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兰复花图

明末清初王铎所著手卷

《枯兰复花图卷》作者是明末清初书画家王铎所著的一篇手卷。该手卷全卷32.6X1035.5cm。现藏于苏州博物馆

作品原文
《枯兰复花图卷》释文:
已丑五月夜。同观画。梁眉居。黄于石。张坦公。张天调。薛行坞。傅梦祯。刘瀛洲。宋牧仲。宋赤城。主人玄平号雨恭。时同饮三槐下。王铎。
已丑夏五月廿二日。闻雨恭先生阁下盎中建兰于既萎后倏发一茎三花。予骇焉。萎而花。此中有道。其发兰之为其所以发皇者。果兰之为耶。兰。花卉中抱德者也。孤秀幽藏。异乎炫。无人清湛。异乎佝。不斗艳于鼠姑将离。异乎争。映景乘旺。萼蕤跗联。乃于萎荄勃然生灵光奇馞。於戏。兰亦受命者。气垕理苞。即司百物者。不能閟。况天况墬况人况兰。凡后日千叶万萼。雨先生为国家发无穷光华。流馨千禩。为王者笃材。不与凡卉伍。吾于斯。率尔席上即写兰卷。又纪其三花之像。钟万哗盛与古咎箄。鸠方絜馥臻茂。开一代之昌运。必得一代异人。兰何能为政哉。噫。公之所以楙昭前路迓所以发皇者。佗他日吾以此卷券之矣。西洛王铎跋并画。吋及燃炬在蔬圃中。
枯兰复花图卷
枯兰复花图卷
枯兰复花图卷
人物介绍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
王铎雕像
王铎诞生于河南孟津邑双槐里。王铎的父亲王本仁,以农耕读书为业,教子甚严。王铎就是在这样一个知悉诗书,家境衰落的生活环境中生长起来。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王铎始临习王羲之《圣教序》。三年后,字字逼肖。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王铎始读书,古文数篇而已。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王铎舅陈具茨缔社于乡里,王铎从之学文。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王铎入庠读书,时家境益窘迫,生计维艰。与孟津东20里花园村马氏之女结婚。妻马氏长王铎二岁。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王铎就学干山西蒲州河东书院。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三月,廷试赐韩敬、马之骐、钱谦益及第。岳父马云合辞官返里。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王铎家田仅十三、四亩,贫困时不能一日两粥。舅父陈具茨时相资给。长子无党生。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八月,王铎以禀膳生员赴乡试不中,友人吕维祺举于乡。吕维祺时年二十七岁。
明历历四十一年(1613年),嵩山之内有王铎书屋,当时或就读于此,有诗作《嵩山》五律两首。友人吕维祺中进士。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王铎肆业于西烟寺,得大司寇乔鹤皋器重,令弟子受学于王铎,赖之资给,得以度过荒年。家中园田产两棵灵芝,因名日“再芝堂”。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杨镐统兵分四路攻后金军,战于萨尔浒,明军大败。是秋,王铎读书于邑西谷献山之陈荩吾山庄。舅父陈具茨中进士。书《吴养充墓表》。
明万历四十八年(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七月,明万历帝崩。王铎一姊病故。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王铎中乡试。入冬,王铎来到京师,寓居于京城报国寺,准备参加会试。
天启二年(1622年)三月,王铎捷南宫,殿试名列二甲第58名,赐同进士出身。与倪元璐、黄道周同改庶吉士,王铎与倪、黄之交游即始于此年,时有“三株树”与“三狂人”之谓。
