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强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李健强,男,博士,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教授。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进入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学习
1992年7月:获得植物病理学硕士学位
1996年7月:获得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
1996年10月至1997年11月:赴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进行博士后合作研究,先后参加在日本、新加坡、印度、土耳其、韩国、意大利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国际会议或短期合作研究
2004年9月2005年3月:在美国UC Davis及C R & D执行国家留学基金高级访问学者项目
工作经历
1986年7月:获得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期间在职攻读植物病理学研究生。先后担任系主任、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研究生和国际事务主管副院长。现担任学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种子健康中心主任
学术兼职
北京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2016年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种子病理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2006年
种子病害检验与防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专家,2011年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2010年
国际植物病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2008年
农药登记药效试验杀菌剂项目技术负责人,农业部农药检定所,2006年11月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种子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96年-2006年
中国农业大学种子健康中心主任,2007年
第3届国际种子健康与农业发展大会组委会执行主席(2010,北京)
第2届国际番茄病害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种子病理学分会场召集人(2007,土耳其)
第15届国际植物保护大会“健康的种子与健康的作物生产”分会场召集人(2004,北京)
讲授课程
近年来一直主讲植物保护学科本科生“种子病理学”、研究生“种子病理学原理与应用”、专业学位研究生“植物保护科学研究进展”、博士研究生“种子病理学进展”课程,参与本科生“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种子健康检测和种子病理药理学。涉及传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农作物种子和苗木健康状况、风险性病害及外来生物诊断、种子和苗木消毒处理技术和药剂(种衣剂、土壤消毒剂等)、杀菌剂环境行为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出版图书
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1.自然和耕作土壤生境中甘薯长喙壳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致病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571958,2016.01-2019.12,主持,在研
2.韭菜农药残留和风险评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风险评估),No:18162130109236,2016.01-2016.12,主持,已经结题
3.南疆沙区特色生态经济植物病虫害防控技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No:2014BAC14B04-3,2014.01-2017.12,子课题主持,在研
4.作物种子标准制定与技术培训,农业部种子局专项,2014-2017,主持,在研
5.新疆苹果树腐烂病生物和化学协同防控技术开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支疆项目,No. 201491150,2014.1-2017.12,合作方主持人,在研
6.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种传机制及黄瓜抗性基因的筛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371910,2014.01-2014.12,主持,已经结题
7.植物源农药辣根素防治棉花黄萎病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优先发展领域),No:20120008130006,2013.01-2015.12,主持,已经结题
8.甘薯长喙壳菌挥发性芳香物质新种类及抑菌防病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071726,2011.01-2013.12,主持,已经结题
9.西甜瓜种传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1),国家行业科技专项,No:201003066-1,2010.01-2014.12,主持,已经结题
10.稻曲病化学防控技术和病菌抗药性治理研究(子课题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o:200903039-6,2009.10-2013.10,主参,已经结题
11.胡杨种子的微生态及种子健康与预防保护研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No:BRZD1001,2010.04-2012.12,主持,已经结题
12.草莓病害防治药剂筛选研究,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课题,2010.06-2011.06,主持,已经结题
13. 10种农药生物测定效果评价,北京市农业局植物保护站课题,No:PPSBJ-CAU01,2009.10-2010.10,主持,已经结题
14. 10种农药田间药效效果评价,北京市农业局植物保护站课题,No:PPSBJ-CAU02,2009.10-2010.10,主持,已经结题
15. “生物安全评价共性技术”课题子课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No:2008ZX08011006,2008.07-2016.12,主持,已经结题
16.番茄溃疡病菌分子检测及中国菌株遗传多样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671396,2007.01-2009.12,主持,已经结题
17.水稻种子繁制、健康检测及加工处理综合技术集成应用研究及产业化示范,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省院省校科技合作专项),No:2008AD010,2008.01-2010.12,农大方主持,已经结题
18.西甜瓜果腐病及番茄溃疡病种子健康检测新技术及种子保健处理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o:NCET-04-0128,2005-2007,主持,已经结题
19.多功能生物型种衣剂,科技部863项目,No:2001AA242032-5,2001.12- 2004.12,子专题主持,已经结题
20.无公害寡糖防治西瓜病害作用机制及效果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070864,2001.01-2003.12,主持,已经结题
21.设施蔬菜病害生物化学协同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部863项目,No:2002 AA244041,2002.07-2005.12,子课题主持,已经结题
