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区,隶属于河北省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1996年7月,设立桃城区。桃城区面积为591平方公里。桃城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42.8小时,年蒸发量在1295.7-2621.4毫米,年平均降水量为496.4毫米。截至2021年10月,桃城区下辖4个街道、3个镇、1个乡。2023年,桃城区常住人口60.8万人,户籍人口61.6万人。
历史沿革
衡水市桃城区前身为县级衡水市,由衡水县演变而来。
西汉时为桃县地,东汉时曾设桃城驿。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始置衡水县,以后历代归属虽屡有变更,而境域大体没变。
新中国成立后,衡水县属衡水专区。专员公署驻衡水县城。
1952年11月,衡水专署撤销,衡水县划归石家庄专区。
1958年12月,撤销武邑、枣强、冀县,并入衡水县。
1960年5月,撤销石家庄专区,衡水县划归石家庄市。
1961年5月,衡水县属同年复置的石家庄专区。1961年7月,析衡水县并复置冀县(包括原
枣强县地)。
1962年3月,又析衡水县复置
武邑县,仍属石家庄专区。1962年6月,复置衡水专区,衡水县属之。
1982年1月,衡水镇从衡水县划出,建立县级衡水市,隶属衡水地区。
1996年7月,衡水地区撤销,设立地级衡水市。原县级衡水市改为桃城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桃城区下辖4个街道、3个镇、1个乡:
河西街道、
河东街道、
路北街道、
中华大街街道、
郑家河沿镇、
赵家圈镇、
邓庄镇、
何家庄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桃城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北纬界于东经115°25′17″~115°51′12″、北纬37°36′10″~37°49′55″之间。北部、西部与
深州市交界,南部与
冀州区毗邻,东南部与
枣强县相连,东部与
武邑县接壤。面积为591平方公里(2013年)。
气候
桃城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较大。夏季受太平洋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影响,潮湿闷热,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增温快,秋季多秋高气爽天气,有时有连阴雨天气发生。
桃城区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42.8小时。年蒸发量在1295.7~2621.4毫米。年平均降水量为496.4毫米。全年偏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3.0米/秒。年平均气温为12.7℃。年平均地温为15.1℃,年际变动一般在13.7℃~16.7℃之间。年平均降雪日数为8.1天。
水文
桃城区为河北冲积平原的一部分,是古黄河、古漳河、古滹沱河、
滏阳河冲积洪积区,北、西部属滏阳河流域,东南部属黑龙港流域。
地貌
桃城区境内地势较平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高程在22.4到26.4米左右,高差4米上下,地面坡降一般在八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地形因受历史上
古河道经常改道及洪水泛滥,冲刷淤积的影响。
桃城区境内分布着浅平封闭洼地。这些浅平洼地最深点低于一般地面3米左右(千顷洼),有的仅低于地面1米左右(呼家洼、胡堂洼)。有诸多高地,其高度低者高于地面1米左右,高者高于地面达3至4米。面积由几亩、十几亩到几十亩不等。道沟、自然排水沟遍布全境。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13年,桃城区地下水资源量0.92亿立方米,加上2克/升-3克/升和3克/升-5克/升微咸水量,全区地下水总量为1.07亿立方米。位于城区南郊的衡水湖,面积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到1.88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2006年,桃城区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油气、地热、矿泉水和砖瓦用粘土资源等4个矿种。其中油气分布面积约9平方公里,查明的石油储量约300多万吨,原油日产量约35吨。油气藏类型属古潜山油气藏和第三系油气藏。
人口
2022年,桃城区常住人口60.9万人,比上年增长0.3%。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4.4万人,增长0.4%;乡村常住人口6.5万人,下降0.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9.38%,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年末户籍户数19.6万户。年末户籍人口59.9万人,比上年增加1.9万人,增长3.2%。从城乡结构看,城镇户籍人口50.9万人,增长3.9%;乡村户籍人口9.0万人,下降0.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84.98%,比上年提高0.61个百分点。从性别看,男性人口28.5万人、女性人口31.4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90.6,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986人,出生率6.76‰;全年死亡人口1085人,死亡率1.84‰;人口自然增长率4.92‰,比上年降低0.84个千分点。
2023年,桃城区常住人口 60.8 万人,比上年减少 0.1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4.5 万人,乡村人口 6.3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89.57%,比上年提高 0.19个百分点。年末全区户籍户数 20.6 万户,比上年增加 1.0 万户;户籍总人口 61.6万人,比上年增加 1.7 万人,增长 2.8%。从城乡结构看,城镇户籍人口 52.7万人,增长 3.5%;乡村户籍人口 8.9 万人,下降 0.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85.51%,比上年提高 0.54 个百分点。从性别看,男性人口 29.2 万人、女性人口 32.4 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90.1,比上年降低 0.5。全年出生人口 3910 人,出生率 6.44‰;全年死亡人口 1153 人,死亡率1.90‰;人口自然增长率 4.54‰,比上年降低 0.38 个千分点。
经济
综述