明天启三年(1623年)正月十五日夜,同倪元璐、傅寄庵、许明菴游灯市,有诗纪之。次女相生。
明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王铎受翰林院检讨。是春,王铎返里。四月,舅陈具茨卒,时王铎在榻旁。季冬,有陆浑山之游,继沿伊水北上,过龙门,登香山。
明天启五年(1625年)正月,魏忠贤起用崔呈秀为御史。王铎时在北京。《临王羲之修载帖轴》。《为景圭先生临圣教序册》。十一月十二日,于“蜀亭老先生”斋中,临《兰亭序并律诗帖》。
明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秉魏忠贤意,修《三朝要典》,顾秉谦为总裁。袁崇焕破清军于宁远,王铎喜作《丙寅宁远捷》七律二首。
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崩,五弟信王由检嗣位,诏以明年戊辰改元崇祯。《临王羲之参朝帖轴》
五月,王铎任福建考试官,由东直门出京城,经山东兖州之汶上,继沿运河达杭州府,沿富春江历岩州府之建德、衢州府之两安,后取陆路至玉山、广信、铅山而入福建境内。冬,取路返里,岳父马云合卒。《南皮道上等七律诗帖》。十一月二十三日早,启程返京。
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初春,王铎在京城,充“皇陵陪祀”职。四月,陟翰林院侍讲职。夏,返里,修整“再芝园”艺以新竹。重名之“拟山园”。为“文岳老父母”书《再芝园诗轴》。作《与大觉禅师草书启》。九月,黄道周为王铎作《题王觉斯初集序》。
明崇祯二年(1629年)重阳节,同乡里友人登览邙山,并游鄏山之阴龙洞。有诗作《南山登高同友苗家村夜归漫兴》。十月某夜,友人张名祝来谈,留宿斋中。年底,返京,途中曾投宿于距芦沟桥二十余里的良乡柬长店。
明崇祯三年(1630年)三月十七日,作《太仆与嵩焦公祠碑》。五月,王铎请假告归乡里,某日,约友人及二弟仲和、三弟子陶等相聚于孟津城外一里的柳寺,集会上,王铎舒毫染翰,书写个人吟咏的诗作,王铎复作《游柳寺赋》,以舒雅集之意。同月,作《直隶凤阳府知府载富张公墓碑》。六月二十日,作《王觉斯太史初集.自序》。六月二十五日,作《山西右参政夏衢董公合葬墓志铭》。八月初六日,与友人有洛水之行,当晚,至洛阳白马寺。九月十六日,王铎与张鼎延、邢舜玄二亲家同登金门山顶,遇雨少留山中,时有即兴吟咏诗作(后皆刻入《琅华馆帖》中),归后,复作《金门山记》述其事。张鼎延助其刻《琅华馆帖》并为之作跋。与家人、亲友经伊水而至少室山,于此暂住。初冬,王铎方返孟津。十月十一日,作《中岳神祝祠》。十一月作《袁宜人合葬墓志铭》。某大雪日,与亲友往游郦山龙洞,作《龙洞雪游记》述其事,文甚朴茂。
明崇祯四年(1631年),《为泰器大祠宗书诗轴》。冬,河南孟津一带积雪五尺,百姓多冻馁而死者。
明崇祯五年(1632年)二月,周延儒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温体仁、吴宗达俱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年初,王铎在北京。三月,作《宜人杨氏墓志铭》。奉旨出使山西潞安府,封潞安六合王,途经安肃暂住,抵潞安府时在六月十五日,事毕,经太行返里。河决孟津,百姓溺死无数,王铎五言律组诗14首述其事。
明崇祯六年(1633年)春暮,王铎同家人、奴仆等十余人启程赴京,取道郑州,三月二十一日,从封丘一带渡河,从长垣人河北,三月二十八日,至河北开封府,应开州守王复邀请,宴饮于王复朴园亭。四月,抵达北京,暂居于友人冯祯卿之绿雪园。《为公嫩书诗轴》。九月,书《赠袁枢诗册》。秋冬之际,当任右春坊左谕德职。
明崇祯七年(1634年),王铎在北京。五月,书《赠今础先生扇面八帧》。作《甲戌都下秋日》五古二首。《题青阳山庄五律十首册》。
