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丹华,男,中共党员,1985年12月生,博士,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2012/01-2016/07,英国利物浦大学,电气工程与电子学,博士,导师:Xin Tu教授
2008/09-2016/06,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导师:何雅玲院士
2004/09-2008/07,西安交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本科,导师:何雅玲院士
2006/03-2008/07,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本科
工作履历
2023/10至今,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教授,院长助理
2017/09-2023/10,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副教授、学科教授
2022/08-2023/07,江苏省第十五批科技镇长团栖霞团团员(栖霞区人民政府尧化街道办事处副处级挂职干部)
2016/06-2017/08,英国利物浦大学,电气工程与电子学,博士后研究员
工作分工
协管学科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等工作。
研究方向
1. 高电压新技术及其应用
2.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
3. 气体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应用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等项目7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重要行业企业委托项目4项,部分代表性项目列举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双频激励介质阻挡放电调控等离子体特性参数及CO2转化研究,2022-2025,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CO2重整CH4合成液态产物的反应机制及性能调控研究,2019-2021,主持
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纳秒脉冲等离子体协同催化CO2重整CH4制备高品质合成气的反应机制及性能调控研究,2018-2021,主持
4.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开放课题,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CO2资源化利用的效能与机制研究,2019-2020,主持
5. 行业企业委托项目,等离子体技术改性气相法二氧化硅和处理天然气制备炭黑开发实验,2021,主持
论文与专利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SCI期刊亮点论文和封面论文各1篇,入选2021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1篇;参编专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项,授权11项。部分代表性论文和授权发明专利如下:
1. Mei, Danhua; Shen, Xiaoqiang; Liu, Shiyun; et al.; Plasma-catalytic reforming of biogas into syngas over Ni-based bimetallic catalyst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462: 142044 (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5.1)
2. Mei, Danhua; Liu, Shiyun; Yanik, Jale; et al.; Plasma-catalytic reforming of naphthalene and toluene as biomass tar over honeycomb catalysts in a gliding arc reactor,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2022, 10: 8958-8969 (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8.4,封面论文)
3. Mei, Danhua; Duan, Gehui; Fu, Junhui; et al.; CO2 reforming of CH4 in single and doubl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reactors: Comparison of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 distribution, Journal of CO2 Utilization, 2021, 53: 101703 (2区期刊,影响因子:7.7)
4. Mei, Danhua; Liu, Shiyun; Wang, Sen; et al.; Plasma-enabled liquefaction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Balancing feedstock content for maximum energy yield, Renewable Energy, 2020, 157: 1061-1071 (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8.7)
5. Mei, Danhua; Wang, Yaolin; Liu, Shiyun; et al.; Plasma reforming of biomass gasification tars using mixed naphthalene and toluene as model compounds,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19, 195: 409-419 (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0.4)
6. 一种CO2分解和加氢反应耦合的一体式装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2023年
7. 一种提高介质阻挡放电CO2分解转化性能的装置及其方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2022年
8. 一种用于粉体材料表面改性的等离子体装置系统及方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2022年
9. 一种集加湿与灭菌功能于一体的等离子体装置和使用方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2022年
10. 一种紧凑型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2021年
学生培养
在学生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指导学生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近30项,指导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项;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指导研究生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项,指导研究生获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资助3项。部分代表性获奖与项目如下:
1.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2018年)、一等奖(2020年)、二等奖(2021年)、三等奖(2022年)
2. 全国大学生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特等奖(2022年)、一等奖(2023年)
3. 第六届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19年)
4.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高校主赛道三等奖(2019年)
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电气2005班马璟一;电气1704班黄刚;电气1502班马臻勋)
6.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电气工程学硕2021级孙闵杰;电子信息专硕2020级张鹏)
7. 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 (SJCX22_0424:三电极同轴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及其C1小分子转化研究,主持人:张鹏,优秀结题)
8. 南京工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段戈辉:水电极同轴 DBD 放电特性及其用于CO2转化研究)
主要成就
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气体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及其应用于能源转化利用和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2018年荣获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学生获得4项省级和校级科技竞赛奖。近年来共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2篇入选ESI高被引和研究前沿论文;申请发明专利1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研究机构作邀请报告10余次;担任20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
奖励荣誉
1.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进步一等奖(5/15),2022年
2. 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5),2021年
3. 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022年
4.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22年
5. 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9年
6. 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双创博士),2019年
7.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委会优秀青年学者,2020年
8. 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创新择优项目资助,2019年
9. 第九届电工技术前沿问题学术论坛优秀报告,2020年
10.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高影响力论文奖”,2021年
11. 《高电压技术》“优秀审稿人奖”,2021年
12. 南京工业大学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2022年
13. 南京工业大学首批党员先锋岗创建对象,2020年
14. 南京工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
15. 南京工业大学优秀本科生班主任,2020年
社会任职
IEEE会员,IEEE Nuclear and Plasma Sciences Society会员,ASME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与应用专委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VOCs专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