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洞庭湖滨、沅澧两水尾闾,东濒沅江、南县,南界资阳、桃江,西接鼎城,北抵西湖农场,与安乡隔河相望,总面积202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汉寿县下辖4个街道、16个镇、3个乡。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常住人口65.60万人。
历史沿革
战国
属楚地。
秦
为黔中郡地。
西汉
为武陵郡索县地。
东汉
阳嘉三年(134年),改索县为汉寿县,取汉王朝长寿不衰之意,治所今鼎城区断港头。
三国吴
汉寿县改为吴寿县。
赤乌十一年(248年),析吴寿县置龙阳县,设治所于今县城,属武陵郡。
北宋
大观年间(1107—1110年),改为辰阳县。
南宋
绍兴三年(1133年),复名龙阳。
绍兴五年(1135年),升县为军,移治黄城寨(今聂家桥乡黄城港)。
绍兴三十年(1160年),复县,治所迁回原址,隶属鼎州。
元
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州,辖沅江县,属常德路。
明
洪武三年(1370年),降为县。
清
属常德府。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龙阳更名汉寿。
民国三年(1914年),隶武陵道。
民国五年(1916年),属湘江道。
民国十一年(1922年),直隶于省。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隶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8月4日,县境和平解放,隶属益阳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11月,改属常德专署。
1988年,常德专署改市,隶属常德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汉寿县辖15个镇、17个乡:城关镇、太子庙镇、军山铺镇、朱家铺镇、西湖镇、百禄桥镇、酉港镇、沧港镇、坡头镇、岩汪湖镇、洲口镇、崔家桥镇、蒋家嘴镇、毓德铺镇、罐头嘴镇、三和乡、大南湖乡、月明潭乡、丰家铺乡、毛家滩回族维吾尔族乡、文蔚乡、东岳庙乡、龙潭桥乡、西竺山乡、阳南塘乡、围堤湖乡、周文庙乡、岩嘴乡、鸭子港乡、株木山乡、聂家桥乡、新兴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2年末,汉寿县辖16个镇、17个乡;43个社区、505个行政村。
2004年末,全县辖16个镇、14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
2015年,根据汉寿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区划调整后,辖3乡16镇4街道:辖酉港、罐头嘴、洲口、坡头、岩汪湖、沧港、朱家铺、丰家铺、太子庙、崔家桥、龙潭桥、军山铺、百禄桥、蒋家嘴、洋淘湖、西湖16个镇,聂家桥、西洲2个乡,毛家滩回族维吾尔族乡,辰阳、龙阳、沧浪、株木山4个街道,共16镇、3乡(其中1个民族乡)、4街道。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汉寿县下辖4个街道、16个镇、3个乡。汉寿县人民政府驻
龙阳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汉寿县汉寿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洞庭湖滨、沅澧两水尾闾,东濒沅江、南县,南界资阳、桃江,西接鼎城,北抵西湖农场,与安乡隔河相望。介于东经111°42′59″—112°18′,北纬28°36′—29°6′45″之间,总面积20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汉寿县属雪峰山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南部丘陵属雪峰山余脉;全境地势由南向北呈阶递状下降,以平原为主,水系发达,平原占49.07%,丘陵岗地占22.44%,其余为水面占28.49%。
气候特征
汉寿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平均气温为18.1℃,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9℃,出现在7月21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7.4℃,年总降水量为1465.1毫米,年雨日157天,日降水量≥50毫米的日数有3天,年一日最大降水量55.0毫米,年日照总时数为1545.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35%。
水系水文
汉寿县境内有河流30条,主要河流为沅水和澧水;主要湖泊有太白湖、围堤湖和目平湖。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汉寿县主要地类数据公布如下:
(一)耕地972805.95亩(64853.73公顷)。
其中,水田809870.85亩(53991.39公顷),占比83.25%;旱地162935.1亩(10862.34公顷),占比16.75%。另外还有32800.50亩(2186.70公顷)位于城镇村庄范围内尚未建设的土地中,现状为耕地,其中水田14769.75亩(984.65公顷),旱地18030.75亩(1202.05公顷)。
总体来看,耕地主要分布在岩汪湖镇、坡头镇、洲口镇,沧港镇等地区,占全县耕地的38.60%。我县耕地整体位于国家划定的一年两熟制区域,均位于年降水量1000mm以上地区。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828201.30亩(55213.42公顷),占比85.14%;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113004.90亩(7533.66公顷),占比11.62%;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30654.00亩(2043.60公顷),占比3.15%;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839.40亩(55.96公顷),占比0.09%;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06.35亩(7.09公顷),占比0.01%。
(二)园地210202.95亩(14013.53公顷)。
其中,果园39987.90亩(2665.86公顷),占比19.02%;茶园1040.7亩(69.38公顷),占比0.50%;其他园地169174.35亩(11278.29公顷),占比80.48%。总体来看,园地主要分布在太子庙镇、崔家桥镇、龙潭桥镇,丰家铺镇等地区,占全县园地的74.16%。