22.新型高效微生物除稗剂ZN028的研制,农业部产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项目,No:2003-07-03B,2003.06-2005.06,主持,已经结题
23.北方水稻种子包衣专用种衣剂中试及技术应用,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No:02EFN211300049,2002.01-2003.12,主持,已经结题
24.中国农大-云南农科院共建云南省作物原种繁育中心联合中试基地,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2000.1-2003.12,农大方主持,已经结题
25.种衣剂新产品研制与生产技术开发,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No:9921033,2000.01-2001.12,主持,已经结题
26.北方水稻种子包衣机械直播增产技术,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No:99-7-3-1-01,1999.01-2001.12,主持,已经结题
27.蔬菜种苗病害生物—化学协同控制及种子引发处理技术研究,广东省深圳市科技与信息局计划项目,No:S040161,2005.01-2007.12,主持,已经结题
28.中国农大-云南农大共建植物病理学科,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2002.01-2005.12,农大方主持,已经结题
29.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种衣剂中试示范研究,云南省科委省院省校合作项目,No.99YN01,1999.01-2001.12,主持,已经结题
30.美国抗逆葡萄在中国北京延庆的适生性研究,北京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No. 954982700),1999.01-2000.12,主持人,已经结题
31. Occurrence and Management of Bacterial Canker disease of tomatoes in hybrid seed production fields in Chengde, Hebei province of China,A Joint Project Between Campbel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o:CAU-CRD01,2003.01-2004.12,主持,已经结题
发明专利
1、 番茄病原细菌的接种方法,第1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ZL 2005 1 0011433.8。授权公告日:2008年2月13日。
2、 2(2-羟丙基)苯酚的新用途,第1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ZL 2006 1 0113654.0。授权公告日:2008年1月30日。
3、 防治蔬菜疫病的菌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第1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ZL 2005 1 0011438.0。授权公告日:2006年10月25日。
4、 一种生产种衣剂的方法,第2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ZL 2004 1 0006599.6。授权公告日:2006年3月15日。
5、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第2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ZL 2005 1 0104872.3。授权公告日:2007年8月29日。
6、 一种测定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毒力的方法,第3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ZL 2005 1 0070977.1。授权公告日:2008年6月11日。
7、 一种黄瓜霜霉病菌菌株的保存方法,第3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ZL 2005 1 0070978.6。授权公告日:2007年11月14日。
8、 一种测定杀菌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原菌毒力的方法,第3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ZL 2004 1 0004488.1。授权公告日:2006年9月13日。
9、 检测邻烯丙基苯酚的试剂合及其专用抗体,第1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 2009 1 0079260.1。
10、 一种用于种子包衣的成膜剂及其制备方法,第2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 2008 1 0114397.1。
11、 一种用于十字花科作物田的除草剂组合物,第6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 1 0105610.2。
12、 一种甘氨酸的制备方法,第6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 1 0105609.X。
13、 一种制备控释型纳米级农药的方法,第7发明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 1 0077102.2。
鉴定成果
1、 新型药肥复合型种衣剂技术推广应用,第十二完成人,2004年7月2日通过天津市农业局项目验收(验收证书编号:津20040337)。
2、 种衣剂生产新工艺及废水循环再生系统,第二完成人,2002年10月16日通过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科技成果鉴定(核准编号: 农科果鉴字2002 056号)。
3、 20%福·克和30%多·福·克种衣剂助剂配方体系优化研究,第三完成人,2002年10月16日通过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科技成果鉴定(核准编号:农科果鉴字2002 057号)。
4、 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种衣剂产品开发和中试示范,第四完成人,2002年12月27日通过云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核准编号:云科鉴字2002 128号)。
5、 用于防沙治沙的多功能生物型种衣剂研制和中试生产,第三完成人,2001年10月15日通过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成果鉴定(核准编号:农科果鉴字2001 058号)。
5、 用于防沙治沙的多功能生物型种衣剂研制和中试生产,第三完成人,2001年10月15日通过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成果鉴定(核准编号:农科果鉴字2001 058号)。
6、 种子包衣覆盖率计算机图象分析检测系统,第一完成人,2000年7月14日通过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成果鉴定(核准编号:农科果鉴字2000 69号)。
7、 北方水稻种子包衣专用剂型—20%克·多·甲悬浮种衣剂研究,第一完成人,2000年7月14日通过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成果鉴定(核准编号:农科果鉴字2000 070号)。
8、 浸种型水稻专用种衣剂—20%克·福·甲悬浮种衣剂研究,第二完成人,1999年12月11日通过湖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成果鉴定(核准编号:湘科鉴字99 第139号)。
发表论文
1. Weigang Kuang, Laixin Luo, Wenna Gao, Yahong Lei, Qingyang Lv, Jianqiang Li*. Development of a real-time fluorescenc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 for detection of Burkholderia gladioli pv. alliicola,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2017, 165:82-90.
