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永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李光永,男,生于1963年9月,籍贯山西平遥,工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79.9-1983.7 太原理工大学(原太原工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90.9-1995.9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3.9-1995.9 山西省水科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1993.12-1994.4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持续农业灌溉研究所合作研究。
1998.5-1999.5 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农业工程研究所合作研究。
2004.7-2004.8 德国农业研究中心合作研究。
2007.1-2007.7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5.9-2001.12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系副教授、2000年任系主任。
2002.1-今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系,教授(期间:2002-2010任系主任)。
社会兼职
1、中国水利学会微灌工作组副组长
2、中国灌排设备企业分会名誉副理事长、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水利部东北节水增粮行动咨询委员会委员、技术委员会委员
4、中国水利学会农田水利专业委员会委员
5、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6、国家节水灌溉石河子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7、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8、美国农业工程师协会(ASAE)会员
9、美国国际灌溉协会会员
10、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政府高级经济顾问
11、联合国粮农组织灌溉专家
12、世界银行灌溉专家
主讲课程
1、灌溉原理与技术,研究生课程。
2、农业水土工程设计案例,研究生课程。
3、灌溉排水工程学,本科生课程。
研究方向
1、节水灌溉理论与新技术
2、喷微灌设备
3、水资源高效利用
学术成果
课题研究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滴灌土壤水运动及调控机制》,项目编号:59609008,1997-1999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滴灌条件下水盐运移特性与高效调控技术研究》,项目编号:50179037, 2002-2004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紊流滴头设计理论与抗堵塞滴头设计》,项目编号:50249004,2003-2005
4、国家863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专题1《温室微灌系统关键设备及产品研制与产业化开发》,课题编号:2002AA2Z4091,2002-2005
5、国家863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大田微灌系统关键设备及产品研制与产业化开发》子课题《压力补偿滴头研制开发》,课题编号:2002AA2Z4092,2002-2005
6、国家863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新型喷滴灌系统关键设备的研制与产业化开发》子课题《低压小流量大射程喷头研制》,课题编号:2004AA2Z4010,2004-2005
7、国家863计划课题子课题《微压滴灌系统关键产品研制与系统配套》,课题编号:2006AA1002142,2006-2010
8、国家863计划课题子课题《地下滴灌技术研究与配套产品开发》,课题编号:2006AA10021301,2006-2010
9、国家863计划课题子课题《低压雾化喷头研发》,课题编号:2006AA100212,2006-2010
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特色瓜果节水灌溉调控技术指标和管理模式研究》,2008-2010
11、水利行业公益项目子课题《节约化种植区面源污染风险及调控》,2010-2012
12、国家863计划课题子课题《抗堵塞地下滴灌技术与产品开发》,课题编号:2011AA100507,2011-2015
1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喷微灌技术应用模式》,课题编号:2011BAD25B02,2011-2013
1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小麦、玉米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编号:201203012-3,2012-2016
15、横向项目《山西省张峰水库分布式水文预报模型构建与应用》. 项目来源:山西张峰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合同编号:ZFSN-JF-2013-09. 校内编号29013110. 2013.9-2014.12
16、校内课题《“985”研究生农业水土工程学科课程体系建设》. 2010-2013
17、北京市创新团队水肥一体化岗位
发表论文
1、Kong Qinghua, Li Guangyong. Bell pepper response to surface and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under different fertigation levels. Irrigation Science, p 1-13, 2011。
2、Wenhui Hu, Guangyong Li. Comparative Study of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and AnnAGNPS for Prediction of Runoff in a Plain Irrigation District of North China. Sensor Letters, 2011,9 (3), 1101-1107。
3、Wenhui Hu, Guangyong Li. Assessment of AnnAGNPS Model for Runoff Simulation in a Plain Irrigation Area of North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Computation(ICEC 2010), Beijing, 2010.9。
4、Zhang Xin. Guangyong Li.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FD simulation precision for the emitter channel, ICMET-2010 September 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Proceedings, p 641-645, 2010, ISBN-13: 9781424481019; Publisher: IEEE Computer Society。
5、Zheng Jie, Li Guang-yonga, Han Zhen-zhongb, Meng Guo-xia. Hydrological cycle simulation of an irrigation district based on a SWAT model.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2010,51(11-12);1312-1318。
6、王洪源,李光永. 滴灌模式和灌水下限对甜瓜耗水量和产量的影响. 农业机械学报,2010年第5期:47-50。
