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

贵州省铜仁市境内的山地

梵净山(Mount Fanjing),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572米,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总面积为775.14平方千米,遗产地面积402.75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千米。

形成演变
梵净山是中国南方最早从海洋抬升为陆地的地方之一,距今约14亿年。
梵净山地块主体变质岩于10亿年前梵净——武陵运动形成,喜马拉雅运动使周围喀斯特逐步被剥蚀,变质岩出露,形成穹窿状变自然孤岛和放射性河流,新构造运动彻底使梵净山巍巍屹立于周边喀斯特地区,成为被喀斯特低山丘陵包围的变质岩穹隆状孤岛,且至今仍在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其核心地区于四周、山上和山下的地貌景观都形成了鲜明对比。
位置境域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地处北纬27°49′50″—28°1′30″,东经108°45′55″—108°48′30″,靠近江口县城、印江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 梵净山总面积为775.14平方千米,遗产地面积402.75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千米。
地理环境
地质
梵净山地区地层主要由中新元古界梵净山群、青白口系板溪群两套火山—沉积岩系地层组成,其间被角度不整合面分开。
板溪群主要分布于梵净山的山麓前缘以及穹窿构造核部的凤凰山、金顶、斗篷山和牛头山一带、出露变质砾岩、变余砂岩和千枚岩等,梵净群几乎全部分布于山区主体梵净山穹窿的核部,广泛出露典型的基性—超基性熔岩和少量的中酸性熔岩。梵净山地区地序列是认识新元古代早期沉积盆地演化的钥匙,梵净群共分7个岩性组,总厚度逾9400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盆地沉积记录。根据出露最古老地层梵净群的同位素年龄测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盆地沉积记录,地质年龄在距今10—14亿年之间。该区岩石地层变质程度低,原生结构构造保留完好,地层单位的展布显示清晰的褶皱构造样式,而变 形造成的构造置换也并不强烈,侵入岩的侵入接触关系保留完整,可以建立完整地层架构。
梵净山地区的构造特点是,梵净山群地层已强烈变形,形成两个走向北东、略呈弧形向南东凸出的背斜构造及其间的一个向斜构造。与褶皱同期还发育3条逆断层,逆冲断距不大。上述褶皱构造及逆断层被一条走向北北东的左行走滑断层切割,最大平面视断距1千米左右,向南断距逐渐变小,趋于消失。
地貌
梵净山是典型穹隆状山地生态系统,形成了壮观的亚高山山体和丘陵地貌。梵净山地处于中亚热带中部和云贵高原与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山体高差达2000米。
梵净山区的主体部分受第三纪风化条件和水热作用及第四纪冰期霜冻风化的影响,形成独特的侵蚀—构造地貌类型,如独特的峡谷和嶂谷地貌以及雪蚀洼地等古气候地貌;在外围地区则分布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流水地貌,表现在地表、地下的喀斯特形态如溶斗、竖井、盲谷、洼地、岩溶泉、暗河等;提名地对新构造运动的地貌具有如下独特特征,同步同层状裂点发育,“峡谷套嶂谷”地貌独特、河谷纵剖面坡降差异明显、反映河谷地貌发育的地形比率不同、山上山下河流阶地迥异、变形的夷平面组合明显等等。
气候
梵净山地区受东南亚太平洋季风控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影响十分显著,冬季受寒潮影响一般较小。梵净山年平均气温13.1℃至14.7℃,最热月(七月)平均温度25.3℃,最冷月(二月)平均温度2℃,气温随地势增高而降低。年无霜期270—278天,年日照时数900—1170小时,年降水1100—2600毫米之间,降水季节都集中在5—10月份,相对湿度平均达80%。按热量带划分,有明显的垂直带谱,从山脚至山顶分别是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光能充足,雨量充沛,无严寒酷暑。
植被
梵净山具有较鲜明的植被垂直带谱:海拔13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海拔1300—19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900—2100米是落叶阔叶林带;海拔2100—2200米是苔藓矮林带;海拔2200—2350米是亚高山针叶林带;海拔2350—2572米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带。
土壤
梵净山分布面积最多的是山地黄壤和暗黄棕壤,其土壤主要为森林土壤。成土母质为元古界板溪群变质岩风化的残积和坡积物。主要母岩有变质粉砂岩、变质石英砂岩、绢云母板岩、千枚岩、变质凝灰岩以及变质细碧角斑岩。由于地形、气候、植被和母岩等成土条件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形成了保护区土壤类型的多样性,构成了由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布特征,海拔500米以下为山地黄红壤;500—1400米为山地黄壤;1400—2000米为山地黄棕壤,2000—2200米为山地暗色矮林土;2200米以上为山地灌丛草甸土。
