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济吉特·海兰珠

敏惠恭和元妃

博尔济吉特·海兰珠(1609年—1641年),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hairanju,满语意为爱惜的、怜爱的),清太宗皇太极之妃,科尔沁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孝庄文皇后姐姐,敏惠恭和元妃。

人物生平
归嫁
博尔济吉特·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她是孝庄文皇后的亲姐姐,比孝庄文皇后大4岁。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比孝庄文皇后晚嫁皇太极9年。有学者认为海兰珠是再嫁,但是没有史料记载海兰珠26岁之前的经历。
《清入关前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记载:“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吴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这就是海兰珠最早出现的相关记录了,民国时期修撰的《清史稿》里也有提到。即天聪八年(1634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
封妃
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后,大封后宫,封海兰珠为“宸妃”。并赐居“关雎宫”,海兰珠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
生子
崇德二年,海兰珠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大宴群臣,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大赦令中规定,除犯上、焚毁宗庙、陵寝、宫殿,叛逃杀人,毒药,巫蛊,偷盗祭天及御用器物,殴祖父母、父母,卖兄弟、妻诬告夫、内乱、纠党白昼劫人等十罪不赦外,一切监禁之人全部免罪(此道颁发令如下记载。八天后他在盛京皇宫举行重大庆典的大政殿,为皇八子的诞生颁发了有清以来的第一道大赦令。诏令中写道:“自古以来,人君有诞子之庆,必颁诏大赦于国中,此古帝王之隆规。今蒙天眷,关雎宫宸妃诞育皇嗣,朕稽典礼,欲使遐迩内外政教所及之地,咸被恩泽……”诏令中规定了除十恶之罪不赦外,其余等罪,“咸赦除之”)。皇太极还封宸妃的母亲为和硕贤妃,赏赐仪仗。谁知天公不作美,这个孩子出生才半年,还没有来得及命名就夭折了。皇太极为之伤心不已。宸妃本人当然更伤痛,但,皇太极对她的钟爱并未因此而稍减,前7个皇子诞生时,并未举行什么大型庆典活动,也未大赦。之后,庄妃生第9子,麟趾宫贵妃又生下第11子,亦未如此隆重地办理。由此可见,因宠爱宸妃而宠皇八子,所以“爱屋及乌”。
皇八子诞生之庆典,蒙古各部落的首领均来供奉大量贺礼,一时间,盛京(今沈阳)城内热闹无比。此时的皇太极,开疆拓土,称雄于东北,加之娇妻产子,诸事顺遂,可谓得意之极。可是真应了“好景不长”这句俗语,倍受娇宠的皇八子只活了不到一岁,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
薨逝