(三)林地496349.7亩(33089.98公顷)。
其中,乔木林地291184.8亩(19412.32公顷),占比58.67%;竹林地128700.15亩(8580.01公顷),占比25.93%;灌木林地2632.2亩(175.48公顷),占比0.53%;其他林地73832.55亩(4922.17公顷),占比14.88%。总体来看,林地主要分布在丰家铺镇、崔家桥镇、龙潭桥镇、朱家铺镇等地区,占全县林地的63.64%。
(四)草地3336.15亩(222.41公顷)。
其中其他草地3336.15亩(222.41公顷),占比100%。总体来看,草地主要分布在崔家桥镇、丰家铺镇、太子庙镇、聂家桥乡等地区,占全县草地的66.26%。
(五)湿地290708.7亩(19380.58公顷)。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8个二级地类,我县涉及3个二级地类。其中,森林沼泽59114.1亩(3940.94公顷),占比20.33%;内陆滩涂231593.25亩(15439.55公顷),占比79.67%;沼泽地1.35亩(0.09公顷),占比细微(0.00046%)。总体来看,湿地主要分布在目平湖、沧港镇、辰阳街道和西湖镇等地区,占全县湿地的99.37%。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68472.15亩(24564.81公顷)。
其中,建制镇用地53703亩(3580.2公顷),占比14.57%;村庄用地307425.6亩(20495.04公顷),占比83.43%;采矿用地1790.1亩(119.34公顷),占比0.49%;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5553.45亩(370.23公顷),占比1.51%。总体来看,建制镇用地主要分布在龙阳街道、沧浪街道、辰阳街道、株木山街道等地区,占全县建制镇用地的51.09%。
(七)交通运输用地56238.75亩(3749.25公顷)。
其中,铁路用地1750.95亩(116.73公顷),占比3.11%;公路用地15240.9亩(1016.06公顷),占比27.10%;农村道路39225.45亩(2615.03公顷),占比69.75%;港口码头用地21.45亩(1.43公顷),占比0.04%。总体来看,交通运输用地中面积占比最大的地类是农村道路和公路用地,占全县交通运输用地的96.85%。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16882.4亩(47792.16公顷)。
其中,河流水面177976.2亩(11865.08公顷),占比24.83%;湖泊水面103897.5亩(6926.5公顷),占比14.49%;水库水面17328.45亩(1155.23公顷),占比2.42%;坑塘水面338871.6亩(22591.44公顷),占比47.27%;沟渠55919.25亩(3727.95公顷),占比7.80%;水工建筑用地22889.4亩(1525.96公顷),占比3.19%。总体来看,目平湖、洲口镇、岩汪湖镇、酉港镇等地区的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较大,占全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49.03%。
矿产资源
汉寿县境大部分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基岩出露甚少,加之地质研究程度和勘探工作不够,迄今发现的矿点、矿化点仅28处。其中包括:金、锑、铅、铜、铁、粘土矿、草炭、天然气等。境内花岗岩、黄金、石灰石、石英砂、石油、天燃气等矿物藏量丰富,开采利用价值高。
人口
截至2022年末,汉寿县户籍人口80.02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1506万人,乡村人口51.8712万人;男性41.2684万人,女性38.7534万人;0—17岁14.2261万人,18—34岁15.3536万人,35—59岁33.5209万人,60岁以上16.9212万人。
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户籍人口79.648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9712万人,乡村人口51.6775万人;男性410936人,女性385551人;0—17岁137787人,18—34岁144416人,35—59岁332348人,60岁以上181936人。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常住人口65.60万人。
经济
综述
2022年,汉寿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8.5亿元,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7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35.11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64亿元,增长5.6%。三次产业构成比为16.8:36.6:46.6。含西湖管理区,地区生产总值388.62亿元,增长6.4%。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9%、49.5%和40.6%。其中,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2%。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3.2%。
2023年,汉寿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17亿元,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74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38.99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87.44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构成比为15.7:35.9:48.4。含西湖管理区,地区生产总值408.31亿元,增长7.1%。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6%、46.8%和43.6%。其中,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7%。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6%;含西湖管理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2.8%。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汉寿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项目及房地产投资总额下降8.7%。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2.95亿元,下降27.2%。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27.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0.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2.5%。