2. Tianli Qu, Shumei Gao, Jianqiang Li*, Jianjun Hao, Pingsheng Ji. Synthesis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of 2-allylphenol derivatives against fungal plant pathogens.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2017, 135:47-51.
3. Na Jiang, Qingyang Lv, Xin Xu, Yongsong Cao, Ron Walcott, Jianqiang Li, Laixin Luo. Induction of the 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 in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and in planta resuscitation of the cells on tomato seedlings. Plant Pathology. 2016, 65:826-836.
4. Huawei Liu, Laixin Luo, Chaoqiong Liang, Na Jiang, Pengfei Liu, Jianqiang Li*.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identifies novel and conserved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microRNAs in response to 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infection. PLoS One. 2015, e0129002.
5. Huawei Liu, Chaoqiong Liang, Pengfei Liu, Laixin Luo, Jianqiang Li*.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idendifies 38 proteins that a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cucumber in response to 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infection. Virology Journal. 2015, 12:216.
6. Qian Li, Lei Wu, Jianjun Hao, Laixin Luo, Yongsong Cao, Jianqiang Li*. Biofumigation and post-harvest diseases of fruits using a new volatile-producing fungus of Ceratocystis fimbriata. PLoS One. 2015, e0132009.
7. Shumei Gao, Yingjun Zhang, Na Jiang, Laixin Luo, Qing X. Li, Jianqiang Li*. Novosphingobium fluoreni sp. nov., isolated from rice see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2015, 65:1409-1414.
8. Yong Zhang, Kang Zhang, Anfei Fang, Yanqing Han, Jun Yang, Minfeng Xue, Jiandong Bao, Dongwei Hu, Bo Zhou, Xianyun Sun, Shaojie Li, Ming Wen, Nan Yao, Li-Jun Ma, Yongfeng Liu, Min Zhang, Fu Huang, Chaoxi Luo, Ligang Zhou, Jianqiang Li, Zhiyi Chen, Jiankun Miao, Shu Wang,Jinsheng Lai, Jin-Rong Xu, Tom Hsiang, You-Liang Peng & Wenxian Sun. Specific adaptation of Ustilaginoidea virens in occupying host florets revealed by comparative and functional genom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 5: 3849 (doi:10.1038/ncomms4849、.
9. Maolin Hu, Laixin Luo, Shu Wang, Yongfeng Liu, Jianqiang Li. Infection processes of Ustilaginoidea virens during artificial inoculation of rice panicles.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2014, 139:67-77.
10. Huawei Liu, Laixin Luo, Jianqiang Li, Pengfei Liu, Xiaoyu Chen, Jianjun Hao. Pollen and seed transmission of 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in cucumber. Plant Pathology. 2014, 63:72-77.
11. Shumei Gao, Jong-Su Seo, Jun Wang, Young-Soo Keum, Jianqiang Li*, Qing X. Li. Multiple degradation pathways of phenanthrene by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C6.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2013, 79:98-104.
12. Shun He, Qiyou Chen, Yan Sun, Yuncong Zhu, Laixin Luo, Jianqiang Li, Yongsong Cao. Determination of tobramycin in soil by HPLC with ultrasonic-associated extraction and solid-phase extraction.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2011, 879:901-907.
13. Tao Tang, Kun Qian, Tianyu Shi, Fang Wang, Jianqiang Li, Yongsong Cao. Determination of triazole fungicides 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cloud point extraction using polyethylene glycol 600 monooleate.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10, 680 (1-2、: 26-31.
14. Yuanyuan Xia, Qing X. Li, Shuangjun Gong, Yong Li, Yongsong Cao, Xili Liu, Jianqiang Li*. Development of a monoclonal antibody-base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new fungicide 2-allylphenol in strawberry fruits. Food Chemistry. 2010, 120: 1178-1184.
15. Shuangjun Gong, Jianjun Hao, Yuanyuan Xia, Xili Liu, Jianqiang Li*. Inhibitory effect of bionic fungicide 2-allylphenol on 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 in vitro.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09, 65:1337-1343.
16. Jianjun Feng, Erin L Schuenzel, Jianqiang Li*, Norman W Schaad.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reveals two evolutionary lineage of the plant pathogen 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 Phytopathology. 2009, 99:913-920.
17. Jianjun Feng, Jianqiang Li*, Parmjit Randhawa, Morris Bonde, Norman W Schaad. Evaluation of several seed treatments for eradication of 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 from melon and watermelon seeds.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2009, 31:180-185.