7、孔清华,李光永,王永红,温义刚. 不同施肥条件和滴灌方式对青椒生长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第26 卷第7 期(2010 年7月): 21-25。
8、Kong Qinghua, Li Guangyong, Wang Yonghong. Precision application of water and nitrogen for bell pepper under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IEEE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put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e, Beijing, 2009.10。
9、孔清华,李光永,王永红,霍宏旭. 地下滴灌施氮及灌水周期对青椒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增刊2期:38-42。
10、Kong Qinghua, Li Guangyong, Wang Yonghong. Response of Bell Pepper to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and Surface Drip Irrigation under Different Water and Nitrogen Coupling Conditions. Irrigation Association's 2009 Innovations in Irrigation conference, December 2-4, 2009, San Antonio, Texas。
11、郑捷,李光永,韩振中,孟国霞,邢黎明. SWAT模型在水资源管理中研究进展与灌区应用展望. 土壤, 2009年5期41(5):689-695.。
12、Zheng Jie, Li Guangyong, Han Zhenzhong, Meng Guoxia, Xing Liming. A GIS-based plain irrigation district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for effects of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on hydrological cycle using SWAT. Third Asian Conference on Precision Agriculture, Beijing, 2009.10。
13、郑捷,李光永,韩振中. 中美主要农作物灌溉水分生产率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08年11期:46-50。
14、Huang Xingfa, Guangyong LI. CFD Simulation to the Flow Field of Venturi Injector.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2008.12。
15、穆乃君, 张昕, 李光永, 陈瑾, 冯海燕. 内镶片式齿型迷宫滴头抗堵塞试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7年08期:34-39。
16、肖娟, 雷廷武, 李光永, 水质及流量对盐碱土滴灌湿润锋运移影响的室内试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7年 02期:88-91。
17、王伟, 李光永, 傅臣家, 曾德超. 水质与灌溉频率对棉花苗期根系分布的影响.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 04期:603-608。
18、冯海燕, 张昕, 李光永, 穆乃君, 陈瑾. 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年 06期:106-111。
19、G. Y. Li, J. D. Wang, M. Alam, Y. F. Zhao. Influence Of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Labyrinth Flow Path Of Drip Emitters On Hydraulic And Anti-Clogging Performance.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2006, Vol. 49(3):637-643。
20、何静,李光永,刘志烽. 典型压力补偿滴头结构分析. 节水灌溉, 2006年05期:29-34.。
21、肖娟, 孙西欢, 李光永, 喷灌条件下的草坪草耗水规律及灌溉制度.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18期:152-153.。
22、刘中善, 李光永, 旋转式微喷头转速对水力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06年 04期:64-67.。
23、王淼, 黄兴法, 李光永. 文丘里施肥器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6年07期:27-31.。
24、孙俊环, 龚时宏, 李光永, 王建东, 于颖多. 地下滴灌不同土壤水分下限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06年 03期:17-20.。
25、田金霞, 龚时宏, 李光永,等. 微灌压力调节器参数对出口预置压力影响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12期:48-51.。
26、Li Yongxin; Li Guangyong; Qiu Xiangyu; Wang Jiandong; Mahbub Alam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 of Hydraulic Performance in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 Nov. 2005, Irrigation Association’s Annual International Meeting, Phoenix, USA.。
27、王荣莲,龚时宏,王建东,李光永. 地下滴灌抗负压堵塞的试验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2005年10月.。
28、李光永. 中国特色的微灌系统. 农民日报,第7版,2005年10月12日,周3。
29、李光永,节水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水利报现代水利周刊第131期,记者陈思,2005年10月1日。
30、王舒,李光永,孟国霞, 等. 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滴头流量和间距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05.10(第21卷).。
31、孙艳京; 李光永; 杨培岭;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 2005年 09期:54-56.。
32、王建东,李光永,邱象玉,余鹏飞. 流道结构形式对滴头水力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S1.P100-103。
33、陈瑾, 张昕, 李光永, 穆乃君, 冯海燕. 齿形迷宫流道结构参数对滴头流量影响的数字试验研究.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9.。
34、穆乃君, 张昕, 李光永, 陈瑾, 冯海燕. 迷宫流道滴头抗堵塞试验研究初探.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9.。
35、王舒,李光永,王占胜等. 温室分层土壤条件下滴头流量和间距对湿润体的影响.灌溉排水学报,第24卷,第4期,2005年8月。
36、李永欣,李光永,邱象玉,王建东. 迷宫式滴头水力特性的计算机流体动力学模拟. 农业工程学报, 2005.3(Vol.21)12~16.。
37、李旌胜,李光永. 澳大利亚棉花地下滴灌技术中的经验与教训.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 01期.
