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原所长

朱江,全球海洋资料同化试验(GODAE)科学委员会成员。先后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英国Lancaster大学,曾在日本做访问学者。

人物经历
1980年9月-1984年7月,在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
1986年9月-1988年10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8年10月-1992年1月,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公派到英国Lancaster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于1992年1月获哲学博士学位。
1992年1月-1994年10月,在青岛海洋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从事海洋资料同化研究。
1994年10月-1996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6年9月-1998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从事资料同化研究和自然控制论研究。
1998年10月-2001年2月,在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访问。从事日本科技厅的战略基础研究中的“黑潮变动的可预测研究”,承担海洋新的资料同化方法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2001年2月应聘中国科学院“吸引海外杰出人才计划”得到批准入选、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并被聘为博士生导师。从事大气、海洋资料同化和自然控制论研究。
2001年8月任所长助理。
2002年12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3年9月获中央组织部等表彰的“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3年12月任大气所副所长。
2014年5月始任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料同化的方法以及在海洋、大气和环境中的应用。
研究项目
中国科学院创新重要方向项目“海洋资料同化和临近预报”(2007-2010;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适应海洋观测资料同化的降维方法及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研究”(2005-2008;负责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3-2007;负责人);
973项目“亚印太交汇区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我国短期气候的影响”第6课题“海洋资料同化和可预报性研究”(2006-2010;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强对流天气多普勒雷达资料多尺度集合滤波同化的理论及方法”(这2007-2010;项目负责人);
863重大项目课题“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模拟、预测技术及应用”子专题“大气化学资料同化和评估”(2007-2010;子专题负责人);
参加“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及其他行业应用项目多项;
发表论文
85. Zhang T., J. Zhu, X.. Yang , 2008: Non-stationary thermal time accumulation reduces the predictability of climate change effects on agricuture, Agr. Forest. Meteorol. Doi:10.1016/j.agrformet.2008.04.007.
84. Zheng F., J. Zhu, 2008: Balanced Multivariate Model Error in the Ensemble Kalman Filter Data Assimilation for an Intermediate Coupled Model, JGR-Oceans. 113, C07002, doi:10.1029/2007JC004621.
83. Xie J.P., J. Zhu and L. Yan, 2008: Assessment and inter-comparison of five high resolu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products in the shelf and coastal seas around China,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In press.
82. Lin C., J. Zhu and Z. Wang, 2008: Model biases correction using ensemble Kalman filter assimilation for dust storm prediction, JGR-Atmosphere, in press.
81. Zhang Tianyi, Zhu Jiang, Yang Xiaoguang, Zhang Xiaoyu 2008: Correlations changes between rice yield in the North and Northwest China and ENSO during the period of 1960–2004, Agr. Forest. Meteorol., doi:10.1016/j.agrformet.2008.01.018
80. Wan L., J. Zhu, L. Bertino, and H. Wang, 2008: Initial Ensemble Generation and Validation for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using HYCOM in the Pacific. Ocean Dynamics, 58:81–99. DOI 10.1007/s10236-008-0133-x.
79. Xie J., and J. Zhu, 2008: Estimation of the Surface and Mid-Depth Currents from ARGO Floats and Error Analysis in Pacific. J. Marine System. in press.
78. 李兴宇, 郭学良, 朱江,2008: 中国地区空中云水资源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大气科学, 已接受.
77. Wang R. W., J. Zhu, Z.D. Luo, M, I. Navon, 2008: An equation-free, reduced-order modeling approach to tropic Pacific simulation, Advances in Geosciences book serie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In press.
76. 林彩燕,朱江,王自发, 2008: 沙尘输送模式的不确定性分析. 大气科学。已接受。
75. Luo Zhen-dong, Yun-kui Mao, Jiang Zhu, 2008: A Petrov-Galerkin least squares mixed mixed-element method for the stationary incompressible magnetohydrodynamic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in press.
74. Luo Zhen-dong, Yun-kui Mao, Jiang Zhu, 2008: Element method for the stationary, incompressible magnet- hydrodynamic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in press.
73. 郑飞,朱江,王慧, 2007: ENSO集合预报系统的检验评价, 气候与环境研究,已接受。
72. Li Xingyu, Guo Xueliang Zhu Jiang, 2008: Climatic Features of Cloud Water Distribution and Cycle over China, AAS, in press.
71. Nie S., Y. Luo, and J. Zhu, 2008: Trends and scales of observed soil moisture variations in China. AAS. In press.
70. Lin C., Z. Wang, and J. Zhu, 2008: A data assimilation method of the Ensemble Kalman Filter for use in severe dust storm forecasts over China. Atmos. Chem. Phys. 8, 2975–2983.
