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大道(Jiangmen Avenue),工程名为“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门段”,是中国广东省江门市境内连接鹤山市、江海区、蓬江区和新会区的城市快速路,为《江门市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一期)》快速路网中“三纵四横”的“三纵”和新会区“四纵四横”高快速主骨架网中“四纵”的组成部分,也是广佛江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国首条以“投融资+施工总承包”模式建设的道路。
历史沿革
规划阶段
2009年,江门市交通运输部门编制《江门市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时,曾提出过“西环路快速干道”的概念,规划方案几经酝酿。同时,江门市交通运输部门认为,江门腹地间没有快速公路疏导过境交通,导致西环路超负荷运行,拥堵状况较为严重,因此建设一条贯穿三区一市的城市快速路就显得非常必要。
江门大道项目一开始主要是着眼于实施《江门市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中的西环路及西环路北延线、江顺大桥项目,没有上升到“城市大动脉和主干道”层面,推进中也未全面综合考虑与高速公路互接、互通等重大问题。在江顺大桥的重新选址和超常规推进建设的同时,江门市委、江门市政府开始筹划江门大道的建设,原设想中的双向6车道西环路快速干道,升级为双向12车道的江门大道。
2014年下旬,时任江门市代市长
邓伟根提出“东提西进、同城共融”战略,其中,“同城共融”要以交通一体、产城融合与民生共享推进区域融合,东部以江门大道把“三区一市”串联起来,做强江门的“中腰”,“江门大道”的概念首次提出,并将江门大道的建设纳入江门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在“十三五”期间,江门市调整江门大道规划,由单“Y”型变双“Y”型,由交通干线变为全长123千米的城市快速路。
建设阶段
2010年9月20日,江门西环路隧道工程通过广东省交通厅组织的初步设计评审。
2013年,江门大道北线工程启动建设;6月29日,江门大道龙舟山互通立交开工建设;10月,江门大道凤凰山隧道开工建设。
2014年5月23日,江门市西环路隧道左洞贯通;6月,江门大道辅道银鹭大桥(含三和大道跨线桥)以及小冈大桥(黄宣充大桥)扩建工程启动建设;6月18日,江门西环路隧道(龙舟山隧道)双线贯通。7月1日,江门大道(西环路段)双龙立交和龙湾立交工程开始施工;7月8日,江门大道江沙路下沉式立交工程开始施工。
2015年3月14日,江门大道五邑路下穿隧道支护桩开钻;4月1日,江门大道新会段第一根桩开钻,进入施工阶段;5月,江门大道鹤山连接线跨佛开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开工,小冈大桥扩建进入架梁施工阶段;5月14日,江门大道双龙跨线桥箱梁完成首架;9月,江门大道江门水道大桥主体合龙;12月,江门大道西区工业路下穿隧道贯通,迎宾西路隧道B3段主体结构完工;12月28日,江门大道中五邑路至东甲立交主道建成通车。
2016年2月5日,江门大道北主道(江顺大桥至鹤山文华路段)建成通车;5月30日,江门大道主要控制性工程迎宾西路高架桥右幅预制梁架设完成,桥梁贯通;6月14日,江门大道第八标段项目部负责建设的中桥架梁施工全部结束;7月20日,江门大道中蓬江段(五邑路到北环路)主道通车。8月,江门大道南(东)线虎坑大桥扩建动工,江门大道龙舟山互通立交主体工程完工;10月16日,江门大道江南市场至龙湾路左辅道工程开始施工;12月9日,小冈大桥扩建工程主跨合龙;12月28日,江门大道中线五洞至东甲段通车运营。
2017年1月6日,江门大道江门水道大桥中跨合龙;1月16日,江门市民政局发布公告,对江门市内的一条主干道拟命名为“江门大道”;3月6日,江门市民政局同意将西起鹤山市文华路,东至江顺大桥的路段命名为江门大道北;将北起五洞立交,南至银鹭立交的路段命名为江门大道中;将北起银鹭立交,南至珠海斗门黄杨大道的路段命名为江门大道南(东线);将北起银鹭立交,南至西部沿海高速崖南出入口的路段命名为江门大道南(西线),同时原“江门大道”(南起江沙路,北至华丰路)、“西环路”的道路现状因发生变更,取消“江门大道”、“西环路”的命名,将“江门大道”、“西环路”合并命名为“江门大道中”,江门大道新会段第二标段的主体工程——新会大道高架桥主线桥建成;3月28日,小冈大桥扩建工程通车;6月25日,江门大道南(东)线(三江至南门大桥段)工程开工建设;7月中旬,江门大道南(东)线三江至南门大桥段(即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门段三江至南门大桥工程)获得江门市发改局批复立项;9月,江门大道(西环路隧道至五邑路辅道段)5座人行天桥完成土建施工;11月23日,江门大道龙湾立交主道A匝道桥开通;12月28日,江门大道辅道五邑路以北辅道工程以及东甲立交C匝道(蓬江往江海方向)、F匝道(江海往蓬江方向)和HY匝道(新会往江海方向)等3条匝道建成通车。
