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华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讲席教授、副院长

朱庆华,女,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今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副院长、博导。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1)工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2000年7月。
(2)工学硕士,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电气技术专业,1995年3月。
(3)工学学士,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电气技术专业,1992年7月。
工作简历
1995年起先后任大连理工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今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副院长、博导。
研究领域或专长
绿色供应链管理、资源效率、企业社会责任和再制造管理。
国际研究经历
多次到加拿大日本德国香港做访问研究。
(1)2001年9月-2002年8月,加拿大达尔胡西大学博士后,加拿大外事和国际贸易部资助。
(2)2003年3月-5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访问学者,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资助。
(3)2003年6-8月,加拿大达尔胡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4)2004年1月,日本广岛大学特邀报告和学术研讨。
(5)2004年8月,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研究访问学者。
(6)2004年10月,德国莱比锡大学“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德-中研讨会”主题演讲。
(7)2005年7-8月,德国莱比锡大学访问研究,PPP项目资助。
(8)2005年9月,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研究访问学者。
(9)2006年7-8月,德国莱比锡大学访问研究,PPP项目资助。
(10)2008年1-2月,日本东洋大学访问研究。
(11)2008年7-8月,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访问研究。
(12)2009年2月,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研究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编委会成员: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Journal of Humanitarian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专刊编辑:IEEE Transaction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 Issue: Engineering Managmeent and Sustainability。
研究机构成员:Director of Asia Pacific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国际期刊审稿人: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Inter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国内期刊审稿人:《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管理学报》、《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社会治理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在读学生人数:
博士14名,全日制硕士6名,EMBA、MBA和工程硕士8名。
毕业学生人数:
毕业博士4名,全日制硕士18名,MBA、EMBA和工程硕士39人。
研究方向
(1)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
(2)企业环境管理。
(3)统计分析与实证研究。
(4)博弈论应用研究。
出版图书
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基金项目包括:
国家级基金5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71025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77208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70202006,2007年后评估为“特优,成果简介收录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年度报告》基金巡礼中);2009年度NSFC-JSPS协议项目;2003-2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才计划项目2项,分别为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霍英东教育基金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其他省部级项目6项,包括辽宁省社会发展攻关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和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4项,分别用于邀请美国、加拿大专家来华合作研究和到德国学术交流。
(1)基于外部动力和内部资源系统观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型研究(2008年1月-2010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70772085)。
(2)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生态设计模型与方法研究(2003年1月-2005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70202006),后评估为“特优”(2007年7月20日),收录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年度报告》基金巡礼中。
(3)中日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扩散模型实证研究(2009年4月1日-2011年12月31日),2009年度NSFC-JSPS协议项目。
(4)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机制与绩效提升实现机理研究(2009年1月-2011年12月),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082)。
(5)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规划与对策研究(2003年7月-2005年6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CJY001)。
(6)基于博弈论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型与方法研究(2004年3月4日-2007年3月3日),霍英东教育基金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91082)。
(7)供应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2007年1-2008年12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06JHQYB0025)。
(8)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研究(2006年1月-2008年12月),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2180)。
(9)资源环境与辽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2008年1月-2009年6月),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07CJL026)。
(10)绿色采购提高企业绩效的方法与应用研究(2002年1月-2004年12月),省博士启动基金(2002102090)。
(11)面向国际竞争的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型及应用研究(2004年1月-12月),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外司留[2003]406号)。
(12)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模型研究(2008年5月15日-6月1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70810107002)。
(13)绿色供应链管理与循环经济发展(2006年10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70610107033)。
(14)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产品生态设计(2005年9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70510107030)。
(15)工业园可持续管理研讨会(2004年10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70410207028)。
(16)物流与供应链管理(2011年1月-2014年12月),201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71025002);
(17)可持续供应链协同管理与创新(2017年1月-2021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632007);
(18)再制造过程的决策支持与综合评价理论(2011年11月-2016年8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011CB013406);
(19) 基于客户环境偏好的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研究(2015年1月-2018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71472021).
