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鱓

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李鱓[shàn](1686年—1756年),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生,乾隆二十一年(1756)卒,江苏扬州兴化人,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孙。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举, 康熙五十三年召为内廷供奉,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遭忌离职。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罢官。后居扬州,卖画为生。

艺术成就
李鱓自幼喜爱绘画,十六岁时已经颇有名气。后召为宫廷画师。
李鱓“以忤大吏罢归”。在“两革科名一贬官”之后,至扬州卖画为生。与同乡人郑燮郑板桥)关系最为密切,郑板桥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并称李鱓“才雄颇为世所忌,口虽赞叹心不然”。
他早年曾从同乡魏凌苍学画山水,继承黄公望一路,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锡学画,画风工致。后宗法指画大师高其佩,崇尚写意。又研习石涛笔法,以破笔泼墨作画,画风为之大变,形成“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喜于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布局新奇。其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影响。
李鱓拓展了写意花鸟画的表现领域,花草树木,日常用具,桑蚕之类,一一摄入画中,取材之广,超过前人。写意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亦有新的突破,破笔泼墨,酣畅淋漓,笔墨奔放,富有动感。同时吸取没骨花卉的表现方法,工细严谨,色墨淡雅,变化丰富,富于立体感,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晚清画论家秦祖永 《桐荫论画 》 论曰 :“李鱓复堂 , 纵横驰骋 , 不拘绳墨 , 自得天趣 , 颇擅胜场。”
后人有评李鱓笔墨者,谓之有“霸悍之气”、“失之于犷”。
李鱓书法古朴,具颜、柳筋骨。喜在画幅上长题满跋,参差错落,写满画面,于质实中见空灵,画面气韵益加酣畅。秦祖永评曰:“书法古朴,款题随意布置,另有别致,殆亦摆脱俗格,自立门庭者也”。
传世画迹有南京博物院藏《土墙蝶花图》轴、故宫博物院藏《松藤图》轴等。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国书画名家全集”,有《李鱓画集(上下卷)》。
艺术年谱
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 丙寅) 1岁
三月三日,生于江苏兴化。 李鱓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在地方颇有名气的知识分子。祖父李法与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等人唱和,工书法,善诗;父亲李朱衣担任过文林郎
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 辛卯) 26岁
赴南京应乡试,中举人。(《国朝画征录》)此前,幼从里人陆震学书,从魏凌苍学画黄公望一路山水,稍长从族兄李丙旦习制艺、从族嫂王媛学画花卉。
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 癸巳) 28岁
九月,客京城。作《山水册》(《澄怀堂书画目录》)。同月,献诗行在。(咸丰修《兴化县志》卷八《文苑传》)嗣后供奉内廷,在南书房行走,从蒋廷锡南沙学花鸟。
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29岁
九月,在热河挹翠山房作《花卉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藏),至冬续完。
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 乙未) 30岁
