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镇,隶属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地处新化县城东部,介于东经111°18’54”—111°28’29”,北纬27°40’52”—27°52’07”,东与冷水江市的中连乡、矿山镇接壤,南与石冲口镇、上梅街道相邻,西抵梅苑开发区、曹家镇,北靠坐石乡、温塘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47.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桑梓镇户籍人口69001人。
历史沿革
明代,属新化县太阳十都。
清代,属安集、永清2团。
民国时期,属渡溪、永清2乡。
1950年,属第一、第二2区的桑梓、满竹、候石、青峰等13乡。
1956年,属燎原、卢家排2办事处桑梓、坪溪、鹧鸪3乡。
1958年,属桑梓公社。
1961年,桑梓公社分为4公社,属南源区桑梓、坪溪、鹧鸪3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95年,桑梓、坪溪、鹧鸪3乡合并为桑梓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桑梓镇辖桑树、大树2个居民委员会,以及鹧鸪、西江湾、新农、华山、青峰、沿河、八井、火星、集中、宋家桥、栗溪桥、满竹、洪潮、田庄、新冷界、向荣、新干、新焕、黄泥桥、大皂、石窖、曾家、前程、塘冲、荣玉、坪烟、大冲、沫田、大坪、集云、满圣、沙塘、聚星、青山冲、月池塘、鸿圣店、虾溪、集星、维星、尖山涧、架桥、俄龙、洞沙、沙田4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9个居民小组、43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桑梓镇辖2个社区、2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桑树社区六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桑梓镇地处新化县城东部,介于东经111°18’54”—111°28’29”,北纬27°40’52”—27°52’07”,东与冷水江市的
中连乡、矿山镇接壤,南与
石冲口镇、
上梅街道相邻,西抵
梅苑开发区、
曹家镇,北靠
坐石乡、
温塘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47.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桑梓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最高峰蜈蚣岭位于沫田村,海拔842米,最低点位于沿河村,海拔180米。
气候
桑梓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春湿秋燥,冬冷夏热。春夏之交多梅雨,湿度大。七、八月天气炎热,秋季晴暖少雨。多年平均气温17.1℃,1月平均气温5.1℃,极端最低气温-8.5℃(1991年12月29曰):7月平均气温28.3℃,极端最高气温39.8℃(2003年8月2日)。最低月均气温1.8℃(2008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9.8℃(1988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3.2℃,最大日较差19.5℃(2008年3月1日)。无霜期平均281.2天,最长达327天,最短为23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465.6小时,年总辐射100.3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58.1天。年平均降水量1472.9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164天,最多达196天(1994年),最少为142天(1978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009.9毫米(1994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002.7毫米(201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6月最多。
水文
桑梓镇的最大河道资江,从瑞塘口至青峰流经新冷界、田庄、满竹、栗溪桥、桑树、大树、沿河、青峰诸村,全长10千米。资江在境内的主要支流有朱溪(又名青峰河)、栗溪。朱溪系资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马口坳,河口位于青峰桥下,全长40千米,集雨面积200平方千米,正常流量5立方米/秒。栗溪发源坪烟村清水塘,河口位栗溪桥下,全长16千米,流域面积70平方千米,正常流量1.5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桑梓镇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冰冻、山体滑坡、地层陷落等。最严重的一次水灾发生在1996年7月14日至18日连降暴雨,全镇1万亩农田被淹,倒塌房屋176栋,受灾4万人。最严重的冰冻灾害发生在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连续几场冰雪把境内10万亩森林压毁50%。
自然资源
桑梓镇含镁的白云石矿地质远景储量在10亿吨以上,矿体体积1848.9万立方米,集中分布在黄泥桥、曾家、塘冲3村之间。煤储量6000万吨以上,分布在坪溪、桑梓2个管区。铁矿石1000万吨,分布在各产煤地带。石灰石,境内广泛分布。
人口
2011年末,桑梓镇辖区总人口6.4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32人,城镇化率1.7%。另有流动人口5989人。总人口中,男性32990人,占51%;女性31696人,占49%;14岁以下10252人,占15.8%;15—64岁48875人,占75.5%;65岁以上5559人,占8.7%。总人口全部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3.1‰,人口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27人。
截至2017年末,桑梓镇常住人口62386人。
截至2019年末,桑梓镇户籍人口6900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桑梓镇财政总收入1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33万元,比上年增长10%。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00万元,增值税360万元,企业所得税87万元,个人所得税46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60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2716元。
截至2019年末,桑梓镇有32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超市或综合商店28个。
农业
2011年,桑梓镇有耕地面积3.5万亩,人均0.5亩;林地面积10.5万亩。
2011年,桑梓镇农业总产值8749万元,比上年增长8%。
桑梓镇的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红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5万吨,人均376千克,其中水稻2.3万吨。
2011年,桑梓镇油料作物面积4650亩,产量697.5吨,其中花生282.2吨;蔬菜种植面积4360亩,产量9140吨,主要有瓜类、豆类、茄果类、叶菜类、根菜类,其中辣椒、茄子产量1840吨,萝卜、白菜4680吨,南瓜、冬瓜等2620吨。
桑梓镇的畜牧业以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9.5万头,年末存栏8.5万头;羊饲养量1.2万只,年末存栏0.9万只;牛饲养量10300头,年末存栏8700头;家禽饲养量160万羽,上市家禽80.3万羽。
2011年,桑梓镇生产肉类962吨,其中猪肉850吨,牛肉40吨,羊肉60吨;禽蛋12吨;畜牧业总产值2119.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2%。
2011年,桑梓镇水果种植面积2000亩,产量2008吨,主要品种有杨梅、葡萄、奈李,其中杨梅360吨,葡萄300吨。
桑梓镇的渔业以养殖草鱼、鲤鱼、鲢鱼、鲷鱼为主。2011年,水产品总产量141吨,渔业总产值225.6万元。
2011年,桑梓镇有大型农业机械106台;名优特农产品有西江湾杨梅、青峰葡萄和曾家、石窖的香葱。
工业