18. Tingchang Zhao, Jianjun Feng, A Sechler, Parmjit Randhawa, Jianqiang Li*, Norman W Schaad. An improved assay for detection of 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 in watermelon and melon seeds. Seed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 37:337-349
19. Tao Tang, Tianyu Shi, Kun Qian, Pingliang Li, Jianqiang Li, Yongsong Cao. Determination of biogenic amines with pre-chromatographic derivatization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2009, 877:507-512.
20. Kun Qian, Tao Tang, Tianyu Shi, Pingliang Li, Jianqiang Li, Yongsong Cao. Residue determination of glyphosate 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with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UV detection after derivatization with 4-Chloro-3, 5-Dinitrobenzotrifluoride.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9, 635: 22-226.
21. Laixin Luo, Xili Liu, Pengfei Liu, Hasan Bolkan, Jianqiang Li*. Chemical Control of Tomato Disease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omato Diseases. 2009, 315-316.
22. Laixin Luo, C Waters, Hasan Bolkan, Xili Liu, Jianqiang Li*. Quantification of viable cells of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using a DNA binding dye and a Real-time PCR assay. Plant Pathology. 2008, 57:332-337.
23. Yongsong Cao, Huihua Tan, Tianyu Shi, Tao Tang, Jianqiang Li. Preparation of Ag doped TiO2 nanoparticles for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acetamiprid in water.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8, 83:546-552.
24. Shusheng Zhu, Pengfei Liu, Xili Liu, Jianqiang Li, Shankui Yuan, Naiguo Si. Assessing the risk of resistance in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to the fungicide flumorph in vitro.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08, 64:255-261.
25. Huihua Tan, Yongsong Cao, Tao Tang, Kun Qian, William L. Chen, Jianqiang Li*. Biodegradation and chiral stability of fipronil in aerobic and flooded paddy soil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8, 407:428-437.
26. Jianjun Feng, Ji-yoen Kim, Norman W Schaad, Jianqiang Li*. Differentiation of live and dead cell of bacterial plant pathogen i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s using a DNA binding dye.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008, 29:944-948.
27. Tianli Qu, Zhaoli Meng, Jianqiang Li*. Determination of degradation dynamics of fungicide o-allylphenol in Rhizoctonia cereali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8, 36:637-641.
28. Yuanyuan Xia, Zhaoli Meng, Jianqiang Li*, Wenhua Zhang, Hongli Hou, Yonghong Li, Xiangyang Zhou. Studies on degradation and final residue of the bionic fungicide o-allylphenol in strawberry fruit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7, 35:79-82.
29. Jingfang Yin, Xiangyang Zhou, Jianqiang Li*, Yonghong Li, Hongli Hou, Wenhua Zhang. Survival dynamics of Bacillus subtilis in water by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labeling.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7, 35:1405-1409.
30. Tianli Qu, Zhaoli Meng, Jianqiang Li*. Study on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fungicide o-allylPhenol from the leaf to root in wheat seedling by High Perof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hotodiode array detection.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7, 34:1023-1026.
31. Shusheng Zhu, Xili Liu, Pengfei Liu, Yong Li, Jianqiang Li, Min Wang, Shankui Yuan, Naiguo Si. Flumorph is a novel fungicide that disrupts microfilament organization in Phytophthora melonis. Phytopathology. 2007, 97:643-649.
32. Shusheng Zhu, Xili Liu, Pengfei Liu, Jianqiang Li, Shankui Yuan, Naiguo Si. Resistance risk of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to flumorph in cucumber plastic houses. Plant Pathology. 2007, 56:967-975.
33. Shusheng Zhu, Xili Liu, Pengfei Liu, Jianqiang Li, Naiguo Si. Effect of the novel fungicide flumorph on the synthesis and distribution of cell wall of Phytophthora melonis.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007, 28:658-662.
34. 吕青阳, 蒋娜, 韩思宁, 李健强, 罗来鑫. 2017. 基于致病基因序列的LAMP方法检测番茄种子携带的溃疡病菌. 植物病理学报(接收、.
35. 刘华威, 罗来鑫, 朱春雨, 梁超琼, 刘鹏飞, 李健强. 2016.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防治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 42(6、:29-37+57.
36. 况卫刚, 思红兵, 罗来鑫, 张治萍, 李迎宾, 李健强. 2016. 青稞种子带菌检测及杀菌剂消毒处理效果. 植物保护, 42(4、:215-220.
37. 梁超琼, 刘华威, 罗来鑫, 李健强. 2016. 黄瓜中与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侵染相关miRNA表达特征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46(11、:56-62.