财税收支
2023年,汉寿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6.01亿元,非税完成7.7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2.21亿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5.09万元,教育10.21亿元,科学技术1.4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9.81亿元,卫生健康3.71亿元,住房保障2.64亿元。
人民生活
2023年,汉寿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11元,名义增长6.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003元,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89元,增长4.4%。其中,工资性收入18384元,经营收入10756元,转移性收入8578元,财产性收入407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82元,增长9.5%,人均住房面积6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00元,增长7.3%。其中,工资性收入9518元,经营收入8870元,转移性收入5381元,财产性收入931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070元,增长9.2%,人均住房面积69.3平方米。
能源
2023年,汉寿县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变动率-27.3%。全社会用电量115672.9万千瓦时,增长0.01%,其中工业用电量17359.4万千瓦时,增长0.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7862万千瓦时,下降2.5%。
第一产业
2023年,汉寿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28亿元,增长3.4%,农业增加值65.67亿元,增长3.7%。
农业
2023年,汉寿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9.02万亩,同比下降0.07%,总产量59.8万吨,增长1.49%。油料播种面积56.61万亩,增长0.5%,总产量7.60万吨,增长1.5%。棉花播种面积2.69万亩,下降30.7%,总产量0.26万吨,下降18.8%。麻类播种面积0.27万亩,同比持平,总产量0.043万吨,同比持平。蔬菜播种面积29.35万亩,增长1.6%,蔬菜总产量61.78万吨,增长3.2%。水果总产量10.74万吨,增长4.9%。
畜牧业
2023年,汉寿县出栏生猪61.79万头,下降0.91%,牛出栏1.44万头,下降8.28%,羊出栏4.36万只,下降8.21%,家禽出笼671.59万羽,下降1.58%,禽蛋产量3.44万吨,下降5.55%。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生猪存栏33.43万头,下降9.92%,其中:能繁母猪2.81万头,下降7.87%。家禽存笼410.74万羽,下降1.35%。
林业
2023年,汉寿县森林覆盖率13.9%,2023年,汉寿县活立木蓄积128.9万立方米。
生产条件
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19.46万千瓦,增长1.77%。耕地面积94.17万亩。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汉寿县工业增加值增长9.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5%。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0%,占2023年,汉寿县规模工业增加值的78.9%。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增长5.7%,产销率为97.9%。完成出口交货值3.3亿元,营业收入增长5.8%。
建筑业
2023年,汉寿县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建安产值59.48亿元,增长10.0%,施工面积99.77万平方米,下降9.9%,竣工面积25.58万平方米,下降42.9%,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建筑从业人员1.7万人。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汉寿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4亿元,增长10.0%,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增长9.7%,零售业销售额增长8.9%;住宿业营业额增长8.4%,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0.2%。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49.05亿元,增长10.0%,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0.33亿元,增长10.2%。
对外经济
2023年,汉寿县进出口总额21.63亿元,其中:出口额21.50亿元,进口额0.13万元。
招商引资
2023年,汉寿县实际引进境内资金124.7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1万美元,引进2亿元以上境内项目9个。
房地产业
