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肃戎,1920年生于辽宁省昌图县,毕业于长春法政大学法学部,获日本明治大学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青年时代,置生死之度外,投身抗日烽火;赴台湾后,仗义执言,出任律师,曾任“立法院”院长;1991年底自愿退职,不顾个人安危,为祖国和平统一奔走呼号,并于1998年4月19日在台北发起成立“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与“台独”势力和“台独”分子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简介
梁肃戎(1920年8月8日—2004年8月27日),
辽宁省人。生于辽宁省
昌图县。
履历
长春法政大学法学部毕业,日本
明治大学法学博士。早年在长春从事地下抗日工作,曾任国民党
长春市党部书记长。1943年通过司法官高等考试聘任
伪满长春地检厅检察官。1944年被捕入狱,次年获释。之后任
辽北省党部执委兼宣传处长,
四平市推事,
检察官,
律师东吴大学法律系教授。曾任雷震、
彭明敏立法院
生平经历
他在青年时期虽然一直接受日本教育,却立志于抗日救国。19岁那年,他加入
国民党,从事地下抗日活动。1941年,他从长春法政大学毕业,又去日本受训半年,后任长春地方法院检查处检查官。这个身份,给他所从事的地下抗日工作带来了方便。1944年,地下组织被侦破,梁肃戎被捕。在狱中,他宁死不屈,决不出卖同志,表现了东北硬汉的骨气。抗战胜利后,他担任国民党
长春市党部书记长及
四平市党部书记长,后又担任辽北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处长。1948年当选为“立法委员”,1949年去台湾,从此开始了他的高层政治生涯。
1958年3月,台湾当局行政管理机构为了钳制言论自由,要求“
立法院”修订 《
出版法》。梁肃戎以“立法委员”身份坚持反对意见,被
蒋介石视为异端,几乎被开除党籍。然而,他为了正义,不改初衷,没有停止他的抗争。
2004年8月27日凌晨2时7分因心脏衰竭病逝于台北市国泰医院。
人物评价
在台湾人称肃老的前“立法院长”梁肃戎,一生都在为理念奋斗,与他意见相左的人极多,但是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去世之后连昔年的政敌
陈水扁都推崇他说:肃老大公无私高瞻远瞩的情操令人感念。 梁肃戎十九岁在长春就加入了
国民党,那时候的东北正是
满洲国时代,梁肃戎以长春地方法院检查官的身份做掩护,暗中进行抗日工作。1944年被捕入狱,遭到日本
宪兵的刑求,却坚持不透露任何情报及同志的名字。
在台湾数十年,肃老其实都算不上是国民党的核心。当一个光杆“立法委员”,又以律师身份替“
自由中国”杂志发行人
雷震辩护。
彭明敏搞“独立”案发,梁肃老也曾为彭做辩护
律师。高雄美丽岛事件,许多反对派民主人士被判刑入狱,梁肃戎并不避讳,公开为此事大声讲话,仗义执言,反对以威权镇压不同的声音。虽然他说的话并不能改变任何结果,但肃老无畏无惧的风骨,却令党(国民党)内党外人士永远难忘。
李登辉执政时期,宣扬民主改革,属意梁肃戎出任“立法院长”,大概是认为肃老敢于和国民党旧势力抗争。梁院长时代,台湾的“立法院”照样争执不休,乱成一团。当时最会抢镜头的有“立法委员”
陈水扁、
张俊雄等人,动辄在会堂上鼓噪闹事,额头上绑白布条子,做状要打人,然后有警员在一旁扯住,这都有录像为证,是恶质台湾民主的始作俑者。肃老对台湾的民主改革非常坚持,也非常尽心尽力。第二六一条“释宪”全文,主要是废除几十年来台湾自欺欺人的万年民意代表制度,“
国会”全面改选,不再有代表大陆地区的“立委”和“国大”代表。这项重大的改革,就是在梁肃戎院长任内艰辛推动完成的。可以想见,当时肃老一定遭受到国民党内老民意代表们无比的压力。
然而梁院长在“立法院”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张俊雄吃耳光事件。民进党籍“立委”张俊雄某次在众多电视
摄像机之前,走上“立法院”院长,像要给院长递文件,却抽冷子打了肃老一记耳光!连眼镜也打歪了。不料梁肃戎年纪虽然比张俊雄老许多,但身手依然敏捷,一手扯住来犯者,另外一只巴掌横扫过去,把张俊雄打了一个踉跄。看到这一幕的有上千万观众,足令人心大快。事后张俊雄解释,他出手打人是为了表示对国民党政府体制的不屑,没想到梁院长还手那么重!肃老则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回答之。
退休以后的肃老关心政事不减当年,当他发觉李登辉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便在国民党中评会上大声疾呼,历数李三次分裂国民党的恶行,国民党应当开除李登辉。
对于
海峡两岸的和平肃老比谁都操心,看着绿色政权如此横行,战争一触即发,台湾数十年的基业难免毁于一旦。1998年他催生了“和平统一会”,倡议“台湾不‘独’,大陆不武”,经常在海峡两岸奔走。他对那位当年在“立法院”的老同事
陈水扁,多年前有颇中肯的评语:“此人点子多,胆子小,会制造不少的麻烦,公开宣布台湾‘独立’他不敢”。可谓数语中的,要言不烦。
肃老对台湾的政局发展忧心忡忡,一直到去世之前犹自放心不下,曾不断叮嘱
连战,传话给
宋楚瑜、泛蓝一定要合并方有机会与对手抗衡。