38. 况卫刚, 朱春雨, 高淑梅, 付俊瑞, 岳鑫璐, 李健强. 2015. 杀菌剂防治水稻病害田间药效试验区域布局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6、:160-168.
39. 梁超琼, 孟嫣, 罗来鑫, 刘鹏飞, 李健强. 2015. 基于复制酶基因序列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系统进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病毒学报, 31(6、:620-628.
40. 王勇, 高苇, 张春祥, 霍建飞, 李健强, 罗来鑫. 2015. 液体培养条件下绿色木霉Tr9701胞外酶及还原糖动态变化研究. 华北农学报, 30(4、:226-230.
41. 李倩, 古思辰, 王玉丽, 李志军, 李健强. 2015. 胡杨和灰叶胡杨不同器官寄藏的可培养微生物种类研究. 塔里木大学学报, 27(1、:9-17.
42. 王东岳, 刘霞, 杨艳丽, 冯蕊, 曹永松, 郑翔, 李健强. 2014. 云南省马铃薯黑痣病大田发生情况及防控试验. 中国马铃薯, (04、:225-229.
43. 胡强, 康平德, 陈骏飞, 孙恒, 杨少华, 李健强. 2014. 育苗移栽条件下株行距对玛咖种子产量及其产量性状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6(3、:1-4.
44. 刘起丽, 张建新, 田雪亮, 李健强. 2014. 水杨酸类稀土配合物对三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稀土, 35(1、:35-38.
45. 朱春雨, 杨峻, 刘西莉, 李健强. 2014. 蔬菜安全生产过程中农药污染危害与控制途径分析. 农药科学与管理, 35(2、:12-18.
46. 朱春雨, 李健强. 2014. 基于蔬菜安全生产的农药使用现状分析研究Ⅱ: 来自农药使用农户群体的调查报告. 农药科学与管理, 35(1、:23-28.
47. 朱春雨, 任晓东, 李健强. 2013. 蔬菜生产中农药安全合理使用专家系统研究. 农药, 52(7、:535-539.
48. 蒋娜, 李健强, 罗来鑫. 2013. 植物病原细菌的VBNC状态研究进展. 植物病理学报, 43(3、: 249-257.
49. 李倩, 谷思辰, 王玉丽, 李志军, 李占林, 李健强. 2013. 胡杨和灰叶胡杨锈菌夏孢子形态和侵染结构观察. 植物病理学报, 43(3、:267-273.
50. 朱春雨, 李健强. 2013. 基于蔬菜安全生产的农药研发和使用现状分析研究——来自全国农药登记药效试验技术负责人群体的调查报告. 农药科学与管理, 34(5、:10-19.
获奖记录
国家级奖励
1、主要作物种子健康保护及良种包衣增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2完成人),2010年
2、“银果”和“银泰”农用杀菌剂活性的发现与应用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10完成人),2004年
3、种衣剂4号、13号配方和制造工艺研究及包衣花生、玉米推广效果,国家科委星火奖三等奖(第4完成人),1992年
省部级奖励
1、植物病原菌与杀菌剂互作及病害防控技术创新团队,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第5完成人),2015年
2、北京农药肥料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第3完成人),2015年
3、主要作物种子健康保护及良种包衣增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第2完成人),2009年
4、新型药肥复合型种衣剂技术推广应用,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12完成人),2005年
5、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种衣剂产品开发和中试示范,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4完成人),2004年
6、北方水稻种子包衣机械直播增产技术,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2003年
7、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先进个人(个人奖),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人事厅、教育厅、经济贸易委员会颁发,2002年
8、粮棉油主要作物种衣剂作用机理、应用技术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河南省星火科技二等奖(第2完成人),1999年
9、我国植物根癌病及其生物防治的研究,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2完成人),1998年
10、种衣剂4号、13号配方、制造工艺应用及在花生、玉米上大面积推广效果,国家教育委员会二等奖(第5完成人),1991年
其他奖励
1、北京现代都市农业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2015年
2、北京市科协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12年
3、玉米种子传带病原真菌检测及包衣处理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第2完成人),2009年
4、全国农业推广硕士十佳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奖,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2008年
5、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三等奖(个人奖),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2000年
6、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完成人),北京市人民政府,1997年
7、抗根癌菌剂的生产及防治核果类果树根癌病应用效果研究,中国农业大学校级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996年
8、“无公害药肥复合型种衣剂”,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司科技成果一等奖(第3完成人),1994年
9、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0、 2002年:被评为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11、1998-2002年:3次获得中国农业大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优秀教师
12、1996年: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完成人)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