69. Xinan Yue, Weixing Wan, Libo Liu, Fei Zheng, Jiuhou Lei, Biqiang Zhao, Guirong Xu, Shun-Rong Zhang, and Jiang Zhu, 2007: Data assimilation of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observation into a one-dimensional midlatitude ionospheric model by applying ensemble Kalman filter, Radio Science, Vol. 42, RS6006, doi:10.1029/2007RS003631.
68. Luo Zhen-dong, Rui-wen Wang and J. Zhu, 2007: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based on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for the nonstationary Navier-Stokes equation. Science in China (A), 50(8), 1186-1196.
67. Luo, Z. D., J. Zhu, R.W. Wang, and I. M. Navon, 2007: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approach and error estimation of mixe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or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reduced gravity model.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196, 4184-4195.
66. 高山, 王凡, 李明悝, 陈永利, 阎长香, 朱江,2007: 中尺度涡的高度计资料同化模拟, 中国科学D, 37(12) 1669-1678。
65. Zheng F., J. Zhu, R. Zhang, 2007: The Impact of Altimetry Data on ENSO Ensemble Initializations and Predictions, GRL . VOL. 34, L13611, doi:10.1029/2007GL030451.
64. 肖贤俊, 王东晓, 闫长香,朱江,2007:南海三维变分海洋同化系统的验证. 自然科学进展, 17(3), 353-361。
63. Yan C. X., J. Zhu, and G. Q. Zhou, 2007: Impacts of XBT, TAO, altimetry and ARGO observations on the tropic Pacific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4(3), 383-398.
62. Luo Z, J. Chen, J. Zhu, R. Wang and I. M. Navon, 2007: An optimizing reduced order FDS for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reduced gravity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 DOI: 10.1002/fld.1452.
61. Cao Y., J. Zhu, I. M. Navon, and Z. D Luo, 2007: A reduced order approach to four-dimensional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using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 DOI:10.1002/fld.1365. 2007; 53:1571–1583.
60. Liu F., J. Zhu, F. Hu and E. Y. Wang, 2007: An optimal, weather condition dependent approach to decision-support of emission control of urban air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Modeling and Software. 22(4), 548-557.
59. Cao, Y., J. Zhu, Z. D. Luo and I. M. Navon, 2006. Reduced Order Modeling of the Upper Tropical Pacific Ocean Model Using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on, Computer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52,1373-1386.
58.林彩燕,朱江,陆春谷,2006:集合KALMAN滤波和最优插值方法在不同观测分布的比较理想试验,气候与环境研究,11(5),553-564。
57.崔应杰,王自发,朱江,付晴艳,2006: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中资料同化的初步研究。气候与环境研究,11(5)616-626。
56. Luo Zhen-dong, Yun-kui Mao, Jiang Zhu, 2006: Nonlinear Galerkin mixed element method for the stationary incompressible magnetohydrodynamic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7(12):1697–1707.
55. 王自发 谢付莹 王喜全 安俊岭 朱江,2006: 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AQPMS)的发展与应用,大气科学。30(5), 778-790.
54. 朱江,汪萍, 2006: 利用集合卡尔曼平滑和集合卡尔曼平滑滤波反演污染源, 大气科学。30(5), 871-882.
53. Zheng F., J. Zhu, Zhang R. H., and G. Q. Zhou, 2006: Ensemble forecast of ENSO using an intermediate coupled model. GRL, 33, L19604, doi:10.1029/2006GL026994.
52.姜华,王辉,朱江,谭本馗,2006: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的经向输送与Sverdrup输送关系研究,科学通报,51( 2 ).
Hua J. H. Wang, J. Zhu and B. K. Tan, 2006: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meridional volume transport and Sverdrup transport in the North Subtropical Pacific,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1(14), 1757-1760.
51. Zheng F., J. Zhu, R. H. Zhang, and G. Q. Zhou, 2006: Improved ENSO forecasts by assimilating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bservations into an intermediate coupled model,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3, 615-624.
50. 朱江, 闫长香, 2005: 三维变分资料同化中的非线性平衡约束, 中国科学 (D), 2005年 35卷 12期, 1187-1192.
Zhu J., Yan C X., 2006: Nonlinear balance constraint in 3DVAR. Science in China (D), 49. 331-336.
49. 朱江 周广庆 闫长香 符伟伟,游小宝,2006:一个三维变分海洋资料同化系统的设计和初步应用,中国科学。
Zhu J., G.. Q. Zhou, C. X. Yan and X. B. You, 2006, A three-dimensional variational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Scheme and preliminary results,Science in China (D), 49(12),1212-1222.
48. 殷述广,朱耀仲,钟敏,闫昊明,朱江,2005:全球海水质量季节变化研究,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5( 4 ).
