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场镇,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地处玉屏县北部,东与大龙街道和麻音塘街道相接,南与平溪街道毗邻,西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大有乡接壤,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水尾乡交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4.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9.6千米,总面积111.57平方千米。2018年末,朱家场镇户籍总人口22327人。
历史沿革
民国初年,为玉屏县正北区,辖保五。
民国十九年(1930年)10月,设三区,辖水源乡、安屏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砥柱乡。
1961年,成立朱家场公社。
1968年10月,朱家场公社与茅坡公社合并为卫东公社,驻朱家场。
1980年5月,卫东公社更名为朱家场公社。
1984年1月,朱家场公社改为朱家场乡。
1992年,朱家场乡与兴隆乡合并为朱家场镇,驻朱家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民国三十年(1941年),砥柱乡辖街上、竹林窠、龙眼、竹林溪、小坡、公冲、小地、路良、白虎山、堰上、白水洞、詹家坳12保,107甲。
1961年,朱家场公社辖万家、前光、街上、黄七、龙眼、甘垄、木弄、前东、九龙、堰上、水田、桐木寨、青龙9个生产大队。
截至2011年末,朱家场镇辖街上、前光、龙眼、甘龙、木弄、堰上、桐木、谢桥、茅坡、兴隆、长华、詹家坳、鱼塘、洪家湾、大兴、柴冲、混寨、水田1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55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朱家场镇辖1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街上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朱家场镇地处玉屏县北部,位于东经108°56′~108°59′,北纬27°18′~27°22′之间,距县城17.5千米,东与
大龙街道和
麻音塘街道相接,南与
平溪街道毗邻,西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岑巩县大有乡接壤,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
水尾乡交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4.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9.6千米,总面积111.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朱家场镇地处
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倾斜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多为低山丘陵,平均海拔500米。
气候
朱家场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气温16.2℃。1月平均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9.7℃;7月平均气温26.9℃,极端最高气温38.7℃。生长期年平均268天,无霜期年平均291天,最长达349天,最短25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小时,年总辐射8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235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3~10月,5月最多。
水文
朱家场镇境内主要河流混寨河,发源于岑巩县上统口。从西南隅的洪家湾村入境,流经混寨村,南下平溪镇杨柳村(境内称红花河),流入
舞阳河,长9千米,流域面积47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朱家场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山体滑坡,多发生在雨季。气象灾害有旱灾、洪涝、雹灾。2003年、2005年、2011年发生过干旱。冰雹灾害发生频率较高,每年一次,最严重的两次分别发生于1995年4月13日、1998年3月31日。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于1988年5月。
自然资源
截至2011年末,朱家场镇主要矿产资源为
重晶石、
大理石、
方解石。其他自然资源有耕地面积2.3万亩,林地10.8万亩,其中,油茶林5万亩,曾有“油茶之乡”的美名,林木覆盖率42%。境内有野生动物十多种,兽类有野猫、水獭、野兔、野羊、黄鼠狼、狐狸、竹猪等。常见的种子植物有170多种。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朱家场镇辖区总人口22197人,另有流动人口1650人。总人口中,男性12161人,占54.79%;女性10036人,占45.21%;14岁以下6190人,占27.88%;15~64岁13866人,占62.47%;65岁以上2141人,占9.65%。总人口中,以侗族为主,达17500人,占78.84%;有汉、苗、布依、土家、仡佬族5个民族,共4697人,占21.16%。2011年,朱家场镇人口出生率13.38‰,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长率7.5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93人。
截至2018年末,朱家场镇户籍总人口2232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朱家场镇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46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600万元,2011年达到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2%。财政总收入389万元,比上年增长15.7%。
2018年,朱家场镇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第一产业
2011年,朱家场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类为主,生产粮食3691吨,其中水稻1178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油料作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16万亩,产量591吨,其中花生种植面积6500亩,产量267吨;油菜种植面积4100亩,产量324吨;蔬菜种植面积5100亩,产量716吨,主要品种有白菜、辣椒、番茄等。