明崇祯八年(1635年)春,王铎当在右庶子任上。作《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丁君两台墓志铭》《贺顾母太夫人七十寿序》。初秋,王铎以不合温体仁、吴宗达辈,乃自请调任掌南京翰林院事,此行,经河北涿县,于九月先返孟津。时临习“古法帖”之书作,后汇成《琼蕊庐帖》。八月,为“皓老先生”书《临徐峤之帖轴》。深秋,携家人游“南山硐”(即邙山),作五律诗《家中南磵》。十二月,率家人、奴仆等10人,赴南京上任,始乘舟沿黄河东下,在河南东部之虞城登陆,由虞城而夏邑,由夏邑而水城,由水城而宿州。途中为“环州老父母”书《永城道中漫兴诗轴》。
明崇祯九年(1636年)正月,王铎及家人一行抵达南京。同月二十八日,与张湛虚、屈静原集陈春台小桃源,时玉兰九大树盛开。时与张湛虚、屈静源或游历牛首山、燕子矶等名胜。三月,与南京国子监祭酒张诒白同游普德寺。五月,王铎感滞下血,张湛虚时来探望。八月,张湛虚因事北归,王铎不胜惆怅。《临兰亭序卷》。
十月一日,王铎与家岩、家慈、二妹、四弟镆及奴仆七、八人有池河之行,路遇农民义军,时值傍晚,且战且走,仓惶奔逃一夜。友人朱五溪,长子无党自孟津来南京会王铎,与吴飞卿游,为其父作《吴还澹传》。文震孟卒,王铎作《吊文湛诗》七律一首。
明崇祯十年(1637年),范文光为王铎作《觉斯先生诗集序》。二月初一日,王铎题孙谋书《华严经》。二月十六日,王铎携家人北渡长江,返京任少詹事职。二月十七日,行至江浦。《临怀素草书轴》。此行历黄河岸边之双沟,取路暂返孟津。闰四月,于鄏山之阴临古法帖轴。七月朔有八日,作《王氏子弟诫》。七月二十五日,王铎同家奴等十余骑陷农民义军围中,突围而走,自光武陵之西北走牛庄,幸遇故人泛舟水上,始乘舟走脱。是秋,卜居于(山青)嵘山房,作《(山青)嵘山房与诸亲友登其峰等诗文手稿》。九月,与亲友尝集于柳寺。十月,启程赴京,经任县、柏乡、定兴等地。同月,预择王铎为东阁侍班。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正月,王铎晋詹事职。二月七日,太子出阁,王铎当在东宫侍班任上。二月十二日,帝御经筵毕,召封王铎、姚明恭、黄道周、顾锡畴及翰林诸臣问“保举考选孰为得人”。五月二十六日,王铎任礼部右侍郎。教习馆员。七月在经筵讲官任上,时“秋讲”尚未开始,王铎上疏言边不可抚事,当在此顷,其时疏数上,杨嗣昌乃嗾中铛欲廷杖王铎,家人及奴仆皆惊恐,王铎泰然处之。中秋日,作《王氏大传》。九月二十四日,京师戒严,王铎分守京城大明门,幼女佐卒于此顷。十月二十一日,作《铜雀瓦砚铭》。铭曰:“胡以瓦也而跻之栋,沈之渊。胡以吾也而授之几,升之筵。水之汇而胡以浴云飞烟。又何知此后之千百年,谁为主也为谁妍。物之遇合也且然。孟津王铎铭。崇祯十一年,绣衣使者二东张肯仲贶余,余再拜而受,识于北都之大明门,时虏警,时晨于是门三十日矣。十月二十一日午时,铎之附记。”十二月,次女相卒,时已两度上疏乞归省亲,遂返孟津。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居(山青)嵘山房中。春某日,葬次女相于孟津城东山北祖茔之西南。《为心翁书诗轴》《忆过中条语轴》。八月十四日,为“赵深甫”书《京北玄真庙诗轴》《为仲玉书诗轴》。十月,重游谷献山陈荩吾山庄,其时陈荩吾已殁,不胜抚今追昔之感。同月,复返北京。《临王羲之小园子帖轴》。书《万骑争歌杨柳春诗轴》。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正月初十日,为“孟坚”书《洛州香山诗轴》。上元日,书《吾闻朱君文语诗轴》。
三月三日,上遣王铎祭告风雷等坛。《临王羲之丘令帖轴》。夏,为“应五老亲家”书《香山寺诗轴》。九月,王铎受命南京礼部尚书。十月,以家人先行,取路暂返孟津,王铎率家丁25骑随后,行至卫辉张吴店,家人一行陷农民义军围中,农民义军两千余,王铎以25骑驰突往救,竞得救出家人并冲出重围,有诗文纪其事。王铎父病故于此顷,始为父服丧。遂携家人于怀州东湖岸边筑草堂栖之,名曰:“涵晖阁”。时有《纪行诗稿》。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元月,书《柏香帖·思松涧书舍柬友诗四首》。刻石藏河南省沁阳县柏乡镇。同日,并跋《琼蕊庐帖》。三月,同亲翁张玉调,李庚生游月山寺作《月山寺录》。王铎母病故于此顷。秋九月,书《奉景翁诗轴》。