资源状况
综述
梵净山保存了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并孑遗着7000万至200万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种 。
植物资源
梵净山有4.2平方千米原始森林,为多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植物种类丰富,为中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区内有植物种数20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等21种,并发现有大面积的珙桐分布;是世界上罕见的生物资源基因库。
从海拔500米左右的山麓地带到海拔1300—1400米地带,主要是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为梵净山森林的精华所在,其中有不少仍处于原始森林的状态,植株密集,林内阴暗,生活着众多的珍稀生物;从鱼坳以上,海拔1400—19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1900—2100米为落叶阔叶林带。在梵净山,多合围粗的大树,其中有好多树木直径达到了1米以上。世界上共有15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在梵净山就有13种。
动物资源
梵净山2767种动物,有脊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黔金丝猴(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誉为“梵净山精灵”,“地球的独生子”现存约700只,仅分布在贵州境内武陵山脉之梵净山。)、熊猴猕猴、云豹、林麝、毛冠鹿、苏门羚、穿山甲、鸳鸯、红腹角锥、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大鲵(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等14种。梵净山是黔金丝猴的独一分布区。
旅游资源
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其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
所属山脉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武陵山脉属云贵高原云雾山分支的东延部分。呈北向东,分布于湘西北。海拔多在800—1200米。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0多座。其山脉北支分布于湘川鄂边界的有八面山、八大公山、青龙山、东山峰、壶瓶山等,中支沿澧水干流之北有天星山、红星山、朝天关、张家界、白云山等,南支从贵州省境内延伸过来进入省内有腊尔山、羊峰山、天门山、大龙山、六台山等。上述三支山脉均消失于洞庭湖平原。
主要山峰
凤凰山为梵净山主峰,海拔2572米。
老金顶海拔2493米,是梵净山第二高峰。因月光下石壁经常出现弥勒佛为众生说法的图像,又名“月镜山”。老金顶上建有燃灯殿,供奉燃灯古佛。燃灯古佛属过去佛之一,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复不为用。
新金顶海拔2336米,垂直高差达百米,是三座金顶中最险的一座。晨间经常被红云瑞气围绕,因此也被称为红云金顶,谐音“鸿运金顶”,有鸿运当头的的寓意。新金顶上半部分被“金刀峡”隔成两座孤峰——南面建有释迦殿,供奉释迦佛;北面建有弥勒殿,供奉弥勒佛。中间由天桥连接,状若飞龙。红云金顶从不同角度观看,分别似佛手二指禅,也像生命的图腾,因此又被称为“天下第一峰”。
历史文化
名称变迁
梵净山正式载于史册,始于汉代。《汉书·地理志》称梵净山为“三山谷”;北魏《水经注》沿称“三山谷”。唐代《元和郡县志》改称“辰山”。宋代《太平寰宇记》称“思邛山”,佛教于此时传入梵净山。明初,梵净山已是佛教名山,同有数名并称:“九龙山”“饭甑山”“梵净山”“大佛山”。清代,梵净山称“月镜山”“卓山”。
佛教文化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
梵净山佛教开创于唐,鼎兴在明。明万历所立《敇赐碑》将梵净佛山誉为“立天地而不毁,冠古今而独隆”的“天下众名岳之宗”。
明初,明朝政府在梵净山地区开采朱砂与金矿,派有官员督办。由于梵净山风光神奇,佛教于是兴盛起来,成为僧众向往的“梵天净土”,故正式得名“梵净山”,民间则称“大佛山”。明初在梵净山重修西岩寺外,还修建了天马寺等寺庙。
到两百年后的明万历年间,梵净山因有“古佛道场”而被称为“古迹名山”。贵州巡抚郭子章(今江西省人)撰《黔记》(1608年)载梵净山云:“贵州山以梵净山为第一,可比天台。”明末浙江诗人谢国梗抗清失败后,隐居梵净山,便自号“天台逸人”。
文物古迹
梵净山历代所修寺庙甚多,大小寺庙数百座,其中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最为著名,四大皇庵之一的护国寺占地就3000平方米,寺产遍及周围30多里。
