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经济管理与创业模拟实验中心是江西财经大学下属的研究机构。
简介
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工作,是最早开展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改革的财经类高校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就对实验教学进行探索,并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实验室,如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会计手工实验室、统计分析实验室等,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比较优越的教学条件。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财政部与江西省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的多科性教学科研型大学,坐落在鄱阳湖畔、赣江之滨,占地面积2260余亩,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江西财经大学逐渐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中心成立
为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该校于2004年初开始改革原来的实验室管理体制,6月份完成经济管理与创业模拟实验中心建制,对实验资源实行学校规划、中心管理、专家建设、全面共享的管理机制。中心主任由主管教学副校长兼任,常务副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中心下设实验教学管理部、实验技术管理部和综合管理部。
实验中心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宗旨,经过3到5年的时间,把中心建设成实验理念先进、实验体系完善、实验环境一流、实验管理高效、实验资源开放,产、学、研一体化,具有显著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发展
经济管理与创业模拟实验中心通过学校投资、企业捐赠和中央与地方共建三个途径筹集资金,大力建设,迅猛发展:
2004到2006年,学校获得4个经管类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分别建成了经济分析与管理决策基础实验室、财务数据处理实验室、电子商务技术实验室、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安全实验室,项目投资总额达800万元,其中,经济分析与管理决策基础实验室由金融、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和管理模拟4个实验分室组成。
2006年,著名ERP国际运营商金蝶集团捐赠价值1000万元的金蝶软件,与该校共建“金蝶ERP实验室”和“金蝶ERP人才培训基地”。这一年,中心成功申报江西省
电子商务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ERP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年,该校利用日元贷款项目投入1300多万元,购买实验小型机、存储设备、苹果和联想电脑等设备,共计2000多台套;自筹资金250万元,兴建了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创业模拟与实践的重要场所。
此外,中心还有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会计手工实验室、统计分析实验室、国际贸易实验室等共14个实验室。所有这些实验室能够满足该校经管类各专业的实验教学需要。
2007年,中心成功申报江西省经济管理与创业模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从而实现了江西财经大学经管类实验资源建设的大跨越。
目前,经济管理与创业模拟实验中心使用面积共计5700余平方米,其中,实验室使用面积2500余平方米,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面积3200余平方米。中心拥有服务器88台,计算机1431台,自行开发软件和用友、金蝶、国泰安等公司软件50余套。良好的实验条件,为强化该校经管专业实验教学夯实了基础。
实验中心运用计算机、网络视频等技术,建立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管理网站,为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实现了实验教学的网络化、远程化,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管理效率。
经济管理与创业模拟实验中心在快速发展中,创造性地构建了从专业基本技能强化训练、专业综合技能合成演练到创业模拟与实践的系统化实验教学体系,逐步实现了实验层次的递进性、实验内容的先进性、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队伍建设一直是中心建设与发展的重头戏。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中心现有专兼职教师82人,其中博士比例为39%、硕士比例为39%、学士比例为22%,教授比例为35%、副教授比例为40%、讲师比例为24%。同时,中心还引入10名校外专家,作为实验教学顾问或客座教授,进一步优化了师资结构。
中心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研究,不断改进实验技术、方法和手段,在科学研究、课题申报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近5年,中心成员共发表论文307篇,完成国家级课题22项、省部级课题215项、横向课题28项,其中有63项成果获得国家级(12)、省级(41)、校级(10)奖励。
中心在实验教材和实验资料建设方面成果斐然,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经管类实验教材、实验指南,其中自编教材68本、实验教学指导书47种。自编教材中,两部获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五部获得获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中心特色
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江西财经大学经济管理与创业模拟实验中心逐渐形成了实验教学与实验管理的鲜明特色。
1、独具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经济管理与创业模拟实验中心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专业基本技能强化训练,主要针对课程实验;第二个层次为专业综合技能的合成演练,主要针对跨课程、跨专业的实验;第三个层次包括创业模拟与创业实践,创业模拟主要通过创业案例研习、企业管理模拟,让学生体会创业。创业实践则是创业模拟的升华,学生可通过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直接注册公司运营,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创业梦想。其中,第一、第二层次在实验室完成,第三层次主要在创业孵化中心和实验室完成,有时借助各种竞赛活动实现,如“创业技能竞赛月”系列活动。三个层次,层层深入,实现了从理论、实验到实践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
2、独具特色的实验项目
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体系产生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实验项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合成演练型实验项目和创业模拟型实验项目。
合成演练型实验项目形成于江西财经大学2005年底提出的“ERP普及计划”,该计划要求该校财经类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掌握ERP技能。学生自主选择ERP功能模块,利用企业集团经营模拟数据进行综合技能的合成演练。这类实验主要通过合成演练实验教学平台即ERP实验中心实现。
创业模拟型实验项目是基于创业模拟与实践教学平台设计的。如统计学专业创立“时代市场调查事务所”实验项目,开展了一系列的市场调查,成效显著;
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招投标实验项目,通过场景仿真和角色模拟,使学生熟悉国内、国际工程招投标惯例,掌握招投标技能;
财务管理专业通过“模拟财务公司”实验项目,使学生掌握了投融资专业技能;金融专业设立“华融银行”、“艾弗外汇交易所”实验项目,为学生开展金融模拟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平台。这些特色鲜明的实验项目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并产生了巨大的辐射效应。
3、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经济管理与创业模拟实验中心的管理体制是:学校规划、中心管理、专家建设、全面共享。
该校于2004年7月成立了经济管理与创业模拟实验教学专家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各经济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组成,委员会定期商讨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方案,以及改革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的对策等重大事项。
中心通过专职管理和兼职参与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构建实验教学管理团队,管理团队一般由各领域实验教学的资深专家和信息化管理专家组成,从而构筑了全方位的弹性组织管理架构。
为适应专业综合技能合成演练需要,经济管理与创业模拟实验中心实施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使实验中心的任何一个实验室都能够为任何一个专业提供实验教学平台,最大限度避免了某一专业实验室出现故障后难以用其他专业实验室替代的弊端,从而使实验资源共享效率达到最佳状态。
教学效果
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特色鲜明的实验项目,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为该校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实验教学条件,并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2004年以来,该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成绩辉煌,在全国财经类院校中名列第一,在全国参赛高校中名列22位;该校学生设计的“鄱阳湖生态旅游开发公司创业计划”获第三届全国“挑战杯”天堂硅谷创业计划大赛铜奖。
2006年,该校首次组队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ERP沙盘模拟对抗赛,获得全国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金融学专业组织的学生团队,在首届全国大学生金融模拟交易大赛中勇夺股票组团体和个人两项金奖,从来自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228所高校的近2万名学生中脱颖而出。
在2006年、2007年的两届“创业技能竞赛月”活动中,学生参与人数近万人,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深入人心,学生的模拟创业热情空前高涨。
截至2007年6月,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已有大学生创建的实体企业26家、模拟企业19家,实现了从创业模拟到创业实践的实质性跨越。
2007年4月28日,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莅临该校,并视察了经济管理与创业模拟实验中心,对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在未来的发展中,实验中心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大软、硬件建设投入,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丰富实验项目,强化管理特色,加大开放力度,增强辐射功能,为提升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水平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