2023年,桃城区地区生产总值 259.8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10.1 亿元,增长 0.1%;第二产业增加值 57.2 亿元,增长 6.5%;第三产业增加值 192.5 亿元,增长 6.0%。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为 3.9:22.0:7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2680 元,比上年增长 5.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 2.05%。
2022年,桃城区新登记市场主体1.08万户,其中企业0.47万户、个体户0.61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户数6.97万户,其中企业3.08万户、个体户3.89万户。
2023年3月24日,衡水市桃城区开展“个转企”试点工作。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桃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农户投资)同比增长 11.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 11.9%;农户投资下降 24.4%。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分建设领域看,城乡建设项目增长 47.8%,房地产投资下降 1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 70.1%,第二产业(工业)投资增长 223.5%,第三产业(服务业)投资增长 7.7%。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26.4%;民间投资下降 15.7%。
财政
2023年,桃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7.1 亿元,同比下降 3.8%。全部财政支出 25.8亿元,下降 8.6%。
人民生活
2023年,桃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5866 元,比上年增长 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640 元,比上年增长 6.5%。城乡居民收入比 1.94,比上年缩小 0.02。
第一产业
2023年,桃城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9.8万亩,比上年下降0.5%,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7.6万亩,增长0.3%;秋粮播种面积22.2万亩,下降1.1%,主要秋粮作物玉米播种面积21.5万亩,下降0.2%。油料播种面积1.2万亩,下降9.8%;蔬菜播种面积4.0万亩,增长2.5%;瓜果播种面积0.3万亩,增长0.7%。果园面积2.3万亩,下降1.7%。粮食总产量17.6万吨,比上年下降4.4%,其中,夏粮(小麦)总产8.3万吨,增长0.6%;秋粮总产9.4万吨,下降8.5%,主要秋粮作物玉米产量9.2万吨,下降7.6%。油料产量0.3万吨,下降10.8%;蔬菜产量 18.8万吨,增长2.7%;瓜果产量1.0万吨,增长0.6%。园林水果产量2.0万吨,增长3.3%。猪牛羊禽肉总产量1.2万吨,比上年增长4.2%;奶类产量0.6万吨,下降1.5%;禽蛋产量0.7万吨,增长2.0%。水产品产量 660 吨,增长1.4%。全年生猪出栏7.7万头,比上年增长1.0%;年末生猪存栏3.0万头,下降 1.7%。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桃城区全部工业增加值 41.6 亿元,比上年增长 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3%;营业收入 165.7 亿元,增长 1.7%;利润总额 1.5 亿元,下降 11.7%。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13.2%,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3.4%,比上年降低 1.4 个百分点。
建筑业
2023年,桃城区建筑业增加值 15.7 亿元,比上年增长 9.2%。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总产值 64.6 亿元,同比增长 11.0%;利润总额 1.3亿元,增长 71.1%。
第三产业
对外贸易
2023年,桃城区全年实际使用外资 20 万美元,比上年下降 59.2%。
服务业
2023年,桃城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30.7 亿元,比上年增长 5.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24.8 亿元,增长 2.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2.8 亿元,增长 15.0%;金融业增加值 23.8 亿元,增长 6.0%;房地产业增加值 12.7亿元,增长 5.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9.7 亿元,同比增长 4.7%;利润总额1.8 亿元,增长 67.5%。
国内贸易
2023年,桃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1.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13.5 亿元,增长 9.8%;乡村零售额18.4 亿元,增长 26.7%。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 126.6 亿元,增长11.6%;餐饮收入 5.3 亿元,增长 17.5%。
2023年,桃城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同比下降0.6%,饮料类增长 5.2%,烟酒类增长 7.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5.1%,化妆品类增长 10.8%,金银珠宝类增长 46.4%,日用品类增长 2.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24.7%,中西药品类增长 0.2%,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 20.5%,家具类下降 55.6%,通讯器材类增长 11.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 20.2%,汽车类增长 4.9%。
金融
2023年,桃城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851.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2%;贷款余额1090.8亿元,增长9.6%。本外币存贷比58.9%,比上年末降低2.5百分点。
交通
桃城区境内京九、石德、邯黄铁路;大广、石衡、衡德、邢衡高速纵横交错,中国高铁八纵八横之一的