承担的其他项目:
(1)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生态规划(2008年5-12月),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2)高速公路建设生态成本核算研究(2008年5-12月),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
(3)中-日环境管理比较研究(2008年1-6月),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
(4)大连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06年9-12月),大连市纵向课题(大发改投字[2006]588号,大财指建[2006]784号)。
(5)中国制造企业环境管理效率研究(2004年1-12月),日本绩优中心计划——环境管理和国际合作社会能力,日方负责单位为广岛大学国际开发与合作研究学院。
(6)绿色供应链管理教材和教科书开发(2003年3-8月),CIDA Tier 1(加拿大国际发展署重大项目资助,S-61562)子课题。
(7)大连高新技术园区七贤岭生态规划(2006年4-12月),副组长。
(8)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2005年3-12月),执行负责人。
(9)大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5年5月-2006年5月),执行负责人。。
(10)大连双D港生态工业园规划(2004年4月-2004年8月),副组长,主要负责一体化固体废物资源管理规划和生态产业链规划。
(11)天津开发区生态工业园规划(2002年5月-2003年4月),副组长,主要负责一体化固体废物资源管理规划、企业生态设计指南和政策规划。
(12)烟台开发区生态规划(2002年1月-6月),副组长,主要负责企业绿色供应链规划与设计。
(13)绿色供应链评估方法研究(2000年10月-2001年4月),香港理工大学资助。
(14)绿色供应链的建立、评估与管理(2000年9月-2001年8月),本校小额资助。
(15)基于绿色供应链的产品生态设计评估方法研究(2001年9月-2002年8月),管理学院小额资助。
(16)大连-香港环保人员环保意识比较研究(2000年6月-12月),香港理工大学资助。
(17)大连-香港企业领导环保意识比较研究(2000年4月-9月),香港理工大学资助,第二负责人,主要负责大连市企业经理环境意识研究。
(18)生态工业园运营管理模式研究(2000年7月-2001年6月),大连市科委项目,第二负责人。
(19)汽车行业可持续供应链协同管理与创新研究(2018年5月-2021年4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18XD1402100);
(20)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研究——“+互联网”下办公耗材再制造企业供应链发展模式(2018年4月-2019年3月),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8692101400);
(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子午线轮胎成型机》标准编制(2019年4-12月),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22) 绿色供应链项目(2018年8月-2019年7月),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的项目主要有:
(1)基于GIS的大连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2005年7月-2007年6月),大连市留学回国启动基金(2005J22JH015),第二参与人。
(2)碧流河流域GIS数字化管理中心示范工程(2005年7月-2007年6月),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第三参与人。
(3)中国沿海社区生态规划与环境管理,CIDA Tier1(加拿大国际发展署重大项目,S-61562)(2002-2007),申请者为主要参加者,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等,总经费400万加元(约合人民币2600万元)。
(4)大连保税区生态规划(2005年6-12月)。
(5)黑龙江省甘南县富华国际生态产业园规划(2005年3-12月)。
(6)营口港A港池生态规划(2005年3-12月)。
(7)营口港仙人岛港区生态规划(2005年6月-2006年12月),排名第三。
(8)大连开发区生态工业园规划(2002年3月-2003年1月),副组长,主要负责案例搜集、翻译和加入WTO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规划。
作为第一参加人(合作单位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71033004)。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者副组长承担完成国际合作、政府委托和横向咨询课题18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各类课题8项。
科研成果
国外学术期刊:
(1)朱庆华,柳卿,‘Eco-design planning in a Chines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pany: Benchmarking its parent company’, Benchmark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录用)。
(2)朱庆华,耿涌,Fujita Tsuyoshi,Shizuka Hashimoto (2010),‘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leading manufacturers: Case studies in Japanese large companies’,Management Research News,33(4),April 2010。
(3)耿涌,朱庆华, Brent Doberstein,and Tsuyoshi Fujita (2009), ‘Implementing China’s Circular Economy Concept at the Regional Level: a review of progress in Dalian’, China, Waste Management,29,996-1002,SCI检索(影响因子2005年1.123,2006年1.223,2007年1.338)、EI检索,Available online 19 September 2008。
(4)朱庆华, Jo Crotty and Joseph Sarkis(2008),‘A Cross-Country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Environment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 journal,7(4):467-488,SSCI检索。
(5)朱庆华, Joseph Sarkis and Kee-hung Lai (2008),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size in the adoption of GSCM practices in China’,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5(6):322-337,Published Online: 14 Feb 2008。
(6)朱庆华, Joseph Sarkis and Kee-hung Lai (2008), ‘Confirmation of a measurement model for GSCM implement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11:261-273,SCI检索(影响因子2005年1.008,2006年1.183,2007年0.995)、SSCI检索(检索号:260AK)、EI检索(检索号:075211002346),2008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2008-LN0164。
(7)朱庆华, Joseph Sarkis,J.J.Cordeiro and Kee-hung Lai(2008), ‘Firm level predictors of Emergent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Omeg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Volume 36, Issue 4, August 2008, Pages 577-591,SCI检索(影响因子2005年0.648,2006年0.663,2007年1.327)、SSCI检索(检索号228OY)。
