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姓,中国百家姓之一,源于河南,安阳、商丘、洛阳等地,相传武丁为武姓始祖。
历史发展
源流
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记载:“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日‘武’, 遂以为氏。”即因周平王的小儿子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状纹路,故被赐为武氏,为周朝大夫,后来他的子孙因而以武为氏,史称武姓正宗。
2、出自以国名为氏。
据《世本》《万姓统谱》等资料所载,夏臣武罗被封武罗国,后国亡,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武姓。
3、出自子姓。
4、出自以邑名为氏。
据《风俗通义》所载,汉朝有武强王梁,封地在今河北省武强县,其后代因封地“武强”简为武氏。
5、其他来源。
出自以武字开头的复姓一武安氏和武疆氏;出自其他源流;唐代的冒姓或被赐姓为武姓的;出自少数民族有武姓或有复姓改汉姓武的。
迁徙传播
武姓最早的发祥地在今
河南省境内,其后在此地不断繁衍。春秋时的
宋国是武姓来源地,故其早期的活动区域应在今
河南商丘一带,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姓人口的增加,社会生产的发展,政治局势的变化,武姓活动区域也不断地扩大,大约到战国时期,武姓之人已在中原一带比较广泛地活动了。
商代时的安阳、东周时的洛阳、春秋时的商丘是武姓起源地,故武姓先秦时期的活动区域,应在今河南安阳、洛阳、商丘一带。
秦汉时期,武姓大体分布在陈郡(今河南淮阳县)、沛县(今江苏沛县)、梁邹(今山东邹平县东北)、盱眙(今江苏盱眙县东北)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以及今河南省东部一带。
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姓也同中原的士族一起大举南迁,成为安徽、江苏等省境内的一大望族,形成武姓“沛国”郡望。而另一支武氏迁入今山西,在今太原一带发展成为一个大族,形成武姓“太原”郡望。
唐代时,武姓家族因出了一位
武则天,使太原武姓发展达到了昌盛时期,武姓在北方各地再次得以繁衍迁徙,族派不断扩大。
宋代时期,武氏已经发展到全国各地,其中在山西、河北、湖北、河南、湖南分布最为集中。
明代时期,山西、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江苏也有较多的武氏分布。当今其中河南、河北、辽宁、山西的武氏分布最为密集。
清代亦有武姓渡海入台,后迁徙新加坡等地。
得姓始祖
相传
武丁为武姓始祖。
武丁,姓子,名昭,是商朝第23位国王。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结果,武丁在位时间为前1250年至前1192年。武丁是商王小乙的儿子。武丁即位后任用贤臣、励精图治,使商朝再度复兴,武丁也因此成为备受后人称赞的中兴之主。武丁之世,商王朝成为疆域辽阔的大国。逝世后,武丁儿子祖庚继承王位。祖庚之兄祖己为了表彰武丁的功业,为武丁立了庙,尊称武丁为高宗,并作了《高宗肜日》和《高宗之训》两篇文章。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武姓主要郡望有:太原郡、沛郡。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相当于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一带以北地区。
沛郡:汉高帝改泗水郡置郡。相当于今安徽淮河以北、西淝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苏沛、丰等地。
武姓主要堂号有:鬻薪堂、太原堂。
鬻薪堂:鬻薪是卖柴。宋朝武行德,相貌奇伟,家里很穷,以卖柴为生。后晋高祖(石敬瑭)镇守弁门,到郊外游玩,看到行德卖柴,对他的相貌很惊讶,又见他担的柴特别重,就把他留在帐下当了虞候。后来作战时行德被契丹俘虏,他杀了契丹的官,占据了河阳,不久归顺了北汉,当了河阳尹,入宋,官太子太傅。
太原堂:太原郡于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相当于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一带以北地区。
家谱文献
武氏家谱,(清)武先慎纂修,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北京武氏族谱,(清)武继昌编,清咸丰四年(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文物保护
宗祠楹联
姓氏名望
先秦两汉
武丁:姓子,名昭,是商朝第23位国王,商王小乙儿子,中兴之主。
武臣:秦末陈县(今河南省
淮阳)人,随
陈胜起义,后自立
赵王,因违抗陈胜命令,被部将
李良所杀。
隋唐五代
武士彟:唐代大臣,武则天之父。以经营木材致富,随李渊征战有功,被封官爵。高宗时,以皇后之父身份受封周国公,被赐太原王。
武元衡:唐代大臣。建中进士,官至宰相。因刚直不阿,触犯权贵,被刺客暗杀。
武承嗣:武则天之侄,因荫而权重。后武承嗣争立太子,不果,怏怏而死。
