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震

明朝漳州唯一状元

林震(1388-1448)字敦声,号起龙,长泰县城人,生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十一月初一(11月29日)。他10岁丧母,事继母以至孝。

人物生平
林震的高祖林勤劳和两个弟弟勤王、勤业,宋末从仙游县移居长泰县。林勤劳住在今科山村畚箕山产坑社(今已废社)。曾祖林贵,号松庵,还继续住在产坑。到了洪武初,林震的祖父林汝祥给漳州府和长泰县衙办公事,所以移居到长泰县城景元坊。林汝祥日夜小心,乐于助人,所以能保全身家。时同事有违法者,或充军,或死路边,子孙飘零。
林震父亲林广,字希大,娶长泰县南门外钦化里溪园社张氏为妻。张氏逝世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四十一,林震时十岁。林广再娶龙溪县萧氏,生林震四个弟弟——林靖,字敦仁(逝世于永乐十一年,妻王氏);林恺,十多岁就死了;林复,字敦济;林贤,字敦徳。林广逝世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五十九,林震时二十九岁。
林震,字敦声,号起龙,民籍,生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十一月初一日戌时。林震年少时,虽也说他家贫好学,实际上还是家境温饶,衣食无虞。他生性勤俭,白天砍柴,晚上读书。
林震孝顺继母,友爱兄弟,抚养教诲侄子就像自己的孩子。林震后来成了生员,但也捐了名国子生,刚二十岁就在长泰县学读书,专攻《尚书》。父亲在病急时,嘱咐林震:你先世都不仕,孜孜务善,你要励学以等大用。
永乐十八年(1420),林震与同县八人去福州参加举人考试,走到朝天岭被老虎咬死一人,其余七人全部考中举人。林震考中第六名,时三十有三岁。考中举人后,继续刻苦攻读,俊秀多与其从游。
林震的妻子薛氏,生了儿子林弼、林干,但是薛氏过早逝世了,长子林弼夭折了。
林震研读儒家经典,道深而理纯,言行如其所学,谦虚谨慎,能引经据典解释疑问,慎于交友,所交好者都是淳朴诚实之人,不造访权利之门。
宣德五年(1430),四十三岁的林震以县学生身份到北京参加科举进士考试。
二月七日戊寅,宣德帝命右春坊大学士王英,翰林院侍读钱习礼,为行在礼部会试考官赐宴于本部。朝廷会试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场如例举行。会试卷规定在考后十日内阅完,林震会试考中第十五名。
二月二十二日癸巳,行在礼部奏告宣德帝,会试天下举人得中式者陈诏等一百人。
二月二十四日乙未,宣德帝侍奉皇太后,率领皇后谒长陵、献陵。车驾发京师。
三月九日己酉,车驾回到京城,文武百官、军民、耆老及四裔朝贡之使,皆出迎,自都门至清河道路相属望。车驾至,皆拜稽,呼万岁。宣德帝奉皇太后,率皇后谒奉先殿。宣德帝率皇后,奉皇太后还宫。行礼毕,上御奉天门朝群臣。
由于宣德帝谒拜长陵、献陵,所以三月初一殿试无法如例如期举行。这时,行在礼部尚书胡濙等官于奉天门奏请试期,诏令三月十五日乙卯举行。
三月十七日丁巳早,宣德帝亲阅举人所对策,赐林震等一百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贡士们先到奉天殿锦衣卫设立的点名处签到,再听鸿胪寺官传胪唱名,后随行在礼部官,鼓乐前导,到长安左门外张挂黄镑,最后顺天府官用“伞盖仪”从送林震归第。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状元游街”。
福建举人揽括一甲三名进士,状元长泰林震,榜眼建安龚錡,探花莆田林文。
三月十八日戊午,赐进士宴于行在中军都督府,宴毕,赴鸿胪寺练习礼仪。(《登科录》)
三月十九日己未,赐进士林震朝服冠带。(《登科录》)
三月二十日庚申,进士林震率诸进士上表谢恩。(《登科录》)
三月二十一日辛酉,进士到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登科录》)
三月二十六日丙寅,行在吏部奏:“会试副榜举人胡志等六百八十九人,当授署学正、教谕、训导。其中尹昌等七十人,告愿入国监读书者,有例。陈文升年十九,已食廪膳,告还乡依亲读书,旧未有例。 ”宣德帝说:“愿入监者如例,年少愿依亲者亦从之,彼有志于学,又得在父母之侧,且与平昔师友相琢磨,学亦可进。”(《实录》)
三月二十九日己巳,宣德帝命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金幼孜说:“新进士多年少,其间岂无有志于古人者?朕欲循皇祖时例,选择俊秀十数人就翰林教育之,俾进学励行,工于文章,以备他日之用。卿等可察其人,及选其文词之优者以闻。”于是士奇等选萨琦、逯端、叶锡、陈玑、林补、王振、许南杰、江渊八人以闻。宣德帝命行在吏部俱改为庶吉士,送翰林进学,给酒馔房舍,月赐灯油钞,悉如永乐之例。复命兵部各与皂隶。宣德帝又顾士奇等曰:“后生进学必得前辈老成开导之,卿等日侍左右无余闲,其令学士王直为之师,当提督教训,所作文字亦为开发改窜。卿等或一两月,或三月一考阅之,使有进益。如一二年怠隋无成,则黜之。”又命礼部尚书胡濙说:“进士新入翰林各赐文绮衣一袭,钞三百贯。”(《实录》)