十一月,书《赠子房公草书卷》。十二月,黄道周戍楚辰州,王铎作《石斋谪楚南》五律一首,《临王涣之等阁帖卷》。《琅华馆帖册》。为“杨荆岫”书《望白雁潭作诗轴》《飞人诗轴》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二十五日,为“抑庵”《壬午临柳公权帖轴》。春暮,王铎尚在怀州,与“张抱一”等游,书《赠张抱一草书诗卷》、《赠张抱一行书诗卷》。五月,朱五溪、三子无回有太行鸿飞山房之行,寻渡河,暂返孟津,安葬父母于鄏山阴之祖茔。以农民义军进据孟津,忍痛离父母墓旁。与家人,亲眷等近百口人,乘舟而东,复走新乡、滑县、封丘、夏镇等地。于封丘,值南京大理寺评事张如兰丧事,王铎修书与钱谦益,由张如兰长子宁生持之南下往见,请为父铭,钱谦益乃为作《南京大理寺南评张君墓志铭》。十一月二十六日,王铎家人一行至于江苏桃源,妻马氏病故于舟中。时家人栖止小舟之内,倍极艰难,得湖北黄冈“凝之”公助.于河边完丧礼。暂将妻马氏葬于此。《为彻庵书五律诗轴》。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于江苏浒墅关同故友袁枢相聚,为袁枢作《层峦丛树图跋》,中有“明日别浒墅,心犹游其中,王铎题为石寓亲契,癸未三月夜”语。王铎三妹卒于此顷。南下至嘉兴,王江泾,会稽及楚之漳水、黄冈、洞庭湖一带,幼子无争卒。《临王献之、王羲之帖轴》。秋,携家人北归,途经河南菊潭,览《峨眉山纪》,因作五律10首。返乡后,以庐舍尽毁,乃投奔至河南辉县,苏门山南10里之孟庄山志园,将藏书数车贮于孟庄山志园主人郭公隆之“玄览堂”。其时尝与胙城贵履吾、山阴朱五溪游太行三潭,路拾“乌头”以为“芋”,食之,险些丧命。于孟庄山志园书《赠郑公度草书诗册》。四子无技病故于此顷。胙城贵履吾时亦避难居此,有草舍曰:“琴言斋”。十月某夜,王铎于“琴言斋”中,书《王维五言诗卷》。当晚宿干“琴言斋”。次日早,与郭公隆、贵履吾、朱五溪往游“紫团峰”及西崖诸胜,又留宿于友人维章之紫团山宅中。次子无咎率奴仆等自500里外之桃源,迁母灵柩归,移葬于新乡城东二里之水柳湾。《为长正贤契临阁帖卷》。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移家浚城(浚县),寄寓于故友刘通政之“摄生阁”。为“顺后(无阝)亲丈”书《隶书三潭诗卷》。二月,筹划买楫南下,时彭禹峰、张云斋远从数百里外来会王铎,遂一同乘舟至丰、沛、清江浦一带。书《隶书五律诗册》。五月三日,福王朱由崧称监国于南京。再推词臣姜曰广、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时王铎尚未至南京,当在苏、杭一带。六月十三日,王铎见朝。二十三日,予王铎弟镛,子无党世袭锦衣指挥使。七月二十日,夺故大学士温体仁、薛国观、周延儒及总督尚书熊文灿官荫,王铎拟旨削之。八月六日,叙翼戴功,加王铎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荫中书舍人。上《目前急需三款以乞敕行求济时艰事疏》、《为中州死难诸臣疏》等。冬夜书《寄金陵天目僧诗轴》。腊月,书《怀州作诗轴》。《为无知大禅宗书诗轴》。
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初六日,加王铎少保,予荫。上元灯下,为七舅书《宿江上作诗轴》。同月十九日,叙殿工,赐王铎金、币。二月二十一日,王铎六请告归。同月二十六日,王铎晋少傅。三月初,有北来太子,帝使百官验对,马士英、方拱乾、王铎等极言其伪。《为更生武老亲翁书诗轴》,《临王献之帖轴》。五月十一日,都城百姓入狱救太子。擒王铎,众殴之。同月十五日,赵之龙叩首迎豫亲王多铎进入南京,开洪武门,钱谦益等文武数百员出城降。次日,豫亲王多铎受百官朝贺,王铎与焉。闰六月,王铎同清贝勒博洛至杭州。《临古法帖轴》。作《隐义》一文。《为太峰老亲丈书诗轴》。
清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王铎被命以原官礼部尚书管宏文院学士,充明史副总裁。