(8)朱庆华, Joseph Sarkis and Kee-hung Lai (2008),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for Closing the Loop’,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Vol 44/1 pp 1-18,SCI检索(影响因子2005年0.904,2006年0.896,2007年1)、SSCI检索(检索号:231GG)。
(9)朱庆华, Joseph Sarkis(2007),‘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on emergent green supply chain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45(18-19):4333-4355,SCI检索(2006年影响因子0.799,2007年0.56,检索号216DD)、SSCI检索(检索号:216DD)、EI检索(检索号073610804393),September,2007。
(10)朱庆华, Joseph Sarkis and Kee-hung Lai(2007), ‘Initiatives and outcomes of GSCM i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85(1):179-189,SCI检索(影响因子2005年1.163,2006年1.477,2007年1.446)、SSCI检索(检索号:205UF)。
(11)耿勇,Murray Height,朱庆华(2007).‘Empirical Analysis of Eco-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Sustainable Development,15,121-133,SSCI检索(检索号170NV)。
(12)朱庆华, Joseph Sarkis and Kee-hung Lai (2007),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essures,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within the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5(11-12):1041-1052,SCI(影响因子2005年0.832,2006年0.762,2007年1.073,检索号165FD)、SSCI检索、EI检索(检索号071110486724)。
(13)耿勇,朱庆华,Murray Height(2007),‘Planning for Integrate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at the Industrial Park Level: A Case of Tianjin, China’, Waste Management,27(1):141-150,SCI检索(影响因子2005年1.123,2006年1.223,2007年1.338,检索号115UZ)、EI检索(检索号064610234691),2008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2008-LN0022。
(14)朱庆华, E. Lowe, Yuan-an Wei, Donald Barnes(2007), ‘Industrial Symbiosis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the Guitang Group’,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11(1):31-42,SCI(2007年1.962,检索号139LP)和EI双检索(检索号070710426813)。
(15)朱庆华,Joseph Sarkis(2006), ‘An inter-sectoral comparison of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China: Drivers and practice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4(5):472-486, SCI(影响因子2005年0.832,2006年0.762,2007年1.073,检索号015ZE)、SSCI检索和EI双检索(检索号06049662063),2007年大连市自然科学奖(论文类)二等奖(证书编号:2007-133)。
(16)朱庆华,Joseph Sarkis, 耿勇(2005),‘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China: pressures,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25(5):449-468, SSCI检索(检索号946EC),影响因子2006年0.597。
(17)朱庆华,耿勇(2005)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relations between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mong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China’,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Forum(in German), 13 (1): 65-70。
(18)朱庆华,Raymond Cote (2004). ‘Integrating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to an embryonic eco-industri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Guitang Group’,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2 (8-10): 1025-1035,SCI检索(2004年影响因子0.688;2005年影响因子0.832)、EI检索。
(19)朱庆华,Joseph Sarkis (2004). ‘Relationships between operational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among early adopters of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2(3):265-289,SCI检索(影响因子2004年1.955;2005年1.419;2006年2.042;2007年1.851)、EI检索,2004年期刊最优秀三篇论文之一。
(20)朱庆华,J. Sarkis (2004). ‘The link betwee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firms of differing size: An analysis of different size organizations i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Management ,13(3): 53-64。
(21)朱庆华,耿勇(2002).’Integrat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into supplier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Journal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and Practice,2002年8月发表,Issue 35,PP27-40。
发表录用中文期刊文章52篇。
编著
(1)朱庆华、耿勇,《工业生态设计》(22.3万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
(2)朱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25.4万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
获奖记录
2004年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三篇最优论文之一(2005年8月),Elsevier Science and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undation of APICS,2005年8月,JOM 2004 Finalist Paper Award。
2007年获得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008年获得辽宁省2005-200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2008年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
2009年获得AOM(Academy of Management)美国管理学会年会最优论文。
参与项目曾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