然而肃老最令人难忘的一段往事,是某次他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谈起他抗战时在
东北坐牢的经历。有一位日本律师和他关在一起,这位日本律师因为反抗日本军阀在
满洲国肆虐,也被抓进去,两人一同受刑逼,成了患难之交。数十年后,肃老有机会去日本,与那位难友重逢,两位老人见面异常激动,相拥而泣。日本难友的妻子一再感谢肃老,若不是当年他们在狱中互相扶持,怕都没有机会重见天日了。
肃老是一位经过大灾大难的达人,深深体会到人生的可贵,战争的可怕。人类的历史一再说明,并没有那一国人去欺压另一国人的纪录,只有充满了私欲的统治者,不分“国籍”狰狞地去残害被统治者。更有被贪婪蒙蔽的政客,谋一已之私利或名望,拿千万人的前途命运当赌注。
所以肃老毕一生的精力,为正义高呼,为和平奔走。他的名言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两岸关系
1920年出生的梁肃戎先祖为
广东人,而后辗转北迁,直到在辽宁省
昌图县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律师,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会主席团主席。
蒋经国去世后,面对台湾政坛的波云诡谲,他更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祖国的任何企图。1991年底,他自愿卸去立法院院长职务后,以国民党中央评议会主席团主席的身份奔波于
海峡两岸汪道涵时表示,两岸人民渴望和平,避免敌对,希望尽快“
三通”。同时,他主张台湾当局应立即无条件与大陆商谈,并希望“台湾不‘独立’,大陆不动武”。他的大陆之行受到了有关当局的高度重视。
为了进一步推进和平统一大业,一个以梁肃戎为会长的“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于1998年4月在台湾成立。
梁肃戎在台湾生活了逾50年,但他浓浓的东北乡音丝毫未改,对祖国大陆的情怀始终未变。1996年,他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
大陆,亲眼见到了大陆发生的沧桑巨变。他多次感慨地表示,大陆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政治民主体制不断改善,使他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增强了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信念。
在台湾政治人物中,梁肃戎是极少数曾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有过数面之缘的人物。他曾于1996年4月、1998年9月及2000年3月,三次见到时任中共中央
总书记中华民族的伟大构想。但遗憾的是,台湾某些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和个人
野心在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
莫斯科大会的开幕式上,台湾
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大会荣誉主席梁肃戎在发言中,义正辞严地谴责
陈水扁、
李登辉勿忘九一八
适逢“
九·一八”日军侵略东北70周年之际,台湾
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梁肃戎将率团赴
沈阳参加“海峡两岸勿忘'九·一八'70周年研讨会”。行前,梁肃戎先生接受了记者的访问。
梁肃戎对记者说,70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的
东北三省,开始实施其吞并整个中国的野心和阴谋。通常说的
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
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八年,而东北人民所承受的苦难和进行的“抗日反满”活动又还多了六年。因此,在出席沈阳“九·一八”研讨会的台湾代表团里,除了辽宁同乡会的成员外,还有不少东北籍的人士。 梁先生也是东北人。“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他才11岁,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对日本侵略者仇恨种子。后来他考入长春法政大学,参加了抗日地下工作。1944年,梁肃戎被捕入狱,被日本判了12年徒刑,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出狱。
“这次在沈阳举行海峡两岸勿忘'九·一八'
研讨会非常有意义”,梁肃戎说,我们要提醒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要忘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残暴侵略和血腥奴役,不要忘记那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在今天,尤其要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警惕历史悲剧的重演。