47. Xie J P., J. Zhu, L. Xu, G Q. Zhou, C X. Yan and P W. Guo, 2005: Evaluation of middle depth currents of NCEP reanalysis in Tropic Pacific using ARGO float position informatio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Vol.22 No.5, 677–684.
46. 刘峰,胡非,朱江,2005:用伴随方法求解多个工业污染源优化布局问题,中国科学(D),35(1),
Liu F, Hu F and Zhu J. Adjoint method for optimum planning of industrial pollutant sources. Science in China (D), 2005, 48 (8): 1270~1279.
45. Fu, W. W., J. Zhu, G. Q. Zhou and H. J. Wang, 2005: A comparison study of tropic Pacific ocean state estimation: low-resolution assimilation vs. high resolution simulatio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Vol.22 No.2, 212-219.
44. Han, G., J. Zhu and G. Zhou, 2004: Salinity estimation using T-S re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J. Geophys. Res., 109. doi:10.1029/2003JC001781.
43. Yan C. X., J. Zhu and G. Q. Zhou, 2004: The roles of vertical correlation of the background covariance and T-S relation in estimation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profiles from surface dynamic height. J. Geophys. Res. 109. doi:10.1029/2003JC002224.
42. Zhou, G.., W. Fu, and J. Zhu, 2004: The impact of location dependent correlation length scales of background covariance on an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Geophy. Res. Letters. 31, L21306, doi: 10.1029/2004GL020579.
41. Mo Jiaqi, Lin Wantao and Zhu Jiang, 2004: Asymptotic behavior of singularly perturbed Robin problem for a class of strong nonlinear equations,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 14(5), 578-560.
40. Luo Zhendong, Zhu Jiang, et al., 2004, Mixe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or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including current and silt sedimentation (I): The Time case,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5(1), 80-92.
39. Luo Zhendong, Zhu Jiang, et al , 2004, Mixe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or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including current and silt sedimentation (II): The discrete-case alone characteristic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5(6),166-180.
38. 刘峰,胡非,朱江,张远航,王锷一,黄顺祥,陈海平,2004:大气污染优化控制理论的一些新进展,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6(6).
37. 莫嘉琪,林万涛,朱江,2004:海-气振子ENSO模型的同伦解法,53(10).
36. 陈朝晖,朱江,徐兴奎,2004: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研究植被分类、面积估算和不确定性分析的进展,气候与环境研究 ,9(4),
35. Mo,J., J. Zhu, H. Wang, 2003: Asymptotic behavior of the shock solution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equations.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13(10), 768-770.
34. Mo, J. Q, J. Zhu, 2003: The nonlinear nonlocal singular perturbed problems for reaction-diffusion equation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nchanics, 24(5), 527-531.
33. 罗振东,朱江,武祎洁,2003:测高资料同化问题的分组Gauss—Newton共轭梯度法及其数值模拟,中国科学(E),33(7),663-672。
Luo, Z. D., J. Zhu and Y. Wu, 2003: A decouple conjugate-gradient-Gauss-Newton iterative scheme for assimilating altimetry data, Science in China (E), 46(4), 373-380.
32. Zhu, J. and Q. Zeng, 2003: A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for optimal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Science in China (D), 46(10), 994-1002.
31. Luo, Z. D., Zhu, J., Xie. Z. H., and Zhang, G. F., 2003: Difference schem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mix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natural convection problem,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4(9), 1100-1110.
30. 游小宝,周广庆,朱江,李荣凤,2003:中国及周边海海温资料同化系统,科学通报,48(增刊2)。
You X, G. Zhou, J. Zhu, R. Li and Q. Zeng, 2003: Sea Temperature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for the China Sea and Adjacent Area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48 Supp.II.70-76.
29. Zhu J., M. Kamachi, and D. Wang, 2002: Estimation of air-sea heat flux from ocean measurements: an ill-posed problem. J. Geophy. Res., Vol.107, No. C10, 3159, doi: 10.1029/2001JC000995.
28. Zhu J., W. Hui, and Zhou G., 2002: SST data assimilation experiments using an adaptive variational method.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7(23), 2010-2013.
27. Zhu, J., M. Kamachi, and W. Hui, 2002: The improvement made by a modified TLM in 4DVAR with a geophysical boundary layer model.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 19(4),563-582.
26. Zhu, J., M. Kamachi, and G. Zhou, 2002: Nonsmooth Optimization Approaches to VDA of Models with on/off Parameterizations: Theoretical Issues.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 Vol. 19(3),405-424.
25. Luo, Z. D., and J. Zhu, 2002: A nonlinear Galerkin/Petrov-least squares mixed element method and a posterior error estimator for the stationary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Vol.23 (10),1194-1206.