释迦殿、弥勒殿在金顶上,始建于明朝,左为释迦殿,右为弥勒殿,中为金刀峡,天桥横跨峡上以沟通两殿。庙后各有一巨石,一名晒经台,一名说法台。
承恩寺建筑地处梵净山绝顶,下临1000多米的深谷,举目四眺,百里风云尽收眼底,甚为壮观。承恩寺(俗名上茶殿),在金顶左侧,正殿三间,门额阴镌“敕赐承恩寺”5字,两侧配殿8间,仅存部分残墙,全部建筑面积占地1250平方米。镇国寺(俗名下茶殿)在承恩寺下方,始建于明代,20世纪50年代倾塌。金顶古庙较多,遗址尚有回香坪、老金顶、圆通殿等多处。
《敕赐碑》全称《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碑》,为明朝万历帝赐封建立,位于梵净山老金顶下,碑高2.9米,碑心高1.85米,宽1.51米,碑额竖刻“敕赐”两个大字,左右饰以腾龙拱护纹,上罩彩云。碑文悉为楷书,计1349字,其中序文838字,附文516字。
明清以来,弥勒与梵净山的传说在该地民间广为流传,古人在新金顶巅峰之上建释迦、弥勒两殿,作为梵净山佛教的最高象征。 明代《敕赐碑》中,对弥勒与梵净山作专门记载,并称梵净山是“无边法界,极乐天宫” 。梵净山弥勒道场有神奇的自然景观相印证。在新、老金顶附近,常常可以看见奇妙的“佛光”和“幻影”,古人认为“佛光”和“幻影”就是“弥勒显像”。从西路朝山古道的“拜佛台”远看,梵净山就呈现出三座弥勒像并列的景象:老金顶是弥勒坐像,新金顶是金猴朝拜弥勒像,三大主峰相连则是长达万米的弥勒卧像。
活动
2004年9月23日,“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在印江护国寺召开,中国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蔚临,代表中国佛协发表讲话。
2005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八,在印江举办了首届“中国梵净山护国寺佛诞节”,又名浴佛大法会,纪念释迦牟尼2549岁的生日。
生态保护
1956年,林业部将梵净山划为禁伐区,1978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并组建管理机构。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2863公顷,森林覆盖率96.9%,是以保护黔金丝猴、珙桐和梵净山冷杉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
特产
2016年11月2日,梵净山茶被公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高端绿茶(翠峰)外形扁直光滑,色泽翠绿、匀整,嫩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汤色嫩绿、清澈,叶底嫩匀、明亮。
大宗绿茶感官品质:外形卷曲或珠形、针形,嫩绿油润,香高持久,滋味鲜爽,汤色嫩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梵净山红茶外形条索细紧、乌润、显金豪,甜香显、稍带花香,滋味甜醇,汤色红亮,细嫩显芽。
所获荣誉
旅游信息
门票
2018年9月20日,贵州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降低部分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通知》。自2018年10月1日起,梵净山风景名胜区旺季门票价格由110元/人降为100元/人。
门票价格
优惠条件
开放时间
游客入园后须乘坐观光车到达索道下站,14点以前可选择从索道下站步行上山(行程约4小时左右),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14点以后登山步道禁止通行,15点停售当日票。日常开放时间:旺季(3月1日至11月30日)8:00—19:00;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8:00—18:00。
交通路线
东门:梵净山周边有两个高铁站,分别是铜仁站和铜仁南站。
1、铜仁南高铁站对面高铁汽车站坐车:直达梵净山专线车(车次很少);到江口客运站的班车(高速大巴约45元 80分钟),每天6班9:30—17:00(客流量较少时仅2班)。从江口客运站再转梵净山旅游专线公交(约30分钟)
2、铜仁火车站对面铜仁旅游客运站坐车:梵净山专线车。到江口客运站的班车(高速大巴约50分钟),班次很多,7:00—18:00,大约40分钟左右一班。从江口客运站再梵净山旅游专线公交(约30分钟)。
西门:铜仁火车站对面铜仁旅游客运站坐车,到印江客运站的班次很多,7:00—17:40,大约30-60分钟左右一班。到印江县城后要再坐车到护国寺,即梵净山西门。印江客运站到护国寺以前有公交车,每1小时一班。
东门:梵净山江口景区大门(黑湾河山门)距离印江县城大约20千米左右,路况也比较好,县城就在高速路旁。自驾到景区的话,也可在“梵净山东”下高速(不经县城),约15千米即到,通往景区的公路路况不错。导航要注意目的地在江口、不是印江。可搜目的地“梵净山游客中心”,或“梵净山景区1号停车场”。
西门:梵净山印江大门(西门)到印江县城约45千米,山路较多。自驾的话,也可在“梵净山西”下高速(不经县城),经28千米的山区公路,到达景区门口。这段山路,弯道较多,2021年已经翻新为沥青路面。导航可搜“护国寺山门”。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