桑梓镇的工业以煤炭、电子陶瓷为主,重点规划了白云石开发产业集群。2011年,工业总产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
2011年,桑梓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职工22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9.7亿元,比上年增长28%。销售收入达亿元以上企业2家。
商业
2011年,桑梓镇有商业网点350个,职工400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集市贸易成交额1亿元,比上年增长9%。
邮政业
2011年,桑梓镇邮政业务收入32万元。
电信业
2011年,桑梓镇电信业务收入160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桑梓镇有省道S312过境,境内长10千米,双向车道,通往冷水江市、新化县城。县乡(镇)公路2条,总长32千米。通村、组水泥公路总长143.9千米。
2011年,桑梓镇运输企业拥有货运车辆186辆,2790吨位;客运车辆28辆,532个座位;货运量2600万吨,客运量1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6万人·千米。
桑梓镇境内通航河道1条,总长11千米,为C级航道。2011年,运输企业拥有货运船舶57艘,1710吨位,货运量4.5万吨;客运船舶1艘,15个座位,客运量5400人次。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桑梓镇有文化艺术团体5个,会员58人;电影放映单位1个,年放映552场次,观众5.6万人次;文化专业户7个;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7个,建筑面积1140平方米,藏书4.18万册;档案室1个,建筑面积30平方米;文化行业人员48人。2006年出版地方志书《桑梓人文》,2008—2011年连续出版《桑梓晨曦》。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桑梓镇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689人,专任教师45人;小学17所,小学教学点3个,在校生3406人,专任教师28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1410人,专任教师14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
2011年,桑梓镇教育经费达2131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116万元,比上年增长14%。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桑梓镇有卫生院1所;病床2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4张,固定资产总值102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1人,其中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9人。
2011年,桑梓镇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1万人次,住院手术105台次,出院病人608人次。
2011年,桑梓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35/10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6.3万人,参保率96.5%;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
体育事业
2011年末,桑梓镇有体育场地26处,体育社团2个。每年举办的体育活动有田径比赛、拔河比赛、职工运动会等。
社会保障
2011年,桑梓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138户,人数263人,支出55.2万元,比上年增长5%,月人均175元,比上年增长10%城市医疗救助48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890人次,共支出11.67万元,比上年增长6.6%;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20人次,支出1.2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63户,人数3249人,支出272.9万元,比上年增长18%,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19人,支出79万元,比上年增长7.9%;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87人,支出77.4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医疗救助32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930人次,共支出8.8万元,比上年增长6.7%;农村临时救济130人次,支出4万元,比上年增长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40人,安置退役义务兵、士官等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00.8万元,比上年增长25%。社会福利费5万元,比上年增长0.5%;社会福利单位1个,床位45张。社区服务设施8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个,社区服务站2个,其他社区服务设施4个。销售福利彩票10万元,安置残疾职工3人。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320人,比上年增加40人,其中参保职工150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5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40人和1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00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桑梓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175千米,投递点4358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3.5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0.12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0.6万件,征订报纸2.9万份、杂志3.6万册。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1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000门,固定电话用户1800户;光缆线路总长达100千米,主干电缆达1000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1200个,其中已占用600个,宽带接入用户600户,比上年增100户。
基础设施
1972年,桑梓镇开通有线广播,建立3个有线广播站。
1983年,桑梓镇开通调频转播台。
1989年,桑梓镇开通有线电视。
2011年末,桑梓镇共有线电视用户2500户。
2011年,桑梓镇有煤炭企业11家,产煤30万吨。
2011年末,桑梓镇有蛤蟆井岩溶水饮水工程1个,年供水21.9万立方米;镇区街道两侧铺设米排水管道3000米。
2011年末,桑梓镇有变电站1个。
2011年末,桑梓镇有花坛50个,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
历史文化
桑梓镇因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原名“桑梓树下”的桑树社区而得名。
著名人物
宋代有新化首任知县欧阳勋,他举旗聚众,北上抗金,因操劳过度而逝于军营,“民思其德而竖碑堕泪”;明朝有以孝行贤达著称于世的李子和;清朝有善出诗集的监察御史李郁华;当代有参加国家、省、市历届书展,书法家
邬惕予先生,专家评其作品:“精到耐看,自然天成,有雄强之气”。还有侨居美国的物理学博士曹正初、湖南农大副院长、生物学博士曹福祥、著名教育家邬干于、著名核物理学家邬恩九、地球化学家李朝阳等也都诞生于桑梓镇。
荣誉称号
2001年,桑梓镇评为“1996—200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