三月三十日庚午,擢第一甲进士林震为行在翰林院修撰,龚錡、林文为编修。(《实录》)
四月十九日,行在工部奉命在北京国子监立进士题名碑。(《登科录》)
林震或不适北方干燥气候,经常流鼻血,还有难言的狐臭,又要靠近侍候皇上,处境非常的尴尬。他也不想外放当官,一直想引疾归田。
宣德八年(1433),三年秩满,林震工作考绩为最高一级“最”。这一年,朝廷赠其父亲从六品儒林郎、翰林院修撰,赠其生母张氏太安人,封其继母太安人,赠其妻子薛氏安人。
宣德九年(1434),林震请假回家。回家前,林震请同年探花,翰林院编修林文为父亲写《赠儒林郎翰林院修撰林先生志铭》。朋友们都来为他送行并赠诗、饯别,情景比较隆重。王直还写了一篇《赠翰林林修撰诗序》,婉转规劝了林震不要辜负皇恩,不要一去不回。
宣德十年(1435),宣德帝逝世。翰林院修《宣宗实录》,一直修到正统三年(1437)完成,林震都没有参与,也没有侍正统帝于经筵。
林震请假三年,一直到正统元年(1436)。在此期间,他再娶龙溪香州社黄长史之女为妻。林震偕黄氏一起回北京。黄氏后来生一女,闺名妙娘,一男曰祯。回北京后,林震屡次辞归,朝廷不允许。
正统二年(1437)十一月二十七日,朝廷封林震继室黄氏为安人,敕书犹存。
正统四年春(1439),朝廷终于允许林震辞职回家。他在朝廷任职,连本年计算在内,前后有十年之久,而实际在北京工作也就只有六年。林震惭愧地悄悄地离开北京后,在家里办学教书,生徒很多,时时以读书为乐。林文说“所作诗文,有遗稿藏于家”,林有孚说“有诗若干首,文集若干卷”,而林有孚最后实际总结只说“诗作一本”,所以我们能看到的林震诗只有若干首而已,林氏族谱也凑了十七首张弼诗冒充林震的诗。
正统六年(1441),广东聘林震主持乡试。他选拔举人,至公无私,所发解者,皆一时之俊英。
正统十年(1445),长泰县重修学宫,在明伦堂立历代科贡题名碑,请状元林震作记。林震应邀写了《儒学科贡题名记》。文章言简意赅,富有劝勉力学之情。
正统十三年(1448)六月十一日巳时,林震以疾卒于正寝,享年六十一岁,停棺于家。儿子林祯年方五岁。
正统十四年(1449),邓茂七沙尤悍寇侵境陷城,焚毁民居,延及其家,毁林震之柩。时黄氏带着林祯逃乱于漳州城,贼寇退去才回到县城。黄氏与儿子林干收拾林震的遗骸,重新置棺殡敛。不幸的是林干在这年也夭折了。
景泰三年(1452)十二月十三日,卜葬林震于钦化里康林山之原(今属官山村),坐丙向壬。坟墓仅土丘,竟无墓碑。天顺(1457~1464)初,林祯寄信给尚宝司卿兼翰林院侍讲学士林文求墓志铭。林文遂含泪执笔为林震作墓志铭。
总而言之,林震学问赅博,道德修养良好,但厌倦仕途。为人谦虚谨慎,虽不喜欢社交活动,但在社会上做人还是可以站得住脚的;虽贵为状元,但与世无争,这可以影响和改变那些世俗的傲慢的人。
林震是漳州府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正德五年(1510)庚午,武陵陈洪谟宗禹来当漳州知府,第二年,为作牌坊于郡治左方,匾曰:“漳南三俊”。下书状元林震、榜眼李贞、探花谢琏,将以为来学劝。隆庆六年,知府罗青宵改塔口街“拱辰坊”为“状元坊”。一面为明初征对人才第一刘驷,一面为宣德庚戌科状元及第林震立。
长泰县在南街景元坊附近为林震立“状元坊”,以示彰扬。正德六年(1511),提督杨子器重修,可惜毁于康熙年间的火灾。
个人著作
一、确实是林震诗作
1、《和黄公文史<题西宫>诗》(《和黄公文史<题紫极宫>诗》):这首诗是林震自己到紫极宫读书时,看到黄文史在西宫墙壁上的题诗而和作的。
2、《长短歌》:这首诗是林震未中举人时作的。
3、《归省》:宣德九年甲寅,林震从北京回家探亲,到达闽南时作。
4、《赠<郑氏族谱>》:林震应同僚郑深道之请而书赠的。
5、《得致仕归》:正统四年,林震辞职后作。
6、《自叙》:林震辞职后的回忆之作。
7、《劝学歌》:林震辞职后在家办学,当教师时作。
二、可能是林震诗作
1、《题漳之第二铺仙亭岩一首》:题在仙亭岩壁上。仙亭岩在长泰往漳州第二铺路程。
2、《喜雨》:歌颂某知县求雨成功。
3、《麦秋》:喜见闽南暮春麦子成熟。
4、《赞颜子》:歌颂孔子弟子颜回安贫乐道。
5、《感怀》:表达作者无忧无虑,轻松自如的心情。
三、别人送林震的诗作
按照诗的题目和内容是送给别人的。
1、学士刘溥《送行》:这首诗是太医刘溥送林震辞职悄悄回家的,歌颂林震高洁的品质。
2、解元主事黄文史《送梅并诗一首》:老乡黄文史老前辈送给林震的歌颂梅花的诗。
四、记文一篇
《儒学科贡题名记》
五、《林状元集》
林震诗十六首。在《四库全书》里,至今没有能看到。《四库全书》/集/别集类/明朝 / 《林状元集》。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