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禅病秘要法

沮渠京声翻译的经书

《治禅病秘要法》是沮渠京声翻译的经书。二卷。北凉安阳侯沮渠京声译。本经主要在说明行者于阿练若处修禅定时,心身发生种种问题时的对治法。

作品简介
本经又名《治禅病秘要经》、《禅要秘密治病经》、《治禅病秘要法经》、《治禅病秘要》。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五册。目前永乐北藏、乾隆大藏经的扫描版均见于网络,可见全部经文。
本经主要在说明行者于阿练若处修禅定时,心身发生种种问题时的对治法。共有十二法:(1)治阿练若乱心病之七十二种法;(2)治噎法;(3)治行者贪淫患法;(4)治利养疮法;(5)治犯戒法;(6)治乐音乐法;(7)治好歌呗偈赞法;(8)治水大猛盛,因是得下法;(9)治因火大,头痛眼痛耳聋法;(10)治入地三昧,见不祥事,惊怖失心法;(11)治风大法;(12)初学坐者,鬼魅所著,种种不安,不能得定治之法。
根据本书《后序》所述,本经乃沮渠京声在于阗国衢摩帝大寺金刚阿练若住处,由天竺比丘佛陀斯那所授而忆诵于心。南朝宋代孝建二年(455)九月,沮渠京声于竹园精舍书出此经。依此,《出三藏记集》卷二等诸录皆说此经于孝建二年译出。但是,依《出三藏记集》卷十四〈京声传〉所载,彼由于阗归河西时已译出此经。及至北凉灭亡,京声南奔入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南朝宋代孝建二年,因竹园寺比丘慧璇之请而传写。全书共有五卷。若依此说,则本经在孝建以前即已译出。
又,在本经起始处的“治阿练若乱心病之七十二种法”题下,附记有‘尊者舍利弗所玄问,出杂阿含阿练若杂事中’之句。唯现有《杂阿含经》中缺乏相当于此部分的记载。
摘要
治行者贪淫患法
节录自《治禅病秘要法》。文本依照《永乐北藏》及《乾隆版大藏经》,二版本实质文字一致(《乾隆版大藏经》是以《永乐北藏》为基础修订;原文无标点)。
复次,舍利弗,若行者入禅定时,欲觉起,贪淫风动;四百四脉,从眼至身根,一时动摇;诸情闭塞,动于心风,使心颠狂。因是发狂,鬼魅所著,昼夜思欲。如救头然,当疾治之。
治之法者,教此行者观子藏。子藏者,在生藏下,熟藏之上。九十九重膜,如死猪胞。四百四脉,从于子藏,犹如树根,布散诸根,如盛屎囊。一千九百节,似芭蕉叶。八万户虫,围绕周匝。四百四脉,及以子藏,犹如马肠,直至产门,如臂钏形团圆大小,上圆下尖,状如贝齿,九十九重。一一重间,有四百四虫。一一虫有十二头十二口。人饮水时,水精入脉,布散诸虫,入毗罗虫顶,直至产门。半月半月,出不净水,诸虫各吐,犹如败脓。入九十虫口中,从十二虫六窍中出,如败绛汁。复有诸虫,细于秋毫,游戏其中。
诸男子等,宿恶罪故,四百四脉,从眼根布散四支,流注诸肠。至生藏下。熟藏之上,胏腧肾脉,于其两边,各有六十四虫。虫各十二头,亦十二口。婉绻相著,状如指环。盛青色脓,如野猪精,臭恶叵甚。至阴藏处,分为三支。二支在上,如芭蕉叶,有一千二百脉。一一脉中,生于风虫,细若秋毫,似毗兰多鸟嘴。诸虫口中,生筋色虫(此虫形体似筋,连持子藏。能动诸脉,吸精出入。男虫青白,女虫红赤),七万八千,共相缠裹,状如累环,似瞿师罗鸟眼。九十八脉,上冲于心,乃至顶髻。诸男子等,眼触于色,风动心根,四百四脉,为风所使,动转不停。八万户虫,一时张口,眼出诸脓,流注诸脉,乃至虫顶。诸虫崩动,狂无所知,触前女根。男精青白,是诸虫尿,女精黄赤,是诸虫脓。九十八使,所熏修法。八万户虫,地水火风,动作作此。
告舍利弗:若有四众,著惭愧衣,服惭愧药,欲求解脱,度世苦者,当学此法,如饮甘露。学此法者,想前子藏,乃至女根,男子身分,大小诸虫,张口竖耳,嗔目吐脓。以手反之,置左膝端,数息令定。一千九百九十九过观。此想成已,置右膝端,如前观之。复以手反之,用覆头上,令此诸虫众不净物,先滴两眼,耳鼻及口,无处不至。见此事已,于好女色,及好男色,乃至天子天女,若眼视之,如见癞人,那利疮虫,如地狱箭,半多罗鬼神状,如阿鼻地狱猛火炽热。应当谛观自身他身,是欲界一切众生,身分不净,皆悉如是。