朱家场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拥有牛羊交易市场1个,为西南第一大牲畜交易市场,是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之一。。2011年,朱家场镇生猪饲养量28013头,年末存栏10833头;羊饲养量5332只,年末存栏1808只;牛饲养量5360头,年末存栏3490头;家禽饲养量124224羽,上市家禽114034羽。2011年,朱家场镇生产肉类1944吨,其中猪肉1523吨,牛肉192吨,羊肉78吨;禽蛋143吨;畜牧业总产值5661万元。
截至2011年末,朱家场镇累计造林5520亩,其中经济林2500亩,用材林3000亩,竹林2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5万株,林木覆盖率40.05%,活立木蓄积量6.2万立方米。2011年,朱家场镇水果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1704吨,主要品种有柑橘、梨、桃。
第二产业
2011年,朱家场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实现工业增加值0.5亿元,比上年增长2%。有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朱家场镇有卓岭工业园区坐落卓岭,属黔东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交通运输
2011年,朱家场镇境内有县级公路3条,实现村村通公路,全镇通车里程为108.1千米,其中县级柏油公路35.5千米,通村公路72.6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朱家场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0人,专任教师4人;小学14所,在校生1374人,专任教师8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549人,专任教师5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0主要学校有朱家场镇中学、兴隆九年制学校。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朱家场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农家书屋18个,建筑面积720平方米,藏书350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4人。全镇18个村卫星电视接收率达92%,城镇区已实现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面达99%。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朱家场镇有卫生院2所;病床14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7张,固定资产总值19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8人。2011年,朱家场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356人次,出院病人652人次。农村医疗救助29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725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末,朱家场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9户,人数103人,支出23万元,比上年增长37.3%;城市医疗救助29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3人次,共支出0.309万元,比上年增长62.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67户,人数3725人,支出98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8人,支出3.7万元,比上年增长16%;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9人,支出10.7万元,比上年增长7.4%。
2011年末,朱家场镇农村医疗救助29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725人次,共支出10万元,比上年增长19%;农村临时救济898人次,支出17.3532万元,比上年增长31.9%。救灾支出46.3580万元,比上年增长8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1人。新增就业人员40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0.01%。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1人,比上年末增加9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朱家场镇有邮政、电信网点各1个。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朱家场镇镇区自来水厂1个,铺设干线水管10千米,生产能力2000吨/日,年生活用水730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65吨。
2011年末,朱家场镇镇区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1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84.6千米,用电负荷2132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64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7%,供电可靠率99.6%。
历史文化
朱家场镇传说明朝初年朱姓在此设场,便取名朱家场。
朱家场镇辖区内有明平溪卫指挥同知镇国将军许升墓、“江西会馆”、“两湖会馆”遗址;红军纪念地和革命烈士墓。
朱家场镇民间文化组织主要有“北侗箫笛之乡斗牛协会”、侗族大歌合唱队、花灯队等,每年八月于兴隆村举办斗牛比赛。侗乡女儿新婚“哭嫁”、男儿娶亲“三回六转”、六月十九“赶庙会”、亲朋饮酒对歌等民俗保留完好。
风景名胜
朱家场镇境内有古樟树形成“古樟群”景观带,“古樟之王”的雌雄双株矗立在牲畜交易市场中央;茅坡“千亩苗圃园”和“十里油茶长廊”混为一体;瀑布二处,为混寨瀑布群和白水洞瀑布;还有佛教圣地铁柱山。
地方特产
玉屏茶油,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朱家场镇为种植区。玉屏茶树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栽培二形成。茶树高3米左右,树冠自然圆形或塔形,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开花,果实次年10月中下旬成熟,花果同枝,有“抱子怀胎”的俗称。油茶籽经过蒸炒、压榨、原油、过滤、脱胶脱酸、干燥、检验等工序制成成品玉屏茶油。玉屏茶油色泽黄红,无颗粒,澄清、透明,光泽度好。
2014年10月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玉屏茶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荣誉称号
2021年12月,被贵州省林业局列入“2021年贵州省森林乡镇”拟命名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