七月,作《石畔秋英图》(南京博物院藏)。是年,王原祁卒。
1716年(清康熙五十五年 丙申) 31岁
秋,作《萱花扇面图》(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赠侄李道元。
1717年(清康熙五十六年 丁酉) 32岁
供奉内廷。是年,蒋廷锡内阁学士
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戊戌) 33岁
九月前乞归,离开宫廷。九月,于舟中作《没骨花卉册》(日本《定静堂藏明清画图录》),此后活动于大江南北二十年。
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 己亥) 34岁
石城旅舍作《杂花卷》(上海博物馆藏)。
17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 庚子) 35岁
秋,作《小佐盘餐图》。
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 辛丑) 36岁
秋日,仿新罗山人笔法,作《花鸟轴》。
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 壬寅) 37岁
于扬州作《花卉卷》。
1725年(清雍正三年 乙巳) 40岁
与郑板桥、黄慎同寓扬州天宁寺。八月,作《盆菊图》(西泠印社藏)。十月,作《三秋图》。
1726年(清雍正四年 丙午) 41岁
五月,作《松芝图》轴(山东省博物馆藏)。七月从赵家舍,过草马庄,晚过日永庵止宿,为僧人钟英作长卷。九月,作行书五言联:“砥行碧山石,结交青松枝。”(郑板桥纪念馆藏)腊月客扬州竹西僧舍,作《朽墙燕子花》轴。
1727年(清雍正五年 丁未) 42岁
正月,过湖州道中。作《土墙蝶花图》。六月,作书对联:“琴号珠柱,书名玉杯。”(泰州市博物馆藏)
1728年(清雍正六年 戊申) 43岁
八月,与郑板桥、黄慎同客天宁寺。秋,寓都门定性庵,书题画截句二十一首。
1729年(清雍正七年 己酉) 44岁
十一月,旅食吴陵,作《山水图》。
1730年(清雍正八年 庚戌) 45岁
重新入宫,被钦定随刑部侍郎高其佩学画。十月,在扬州作《松藤图》(故宫博物院藏)。
1731年(清雍正九年 辛亥) 46岁
七月,作《月季图》(扬州博物馆藏)。
1732年(清雍正十年 壬子) 47岁
闰五月,作《松萱瓜瓞图》,华新罗跋画。
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 癸丑) 48岁
十二月,作《岁朝平安图》(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 甲寅) 49岁
正月,作《蕉荫鹅梦图》(南京博物院藏),题:“廿年囊笔走都门,谒取明师沈逸存。草绿繁华无用处,临行摹写天池生。”春日,于兴化僧舍作《雁来红》。(《古缘萃绿》)十一月,与板桥居士、莲若上人过登李世兄宅,补题《竹菊图》(扬州博物馆藏)。
再次离开了宫廷,返回扬州,绝望。
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 乙卯) 50岁
在扬州,作《花卉册》(故宫博物院藏),题画有“辕门桥上卖花新”一诗。本年数次作《五松图》。作《富贵宜男图》。(《十百斋书画录》)
1736年(清乾隆元年 丙辰) 51岁
正月,赴京谒选,过古琅琊,晤李方膺,作《年年顺遂图》。过沂州,为元翁作《十里荷风图》(故宫博物院藏)。作《杂花册》十二开于西山卧佛寺。
1737年(清乾隆二年 丁巳)52岁
仲春(二月),作《芍药图》(西安博物馆藏)。三月上巳日,在北京扬州会馆作四言联“为官已老,续画何人”。秋,赴山东知临淄县。
1738年(清乾隆三年 戊午) 53岁
五月,作行书《兰花诗》(故宫博物院藏)。七月,作《花卉册》十二帧。十月,调署滕县知县。十二月,于都门卧佛寺写《杏花春燕图》。
1739年(清乾隆四年 己未) 54岁
在滕县任上。二月,作《受天百禄图》(《爱日吟庐书画续录》)。春,作《古藤黄鸟图》(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1740年(清乾隆五年 庚申) 55岁
二月,作《山水册》(南京博物院藏)。罢官(《喜上眉梢梢》图题)。为政清简,士民怀之,忤大吏罢归,留滕者三年。(《滕县志》)
1741年(清乾隆六年 辛酉) 56岁
三月十六日,致信郑板桥,介绍戴遂堂订交(《明清画苑尺牍》)。四月,作《桃花柳燕图》(天津历史博物馆藏)。七月,作《喜上眉梢图》(镇江博物馆藏)。
1742年(清乾隆七年 壬戌)57岁
正月,作《竹树图》(广西区博物馆藏)。往返于弯德、滕县、泰安,崮山旅次,作《杂画册》十帧。三月三日,作《松鹰图》(《知鱼斋书画录》)。九月,在滕县见月草堂作《蕉荫睡鹅图》(江苏国画院藏)。