武元衡:河南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南)人,唐代建中进士,官至宰相,帝评之曰“是真宰相器。”因刚直不阿,触犯权贵,被刺客暗杀。
武漳:文水(今山西省汾阳)人,五代后蜀著名将领,职山南节度使,重视农业,对当地农田水利建设有所贡献。
宋元
武宗元:河南省白波(今孟津)人,北宋著名画家,学吴道子,行笔流畅,擅佛道鬼神,行笔流畅,曾为寺观作壁画,人皆称之。
武允蹈:宋代高诗人,两贡于乡,诗文刻意,多脍炙人口,著有《练湖集》。
武元直(生卒年不详),金代北平(今北京)人,明昌间名士。善画山水,能诗文,作品有《莲峰小隐图》《 渔樵闲话图》《东坡游赤壁图》等。
武祺:元代太谷(今属山西省)人,历任中书参议、户部尚书、甘肃行省参政等职。著有《宝钞通考》等。
明清
武之望:明代名医。其医术有独到之处,曾参王肯堂之《证治准绳》,编有《济阴纲目》,另著有《济阳纲目》。
武图功:山东
曹县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
太仆寺卿。
武韬:清初山东
曹县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武榜眼
进士及第,授官山西蒲州
参将昭武将军,后被叛贼所害入京城忠烈祠,乾隆下旨追赐世袭恩骑尉。
武亿:清代著名学者,乾隆进士。曾创办范泉书院。治经史,精于考订金石文字。著有《经读考异》、《群经义证》、《偃师金石记》、《授堂诗抄》等。
武昌国:清朝奉天镶蓝旗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任太康知县,重视水利建设,亲自勘察境内河流,疏浚28条沟河,修建25座涵闸,修筑了县内重要的道路和桥梁。在重修文昌阁、魁星阁、重建兴贤书院的同时,还重修了育婴堂、普济堂等社会设施,主持纂修《太康县志》。
近代以来
武训: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伟大的平民教育家,为穷人创办了堂邑、馆陶、临清三县义学。
武士敏:字勉之,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镇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8军军长。是抗日战争期间阵亡的中国军方高级将领之一。
武元甲(Võ Nguyên Giáp,1911-2013),生于广平省丽水县禄水乡,越南大将,原越共政治局委员、原中央军委书记、原越南副总理 、原越南国防部部长。
武迟: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化工专家,1914年12月16日生于浙江杭州,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8年3月1日逝世。 曾任清华大学等校教授,石油工业部副总工程师,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
武长友:河北清河人,中共十一大代表、十三届中纪委委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曾获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
武治业( 1934—1976),商水县大武乡大武村人。1974年奉命授助坦桑尼亚,任筑路工程技术队队长,1976年6月不幸牺牲,被坦桑尼亚政府追予为“国际主义战士”,新疆军区追记二等功。
武大伟:1946年12月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
海伦市,大学毕业,是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曾历任中国驻韩国大使、中国驻日本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务。夫人毛娅平,有一女。
武文赏(Võ Văn Thưởng,1970.12.13-),生在越南永隆省芒铁县安福乡,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
武磊:1991年11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济南平阴,中国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现效力于西乙皇家西班牙人足球俱乐部。曾包揽2018赛季中超金球奖和金靴奖,是首位攻破巴萨球门的中国球员。
人口
2018年,全国武姓人口中排名第92位,约有220多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8%。约37%分布在河南、河北二省(其中河南最多,约占全国武姓人口的19.7%);19%分布在辽宁、山西二省。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报告,武姓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山西。
研究考证
《元和姓纂》记载:“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日‘武’, 遂以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