清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皇太极率领八旗劲旅和漠南蒙古科尔沁等部铁骑,与明朝军队洪承畴部进行松山锦州决战。正当双方数十万大军刀光剑影生死搏杀如火如荼之际,十二日盛京使节惶惶来报“关雎宫宸妃有疾”。既爱江山也爱美人的皇太极,闻知海兰珠生病,立即召集诸将令他们留下固守,自己于次日凌晨即启驾返还盛京。一路行色匆匆,至十七日夜驻跸旧边,刚过一更时,盛京使节又报“宸妃病笃”。得知海兰珠病势沉重,皇太极连夜拔营,催动战马,恨不得插上双翼飞回自己的爱妃身边。十八日凌晨,告之海兰珠已气绝身亡的第三次奏报“宸妃已薨”,对于途中的皇太极真如五雷轰顶,他飞马入盛京,冲进大清门,直扑关雎宫,但的确是晚了一步,关雎宫里香消玉陨,时年三十三岁的海兰珠,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美人气已绝,英雄心欲碎。皇太极怎么也难以接受海兰珠病逝这个残酷的现实。他曾几次因悲痛过度而昏迷过去,这令皇后宫妃和诸王大臣惶惶不安,纷纷劝告他“自保圣躬,勿为情牵,珍重自爱”。皇太极也自责说:“太祖崩时,未尝有此,天之生朕,岂为一妇人哉”。但海兰珠的音容笑貌仍令他时时难以忘怀。红颜知己永别而去,皇太极即使贵为天子,也别无他法,所能做的,只有寄托哀思。他为自己的爱妃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频繁地举行各种祭奠。九月廿九初祭之日,他亲率文武百官及其夫人们前往。奠酒行礼后,宣读的祭文饱含深情,“皇帝谕:
“皇帝致祭于关雎宫宸妃。尔生于乙酉年。享寿三十有三。薨于辛巳年九月十八日。朕自遇尔。厚加眷爱。正欲同享富贵。不意天夺之速。中道仳离。朕念生前眷爱。虽没不忘。追思感叹。是以备陈祭物。以表衷悃。仍命喇嘛僧道讽诵经文,愿尔早生福地。”最后,皇太极在海兰珠的墓前亲自下跪奠酒三爵,诸王大臣和外藩属国使节祭奠礼。
在此后的岁月里,月祭、大祭、冬至祭、去世周年祭……次次仪典隆重肃穆的祭礼,都饱含着无限的悲思;篇篇文词典雅庄重的祭文,都表达着无尽的哀意。甚至在当年岁暮大祭列祖列宗之时,皇太极也与皇后率百官及其夫人们前去祭奠海兰珠,让爱妃去世后还尽享哀荣;当次年正月元旦大贺之际,他竟传谕“以敏惠恭和元妃丧,免朝贺,停止筵宴乐舞”,因爱妃之逝而停办了朝中重大典礼。群臣们见皇帝平日在宫中时常睹物思人,每当想起海兰珠即伤心落泪,就多次陪他出京射猎消遣。但海兰珠就安葬在盛京地载门外五里之处,皇太极几乎每次射猎时,都要有意无意地经过她的墓地。眼见心中的爱妃已撒手人寰、尸埋坟冢、不能复生,皇太极每次都要悲痛欲绝、泪如雨下地哭祭一番。
清崇德七年(1642年)二月,松山锦州大战告捷,清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明朝率军将领洪承畴、祖大寿被俘后降清。当年四月,皇太极在盛京皇宫的大政殿为此二人赐宴庆贺,但在这盛宴之上却没有他这位东道主的身影。对洪、祖二人的解释是“朕未服视朝衣冠,又不躬亲赐宴,非有所慢于尔等也。盖因关雎宫敏惠恭和元妃之丧未过期,故尔”。原来,他为了表示对海兰珠忠贞不渝的爱情和无限的哀悼,没有参加这欢庆的喜宴。皇帝都停止了宴乐,但却还有不识相的王公贵族不遵制默哀,硬往枪口上撞。据史料记载,在海兰珠的丧期内有不从禁令私自作乐的,后经查出,遭受处罚者达数十人之多。其中郡王阿达礼和辅国公扎哈纳的王公桂冠都险些因此而被削掉;其余人均遭到没收家产、罚银、鞭笞、贯耳鼻等处罚。
轶事典故
名字寓意
海兰珠之名来自满语hairanju,意思是爱惜的、怜爱的。鉴于崇德五宫的五名蒙古族后妃中只有她一人是满语名字,而在当时蒙古人并无用满语取名的习惯,所以有人认为这个名字是皇太极赐给她的满语名字,而她的蒙语本名则已失传。
哈日珠拉系小说《独步天下》作者为其小说编纂的人名。在正史中未见有关宸妃叫哈日珠拉的相关记载。
封号含义
海兰珠的封号宸妃之在汉语里指帝王住的地方,而在满语里叫“hanciki amba fujin”,直译为“近处大福晋”,引申为皇太极所亲近的大福晋。
谥号解读
在海兰珠的祭文中,海兰珠的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
聪敏:敏
《周书·谥法》:
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