于“太峰”斋中,书《行书文语轴》。二月,书《送凤丸等五律诗卷》。同月,四弟王镆卒干太平任上。三月初五日夜,书《杜甫凤林戈未息诗卷》。同月,次子无咎中进士。同月,于淝水龚奉常斋中,见米芾《天衣禅师碑》真迹,四月十六日炬前跋之。夏孟,为戴岩荦作《临阁帖卷》《自书石湖等五首诗卷》。六月,受赐朝服。作《贺相国玄平宋公寿序》。七月十二日,作《仿柳公权字轴》。八月,作《为完老临书轴》。十二月,为“葆光老亲翁”书《高邮作诗轴》。为“心香”、“道懋”二释子作《临王筠帖轴》。《为匡一词丈书五律诗轴》。是年,二弟镛来都,改授少参。
顺治四年(1647年)二月二十四日,作《为鲁斋义兄临阁帖卷》,
罕见的王铎小楷书《袁可立墓志铭》
三月,充殿试读卷官,夏,作《金鱼池亭讌集序》。端阳节,书《杜甫晚出左掖等五律诗卷》。五月初八日,作《临张芝帖轴》。六月,书《李贺诗册页》。为“太峰给谏”作《阴闇然序思集序》。九月,长子无党自昆山来京,道王铣事,王铎喜而作《尹教》一篇。作《张母丘夫人墓志铭》。十月二十一日,作《临谢庄帖轴》。
清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作《为宿松书诗轴》。闰四月十一日,王铎姬段氏卒。同月,王铎返里。为段姬完丧事,作《段姬墓碣》。重阳节,登乡里柏冈山。作《戊子九日》诗:“九日晴明燕地远,迢迢闭弟定相思。紫藤朱柿怜人处,恰是青山对酒时”。冬,王铎返京。
清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王铎授礼部左侍郎,充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二月作《临王羲之伏想、清和等三帖轴》。作《孟太保宗伯丛蓧园集录》。端阳后作《为段西美书诗轴》。夏,于琅华馆为“张老社盟”作《临阁帖与山水画合卷》。十月,遇恩诏,加太子太保。十一月,作《临王僧虔帖轴》。作《无咎制义序》。
清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作《书画虽遣怀文语轴》。三月初二日午书《送郭一章诗卷》。王铎三弟时鑨亦居京,有龙松馆。三月某日,王铎于龙松馆为三弟作《三弟拟寻梦曲序》。五月二十一日,作《庚寅临王献之帖轴》。六月十三日,作《王献之敬祖、鄱阳帖轴》。夏日,作《临王羲之敬豫帖轴》。七月,书《赠沈石友草书卷》。冬日,书《题素漱三首之一诗轴》。
清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王铎晋少保。二月,临王羲之帖,草书轴。闰二月初二日,书《赠静观长老二首轴》。三月,上疏言重道尊师,请幸学以致用奠事。初夏,为丁野鹤书《容易语诗轴》。四月,受命祭告华山。六月初三日,祭毕华山。七月一日,于旅途中,作《临谢安帖轴》。九月,自峨眉山返回途中,作《临褚遂良帖轴》。九、十月间,以农民义军遍布,转辗于四川北部、陕西西南部一带,有《旅蜀文稿》。初冬,方由汉中府之兴安取水路,经湖、广郧阳府抵达光化。十二月初六,经裕州返河南孟津,时抱病服药。是年仲子无咎始刻《拟山园帖》。
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四日,授王铎礼部尚书,时病笃,居于乡里,同月十八日,卒。卒之前云:“有仙迎我”。事闻,赠太保,谥文安,荫孙之凤中书舍人。
作者简介
王铎(1592—1652)明末清初书画家。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孟津(今河南)人。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为东阁大学士。1644年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永历六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王铎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王铎也善绘画,作品有《雪景竹石图》。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