2018年1月20日,江门大道东甲立交至三江段主道工程开通;3月31日,江门大道南(东)线虎坑大桥扩建工程完工通车;5月26日,江门大道古井段(三江至南门桥)重点工程——古井互通立交首桩开钻;7月19日,银鹭大桥全线贯通;9月,江门大道南(东)线(三江至南门大桥段)工程开工建设;12月26日,江门大道江门站段下穿隧道部分主体结构完成贯通;12月31日,江门大道五邑路至三江段(除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下穿1.4千米段外)、银鹭立交至小冈大桥段以及茶坑隧道完工通车。
2019年3月19日,江门大道南(东)线三江至南门大桥段奇乐跨线桥开展第一片预制梁架设工作,进入架梁施工阶段;4月15日,江门大道江门站下穿隧道土建主体结构工程验收通过;5月10日,江门大道南(东)线利生跨线桥首件现浇梁完成浇筑;6月,江门大道南(东)线虎坑大桥工程12号主墩承台完成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工程由水下施工转为水上施工阶段;6月30日,江门大道新会主城区段及江门站隧道通车;7月2日,江门大道(三江至南门大桥段)官冲互通立交跨线桥实现单幅主道贯通;12月16日,江门大道虎坑大桥第一次边跨合龙。
2020年3月14日,江门大道虎坑大桥悬臂浇筑连续梁中跨合龙段浇筑完成;9月28日,江门大道南(东)线(三江至南门大桥)工程左幅全线通车;11月20日,江门大道南(东)线古炮台主线跨线桥右幅预制箱梁架设完毕,至此,奇乐至南门大桥段跨线桥完成箱梁架设;12月31日,江门大道江门大道南(西)线梅冈立交A、C、D三条匝道通车。
2021年11月10日,江门大道南(东)线利生跨线桥完成右幅工程建设,实现全幅通车;12月31日,江门大道南(东)线工程主道右幅完成建设,左、右幅主道实现全线贯通。
2024年2月,江门大道双水段岭头跨线桥朱村出入口各匝道开通投入使用;2月5日,江门大道南(西)线小冈立交开通投入使用。
线路设计
线路走向
江门大道呈双“Y”型设计,自北向南分为江门大道北、江门大道中、江门大道南三段,其中江门大道北西起鹤山市文华路,东至
江顺大桥;江门大道中北起五洞立交,南至银鹭立交;江门大道南(东)线北起银鹭立交,南至珠海市斗门区黄杨大道;江门大道南(西)线北起银鹭立交,南至
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崖南出入口,横贯江门市境内的鹤山市、蓬江区、江海区和新会区。
线路互通
线路参数
设备设施
截至2024年10月,江门大道上设有江门大道东加油站,24小时为驾驶员提供服务。
截至2025年,江门大道设有多个交通监控设备。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截至2019年9月,江门大道全路段免费通行,不收取任何过路费用。
交通管制
2024年2月1日,江门市人民政府调整中、重型货车、三轮车等部分车型及行人在江门大道的禁行、限行交通管制措施,具体措施如下表所示。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主要工程
虎坑大桥全长941.08米,宽19.75米,跨越Ⅲ级虎坑水道,是江门大道南(东)线最大而且是唯一一座跨航道、涉水施工的跨航道重点控制性工程,设计桩基108根,其中水中桩基22根,具有技术难度大、施工环境复杂、工期紧、任务重等特点。
江门水道大桥紧邻大洞大桥,和大洞大桥平行。江门水道大桥施工期间高温酷暑以及水上施工,是这个工程面临的最大难题。江门水道大桥特大桥,水面上施工以及挂篮施工都是水上桥梁施工的难点。此外,桥位区域软土路基较广,淤泥质土层厚度30米以上,且地质情况复杂,岩石存在裂隙、斜岩面等情况。
银鹭大桥(含三和大道跨线桥)是江门大道南(西)线的控制性工程。项目起于三和大道东侧,以桥梁形式跨越三和大道、南坦水道,终点在南坦岛上,路线全长2.37公里。工程全线共设置桥梁2座,其中银鹭大桥全长1221米,桥宽35至39米,双孔单向通航,通航净宽2乘以69米,通航净高10米。三和大道跨线桥长545米,桥宽29米。项目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采用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标准建设,路基标准横断面宽35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针对大桥深水、高空、大跨的工程特点,施工单位在银鹭大桥建设中编制的深水桥梁承台基础施工工法和“无封底混凝土钢混组合吊箱围堰”施工技术。
