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评事文集后序

唐代柳宗元散文作品

《杨评事文集后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为杨凌的文集所写的后序。

作品原文
杨评事文集后序
赞曰:文之用,辞令褒贬,导扬讽谕而已。虽其言鄙野,足以备于用。然而阙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动时听,夸示后学。立言而朽,君子不由也。故作者抱其根源,而必由是假道焉。作于圣,故曰经;述于才,故曰文。文有二道,辞令褒贬,本乎著述者也;导扬讽谕,本乎比兴者也。著述者流,盖出于《书》之谟、训,《易》之象、系,《春秋》之笔削,其要在于高壮广厚,词正而理备,谓宜藏于简册也。比兴者流,盖出于虞、夏之咏歌,殷、周之风雅,其要在于丽则清越,言畅而意美,谓宜流于谣诵也。兹二者,考其旨义,乖离不合。故秉笔之士,恒偏胜独得,而罕有兼者焉。厥有能而专美,命之曰艺成。虽古文雅之盛世,不能并肩而生。
唐兴以来,称是选而不怍者,梓潼陈拾遗。其后燕文贞以著述之馀,攻比兴而莫能及;张曲江以比兴之郤,穷著述而不克备。其馀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文之难兼,斯亦甚矣。若杨君者,少以篇什著声于时,其炳耀尤异之词,讽诵于文人,盈满于江湖,达于京师。晚节遍悟文体,尤邃叙述。学富识远,才涌未已,其雄杰老成之风,与时增加。既获是,不数年而天。其季年所作尤善,其为《鄂州新城颂》、《诸葛武侯传论》、饯送梓潼陈众甫、汝南周愿、河东裴泰、武都符义府、泰山羊士谔、陇西李镍凡六《序》、《庐山禅居记》、《辞李常侍启》、《远游赋》、《七夕赋》皆人文之选已。用是陪陈君之后,其可谓具体者欤?
呜呼!公既悟文而疾,既即功而废,废不逾年,大病及之,卒不得穷其工、竟其才,遗文未克流于世,休声未克充于时。凡我从事于文者,所宜追惜而悼慕也!宗元以通家修好,幼获省谒,故得奉公元兄命,论次篇简。遂述其制作之所诣,以系于后。
注释译文
[1]杨评事:杨凌,柳宗元岳父杨凭之弟。柳宗元《先君石表阴先友记》云:“杨氏兄弟者,弘农人。……凌,以大理评事卒。最善文。”杨凌卒贞元七年(791),其文集不传。此文作年不详。
[2]赞:文体的一种,以赞美为主。
[3]辞令:交流的言辞。
[4]导扬:引导颂扬。讽谕:用委婉曲折的言辞进行讽刺劝导。
[5]鄙野:粗疏。
[6]文采:指文章的艺术性。
[7]竦动:惊动。
[8]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立德、立功、立言……此之谓不朽。”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身殁而其言犹存。朽:这里指不被流传。
[9]不由:不从,不做。
[10]抱:坚守。
[11]假道:凭借着道。
[12]经:指儒家经典《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
[13]述:圣人所写称“作”,一般人所写称“述”,故孔子有“述而不作”之语。见《论语·述而》。
[14]著述:指议论、记叙之类的文章。
[15]比兴:用比兴手法的诗歌。此文以比兴代指诗歌。
[16]《书》之谟、训:《尚书》有《大禹谟》《皋陶谟》《伊训》。
[17]《易》之象、系:《周易》分经、传两部分,传有《象上》《象下》《系辞上》《系辞下》,为解说《易经》的文字。
[18]《春秋》之笔削:《春秋》为春秋时代鲁国的编年史,相传孔子据《鲁春秋》修订《春秋》,一字之间寓有褒贬。“笔削”即有所删改之意。
[19]要:要领。
[20]词正:措词严正。理备:说理充分。
[21]简册:古代无纸,写于竹简,连缀成册,故称。
[22]虞、夏之咏歌:虞,虞舜。夏,夏禹。相传《击壤歌》出尧时,《南风歌》出舜时,《涂山歌》出禹时。
[23]殷、周之风、雅:殷即商。《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都是周朝作品,柳宗元认为也有股商时的作品。
[24]丽则:华美而合乎法则。扬雄《法言·吾子》云“诗人之赋丽以则”。清越:指音韵清亮高昂。
[25]畅:畅达。意:意境。
[26]谣诵:歌唱和朗读。
[27]二者:指著述和比兴,即文章与诗歌。
[28]偏胜:只在某个方面擅长。独得:只能得其中之一。
[29]厥:其。能:可以做到。专美:专擅一项,一个方面好。
