之大柄,总于枢务者,可谓重矣!而公□□□□□□□□□忠而贤□□□□□□□□□□□□公为左司郎中、充枢密直学士,寻转谏议大夫充职。
今皇帝嗣位之时,登用旧臣。而并人乘我大丧,拥众南寇。亲征之举,迅若奔雷,分命大臣保釐□□□□□□□于,公仍拜贰卿,□□□□□□□□□振。帝伐张黄钺白旄,殪群凶而皆尽;参旗河鼓,导清跸以言旋。大祲既已平,九服又已定,□□□□时惟辅臣,而公昌言,可□□□□□□□□圣谟头望,可以镇流俗。爰立之命,帝心允孚。六府肇修兵赋,充大邦之调用□□□□□。公自立不回,信而有守,□□□□□□□□□□哉。大用逢时,洪钧在手,资忠孝于君父,享富贵之崇高,而尽瘁之劳,因成恙疢,封章叠上,优诏褒称,听解利权。□专□□□□□□□以列卿归第,悬车故乡。嗟风树之忽惊,诉昊天兮何极?见星而往,夕露方多,泣血以居,晨浆屡绝。哀与性尽,卧疾而终,享年五十有二。□□□□□□□观。夫公之行事,则其道也纯而粹,克克焉无能称其言也;直而肆,謇謇焉无所忌耿介。以自立强干,以自□故其仕也。□一命之卑,□三□□□□□□无悔吝,古人之操何以尚也!秉笔者得无愧于词矣!
许国夫人李氏,嗣子太庙斋郎严、信等,□□□灵□光□□丞尝翼翼贤人□□□□□□□□□子事终之礼。
佳城闭日,长楸篲云,勒铭垂休,以示千古。其词曰:
长白苍苍,淄水汤汤,哲人之生,逢时会昌,哲人之逝,魂游故乡。□高山兮巍巍,逝水兮惊波。□而□死□□□□□□□□□□□□□□□□□□□。山有颓□,水有高岸,人何世而弗新,善有名兮独远。猗欤公兮,时用丕显。
显德三年岁次丙辰十二月巳未朔十日戊申吉旦立
注:□为碑文所缺失字
景范庙祀碑
后周故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三司赠侍中景公庙祀碑
(碑在景家庄相公祠内)
同邑后学吏部观政进士历官云南河南道监察御史两浙巡盐御史 马光
周侍中景公讳范,擢第春官,卒秉钧衡,享年五十有二。薨之日,天子震悼,遣使昌奠,诏翰林学士知制诰臣扈载,为作神道碑铭。夫以当代词臣,奉敕秉笔称述详矣。予也何烦赘一词?窃尝阅欧阳五代史,景公传独缺,因有惑焉。公以从龙著大业,与范质、王溥诸公不得有轩轾,生平政绩故不具论。即显德之初,山陵未定,人心皇皇,北汉乘机连兵内寇,亲征之命矫出群臣,且湖湘余孽眈眈觑便,斯时之任留守者能镇抚辇毂,内调馈饷,外防他兵,是即萧何之在关中,寇恂之守河内,功相等也,容可汶汶已乎。然古人立德立功,有待言而传者,有不待言而亦传者。
语云:欲知宰相贤否,当视天下安危。顾五代之时,何时乎其君若臣者,率皆与世浮沉,无经久之大计。及周太祖革命,而政令丕变,重以世宗之英武,指顾之间,北驱汉,南服唐,规模宏远矣。固庙算之胜乎,而得公之赞襄者亦多也。于今数百年后,读当日命相之制书,不依依如见哉。若公德业之盛,而享年未久,犹有憾焉者,迨览五方姓氏,江以南自唐宋以来,家乘历历可阅也;至河以北,则争战之地杀戮相仍,故元以前罕闻焉。
按墓碑,公父太仆府君,王父宾,大王父闰,世籍于淄济之间。计公年已生于唐,况溯而上之乎,迨今景氏瓜瓞绵绵,奉烝尝者几千户,非屈于彼伸于此,而所得者大哉。考之史,公乃长山人,旧志吾邹西属今章丘、东属今长山,故其后裔仍错处于三县也。
予表叔讳仰,时为景氏祖长,率其孙巍等,追念先德,将釐其系,属修春秋,祭享之仪,勒石以志久远。属予为文,以记之因在戚属,遂忘固陋,以述其略云。
时 大清康熙七年岁次戊申春三月谷旦
重修相公祠碑记
重修相公祠碑记(与庙祀碑同列一碑)
邑城南十里许景家庄,世传有景公讳范者,仕周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以显德二年,薨葬于富相山下,墓与碑至今存焉,计已七百余年矣。按碑文公初以明经擢第,从大周太祖创兴皇业,充枢密直学士工部侍郎,其谋猷殚瘁已赫赫于一时,逮世宗嗣位,北汉乘机入寇,时势抢攘,上命大臣守皇都,自将兵御之。公留守汴京副,征发以供军旅,恢宏庙略,国用罔阙,而保釐之功烂焉!
景公辨误碑
景公辨误碑(碑在相公祠内)
尝读五代史,周世宗纪显德元年秋七月癸巳,以枢密院直学士工部侍郎景范,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景公乃吾邑城南景家庄景氏之先人,有墓在城西南三里许相公山侧,山以公得名也。公生平出处祥载墓碑。碑刻公讳范。前辈作县志乃讹为景延广。考之山东通志及王元美龚勖妻景氏墓志并吾邑都御史仁轩张公儒学记,率皆从讹。亦二公相去年代未远,同姓同官,故致舛错。其后裔又多朴鲁力田,耳食既久,知考县志而不知据墓碑,家庙中复刊石为志,亦误之甚矣。
予外祖母景氏尝携予游墓下,谆以嘱予。时予年尚少,知其舛而不能厘正。今太仓徐公政莅吾邑,重修县志。公裔孙景仰率其孙魏等,塌碑佐之,始得核实而改其旧,更刻石于庙,以志永久。不惟佐命贤相表彰千古,亦将使奕世子孙岁时荐享识渊源也!公旧有祭田四十亩,在相公山之侧。林县李公瑞承檄清丈地亩及此云:景延广何许人?世享此祭典。遂削去其籍,编入额内,皆误也。且延广晋相非周相,陕州人而非吾邑人,斯又不待辨而明者。(载入县志,但祭田一节县志失载,碑则有之。)
同邑后学岁贡生观城县训导成和征谨记
大清康熙七年岁次戊申春二月吉旦重建
附记
景范去世后,葬于城(今之邹平老县城址)西南五里许相公山左侧,子山午向。相公山也因此得名。墓前有翁仲羊马之属,南去半里许有神道碑。其碑螭首龟趺,大逾常格。神道碑立于显德三年(956年)岁次丙辰十二月十日。拓片高296厘米,宽150厘米。扈载撰,孙崇望行书。碑文残缺,载入县志。
景范祠建在景家庄(今东景村)。
建国初景范墓、碑、祠具存。1955年农田基本建设时,墓被毁,封土铲平;文革期间碑、祠具毁。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