38、张昕, 李光永, 袁林娟. 提高专业课教学效率的尝试. 高等农业教育, 2004年 11期:67-69.。
39、Li Guangyong, Wang Jiandong, Mahbub ul Alam. The Influence of Geometrical Parameter of Dental Flow Passage of Labyrinth Drippers on Hydraulic and Anti-clogging Performance. Nov, 2004. Irrigation Association’s Annual International Meeting, Tampa, Florida, USA.。
40、张琼, 李光永, 柴福军. 棉花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频率对土壤水盐分布和棉花生长的影响. 水利学报. 2004.9.。
41、赵月芬,李光永,赵和锋. 手动与自动控制滴灌系统管网布置方案及经济性比较. 节水灌溉,2004, 06期.
42、赵和锋,李光永. 微灌水质分析与指标判定. 节水灌溉,2004, 06期.。
43、肖娟, 雷廷武, 李光永, 于颖多. 西瓜和蜜瓜咸水滴灌的作物系数和耗水规律. 水利学报, 2004年 06期.。
44、田金霞,龚时宏,李光永. 滴灌系统中压力调节器应用的经济性分析. 灌溉排水学报,2004,23卷第4期.。
45、李光永、龚时宏. 微灌技术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和节水农业中的地位与发展战略. 第六次全国微灌会议,石家庄,2004.5.。
46、王建东,李光永. 齿形迷宫流道结构参数对滴头水力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第六次全国微灌会议,石家庄,2004.5.。
47、王建东,李光永.齿形迷宫流道结构参数对滴头抗堵塞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第六次全国微灌会议,石家庄,2004.5.。
48、王建东,李光永,付敬娥. 滴头放大模型相似性试验的探索性研究. 第六次全国微灌会议,石家庄,2004.5.。
49、张 琼,李光永. 棉花膜下滴灌水分生产函数试验研究. 第六次全国微灌会议,石家庄,2004.5.。
50、金宏智,李光永. 国外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趋势—美国第24届国际灌溉展览会观感.节水灌溉, 2004年 03期.。
51、Lei Tingwu,Xiao Juan,Li Guangyong,Mao Jianhua,Wang Jianping,Liu Zhizhong,Zhang Jianguo Effect of drip irrigation with saline water on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watermelons.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v 17, n 6, December, 2003, p 395-408.。
52、Li Guangyong, Zhangqiong, Chai Fujun. Effects of irrigation interval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soil moisture, salt distribution and cotton growth under plastic mulch drip irrig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54: 34-35 Suppl. 1, Oct 2003. Oxford Univ Press, Great Clarendon St, Oxford Ox2 6dp, England.。
53、Guangyong Li, Zhang Qiong, Fujun Cai, Mahbub Alam. Effect of Irrigation Frequency on Salt Regime and Cotton Growth under Mulched Drip Irrigation. July,2003, ASAE Annual Meeting. Las Vegas,USA.。
54、雷廷武, 肖娟, 王建平, 刘志忠, 李光永, 张建国, 冒建华. 地下咸水滴灌对内蒙古河套地区蜜瓜用水效率和产量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3.2.。
55、Huangxingfa, Li Guangyong. Real Time Determination of Irrigation Scheduling for Micro - Irrigated Orchards.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Vol.18, No.5, Sept.2002.。
56、李光永. 把握世界微灌及设施发展脉搏. 城乡机电信息报. 2002.1.19.。
57、黄兴法,李光永. 地下滴灌研究与发展现状. 农业工程学报. 2002.2。
58、李光永,王小伟. 充分灌与调亏灌溉条件下桃树滴灌的耗水量研究. 水利学报. 2001.9.。
59、黄兴法,李光永. 果树调亏灌溉技术的机理与实践. 农业工程学报. 2001.4.。
60、黄兴法,李光永. 充分微喷灌条件下苹果树耗水量的研究. 中国农大学报. 2001.6.。
61、李光永. 世界微灌发展态势. 节水灌溉. 2001.2.。
62、黄兴法,李光永等. 调控亏水度灌溉-果树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 2001.2.。
63、李光永,黄兴法等. 充分灌与调亏灌溉条件下桃树滴灌的耗水量研究.《农业高效用水与水土环境保护》.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1.。