京九高铁、青太高铁在此交汇。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桃城区区管基础教育学校137所,比上年减少3所;在校生14.4 万人,比上年增长0.2%;招生3.3万人,增长13.1%;毕业生3.3万人,增长 10%;专任教师9.2千人,增长0.9%。高中阶段教育学校6所,包括普通高中 5所和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2.8万人,比上年下降15.2%;招生0.7万人,下降17.0%;毕业生1.2万人,增长14.9%;专任教师2.3千人,下降 8.9%。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8所,包括初中17 所和小学51所,初中增加2所、小学减少 2所;在校生10.6万人,比上年增长5.9%,初中4万人,增长3.3%,小学6.6 万人,增长7.6%;招生2.6万人,增长24.5%,初中1.4万人,增长21.4%,小学1.3万人,增长28.0%;毕业生2.1万人,增长7.5%,初中1.1万人,增长1.0%,小学1万人,增长16.2%;专任教师6.0千人,增长6.6%,初中2.8千人,增长9.0%,小学3.1千人,增长4.6%。幼儿园63所,减少3所;在园幼儿1万人,比上年下降6.7%;专任教师1.0千人,下降 5.7%。
科学技术
2023年,桃城区有效发明专利435件,比上年增长22.2%;万人有效发明专利7.14件,比上年增加1.28件。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文化馆:衡水市群众艺术馆。国家三级文化馆:
衡水市桃城区文化馆。
2023年,桃城区区管文化和旅游系统艺术表演团体 1 个、博物馆 3 个、文化馆 1个、图书馆 1 个。区公共图书馆纸质图书藏量 89.9 千册,比上年增长 8.4%。区图书馆、文化馆被评定为三级馆。全年发放文化惠民卡 1 千张、文化惠民券 2.8 万张。举办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58 场。挖掘、整理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17 项。打造研学游基地 8 家。
医疗卫生
2023年,桃城区医疗卫生机构905个。其中:医院31个,有综合医院6个、中医医院4个、中西医结合医院1 个、专科医院2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64个,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5个、卫生院6个、村卫生室339个、门诊部2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3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个,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专科疾病防治所2 个、妇幼保健院2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186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296人,注册护士5151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632张,其中:医院6129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8张。全年门诊总诊疗793.2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23年,桃城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13.7 万人,比上年增加 0.6 万人,其中,在岗职工参保 11.1 万人,增加 0.5 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9.7 万人,与上年持平。参加失业保险 6.9 万人,增加 0.4 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 0.05 万人。参加工伤保险 8.5 万人,增加 0.3 万人。
2023年,桃城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8.4万人,比上年增加3.1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3万人,增加1.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0.1万人,增加2.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6.7万人,增加1.0万人。年末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585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1183人,享受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07 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722人。年末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1个,社会服务床位2846张。全年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3164人。
风景名胜
安济桥
安济桥,位于衡水市桃城区胜利东路,东西横跨于滏阳河上。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赐名“安济”,取保水安济苍生之义。是一座七孔联拱石桥,桥身全长116米,两侧各有望柱58根,每根柱顶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望柱之间有石头栏板。古衡水八景之一,和“
卢沟晓月”相媲美。是河北省现存最大的古代石桥之一,桥上的石狮造型以及高浮雕卷云纹宝瓶图案等都反映了当时工匠高超的雕刻水平,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13年3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云塔
衡水
宝云塔(原名擎天塔)坐落在衡水市桃城区
郑家河沿镇旧城村东,宋代早期建筑,坐北朝南,为八面棱锥体楼阁式砖塔。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宝云塔保护修缮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2013年8月1日,一期本体工程正式动工。
荣誉称号
2020年4月,入选河北省2019年度体育工作优秀县(市、区)。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0年12月,被授予“第二届“河北省文明城区”称号。
2023年12月,被公示为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拟表彰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