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檀古记

关于朝鲜半岛传说时代的伪历史书

《桓檀古记》是一部关于朝鲜半岛传说时代的伪历史书。据传,此书于1911年由太白教教徒桂延寿编撰,李沂校阅,现存最早的版本为1979年版。有人认为此书是以《揆园史话》为基础写成的,据称很多内容与《揆园史话》非常相似。

构成
《桓檀古记》由据称撰于不同时期的《三圣记(上)》、《三圣记(下)》、《檀君世纪》、《北扶余记》、《太白遗史》五卷(四种)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
《三圣记》记载了桓国和倍达国的历史。
《檀君世纪》记载了47代檀君(此书中,檀君不是具体的人名,而是像“王”一样,表示君主的称号)治理古朝鲜国的历史。
《北夫余纪》北扶余6代国王治理国家的历史。
《太白逸史》讲述桓国、倍达国、三韩、高句丽、渤海国、高丽的历史。
目录
一、三圣记(上)——安含老 著
二、三圣记(下)——元董仲
三、檀君世纪——李嵒 著
四、北扶余纪——休崖居士 范樟 著
1、北扶余纪 上
2、北扶余纪 下
3、迦叶原扶余纪
五、太白遗史——一十堂 李貊 著
1、三神五帝本纪
2、桓国本纪
3、神市本纪
4、三韩管境本纪
i,马韩世家 上
ii,马韩世家 下
iii,番韩世家 上
iv,番韩世家 下
5、苏涂经典本训
6、高句丽国本纪
7、大震国本纪
8、高丽国本纪
桓国
桓国是由太阳神桓因率八百童男童女降于天海以东的白山黑水建立的由12个国家组成的联邦国家。分别是卑离国、养云国、寇莫汗国、句茶川国、一群国、虞娄国(毕那国)、客贤汗国、句牟额国、卖句余国(或称 稷臼多国)、斯纳阿国、鲜裨国(或称豕韦国、通古斯国)、须密尔国(指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国土南北五万里,东西两万里。历3301年,7代桓因(此处“桓因”为君主的称谓)。其历代桓因如下:
1、安巴坚
2、赫胥
3、古是利
4、朱于襄
5、释提壬
6、邱乙利
7、智为利
倍达国
太阳神桓因庶子桓雄率风伯、雨师、云师等三千人,降于太白山神檀树下建立的国家。据称,就是中国史书上的“九黎”。蚩尤在此书中为倍达国的国王之一。
此书中虚构有蚩尤和轩辕、榆罔之间的交战记载。蚩尤登基时,中国的君主是榆罔。蚩尤率众起兵于黄河以北攻击榆罔得胜。听闻榆罔败北,轩辕来攻。蚩尤与轩辕在涿鹿大战而胜,尽得淮岱、冀兖之地。此后,蚩尤与轩辕战70余次,蚩尤全胜。蚩尤死后,倍达国的势力退出中国,留下来的倍达国人被中国人称为“淮夷”、“嵎夷”、“莱夷”、“岛夷”、“九夷”。
倍达国历1500余年,18桓雄,其历代桓雄(此处“桓雄”为君主的称谓,与“王”相当)如下:
1、居发桓,公元前3898年登基,在位94年,寿120岁。
2、居佛理,公元前3804年登基,在位86年,寿102岁。
3、右耶古,公元前3718年登基,在位99年,寿135岁。
4、慕士罗,公元前3619年登基,在位107年,寿129岁。
5、太虞仪,公元前3512年登基,在位93年,寿115岁。
6、多仪发,公元前3419年登基,在位98年,寿110岁。
7、居连,公元前3321年登基,在位81年,寿140岁。
8、安夫连,公元前3240年登基,在位73年,寿94岁。
9、养云,公元前3167年登基,在位93年,寿139岁。
10、葛古,公元前3071年登基,在位100年,寿125岁。
11、居耶发,公元前2971年登基,在位92年,寿149岁。
12、州武慎,公元前2897年登基,在位105年,寿123岁。
13、斯瓦罗,公元前2774年登基,在位67年,寿100岁。
14、慈乌支,也称蚩尤天王,公元前2707年登基,在位109年,寿151岁。
15、蚩额特,公元前2598年登基,在位89年,寿118岁。
16、祝多利,公元前2509年登基,在位56年,寿99岁。
17、赫多世,公元前2453年登基,在位72年,寿97岁。
18、居弗坛,也称坛雄,公元前2381年登基,在位48年,寿82岁。
另:五代桓雄太虞仪的12个儿子中,最小的儿子就是中国神话里的太昊伏羲
古朝鲜
记载47代檀君治理古朝鲜的历史,各代檀君具体如下:
1、王俭 (BC2333年 - BC2240年)
2、扶娄 (BC2240年 - BC2182年)
3、嘉勒 (BC2182年 - BC2137年)
4、乌斯丘 (BC2137年 - BC2099年)
5、丘乙(BC2099年 - BC2083年)丘乙借鉴中原天干地支开始记元 。
6、达门 (BC2083年 - BC2047年)
7、翰栗 (BC2047年 - BC1993年)
8、于西翰(或称 乌舍咸) (BC1993年 - BC1985年)
9、阿述 (BC1985年 - BC1950年)
10、鲁乙(BC1950年 - BC1891年)
11、道奚 (BC1891年 - BC1834年)
12、阿汉 (BC1834年 - BC1782年)
13、屹达(或称 代音达) (BC1782年 - BC1721年)
14、古弗(BC1721年 - BC1661年)
15、代音 (或称 后屹达) (BC1661年 - BC1610年) BC1661年、殷商朝小甲子高派遣大使确认朝鲜为商朝属国。
16、尉那 (BC1610年 - BC1552年)