64、李光永,黄兴法等. 面向用户的果树微灌灌溉计划实时制定技术体系与实施方法.同上。
65、Li Guangyong,Huangxingfa. Water use of peach tree under 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0.11.。
66、Li Guangyong,Huang xingfa. Water use of drip irrigated peach trees under full and 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 Proceedings of 6th international micro-irrigation congress. 22-27 Oct,2000. Cape Town. South Africa.。
67、李光永. 压力补偿灌水器的研究新进展与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节水灌溉. 2000.3.。
68、王 伟,李光永. 利用工程措施改变地下滴灌土壤湿润体的试验研究. 节水灌溉. 2000.3.。
69、王 伟,李光永等. 低水头滴灌系统研究. 节水灌溉. 2000.3.。
70、李光永. 温室微灌技术(一). 中华园艺. 2000.3.。
71、李光永. 温室微灌技术(二). 中华园艺. 2000.4.。
72、兰才有,李光永. 微灌设备(一). 农业机械. 2000.4.。
73、李光永. 温室微灌技术(三). 中华园艺. 2000.5.。
74、李光永,兰才有. 微灌设备(二). 农业机械. 2000.5.。
75、Li Guangyong,Alchanatis.V,Shmilovitch.Z. Nitrogen Status Detection of Corn Leaves by Reflectance Technique. Proceedings of 99-ICAE. Beijing. 1999.。
76、李光永,曾德超,郑耀泉. 地表点源滴灌土壤水分运动的动力学模型与数值模拟. 水利学报. 1998.11.。
77、李光永. 以色列农业高效用水技术. 节水灌溉. 1998.3.。
78、李光永,曾德超. 滴灌土壤湿润体特征值的数值算法. 水利学报. 1997.7.(EI)。
79、郑耀泉,阎玉民,李光永等. 小管出流环沟灌溉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7.4.。
80、李光永,郑耀泉等. 地埋点源非饱和土壤水运动的数值模拟. 水利学报. 1996.11. (EI)。
81、Li Guangyong,Zeng Dechao. Mathematical model of infiltration from a buried trickle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ter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Nov. Zhengzhou, 1996.。
82、李光永,曾德超. 地埋点源滴灌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1996.3. (EI)。
83、李光永. 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概况、对策与展望. 农业科技攻关动态. 1996.1.。
84、李光永. 均匀坡定水头微灌支管的优化.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1994.1.。
85、李光永,郑耀泉. 地埋滴头流量的变化. 全国微灌学术讨论会. 1993.11.。
86、杜茂林,李光永,张国祥. 微灌用消能器原理. 喷灌技术. 1993.1.。
87、张国祥,李光永,杜茂林. 微灌用进排气阀研究. 山西水利科技. 1993.1.。
88、杜茂林,李光永,张国祥. 低压大流道滴头与消能器研究. 山西水利科技. 1993.1.。
教材著作
1、《2012-2013 学科发展报告(基础农学)》.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4, 参编
2、《微灌工程技术》, 北京:黄河出版社. 2012年, 参编
3、《中国蔬菜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2,参编
6、《农业水土工程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参编
7、《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实用手册》,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参编
8、《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探索与实践》,北京: 农业出版社. 2002. 11,参编
9、《果园节水录像片》,北京: 农业出版社. 2001. 12,撰稿
10、《果园现代高科技节水高效灌溉技术指南》,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11,副主编
11、《实用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北京: 农业出版社. 2001,参编
12、 《喷灌与微灌设备》, 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8, 郑耀泉,李光永编著
授权专利
1、定时控制灌溉阀,发明专利,ZL 201210026005.2,获批时间 2014-3-26
2、一种毛管压力调节器,发明专利, ZL201310016988_6,获批时间 2014-3-26
3、一种调压性能稳定的毛管压力调节器,发明专利,ZL201310017540_6,获批时间 2014-3-26
4、一种预置压力可调的毛管压力调节器,发明专利, ZL201310017521_3,获批时间 2014-5-28
