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往往》中国当代作家池莉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十月》1997年第4期。
内容简介
《来来往往》以主人公康伟业的情感遭遇为中心,他生于新中国,当过红卫兵,经历过大串连、上山下乡、招工回城。经人介绍认识了高干子女段莉娜。康伟业起初并不中意于段,但经段的软硬兼施和不懈努力,康伟业与她结为夫妻,一步步走进生活的步调之中。但良好的家庭背景使段莉娜具有特强的政治性和优越感,对于出身工人身份的康伟业,总有那么点儿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味道。康伟业通过与段莉娜的结合,由工人阶层上升到了干部阶层。改革开放,康伟业段莉娜的家庭受到震荡,康伟业下海经商,身手不凡,成了大款。事业上的成功,使得康伟业春风得意自信非凡,而段莉娜的思想却停滞不前,她无法正视自己所处的时代,更无法接受康伟业进入商品经济社会后价值观的变化。康伟业的积极参与并适应,令段莉娜难以接受。于是,矛盾与冲突不断加剧,夫妻间的情感逐渐淡漠。康伟业在下海经商时,邂逅了聪明能干、风情万种的林珠,俩人因频繁接触而产生了强烈的感情碰撞,不可抑止的发生了一场摧肝断肠的爱情。但最终,这段爱情还是以破碎告终,虽然双方都有了谈情说爱的物质基础,但却最终导致其向世俗现实低头。而在此之后,性感、前卫的时雨蓬就如她名字一般给了康伟业需要时的慰藉,但最终,两人的爱情没有一起走向终点。
成书过程
《来来往往》这部小说最初为七万字,后来经过池莉自己的阅读后,增添到了十一万字。在写作《来来往往》的时候,池莉每天都看时间,因为《
十月》杂志的发稿日期分分秒秒逼近,而且她答应的是给他们留一个中篇小说,不是长篇小说,他们留的版面也是中篇的长度而不是长篇的长度。所有的因素都在事先发生,后来的小说只能按照这些因素去写,而这么职业化地赶写小说也使池莉留下了很多的遗憾。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自已自由地去写,舒展地去写,或者不想写的时候不写,去玩。最终,1998年5月17日晚上,池莉很有精神地接着写完了《来来往往》,写作时候涌出的许多想法是白天还没有的。
人物介绍
康伟业
康伟业出生在新中国,少年时他臂带红卫兵袖章写过大字报,串连,在天安门广场被毛主席接见过,之后上山下乡,又招工回城,在肉联厂工作。由于他“高高的个子,相貌不俗,人又聪明好学”,被厂医李大夫青睐,给他介绍了一位“思想进步,事业心强,身体健康,容貌端正”的军队高干子女段莉娜做女朋友。二人认真地谈了两年多恋爱,其间康伟业虽多次打退堂鼓,但均在段莉娜义正辞严的胁迫下告败,终于结婚生子,开始了平凡人生。改革开放,康伟业段莉娜的家庭受到震荡,康伟业下海经商,身手不凡,成了大款,人越发器宇轩昂,风流倜傥,段莉娜却越来越庸俗丑陋,不由康伟业不移情别恋,与一聪明能干又风情万种的外企白领丽人林珠发生了一场摧肝断肠的爱情纠葛。
康伟业一直在寻找和认识自己。他作为剧中风流倜傥的成功人士,是被几个女性包围的核心人物,且小说以他为轴心侧重叙述他三种不同的情感体验,但实际上看似强大的男权视域却是坍塌的、无力的。虽说他先后来往穿梭于几个漂亮的女人之间,成功的事业加上温柔富贵之乡,是何等的潇洒和占尽春光;殊不知,其现象背后更多流露出的还是几许疲惫和无奈。与妻子段莉娜,是特殊年代下结成的“革命同志”式的婚姻,平淡的生活甚至没有一丝波澜;与林珠,如果可以称得上是爱情的话,虽充满激情,怎奈她“不食人间烟火”(不会或者说不愿下厨做饭),几顿“面包牛奶加香肠”之后,其实已注定他的金屋藏娇不会长久;与时雨蓬,则没有或根本用不着激情,只因其长相酷似他的所谓初恋情人,他们才有这种戏剧性的来往,最终他也没能留住身边这个“游戏人生”的现代女孩。或者确切地说,他终于意识到这不是他所想要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讲,“她像是一扇门可以轻易推开,但我不想走进,因为我知道那里面没有我想要的东西”。于是,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情感体验之后,无论他再做出何种选择,都注定不会是完满的结局。他注定失去走过他身边的每个女人,他注定灵魂依然漂泊,他注定还会来来往往走下去。
段莉娜
段莉娜高干家庭出身,自然有意无意地比同龄人多了一些傲慢和居高临下,但她对丈夫在外“彩旗飘飘”的忍气吞声、无可奈何以及对公爹的悉心照料,又符合中国传统的贤德规范,不失为一个善良的女人。
作品影响
