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镇,隶属于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地处樟树市南部,南北长而东西窄,东与洋湖乡毗连,南与新干县大洋洲镇毗邻,西濒赣江,与洲上乡一衣带水,镇人民政府距樟树市城区17千米,行政区域面积27.0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永泰镇户籍人口为18178人。
历史沿革
清代,永泰镇境域为清江县茂才乡十七都。
1949年前夕,为第二区永埠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第六区永埠乡、永泰镇、东薛乡。
1956年,撤区并乡,改置永泰乡。
1958年,属洋湖公社。
1961年,自洋湖公社分出成立永泰公社。
1968年,复并入洋湖公社。
1975年,恢复永泰公社。
1984年,改为永泰乡。
1985年,撤乡设永泰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永泰镇辖有园艺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车埠、永泰、大观、大塘、洋塘、石岗、孔埠、灌山、官湖9个村民委员会;下设4个居民小组,11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永泰镇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园艺社区、车埠村、大观村、洋塘村、石岗村、孔埠村、大塘村、永泰村、灌山村、官湖村。镇人民政府驻永昌大街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永泰镇地处樟树市南部,南北长而东西窄,东与洋湖乡毗连,南与新干县大洋洲镇毗邻,西濒赣江,与洲上乡一衣带水,镇人民政府距樟树市城区17千米,行政区域面积27.0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永泰镇境内地形形似纺锤,中部宽阔,两头狭窄,地势平坦。
气候
永泰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霜期较短,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7.7℃,1月平均气温5.9℃,极端最低气温-11.7℃;7月平均气温29.6℃,极端最高气温40.9℃;常年≥5℃,积温6197.3℃,≥10℃积温5623.8℃。年平均日照时数1893.7小时,全年无霜期270余天。初霜期11月下旬,终霜期3月初。年平均风速2.4米/秒。年平均降雨量1568.7毫米。
水文
永泰镇境域背倚赣江,龙溪河穿境而过,上通新干,下至洋湖乡,汇入赣江,年均流量300立方米/秒。境内溪水纵横,池塘众多。
自然灾害
永泰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等。
自然资源
永泰镇境内地下有丰富的岩盐资源,还有砂卵石等。
2011年,永泰镇有耕地面积19050亩,其中水田面积16140亩,旱地面积2910亩。鱼塘面积2250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永泰镇辖区总人口1696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48人。总人口中,18岁以下2704人,占16.5%;18~60岁10750人,占66.5%;60岁以上3512人,占1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6960人,占99.97%;有少数民族6人,占0.0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02人。
截至2017年末,永泰镇常住人口为15910人。
截至2019年末,永泰镇户籍人口为1817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永泰镇生产总值为18.81亿元,财税收入为3879.7万元,比上年增长15.6%,比1989年增长30.5倍。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5元,比上年增加750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6303元,同比增加630元。
2019年,永泰镇有工业企业36个,其中规模以上1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1个。
农业
2011年,永泰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1.32亿元。农作物主要品种有水稻、油菜、花生、大豆、柑橘、西瓜,粮食总产量15771吨,油脂产量1008吨,水产品产量2160吨。生猪出栏20040头,肉牛出栏1802头,毛鸭出笼8万羽。
工业
2011年末,永泰镇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4家,主要产品有保险设备、内燃机配件、工业精卤、食品及医药保健品等。全年工业总产值16亿元,工业增加值3.76亿元,销售收入15.2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
商贸
2011年末,永泰镇有商业网点850个,各类物资交易市场或商品集散地4个,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3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6%;乡镇集市贸易成交额8541万元,比上年增长15%。出口产品有荞头、板鸭等,出口贸易额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
邮电业
2011年,永泰镇邮政业务收入62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65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永泰镇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310人,专任教师21人;小学15所,在校生1568人,专任教师11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70人,专任教师3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2%,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35.9万元,比上年增长11%。
科学技术
2011年末,永泰镇有农业、养殖业、加工业等技术推广站7个,各类科技人员24人,完成科学技术推广项目3个。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永泰镇有文化站4个,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8个,藏书18000册,建有电视室11个,村(居)民业余艺术团体2个。开展各种文艺活动15场,观众5000人次,体育场所5处,体育社团1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中心小学体育运动会、农民运动会、老年人体协运动会。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永泰镇有镇卫生院1所,镇卫生院住院部病床27个;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8张,固定资产320万元。医务人员11人,其中主治医师6人;另有村居卫生所13个。从医人员1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人,完成诊疗1.72万人次,出院病人1827人次,法定报告传染病率为32/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4975人,参合率97%。
社会保障
2011年,永泰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658人,月人均130元,比上年增长17.7%,全年支出122.4万元,比上年增长12.5%。55人享受五保户待遇,支出20.1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大病医疗救助172人次,支出39万元,比上年增长27%,自然灾害受灾人口86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00亩,直接经济损失320万元,救灾支出21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7人。社会福利费39万元,比上年增长1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永泰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0千米,投递点17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45000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3600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1200件,征订报纸3200份、期刊2520册,电信服务网点4个;固定电话用户1900多户,比上年增加17%,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6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3600户,比上年增加6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2%,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宽带接入用户625户,比上年增加253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永泰镇境内有电站1座,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24千米,用电负荷1.3万千瓦。综合电压合格率95%,供电可靠率97%。
2011年末,永泰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3千米,生产能力1200吨/日,年工业用水12万吨、生活用水9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72%,年人均生活用水20吨;排水管道10千米。
2011年末,永泰镇镇区有1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12座,主变压器108台,总容量12570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4千米,用电负荷8000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8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5%,供电可靠率98%。
2011年末,永泰镇镇区有供(加)气站2个,煤气用户830户,其中工业用户16户,居民用户814户,燃气普及率为85%,月煤气平均用量14000立方米。
2011年末,永泰镇镇区有公共绿地面积0.3公顷,园林绿地面积0.2公顷,绿化覆盖率12%,人均绿地3平方米。
交通运输
2011年末,永泰镇境内道路总长40千米,其中105国道长6千米,12条村镇公路总长34千米,组成便捷的交通网络。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115辆,3200吨位;客运汽车9辆、360座位,货运量16万吨,客运量68万人次,镇区道路总长度12千米,道路铺装面积0.8万平方千米,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1条,运营总里程达6千米,公交车辆9辆,年客运量15万人次;出租车6辆,年客运量1.5万人。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明代中期,因常遭水灾,人们祈求永远安泰,遂名永泰。
文物古迹
永泰镇在明清时代,有“
九街十八巷”之称,存有较完好的明清古建筑街有遗存20余栋,主要是集中在靠近
赣江东堤的前、后两街。包括
天王庙、
文昌宫等许多建筑,另有永镇塔、大观桥等,永镇塔系明中期所建,高24米,七层六面,砖石结构;大观桥石砌三拱,全长30米。
所获荣誉
2022年3月,入选拟命名2021年度江西省级卫生乡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