东甲立交是江门大道连接会港大道和新会大道的重要节点,为四层式枢纽互通,共有9条匝道,通车时是江门市第一大立交,与被交道路的连接均采用匝道连接,各个方向的交通转换均保证了无障碍通行,是新会区上下江门大道的最重要交通枢纽。
荣誉表彰
江门大道南(西)线银鹭大桥建设中编制的深水桥梁承台基础施工工法,已分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收录为省部级一等工法。“无封底混凝土钢混组合吊箱围堰”施工技术同时获得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2018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文化特色
江门大道作为宣传江门的名片,因此绿化美化工程是江门大道蓬江段景观亮化工程的重点,绿化景观提升设计采用绿色为主色调,强调大道上下层及周边可视范围的立体绿化,与周边建筑、历史文化完美融合,打造一条绿色生态的景观廊道。乔木树种采用中国无忧花、黄花风铃木、白兰、竹节树、海南红豆等,搭配灌木、地被植物组合种植,注重形态层次多变、色彩均衡搭配,形成不同组团绿化景观。推广种植蒲葵、簕杜鹃,突显“市树市花迎宾”理念,打造侨乡特色门户景观。而在江门大道新会段增加种植大叶伞、秋枫等乔木,大米兰、毛杜鹃球等灌木。在2017年,江门大道辅道绿化景观工程动工建设,以主辅隔离带、立交公园、隧道顶绿化为主,人行天桥等构筑物、边坡绿化及立交桥的灯光为辅,进行综合景观提升,将江门大道将成为广东极具特色的大道,达到美化江门、建设江门、宣传江门的目的。工程的绿化植物优先选用如竹节树、白兰花、蒲葵、勒杜鹃等本地常用品种,不仅能保持常绿基调,还使江门大道“四季不同色、四季花不同”;五洞互通公园等公园以立交节点汇集而成的,并赋予其“多彩”“多色的延伸”“多姿”等主题;龙湾下沉立交垂直绿化墙建设,是在隧道的有限空间内通过饰面砖和立体绿化交替的方式进行绿化美化,起到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的效果;七座七色彩虹人行天桥,更是人文与自然生态结合的城市景观,为江门城市景观提升注入新活力。
建设规划
截至2024年12月,江门大道南(西)线双水段正在建设中。
价值意义
江门大道,作为广佛江珠快速路的重要一环,通过江顺大桥接入广佛江快速通道佛山、广州段,相当于一条前往佛山、广州的“不收费的高速公路”。更重要的是,江门大道一端连着顺德、佛山、广州,一端连着珠海、香港。江门大道途经的鹤山、蓬江、江海、新会这片区域,经济总量占江门市的70%以上,两边的土地可以支撑江门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空间,而江门大道建成通车,让广佛江珠经济带与深莞港澳经济带形成一个比翼齐飞、和谐共振的经济商圈,将为江门建设成为珠西乃至整个珠三角的中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江门日报》 评)
江门大道横贯江门新会、蓬江、江海、鹤山三区一市,犹如一条金腰带,将江门与佛广串联起来。融入广佛经济带,与发达经济体对接,承接广佛地区产业辐射转移,江门大道无疑成为在人流、物流、资金流方面引领江门振兴和迈入发展快车道的重要纽带和载体。(江门市人民政府 评)
江门大道不仅缓解了江门市区的交通压力,让城市快速路骨架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飞跃,更加强了江门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有市民测算过,江门大道建成后,新会主城区到鹤山主城区从原本的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幅压缩至20分钟。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时间的缩短,更是江门人民生活半径的扩大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江门大道将蓬江、江海、新会和鹤山三区一市串珠成链,如同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引领着产业、人才等要素在沿线区域高效流动、优化配置。这些区域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江门的产业结构,也增强了其经济的综合竞争力。(金羊网 评)
不设红绿灯的江门大道压缩了江门东部三区一市的时空距离,承载着江门同城共融的期待。(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