梁先生愤恨地说,“九、一八”台湾当局竟然一字不提,反而明里暗里与
美国、
日本的一些人勾结,搞什么“共同防御”,防谁?很明显,就是要串通一气企图对抗中国大陆。令人遗憾的是,日本政府和少数
右翼份子至今尚未对侵华战争作过真正的反省和检讨,出现的篡改历史教科书及
首相参拜
靖国神社等事件,都是不能让亚洲人民原谅的严重问题。日本必须了解,光是表面道歉是不够的,要想取得中国人民的信任,不真心诚意地承认历史、反省自己,并且拿出实际行动来是不行的。岛内的“台独”分裂势力心存侥幸,以为靠着外人的支持就能对抗中国统一的大趋势,这是不切实际的。两岸的问题应当由我们中国人自己拿出智慧拿出办法去解决,其他的路都是走不通的。
梁先生说,回顾二十世纪,中国备受列强欺凌,百年来血泪交织的经验,世界历史上少有。所幸今日的中国已开始振兴,迈向新世纪光明的前途。我们纪念“九·一八”,不忘国耻,就是要重温历史的教训,以高瞻远瞩的姿态,完成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新的腾飞。
推进和平
为了进一步推进和平统一大业,一个以梁肃戎为会长的“
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于1998年4 月在台湾成立。“和统会”汇聚了一大批台湾政坛精英,共同致力于开创和平统一的新局面。特别是这一次在香港召开的研讨会,从规模和声势上都是空前的。盛会一扫“两国论”的阴霾,把中国和平统一事业推向了一个高潮。梁肃戎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呕心沥血,充分实践了早年立志报效国家的宏愿。
梁肃戎年青时曾是一位抗日英雄。他生于
辽宁省松辽平原的
昌图县,并在那儿度过他的童年。那是一个蒙汉杂居的地方。广阔、富饶的
科尔沁大草原,土地肥沃,风景如画。可是,十一岁那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东北大地,践踏了大好河山。亡国之痛 激发了梁肃戎强烈的爱国心,特殊的生活环境使他养成了不屈不挠、不羁不束、不迎合时宜的性格。他在青年时期虽然一直接受日本教育,却立志于抗日救国。19岁那年,他加入国民党,从事地下抗日活动。1941年,他从长春法政大学毕业,又去日本受训半年,后任长春地方法院检查处检查官。这个身份,给他所从事的地下抗日工作带来了方便。1944年,地下组织被侦破,梁肃戎被捕。在狱中,他宁死不屈,决不出卖同志,表现了东北硬汉的骨气。
抗战胜利后,他担任国民党长春市
党部书记长及四平市党部书记长,后又担任辽北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处长。1948年当选为“立法委员”,1949年去台湾,从此开始了他的高层政治生涯。
在台湾期间,梁肃戎继续完善自身的法学教育。50岁那年去日本明治大学大学院研修法学,于1973年获硕士学位,于1976年获明治大学
法学博士学位。法学修养背景再加上直率的品性,使他在台湾
司法界和政界掀起过一些波澜,成为各界瞩目的人物。
1956年12月1日,台湾桃圆县八德乡发生一起灭门血案。警方在侦破过程中将经费及奖金花掉了而急于想结案,又苦于抓不到真凶,就咬住一个平时品行不良的人作为替死鬼,将其判处死刑。梁肃戎发现后,不顾极大阻力,坚持义务为
被告辩护,直至被告被无罪释放。其后,梁肃戎大声疾呼司法公正和反对刑讯,疾呼保障人权,既受到不少人的拥戴,也遭到不少人的憎恨。
1958年3月,台湾当局行政管理机构为了钳制
言论自由1982年梁肃戎提出建立刑事辩护制度的法案。在反对意见众多的情况下,他始终不屈不挠地为这一人权法案辩护,使之终于获得通过。此后,他还为一些政治敏感人物作过成功的辩护。由于他的正直、坦率和勇气,他常被媒体誉为“东北硬汉”。1989年及1990年,他先后被选为“立法院副院长”和“
立法院院长”。然而,他的直率敢言经常惹怒高层,一些人称他为权力中枢的异端,他始终处于权力中枢的边缘,还经常受到或明或暗的威胁。但是,不管环境多么险恶,他的声音始终回响在台湾
政坛。日本著名评论家藤原弘达给他的赠言 “身危舌尚存” 就是对他的风骨的最好赞誉。
梁肃戎以更加激昂的爱国热情投身于中国和平统一大业。他在全球华人“中国和平统一研讨会”开幕致辞中说:“有人说,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是全体中国人的光荣。但如果台湾问题不解决,中国不统一,则二十一世纪是否会是中国人的世纪却是大有问题的。”他又说,“两岸人民,同为
中华民族,血统、语言、文字、习俗等均属相同,走向团结合作,迈进和平统一,乃是自然之趋势。今天,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都是不要战争,要和平。希望两岸以和平理性来讨论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他向与会者呼吁,要以“‘迎接新世纪,建设新中国’作为我们这次研讨会努力追求的目标,并希望以此与各位代表嘉宾共同勉励,以迎接统一的、富强的、中国人的新世纪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