正德美容,敬顺事上曰恭。
不刚不柔曰和。
可见皇太极对海兰珠的赞美。
在满语里,该谥号译作“mergen fulehun hūwaliyasun gungnecuke amba fujin”,即“聪明恩惠和谐恭敬大福晋”。对此的解读,有三种观点:第一,“元妃”指元配嫡室,与海兰珠身份不符,所以只在汉文谥号里出现“元妃”,在满文里省略;第二,“元妃”就是“大福晋”的对译;第三,“元妃”是“第一妃”的意思。
后世纪念
1982年9月12日,有人来信指明海兰珠的墓葬地点,并自称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后人,经过调查,发现海兰珠墓葬在今沈阳市大东区洮昌派出所管内的洮昌街道办事处北邻,辽沈环境卫生管理所院内,但时间久远,墓葬已被破坏,早已不见痕迹。
家族成员
史料记载
《清史稿·后妃列传》
敏慧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后姊也,天聪八年来归,崇德元年,封关雎宫宸妃,妃有宠于太宗,生子,为大赦,子二岁殇,未命名。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闻妃病而还,未至,妃已薨,上恸甚,一日忽迷惘,自午酉始瘥,乃悔曰“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遣也。”上仍悲悼不已。诸王大臣请出猎,遂猎蒲河。还过妃墓,复大恸。妃母和硕妃来弗,上命内大臣掖舆临妃墓,郡王阿达礼,辅国公扎哈纳当妃丧作乐,皆坐夺爵。
《清列朝后妃传稿》
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后姊也,父寨桑科尔沁贝勒。天聪八年来归,太宗迎之。崇德初封关雎宫宸妃,妃有宠于太宗,生皇八子,帝为之大赦。皇子殇,无封。封妃母科尔沁小妃为和硕贤妃,赐仪仗。六年九月妃薨,年三十有三,太宗方攻松兴山,闻妃病而旋。比薨,恸甚。昏迷伏地,继而悔曰:“太祖崩时,未尝有此,天之生朕,岂为一妇人哉”。然燕闲游瞩辄思慕不自已,督察员参政祖可法张存仁等谏以为天佑我国锦州垂克,宜以理抑情,帝不听。辅国公辅国公扎哈纳承政曹海因妃丧作乐,帝怒,解曹海任,夺扎哈纳爵,禁锢。其眷逮不衰如是。始薨及葬,外藩朝鲜蒙古皆遣使来吊祀。是年十月册谥敏惠恭和元妃。
清太宗文皇帝实录
崇德二年七月初八
○戌,亥刻,漏下二鼓,皇第八子生,关雎宫宸妃出也。
○乙亥。丑刻。漏下四鼓。上梦在太祖前、与和硕礼亲王代善、同处一室。向北坐。仰观见天。谛视之。祥云绚烂、稠叠三层。云之上复见青天。上思天甚高远、何以见之如此分明代善奏曰:“奇哉。麟趾宫贵妃养女淑济告我曰,有火自天降入宫中。殊为羙观。我等幼穉初见惊讶。后亦无恐奏未竟、而上寤。”翼旦。召文臣至、以梦告之。对曰:“天位乎上、云物从之、此非常之贵徵也。“
崇德二年七月十六日
○壬午。以关雎宫宸妃、诞生皇子。集文武群臣於笃恭殿、颁诏大赦。制曰:自古以来、人君有诞子之庆、必颁大赦于国中。此古帝王之隆规。今蒙天眷。关雎宫宸妃、诞育皇嗣。朕稽典礼。欲使遐尔内外政教所及之地、咸被恩泽。除犯上、焚毁宗庙陵寝宫殿、叛逃、杀人、毒药巫蛊、盗祭天及御用器物、敺祖父母父母、兄卖弟、妻诬告夫、内乱、纠党白昼劫人财物、此十罪俱不赦外。其余逃亡、遗失物件、被人认出者、令还原主。免其罪。互相借货者、照旧偿还。见在羁禁之人、及一切诖误小过,窃_盗隐匿等罪、咸赦除之。有以赦前事告者、毋听仍以所告之罪罪之。已结案定罪、赎锾未完者、照常追取。虽经议罪、而未定案者、赦免。赦后有犯者、依律治罪。
崇德二年八月初五日
○庚子。外藩蒙古诸贝勒、以诞生皇子。上表称贺。上御崇政殿。巴林部落阿玉石、卫寨桑、毛祁他特、扎鲁特部落内齐、喇巴泰、台吉塞冷、戴青达尔汉、沙里、达尔马等、行庆贺礼。表文曰。巴林部落阿玉石等、诚惶诚恐跪奏。恭遇宽温仁圣皇帝。诞生皇子臣等闻之喜不自胜。谨赍庆贺礼物进献。次阿坝垓部落台吉塞尔扎尔得尔格尔乌朱穆秦部落台吉宜思哈布等行礼。表文曰。阿霸垓部落台吉塞尔扎尔等。诚惶诚恐跪奏宽温仁圣皇帝。恩德溥及外藩。臣等顶戴洪慈。不胜喜悦谨具礼物进献。次土默特部落俄木布楚虎尔行礼。