告舍利弗:汝今知不,众生身根,根本种子,悉不清净,不可具说。但当数息,一心观之。若服此药,是大丈夫,天人之师,调御人主。免欲淤泥。不为驶水恩爱大河之所漂没,淫泆不祥幻伪妖鬼之所娆害。当知是人,未出生死,其身香洁,如优波罗,人中香象。龙王力士,摩醯首罗,所不能及。大力丈夫,天人所敬。
告舍利弗:汝好受持,为四众说,慎勿忘失。
时舍利弗,及阿难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1. 子藏:妇女子宫。
2. 在生藏下,熟藏之上:《修行道地经》(西晋竺法护译)卷第三说“尔时修行当观饭食。设百种味及秽麦饭。在於腹中等无有异。举食著口。嚼与唾合。与吐适同。若入生藏。身火煮之。体水烂之。风吹展转。稍稍消化。堕於熟藏。坚为大便。湿为小便。沫为涕唾。”参考这一食物消化过程的叙述,所谓生熟是指食物进入消化道后的所起的变化。初步消化时是“生”;食物被充分消化后,成为即将排出的粪便时,是“熟”。
3. 八万户虫:虫,包括人体内的各种微生物。户,一家称一户。量词,用以计户数。八万户,形容虫数极多。
4. 臂钏:一种套在上臂的环形首饰。
5. 上圆下尖,状如贝齿:贝齿,为宝贝科动物蛇首眼球贝、山猫及可拉伯绶贝的贝壳。例如,阿文绶贝贝壳的背面为褐色或淡褐色,具棕褐色纵横交错的断续条纹,两侧缘灰褐色,可见紫褐色斑点。唇周具紫褐色,齿质坚硬。
6. 毗罗虫: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六,身念处品第七之三说“复有十虫行于黄中。一名黑虫。二名苗华虫。三名大谄曲虫。四名苏毗罗虫。五名乌虫。六名大食虫。七名行热虫。八名大热虫。九名食味虫。十名大火虫。如是等虫行于阴中。”其中第四苏毗罗虫名称类似。
7. 半月半月:本经其他部分曾有“刹那刹那”的说法,此处的“半月半月”,可能是语气上的强调。
9. 婉绻相著:婉,wǎn 曲折;绻,quǎn,弯曲。
10. 臭恶叵甚: 叵 pǒ, 多,甚。通“颇”。
8. 毗兰多鸟嘴:毗兰多,又作毗兰,国名。佛于此国受毗兰若婆罗门之请。三月安居。但食马麦。毗兰多鸟,外形不详。
11. 瞿师罗鸟眼:古印度有瞿师罗园,曾修建精舍。瞿师罗鸟,外观不详。但据下文“状如累环,似瞿师罗鸟眼”,可知此鸟眼应有多个环形。
12. 九十八使:九十八种烦恼。
13. 一千九百九十九过观:观修一千九百九十九次。过,次,回,遍。
14. 先滴两眼:《永乐北藏》及《乾隆版大藏经》扫描版均为“先滴两眼”。部分文本版本为“先适两眼”,应为转换时的文字错误所致。
15. 半多罗鬼神状:半个多罗树高度的鬼神。即大约三十多尺高。观想成就后,见到欲界天子天女,也是体内外遍布大小诸虫,看起来就像半个多罗树高度的鬼(因为天人身体高大)。
16. 免欲淤泥:免欲于淤泥。虽然身处淤泥一般的五浊恶世之中,却能免于贪欲的困扰。
17. 不为驶水恩爱大河之所漂没:驶,疾也。不会被湍急的恩爱大河淹没,而迷惑心性。
18. 淫泆不祥幻伪妖鬼之所娆害:泆,yì, 古同“逸”。娆,rǎo,烦忧,扰乱。
19. 其身香洁,如优波罗:优波罗,花名。
20. 摩醯首罗:指大自在天。
参考资料
《永乐北藏》
《乾隆版大藏经》
南朝梁代僧佑所撰《出三藏记集》卷九:沮渠安阳侯传第九 沮渠安阳侯者。其先天水临成县胡人。河西王蒙逊之从弟也。初蒙逊灭吕氏。窃号凉州称河西王焉。安阳为人强志疏通。敏朗有智鉴。涉猎书记善于谈论。幼禀五戒锐意内典。所读众经即能讽诵。常以为务。学多闻大士之盛业也。少时常度流涉到于阗国。于衢摩帝大寺。遇天竺法师佛陀斯那。咨问道义。斯那本学大乘。天才秀出。诵半亿偈。明了禅法。故西方诸国号为人中师子。安阳从受禅要秘密治病经。因其胡本。口诵通利。既而东归。于高昌郡求得观世音弥勒二观经各一卷。及还河西。即译出禅要。转为汉文。居数年。魏虏托跋焘伐凉州。安阳宗国殄灭。遂南奔于宋。晦志卑身。不交世务。常游止塔寺。以居士自毕。初出弥勒观世音二观经。丹阳尹孟顗见而善之。请与相见。一面之后雅相崇爱。亟设供馔厚相优赡。至孝建二年。竹园寺比丘尼慧浚。闻其讽诵禅经。请令传写。安阳通习积久。临笔无滞。旬有七日。出为五卷。其年仍于钟山定林上寺续出佛母泥洹经一卷。安阳居绝妻孥。无欲荣利。从容法侣。宣通经典。是以京邑白黑咸敬而嘉焉。以大明之末遘疾卒。时有外国沙门功德直者。不知何国人。以宋大明中游方。至荆州寓禅房寺。沙门玄畅请其译出念佛三昧经六卷。及破魔陀罗尼。停荆历年。后不知所移。