[30]艺成:才艺成功。《礼记·乐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31]虽:即使。文雅:高雅文化。
[32]并肩:指诗文兼善。
[33]是选:这方面的突出人物。指诗文兼善方面。
[34]梓潼:唐梓州梓潼郡,今属四川。陈拾遗:陈子昂,梓州射洪人。尝为右拾遗。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正风雅。两《唐书》有传。
[35]燕文贞:张说,字道济,洛阳人。玄宗朝宰相,封燕国公。谥文贞。为一代文宗,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两《唐书》有传。
[36]极:指取得很高的成就。
[37]张曲江: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玄宗朝曾为相。所作《感遇诗》即为兴寄之作。两《唐书》有传。郤(xi):同“隙”,空余时间。
[38]不克备:不能完备。
[39]一隅:一个角落。此指一个方面。
[40]弥:更。
[41]篇什:此指诗歌作品。著声:享有名声。
[42]炳耀:光彩夺目。尤异:尤其不同。
[43]江湖:泛指五湖四海。
[44]遍悟:全面理解。文体:指各种文体。
[45]邃(sui):深,精通之意。叙述:指述事文。
[46]老成:老练。
[47]夭:夭折,指死亡。
[48]季年:晚年,去世前的几年。
[49]鄂州:唐鄂州江夏郡,今湖北武昌。
[50]诸葛武侯:三国时蜀相诸葛亮,曾被封为武乡侯。
[51]饯送:设宴送别。陈众甫:其名亦列柳宗元《先君石表阴先友记》中。周愿:李肇《唐国史补》卷上、阙名《大唐传载》、赵璘《因话录》卷四皆载其逸事。裴泰:贞元十八年(802),裴泰为安南都护。符义府:岑仲勉《唐史余渖》卷二“再说苻载”条云即符载,符载字厚之,或其曾名义府。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曾云符载当作载。羊士谔:字谏卿,贞元元年(785)登进士第,为监察御史等,后贬巴州刺史,又为资、洋、睦等州刺史,入为户部郎中。李鍊:未详。
[52]李常侍:陈景云《柳集点勘》卷二:“《辞李常侍启》,案常侍名兼,建中二年,以鄂岳防御使加散骑常侍,见赵憬《鄂州新厅记》。又评事集中《鄂州新城颂》即为兼作,盖颂其破李希烈功。”
[53]人文:人间优秀文章。
[54]陈君:指陈子昂。
[55]具体:指像陈子昂一样诗文兼善的人。
[56]即功:接近成功。
[57]克:能够。
[58]休声:美好的声誉。
[59]省谒(xingyè):拜见。
[60]元兄:指杨凌之兄杨凭。
[61]论次:依照次序编排。篇简:指文稿。
[62]诣:造诣。
作品鉴赏
先从文章与诗歌的源流说起,再说二者难以兼善,为下文埋下伏笔。茅坤:“览此序,亦可见古之欲兼诗与文而并盛者,亦世所难,而况吾曹乎?”(《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二一)
章士钊:“《杨评事文集后序》在子厚集中,是一叙说文章流别极有关系之文字。读此文,于初、中两唐之文事沿革,及文人流派,可得一览无余。”(《柳文指要》上《体要之部》卷二一)
此篇是为杨凌的文集所写的后序。杨凌于柳宗元为长辈,故追惜悼慕之意溢于言表。先写诗文不同,再写诗文难以兼善,方归结到杨凌的诗文。又说杨凌创作,早年以诗名,晚期重著述,所举名篇也都是文章。孙琮说:“一篇大段有四:第一段叙文章流别,原有此二种。第二段言世罕兼通,曾难其人。第三段述评事能兼通二种。第四段述已叙述遗文。妙在有第一段分别源流,便见第四段自己论次不谬,有第二段世罕兼通,便见第三段评事旷代一人,自是文章互相照耀处。”(《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二)林纾说:“不坐实,不过誉,言至得体。”(《韩柳文研究法·柳文研究法》)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县)人,世称“柳河东”,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受重用,不久王叔文败,贬永州司马,放浪山水间,以诗文自娱。元和十年(815)移柳州刺史,有善政,世号“柳柳州”。元和十四年卒。柳宗元和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江雪》《永州八记》等。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