17、余乙 (BC1552年 - BC1484年)
18、冬奄 (BC1484年 - BC1435年)
19、缑牟苏 (BC1435年 - BC1380年)
20、固忽 (BC1380年 - BC1337年)
21、苏台 (BC1337年 - BC1285年)
22、索弗娄 (BC1285年 - BC1237年)
23、阿忽 (BC1237年 - BC1161年)
24、延那 (BC1161年 - BC1150年)
25、率那 (BC1150年 - BC1062年)
26、邹鲁(BC1062年 - BC997年)
27、豆密 (BC997年 - BC971年)
28、奚牟 (BC971年 - BC943年)
29、摩休 (BC943年 - BC909年)
30、奈休 (BC909年 - BC874年)
31、登兀 (BC874年 - BC849年)
32、邹密(BC849年 - BC819年)
33、甘勿 (BC819年 - BC795年)
34、奥娄门(BC795年 - BC772年)
35、沙伐 (BC772年 - BC704年)
36、买勒 (BC704年 - BC646年)
37、麻勿 (BC646年 - BC590年)
38、多勿 (BC590年 - BC545年)
39、豆忽 (BC545年 - BC509年)
40、逹音 (BC509年 - BC491年)
41、音次 (BC491年 - BC471年)
42、乙于支 (BC471年 - BC461年)
43、勿理 (BC461年 - BC425年)
44、丘勿 (BC425年 - BC396年)
45、余娄 (BC396年 - BC341年)
46、普乙 (BC341年 - BC295年)
47、古列加 (BC295年 - BC238年)
北扶余
记载北扶余六世檀君治世的历史。其所涉及的檀君如下:
始祖檀君解慕漱
二世檀君 慕漱离 (BC195年 ~BC170年)
三世檀君 高奚斯(BC170年 ~BC121年)
四世檀君 高于娄(或称 解于娄)(BC121年 ~BC86年) 卫满朝鲜被汉武帝灭亡以后,攻击过试图建立汉四郡的汉朝军队。
五世檀君 高豆莫(或称 豆莫娄)(BC108年 ~ BC60年) BC86年,经19年的战斗,终将汉朝军队赶出己方势力范围。
六世檀君 高无胥 (BC60年 ~ BC58年) BC58年,令女儿与朱蒙(高句丽建国始祖)成婚。遂,朱蒙继位为第七世檀君。
另:解夫娄为四世檀君高于娄之弟,BC86年被五世檀君高豆莫赶到东部,遂建东扶余。
高句丽
记载高句丽的历史。称,高辰为北扶余始祖解慕漱的第二个儿子,高句丽始祖高朱蒙的曾祖父。另有很多正统史籍上没有的关于高句丽的故事。
大震国
记载渤海国的历史。但书中只称大震国而无渤海国,也没有换国号为“渤海”的记载。其历代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如下:
1、大仲象:世祖、振国烈皇帝、重光
2、高王:太祖、圣武高皇帝、天统
3、武王:光宗、武皇帝、仁安
4、文王:世宗、光圣文皇帝、大兴
5、大元瑜:无记录
6、成王:仁宗、成皇帝、中兴
7、康王:穆宗、康皇帝、正历
8、定王:毅宗、定皇帝、永德
9、僖王:康宗、僖皇帝、朱雀
10、简王:哲宗、简皇帝、太始
11、宣王:圣宗、宣皇帝、建兴
12、大彝震:庄宗、和皇帝、咸和
13、大虔晃:顺宗、安皇帝、大定
14、景王:明宗、景皇帝、天福
15、哀王:哀帝、无庙号、清泰
大玮瑎未记为皇帝。
高丽
记载高丽的历史。
评价及争议
各国历史学界一般认为《桓檀古记》是伪书,可能是李裕岦撰于70年代初并成书于1979年的,没有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其根据主要为:
1、用词不当。出现了如“男女平等”、“夫权”、“世界万邦”、“文化”等近代以后的词汇,还有“高丽”、“蒙古”、“黑水”、“山东”等出现较晚的词汇。
2、没有1979年存在《桓檀古记》成书的证据。(也就是著者和成书年代是虚假的)
3、与其他史籍不符,并且引用了部分近代书籍的内容。
4、书中为桓国领土的苏美尔等地无古朝鲜遗迹,且桓国和倍达国存在的时期是新石器时代,不可能有国家出现。
5、渤海国的世系反映的是20世纪中叶以前的错误认识,如“景王”和“哀王”已判明是对新罗“景哀王”的误读。
韩国一部分在野史学家(也称伪历史学家)认为《桓檀古记》是可信的,并依此试图重新复原韩国上古史,但是未得到韩国正统历史学界的承认。在韩国民间,《桓檀古记》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并有不少信奉者。可悲的是,这些信奉者中不乏政界人士和学者、名人。因此,《桓檀古记》及其他一些伪历史学观点掌握着韩国社会的历史话语权,反而是正统历史学界的观点得不到不同民众的认同。
参考资料
鹿岛曻 ‘桓檀古记’ (新国民社) 1982年鹿岛曻 “桓檀古记バビロンから来た民族”“历史书古史古伝” 昭和63年11月号 田中胜也 ‘异端日本古代史书の谜 ’ 大和书房 1986年 ISBN 4-479-47010-7别册历史読本编集部编 ‘“古史古伝”论争’1993年赵仁成 “韩国古代史论争 ‘揆园史话’‘檀奇古史’‘桓檀古记’”李基东 “古朝鲜强域论争”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