南朝梁僧人慧皎所撰《高僧传》卷二〈昙无谶chèn传〉:......蒙逊有从弟沮渠安阳侯者。为人强志疏通。涉猎书记。因谶入河西弘阐佛法。安阳乃阅意内典。奉持五禁。所读众经即能讽诵。常以为务。学多闻大士之盛业。少时求法。度流沙至于阗。于瞿摩帝大寺。遇天竺法师佛驮斯那。咨问道义。斯那本学大乘。天才秀发。诵半亿偈。明了禅法。故西方诸国。号为人中师子。安阳从受禅秘要治病经。因其梵本。口诵通利。既而东归向邑于高昌。得观世音弥勒二观经各一卷。及还河西。即译出禅要。转为晋文。及伪魏吞并西凉。乃南奔于宋。晦志卑身。不交人世。常游塔寺。以居士身毕世。初出弥勒。观音二观经。丹阳尹孟顗。见而善之。深加赏接。后竹园寺慧浚尼。复请出禅经。安阳既通习积以临笔无滞。旬有七日。出为五卷。顷之又于钟山定林寺。出佛父般泥洹经一卷。安阳居绝妻拏。无欲荣利。从容法侣。宣通正法。是以黑白咸敬而嘉焉。后遘疾而终。
隋代费长房所撰《历代三宝纪》卷第九(译经西秦北凉元魏高齐陈氏):安阳侯沮渠京声 一部(二卷禅经)
唐代道宣所撰《大唐内典录》北凉沮渠氏传译佛经录第九 序曰。沮渠蒙逊临松卢水胡也。代为北匈奴左大。沮渠即官为氏。因藉前凉改业所基。至晋安帝隆安五年岁在辛丑。自号北凉。改元承干。至十二年。从于姑臧改元玄始。遇昙无忏法师。翻译大部弘扇佛教。即宋武之初运也。初逊奉忏钦重难伦。元魏闻忏道术将延东谒。逊惧忏为魏设计。或反西图。执固不许。忏知逊情便辞西出求经。又知业期将及。诈为行调累以终事。既尔果行。逊忿之令刺客于路害忏。古人谚曰。知识相逢不吉则凶。斯言可录。于后逊行虐己心愧其事。白日见鬼以剑刺之遂崩。二主四十三年。为魏所灭。凡译经道俗九人。所出三十二部。二百六十六卷。并失译经。为北凉之录 (沮渠北凉)沙门释道龚(二部一十二卷经) 沙门释法众(一部四卷经) 沙门僧伽陀(一部二卷经) 沙门昙无谶(二十四部一百五十一卷经戒坛文) 安阳侯沮渠京声(一部二卷禅法) 沙门佛陀跋陀(一部六十卷论) 沙门释智猛(一部二十卷经) 沙门释昙觉(一部一十五卷经) 沙门释道泰(一部二卷经) 诸失译经(五部一十七卷经佛名) 悲华经十卷(见古录似是先译龚更删改) 宝梁经二卷(见竺道祖河西录)
唐代智升所撰《开元释教录》卷第四:安阳侯沮渠京声。即河西王蒙逊从弟。为人强志。疏通敏朗。少有智鉴。涉猎书记。善于谈论。幼禀五戒。锐意内典。所读众经即能讽诵。常以为务。学多闻大士之盛业也。少时尝度流沙。到于阗国。于瞿摩帝大寺。遇天竺法师佛陀斯那。安阳从之。咨问道义。斯那本学大乘。天才秀出。诵半亿偈。明了禅法。故西方诸国号为人中师子。安阳从受禅法诸秘要术。口诵梵本。东归于凉。以茂虔承和年中。译禅法要解一部。阿毗昙毗婆沙论六十卷......
唐代智升所撰《开元释教录》卷第五:居士沮渠京声。即北凉河西王蒙逊从弟安阳侯也。魏并凉后南奔于宋。晦志卑身不交世务。常游止塔寺。以居士自毕。丹阳尹孟顗见而善之。请与相见。一面之后雅相崇爱。亟设供馔厚相优赡。京声以孝武帝孝建二年乙未于杨都竹园寺及钟山定林上寺。译弥勒上生经等二十八部。通习积久临笔无滞。京声居绝妻孥。无欲荣利。从容法侣。宣通经典。是以建业白黑咸敬而嘉焉。以大明之末遘疾而卒。
唐代智升所撰《开元释教录》卷第二十:治禅病秘要经一卷(或云治禅病秘要,无经字。或云禅要秘密治病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唐代圆照所撰《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第八:治禅病秘要经一卷(或云治禅病秘要法,无经字。或云禅要秘密治病经。或二卷,或出杂阿含。孝建二年九月八日,於竺园寺出。其月二十五日讫见僧祐宝唱等录)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