24. Luo, Z. D., and J. Zhu, 2002: Convergence og simplified and stabilized mixed element formats based on bubble function for the Stokes problem.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Vol.23 (10), 1207-1214.
23. Luo, Z.D., J. Zhu, and H. J. Wang, 2002: A nonlinear Galerkin/Petrov-least squares mixed element method for the stationary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Vol.23 (7), 783-793.
22. Han Zhiwei, Hu Fei, Zhang Meigen, Zhu Jiang, 2002:Model study of the effecat of soil NO emission surface ozone,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16(4),470-480.
21. Zhao S., X. Xiong, F. Hu., and J. Zhu., 2001: Rotating annulus experiment: Large-scale helical soliton in the atmosphere? Physical Review (E), Vol. 64, 056621.
20. Kamachi, M., Kuragano, T., Yoshioka, N., Zhu, J., and Uboldi, F., 2001: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of satellite altimetry and predictability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 18(9),767-786.
19. Zhu, J. And M. Kamachi, 2000: The role of time-step size on numerical instablity of tangent linear models. Monthly Weather Review, 128, 1562-1572.
18. Zhu, J. And M. Kamachi, 2000: An adaptive variational method for data assimilation with imperfect models. Tellus, 52A, 265-279.
17. Wang D., G. Wu, J. Zhu, J. Lan, 2000: Analysis on observing optimization for the wind-driven circulation by an adjoint approach,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43(3), 243-252.
16. Wang, B., Zou X., and Zhu J., 2000: Data assimi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97, 11143-11144.
15. Zhu, J., Q. Zeng, D. Guo and Z. Liu, 1999: Optimal control of sedimentation in navigation channels.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125, 750-759.
14. Xie Z., Z. Luo, Q. Zeng, J. Zhu, Y. Dai, B. Wang, X. Bi, Z. Lin, 1999: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and flux for the unsaturated soil water flow problem.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9(9), 678-686.
13. 朱江,曾庆存,郭冬建,刘卓,1998:一个水动力泥沙数学模型的伴随算子法敏感性分析,泥沙研究,第2期,89-96。
12. 朱江,曾庆存,郭冬建,刘卓,1997:利用伴随算子法从岸边潮位站资料估计近岸模式的开边,中国科学(D),27(5),462-468。
Zhu, J., Q. Zeng, D. Guo and Z. Liu, 1998: Estimating open boundary conditions from coastal tidal observations by adjoint approach. Science in China (D), 41(3), 330-336.
11. Liu, Z., D. J. Guo, J. Zhu, and Q. C. Zeng, 1998: Preliminary research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sedimentation in the estuary of the Yangtze River (I)—Numerical generation of adaptive mesh and the computation of current , Progress in Nature Science, 8(4), 469-477.
10. 朱江,郭冬建,曾庆存,刘卓,1997:求解海洋环流定常解的直接积分法与伴随法比较,海洋学报,19(4),10-14。
9. 王东晓,朱江,1997:伴随方法在海洋数值模式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进展,12(1),98-107。
8. 朱江,曾庆存,郭冬建,刘卓,1997:关于航道挖泥沙工程最优控制问题,中国科学(E),27(1),61-66。
Zhu, J., Q. Zeng, D. Guo and Z. Liu, 1997: Optimal control problems related to navigation channel engineering, Science in China (E), 41, 82-88.
7. 朱江,曾庆存,郭冬建,刘卓,1997:IAP正压模式的伴随模式和二阶伴随模式的构造,中国科学(E),27(3),277-283。
6. Zhu, J., 1996: Four-dimensional data quality control through the adjoint approach.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10(1), 73-80.
5. Zeng, Q., D. Guo, Z. Liu and J. Zhu, 1996: Numerical modeling of silt sedimentation and relevant engineering probl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11(1), 22-37.
4. 朱江,徐启春等,1995:海温数值预报资料同化试验:Ⅰ.客观分析的最优插值法试验,海洋学报,17(6),9-20。
3. Zhu J., 1992: On weak cotype 2 and Orlicz property of Lorentz space d(a,1). Glasgow Mathematical Journal, 34, 271-276.
2. Zhu J., 1992: Some isotropic characterizations of ln, Glasgow Mathematical Journal, 34, 117-121
1. Zhu, J., 1991: Some topics in Banach space theory, Ph.D thesis, Lancaster University.
出席活动
2011年 8月1日上午,“2011年碳循环与气候会议暨第三届气候和环境北京国际暑期学校”在北京隆重开幕。 会议与暑期学校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主办,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以及气候与环境领域研究生、博士后和青年学者三百余人参加会议。
朱江作为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对与会学者和学员出席会议表示热烈欢迎。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