1998年,根据《来来往往》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上映,由导演
田迪执导,
濮存昕、
吕丽萍、
许晴领衔主演。
作品鉴赏
哲学意味
《来来往往》既继承了作者前期对丰满而琐碎的都市市民生活的关注,又避免了其后期作为女性主义者所带来的某种偏激。在《来来往往》中,池莉并没有把康伟业仅仅作为一个男性观察,对段莉娜、林珠、时雨蓬也不是一概以受害的女性这一目光来关注,这就使得她能够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关注人生。在小说中三位女性代表了三个剧烈变化的时代,而康伟业由于身处其中则成为这一变化的直接见证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康伟业更多的是代表了作为个体的“人”在面对由段莉娜、林珠、时雨蓬所象征的现实世界时所经历的体验,从而使这篇小说具有了更高的哲学意味。
人生悲剧
《来来往往》彻底否定了世俗生活中不切实际的幻想,人物一次次反抗的行为均在重重阻力的压迫下宣告失败,康伟业拖着疲惫的身子又返回到了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在康伟业与段莉娜交往伊始,他看清了她的强势,愤怒过她们家给自己的嘲笑与冷讽,他想要拒绝关系的深入发展,但始终犹豫不决。他既背叛了自己又伤害了段莉娜,他以远离的方式逃避将要和段莉娜结婚的事实,但在段莉娜的胁迫与利益的驱使下又勉强同意结婚。婚后他奔波于工作与家庭之间,满足于微薄的工资与家庭责任。他也想摆脱这些琐碎的家务与不尊重自己的妻子,但是他总能为自己找到合适的理由去否定这些不满的情绪,反抗的行动在既定的社会秩序面前总是苍白无力的。改革的大潮终于让他大展拳脚,重获自由与梦想的权利。他与妻子间变与不变的鸿沟无法填补,终于与知识女性林珠揉搓出炽热的爱情。康伟业的情感生活和婚姻生活都体现了池莉对于爱情的看法:“现实生活中只有两情相悦,而没有爱情”,如果有爱情的感觉的话,“那就是两人永不圆满,永不相聚,永远彼此牵不着手。即使人面相对也让心在天涯,在天涯永远痛苦地呼唤与思念”。既然爱情是一种不圆满,那由这种不圆满组合而成的婚姻(何况康伟业的婚姻并非建立在爱情之上),势必就如一座围城禁锢着他,而现实所需要的物质基础与抵挡平凡、拒绝诱惑的艰辛又在啃噬着他不安躁动的内心。他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困兽之斗,犹如西西弗斯般反复无力反抗着婚姻生活的平淡乏味和世俗生活的平庸。从他厌倦和妻子不平等的婚姻关系到羞愧于做男人的自尊以及忙碌无为的世俗生活,婚姻似乎加剧了他人生的平庸与无奈。他越来越感受到结束这段婚姻的迫切,于是开始了最强烈的一次反抗,为了那早已丢失的爱情。可是这凭借内心强大的洪流与冲动的努力与反抗,却最终在一连串的社会阻力中宣告失败。世俗的生活、家庭婚姻的关系与责任钳制着,使他张扬的生命意识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叛中萎缩、困顿,最后他向现实低头投降。人逐渐意识不到或不敢直面生命的形态,最后如康伟业般在尘世中堕落,活在生活的表层,渐渐麻木、自私、平庸、物化,却认为这是命运无情的戏弄。
出版信息
《来来往往》首次发表于《
十月》1997年第4期,作家出版社于1998年8月出版单行本,后收录至池莉的小说集中。
作者简介
池莉,中国当代作家,湖北人,现居武汉。现任武汉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其创作的小说《
烦恼人生》《
不谈爱情》《
太阳出世》(“人生三部曲”),是中国新时期“新写实小说”文学流派发轫之作。历年来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及各类文学奖项八十余种。《来来往往》《
小姐你早》《
你以为你是谁》《
生活秀》《云破处》等多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话剧、京剧、楚剧及法国话剧。作品被翻译为法语、英语、西班牙语、日语、德语、韩语、泰语、越南语等多个语种,不断在海外出版。
主要作品见《
池莉经典文集》,另有散文集《
熬至滴水成珠》《
来吧孩子》《
立》《石头书》《与女儿一起成长》,诗集《
池莉诗集•69》。近作长篇小说《
大树小虫》描绘了三代人的百年命运,引发各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