2023年,汉寿县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223.3万平方米,下降5.1%,其中住宅171.7万平方米,下降8.0%。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9.39万平方米,下降1.0%,商品房销售额21.0亿元,增长1.2%。
邮电通信
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移动电话用户74.69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21.18万户。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1.91亿元,比年初增加41.7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3.33亿元,比年初增加41.8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08.66亿元,比年初增加22.31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16.63亿元,比年初增加7.44亿元。
交通运输
交通
汉寿县陆上交通可通过石长铁路、319国道、205省道和长常、长张、长吉、常岳、二广5条高速,南到两广,北达京冀,西至成渝,东抵沪杭。水路可通过沅澧二水直达重庆、上海。空中交通可依托毗邻不足30分钟车程的常德桃花源机场,直飞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昆明等地。
2022年9月16日,石长铁路
汉寿南站货运场正式开通营运。
2022年12月21日,常益长高铁
汉寿站及配套设施竣工启用。
2023年,汉寿县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79亿元,增长2.0%。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境内公路里程2334千米,其中省道179千米、县道313千米、乡道804千米、村道1038千米。
运输
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汽车保有量85993辆,其中:民用汽车85909辆,私人汽车84641辆。公交车线路6条。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5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61.73亿元,(含西湖管理区)实现增加值52.35亿元,增长8.2%。授权专利240件,其中发明专利24件。
2023年,汉寿县有检验监测机构9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754台件。特种设备生产单位1个,特种设备3156台。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00批次,抽查合格率95%。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5所,其中:高级中学3所,职业高中3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小学2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2023年,汉寿县在校学生数共77509人,其中高中学生11048人,职业高中学生4790人,初中学生21325人,小学学生40346人。有教职工5264人,其中普通中学教职工2615人,职中教职工283人,小学教职工2335人,特殊学校31人。幼儿园102所,在园幼儿14626人,幼儿园教职工2287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有县级文化馆1个,电影院3个,档案馆1个,县级公共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9个。中央、省台电视农户综合覆盖率为100%,中央、省台广播农户综合覆盖率为100%。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有体育馆1个,运动场113个,游泳池12个,各类训练房60个。
卫生事业
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有各类卫生机构558个,卫生技术人员5324人,医院床位数4702张。
社会保障
2023年,汉寿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8.99万人,离退休4.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46.2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1.4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0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4.6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2.27万人。
环境保护
2023年,汉寿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3.4%,总体水质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100%。
安全生产
2023年,汉寿县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13起,死亡13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33人。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东汉时期取“汉朝江山、万寿无疆”之意始有汉寿之名。
文艺
民间传统文艺:地花鼓、蚌壳舞、彩莲船、打花船、渔鼓、三棒鼓、说鼓、丧鼓、打土地、傩愿、莲花闹等。
文艺创作:清末至民国,县籍作家、诗人、学者作品,以诗歌、散文为大宗、文学理论次之。新中国成立后,则以新诗、小说、散文、戏曲、民间文学为主体,文学理论较前有所发展。其中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填补历史空白。各个时期作品各有所长,其内容或状写山川,或记人叙事以言志,或陈史述今以论理,各具风韵,各领风骚。
县籍作家、学者从事专业或业余文学创作的,晚清时期有彭近道、高梧亭、刘定范、饶明认、黎嵩寺、易佩绅、易顺鼎、易顺豫、陈怀甫等。均有作品专集。民国时期,易君左佳作颇多,易瑜(女)、曾毅、黄学艺(女)、邹蕴真、杨国经等亦有专著或专集出版。
戏曲
武陵戏、灯戏、湘剧、京剧、歌剧、话剧等,境内均有流行。其中,武陵戏、灯戏历史悠久,地方特色浓郁,为群众喜闻乐见。
