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是由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主管的一所公办高级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心理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历史沿革
1956年,赣榆县海头中学建校。
1998年,学校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
2004年3月,学校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级中学。
2008年1月,学校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级中学。
2010年3月,学校更名为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
2016年6月,学校通过普通高中星级评估。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校园面积169418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13608平方米;有在校学生3099人,班级64个,其中高一年级24个班级,学生1190人,高二年级20个班级,学生994人,高三年级20个班级,学生915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338人,专任教师285人,教育硕士65人、中高级教师21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7%。有特级教师兼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人、外聘正高级教师1人、连云港市骨干教师140人,其中,连云港市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36人,市教学标兵25人。
特级教师:刘兴法、窦育国、吴庆业
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刘兴法
市级领军人才:窦育国
市级“港城名师”:张连之、吴庆业、尹冬静、柏林
市级学科教学能手:陈丹丹、李玉强、刘佳、吴新强、鲍仁余、胡根胜、苏长池、穆久萍、相春雷、相翠娟、徐大江
市级骨干教师:张明
市级学科教学标兵:程焕、王起义
市级教学名师:吕艳、卢华香
市级高三教学能手:朱孟通、刘会、张久明
市级教学能手:王霞、刘珍、孙运鹏、徐进国、顾绍良、秦琴、熊阳光、姜翠萍、刘友
市级学科教学名师:房耿宽
市级教学标兵:韩斌、王康飞
市级管理能手:闫武伦
市级教学管理名师:张俭平
市级教研标兵:伏开周
市级高三教学名师:李雪峰
硬件设施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核心区域为教学区,教学区最前面是教师办公楼海天楼,与其相连的两侧为两座教学楼,东有博雅楼、西有致远楼,中间连廊连着第二排教学楼,分别是厚德楼和自强楼,教学区的东西两侧为两条主干路,即为两轴;东翼为多功能科室区,分布着行政办公楼和海洋科技文化馆、根土馆、大报告厅、小报告厅、图书馆以及艺术苑,图书馆东北方向是徽派建筑风格的艺术苑。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拥有四幢教学楼和一幢综合性办公楼。教学楼(志远楼、博雅楼、厚德楼、自强楼)4幢,各4层,设有78个标准教室,教室及各类专用教室均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图书馆有纸质藏书17.85万册,图书馆管理用计算机5台,有校内运行的电子图书馆系统。馆内开辟了教师资料室1个、教师阅览室1个、学生阅览室3个、藏书库1个、采编室1个、过期期刊室1个,有报纸65种、杂志180种,工具书及教学参考用书900种,学生阅览室有座位550个,专用电子阅览室2个,五个学生机房共350台电脑,供学生网上阅读。共有600G电子资源。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设有独立艺术苑,在其内部有艺术专用教室,其中音乐专用教室5个、美术教室5个、舞蹈教室4个、音乐创客教室1个,每个音乐室配有钢琴、五线谱黑板及视听等设备以及的多媒体器材,每个美术教室配备画板、画架、静物柜、石膏几何形体、雕塑、静物及多媒体等设备,廊道内还有供学生学习欣赏的艺术作品。有学生专用的大舞台。特色实验室装备有人工智能编程开发工作室、3D打印创客工作室、机器人创客工作室、飞行器创客室、音乐创客工作室、理化生数字实验室等6个。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学生实验室28个,其中物理实验室10个、并有3个实验桌上配置了多功能实验台;化学实验室有10个,全部配置了排风系统和吸风装置;生物实验室8个、并有2个实验桌面都配置了日光灯照明;探究实验室3个,数字化探究实验室1个。实验室内设有书写板、演示台、总控电源、桌凳、照明、供水、供电、防火、防盗及遮光等设施。有仪器准备室24个,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各8个,室内配有准备实验台、仪器柜、常用维修工具、供水、排风系统和灭火器等。另外,还配有标本室1个,配有化学危险品室1个、内有地窖一个、保险柜2个。实验教师办公室1个、内有文件橱、办公桌、办公椅、并配置空调、网络信息个和计算机等设备。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建有2块标准的400米8跑道塑胶田径运动场,内含有人造草皮的标准足球场。运动场地方面,有体育馆、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体育馆建筑面积5553平方米,能满足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及各类训练使用,其它运动项目场地4片;拥有篮球场地10片、排球场地4片、足球场地2片、羽毛球场地8片、室外乒乓球台42副、室内外运动器械达100多个品种;体育器材室有2处,建筑面积达300平方米,体育器材室配备有体育活动常用的器材。