1743年(清乾隆八年 癸亥) 58岁
离滕南归。四月,作《墨荷图》(故宫博物院藏)。闰四月,作《风雨芭蕉图》(苏州博物馆藏)。
1744年(清乾隆九年 甲子) 59岁
五月,贺园落成,受园主贺君召之邀,与御史准泰等为之唱。十月,于崇川寓斋作《红儿映雪图》(故宫博物院藏)。十二月,作《紫绶金章图》(南京艺术学院藏)。
1745年(清乾隆十年 乙丑) 60岁
正月,作《花卉卷》(天津艺术博物馆藏)。十月,由兴化赴扬州,居小东门内西雷坛。腊月,作寄侄书,内云:“近复作出山想,来郡城托钵,为入都之计。”
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 丙寅) 61岁
春月,指墨作《蕉鹅图》于平山堂。六月,与李等雅集贺园,题凝翠轩联云:“出郭此间堪歇脚,登楼一望已开怀。”秋,作《松石牡丹图》(南京博物院藏)。
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丁卯)62岁
正月,为智高年学兄作《石榴蜀葵图》。四月,作《玉兰牡丹图》(南京博物院藏)。六月,作《故园图》。九月,作《五松图》四幅。十月,作《加官图》。
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 戊辰) 63岁
二月,在兴化作《年年富贵图》。作《富贵有余》(《支那名画宝鉴》)。三月,作《傲霜图》(北京市文物局藏)。八月,在浮沤馆作《椿萱百龄图》(《十百斋书画录》)。
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 己巳) 64岁
新春,为顾衍学兄作长卷《冷艳幽香图卷》(南京博物院藏)。作《指墨芦鹅图》。五月,作《松柏蕙禽图》、《荷花鸳鸯图》。十月,作《双松》(《笔啸轩书画录》)。
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 庚午) 65岁
正月,作《牡丹幽兰图》。四月,作《芭蕉独鹅图》。五月,在兴化浮沤馆作《设色花树》。夏,在竹西寓斋作《幽兰牡丹图》,首题《影落幽兰》。秋,作《蕉竹图》。
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 辛未) 66岁
三月,为元敷作《鸳鸯莲子图》。四月,在扬州兰若僧房作《松石牡丹图》。七月,在兴化浮沤馆仿天池生笔意作《松树图》。八月,作《秋柳鸣禽图》。十月,在兴化作《松树牡丹图》。
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 壬申) 67岁
三月,作《梅石小鸟图》,又为祝蒋斋年六十寿辰作《五松图》。春,作《花鸟册》。四月,在兴化浮沤馆作《花卉册》。五月长至后一日,为念翁作行书《修葺临淄官舍诗旧作四首》(扬州博物馆藏)。九月,作《菊》(《南画大成》)。板桥在潍县署中,有“平山堂北,梅花岭畔,神魂系之!”等语寄李复堂。1753年 (清乾隆十八年 癸酉) 68岁
正月,寓蒲州(泰州)梅熟庵,作《花卉十二条屏》。三月,在梅熟庵录旧作《头白》诗,作《三友图》《黄鹂》《五松图》。四月,作《牡丹》(《南画大成》)。七月,作《玉兰海棠图》。八月,作《篱菊雄鸡图》。
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 甲戌) 69岁
正月,为李道园作《兰竹文石图》。二月,作《荷塘双鸭图》。四月,作《松藤牡丹图》。闰四月,作《花鸟图》。七月,作《风竹图》。八月,作《花鸟图》。十月,客吴陵(泰州),在缪公祠作《城南春色图》。十二月,作《荷花图》(《南画大成》)。
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 乙亥) 70岁
居扬州竹西僧舍。与郑板桥、李晴江合作《岁寒三友图》。四月十五日,郑板桥作《饮李复堂宅赋赠》。十月,作《风雨芭蕉图》(山东省博物馆藏)。
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 丙子) 71岁
春,作《牡丹松藤图》《花卉图》。夏作《杂画册》。七月十日,题“寓郡城天宁寺”。
殆于是年九月,卒于南通。
代表作
花鸟册
乾隆时原装裱,品相绝佳,原藏日本,尺寸46.2*31.2厘米,此册似为李鱓册页中尺寸最大的一本者。
故园图
《松藤图》
纸本设色,纵126厘米,横62.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家中年时作品,一改规矩工整为纵逸潇洒。右上空白处题七绝一首:“吟遍春风十万枝,幽寻何处更题诗。空庭霁后帘高卷,一树藤花夕照时。”
上海博物馆藏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