方言
汉寿方言词汇丰富,感情极富表现力,且词缀性强,多数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与普通话比较,不同点主要有:实词中的数量词“个”多说成“折”;人称代词“妈妈”喊成“恩妈”;人称代词“外婆”叫成“嘎嘎”疑问代词“哪儿”说成“何里”;指示代词“这儿”说成“德里”,“那边”训成“洛里”;程度副词“很”,一般用“梆硬”、“喷香”、“交湿”、“灰滚的”;叹词中“啊喝”,表示对突然发生意外或不良变故的惊讶。
非遗
汉寿杨幺的民间故事已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寿皮影戏、龙舟的打造工艺等2项已纳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寿皮影戏、汉寿竹马戏、汉寿渔鼓、汉寿三棒鼓、汉寿夯歌、郑王公公出行、汉寿抱鸬鹚、汉寿杨泗庙、汉寿地花鼓、汉寿舞狮、汉寿山歌等11项已纳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个,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个。
文物古迹
净照寺遗址、杨幺墓、黄城寨遗址、镇龙阁遗址、南禅寺古塔、洗墨池碑文、也园石刻、造像石雕、中共汉寿县委会成立旧址、抗日将士阵亡公墓。通过2007年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有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1件,三级文物168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0处。特别是
帅孟奇故居,已全面修复,并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了汉寿县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和红色旅游景点。
2016年常德汉寿县聂家桥乡茶铺村发现了罕见的东晋古墓群,墓中还出土了一瓶千余年的“陈年老酒”。这是汉寿县发现的第一座晋墓。
风景名胜
地方特产
著名人物
三国孙吴太守,品德高尚,为官清廉,没有家产,担心辞世后儿子的生计,美誉青史。清朝诗人张之杜有诗云:“种桔非为欲自存,愿遗清白示儿孙。木奴千树寒霜色,赢得汜洲香满村”。
宋咸淳戊辰(1268年)进士,朝仪大史、枢密院编修、理学大师。创石潭精舍东西两厢共四斋,并捐田一千二百亩用其租谷供应生徒的开支,亲自授课讲学,远近学子慕名而至,名声振动朝廷。元世祖初年,朝廷为其所办的石潭精舍赐额“沅阳书院”,培养了大批湖湘学子。
清光绪年间(1858—1920年),官至三省河图局总办加按察史、二品顶戴的易顺鼎,不仅才华绮绝,而且心怀天下,爱国为民,勇于献身。
詹乐贫
湖南省龙阳县(今常德汉寿县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19日。民国十三年(1924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中共北京农业大学支部书记、国民党北京市第九区党部(即北京农业大学区党部)执行委员、北京农业大学学生会主席和北京大学生联合会农民部长。
湖南省常德汉寿县人,民国十五年(1926年)6月,由詹乐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出席党的七大后,任中央妇委秘书长。1949年3月,当选为全国妇联常委兼组织部长。同年7月调中央组织部工作,先后任干部处副处长和外交外贸处副处长、处长,任
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1918年出生,湖南汉寿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毕业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袁方教授。
1952年3月出生,湖南省汉寿县百禄桥镇人,197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10月参加工作,
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1957年3月出生,湖南省汉寿县罐头嘴镇人,农民家庭出身,1979年2月参加工作,197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现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蒋建国
1956年12月出生于湖南汉寿,籍贯湖南桃江。1977年09月参加工作,1975年01月入党,学历在职研究生,工学硕士。现任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汉族,女,创作型歌手。
汉族,中国内地男歌手、独立音乐制作人。
汉族,1988年11月27日出生,汉寿县株木山乡人,国家级运动健将。世界自由搏击锦标赛65公斤级冠军。中国综合搏击65公斤级金腰带持有者。
张陆,男,汉族,籍贯湖南汉寿,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76年11月出生,1996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
主要荣誉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汉寿县在其中。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
2020年6月,入选 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年9月,被确定为湖南省综合油料大县。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2021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评为2020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2年10月,入选湖南省首批“十大湘菜名县”称号。
2023年2月,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名单。
2023年3月,常德市汉寿县上榜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3年3月,入选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
2023年11月,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3年11月,被命名为“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