截至2021年3月,学校的学生宿舍有梅园、兰园、竹园、菊园及松园宿舍楼共五栋,宿舍内有空调、橱柜、卫生间及洗衣间、投币洗衣机和吹风机、消防器材等设施设备,宿舍进出口通道、每层宿舍楼楼道都安装了视频监控、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和门禁系统相结合管理学生进出宿舍,能把学生的进出宿舍情况及时地反馈到班主任手机APP里。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拥有多功能餐厅2幢;其中学生大餐厅1个、学生特色餐厅2个、自助餐厅1个,学生就餐席位3000个,教师餐厅1幢、席位280个,食堂设有操作间、切配间、面点间、蒸饭间、洗碗间、主食库、储藏室、消毒间、更衣室等设施,并实现监控视频全覆盖。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截至2021年3月,近五年,学校学生在省级各类比赛中有400多人获得省级奖,549人获得市级奖。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级奖项425人、地市级奖项549人;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地市级奖项157人;在各类音乐类竞赛中,获地市级奖项125人;在各类体育类竞赛中,获地市级奖项386人;在各类美术类赛事中,获地市级奖项124人。
2019年,学校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生竞赛中,获奖人数160多人次,在奥赛方面,高二年级有4人通过初赛参加省赛,其中获国家级三等奖2人、省一等奖2人、省二等奖2人。
2020年度,学校学生获得省级奖达182人。在江苏省生物奥赛中,获一等奖1人、省二等奖3人;在江苏省化学竞赛中,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在省教育报刊社举办的作文大赛中,获省一等奖1人、二等奖10人;在各级各类书法大赛中,获省二等奖4人;在江苏省物理竞赛中,获三等奖6人。
教师成绩
2018年,学校教师在区级以上公开课60节次,讲座32人次,一师一优课获奖40人次,其他教育教学类获奖100多人次。省级课题立项2项,结题1项,省级在研课题一项,市级课题在研15项,区级课题立项27项,各类课题结题28项,在省级及以上核心和主流刊物发表论文22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五四杯和师陶杯获奖论文56篇,其中获省师陶杯一等奖1人。
2019年,学校教师在赣榆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有60余人次获奖,赣榆区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中,获奖近30人。多人代表区里参加市基本功比赛,其中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中,学校代表赣榆区参加市级比赛2人。在其他教育教学类比赛中,获奖120多人次。执教区级以上公开课(讲座)50多节次。
2020年,学校教师在赣榆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有80余人次获奖,赣榆区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中,获奖近50人。多人代表区里参加市基本功比赛,其中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中,学校代表赣榆区参加市级比赛2人。在其他教育教学类比赛中,获奖150多人次。执教区级以上公开课(讲座)130多节次。
所获荣誉
据2021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江苏省素质教育优秀等级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廉政文化示范点、连云港市教学工作先进集体、连云港市模范学校、连云港市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集体、赣榆县素质教育先进集体等。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精神文化
教学做合一,真善美共求
释义:校训的上句来自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教学做合一”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是学校立足于自身区位特点做出的选择;“真善美共求”是学校发展目标的概括,学校以“培养阳光学生,塑造活力教师”为途径,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明、团结、勤奋、向上
释义:文明:文明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既是行为,更是观念。倡导文明,旨在使师生确立崇尚科学的观念,摒弃愚昧和无知,同时在行为上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既是指教师团队的团结,也指班集体的团结,更指师生之间的默契和谐,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环境。勤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不论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学生的学业进步,都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学习。勤奋是实现人生梦想的重要基础,是走向成功的有力保证。向上:不但是指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和学生学业水平的不断进步,更指师生精神状态的乐观积极,蓬勃热情。学校致力于培养阳光学生和活力教师,需要的正是“向上”的校风。
严谨、务实、创新、奉献
释义:“严谨”意为严格谨慎,要求教师专业知识掌握精益求精,授课辅导、作业批改一丝不苟,待人接物不忘师道尊严。“务实”意为脚踏实地,不摆花架子,不追逐浮名微利,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创新”意为敢想敢做,要跟得上飞速发展的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奉献”意味着不计私利,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忠诚,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豁达。
刻苦、求真、善思、好问
释义:“刻苦”意为学习上不怕吃苦,生活上节俭朴素。“求真”乃求真知,学真才,得真理,做真人。“善思”是敏锐,是智慧,是远见卓识,是善于发现。“好问”是谦虚,是肯钻,是学无止境,是提高与完善。
《我们从这里起航》
(注:歌词暂无)
社团文化
截至2021年3月,学校组建了“海之恋”合唱团、“百灵鸟”播音社、“海棠”书画社、“海娃”沥粉画社、“海菜花”剪纸社团等文学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多个领域的学生社团131个,开展了校园文化节、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等学生活动。
现任领导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