5、一种毛管进口流量调节器,发明专利,ZL201310011075_5,获批时间 2014-5-28
6、一种微灌毛管进口流量调节器”,专利号:ZL201310011566.X,获批时间2014-7-31
7、防风抛沙墙,发明专利,ZL201010536150.6
8、一种多阈值可调式压力调节器及其安装方法,发明专利,ZL201010618363.3
9、一种薄壁滴灌带、其加工方法及其成型装置,发明专利,ZL200710098490.3
10、一种薄壁迷宫滴灌带加工方法及其成型装置,发明专利,ZL200710098491.8
11、箱型低压大流量压力调节器,发明专利,ZL200810056841.9
12、低压大流量压力调节器,发明专利,ZL200810056842.3
13、折射旋转仰角可变式喷头,发明专利,200810240875.3
14、一种防鼠咬滴灌元件,发明专利,ZL2007 10139471.0
15、层网过滤器,发明专利,ZL200710179213.5
16、自动反冲洗筛网过滤器,发明专利,ZL02125390.0
17、微灌灌水器抗堵塞和水力性能综合测试装置,发明专利,ZL03149903.1
18、全自动灌溉施肥过滤一体化机,实用新型,ZL03 2 06584.1
19、一种过滤器,实用新型,ZL 0243909.9
20、流量调节器,实用新型,ZL 2 56451.9
21、软管喷嘴喷头,实用新型,ZL01 2 23516.4
标准制定
1、主编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485-2009),国家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年。
2、主编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目建设规范(NY/T 2080-2011),农业行业标准,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
3、参编标准粮田建设规范(NY/T 2148-2012),农业行业标准,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
4、参编园林绿地灌溉技术规程(CECS243:2008),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年。
5、参编灌溉用过滤器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SL 470-2010), 水利行业标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年。
6、参编节水灌溉设备现场验收规程(GB/T 21031-2007),国家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年。
7、参编节水灌溉设备现场验收规程(SL 372-2006),水利行业标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
8、参编农村水利技术术语(SL56-2005), 水利行业标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
软件著作
1.李光永,胡文慧. 山西省河网水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登记号:2013SRBJ0118. 证书号:BJ38824. 2013.3.25
2.李光永,张志锐. 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信息咨询系统. 登记号:2010SRBJ3155. 证书号:BJ28538.2010.8.3
3.李光永,许艺娜. 作物灌溉管理咨询决策系统. 登记号:2010SRBJ3146. 证书号:BJ28529. 2010.8.3
4.李光永,胡文慧. 作物用水管理和灌溉制度制定软件. 登记号:2013SRBJ0561. 证书号:BJ39238. 2013.9.22
获奖记录
1、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名师, 2015年
2、滴灌水肥一体化专用肥料及配套技术研发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
3、中国农业大学杰出教师,2008年
4、小直径滴灌管研制与产业化开发,河北省人民政府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7年
5、“三主链、两平台、一机制”321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北京市政府教育成果二等奖,2004年
6、节水灌溉全移动式快速连接大口径铝管道喷灌系统,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
7、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基金会,2003年
8、节水灌溉与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2002年
9、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北京市政府教育成果二等奖,2001年
10、局部灌溉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研究,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
11、微灌设备定型设计,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
12、本科生“百篇优秀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2004、2007、2010、2012、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