崇德二年八月十一日
○丙午。崇德二年八月十一日。是日、科尔沁国土谢图亲王巴达礼、固伦额驸班第、扎萨克图郡王布塔齐等。以关雎宫宸妃诞生皇子,遣官进献貂裘、牛、马、貂皮等物。
崇德二年八月十八日
○癸丑。是日、上率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于辰刻。出怀远门、至演武场较射。上御黄幄。适外藩蒙古四子部落达尔汉卓礼克图俄木布、巴林部落满珠习礼等、关雎宫宸妃、诞生皇子。遣使进献驮马上表庆贺。上命树的。与马哈撒嘛谛塞臣汗、及谢图汗下诸臣较射。选善射者、每旗各十人。分左右翼。令之角胜。负者罚牛羊。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等。亲率较射。右翼诸王贝勒贝子等、射中独多。得牛二、羊二十。又令左右各出力士。令之角觝。右翼诸王贝勒贝子等负。还所得左翼牛一。羊二。於是令左翼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豫亲王多铎、多罗贝勒豪格、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等射。负者俱立、宴右翼诸王贝勒之射胜者。宴毕。并命外藩朝贡贝勒及诸臣、依次列坐。设宴宴之。申刻。上还宫。酌纳达尔汉卓礼克图俄木布、满珠习礼等。所献驮马。科尔沁国土谢图亲王巴达礼、札萨克图郡王布塔齐、彩缎、布疋等物。时上命两翼较射。岳托奏曰。臣不能执弓。上曰。尔徐引射之。尔不射、恐他翼诸王贝勒贝子等不从。谕之者三。岳托始起射。及引弓、堕地五次。岳托遂以所执弓、向诸蒙古掷之。於是诸王、贝勒、贝子、固山额真、议政大臣、刑部承政、会审。以岳托素志骄傲。妄自尊大。今败露于众人之前。如此罪恶。难以姑容。应论死。奏闻。上不听。又议幽禁别室。籍没家产。上仍不听。又议夺所属人员。罚银五千两。解兵部任。削贝勒爵。上命免夺所属人员。解兵部任。降贝勒为贝子。罚银五千两。暂令不得出门。
崇德三年正月二十八日
○关雎宫宸妃生一男孩,于生后第七个月患病,正月二十八日薨。
崇德四年正月二十八日
○丙戌,册封科尔沁国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巴图鲁郡王满珠习礼母次妃为和硕贤妃,册文曰:“朕惟树仪型于内闸懿德聿彰。腐褒予于章。荣光特贵贲。今朕登大宝。爰仿古圣之制。以定蕃妃之封,兹尔科尔沁国次妃博礼、乃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巴图鲁郡王满珠习礼之母也。尔能训理诸子佐理国家,故特册封为和硕贤妃。尔其益励厥心,敬承勿替,以妇道自持,以义方训子,则名显当时,德扬后世,而富贵永昌矣。钦哉,勿负朕命。丁亥,关雎宫宸妃母,小妃以封和硕贤妃,赐仪仗。偕和硕福妃入清宁宫谢恩。上降座答礼,赐宴贤妃,复献甲胄,鞍马酌纳之。
崇德五年十月十五日
○壬午,察哈尔固伦公主、同和硕亲王额驸额哲至。关雎宫宸妃率诸王贝勒福金,迎宴之。公主及额驸额哲,亦于清宁宫,具筵进上。
崇德六年九月十二日
○乙酉,满笃里、穆成格,自盛京至。奏言,关雎宫宸妃有疾。上召集诸王贝勒贝子公固山额真等。命多罗安平贝勒杜度、多罗饶馀贝勒阿巴泰、固山额真谭泰、阿山、叶克书、准塔巴图鲁、何洛会、马喇希、巴特马等围守锦州。。多罗贝勒多铎、多罗郡王阿达礼、多罗贝勒罗洛宏、固山额真宗室拜伊图、宗室公艾度礼。多罗额驸英俄尔岱、库鲁克达尔汉阿赖、恩格图、、伊拜等,围守松山。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外藩科尔沁国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巴图鲁郡王满珠习礼等,围守杏山高桥。
崇德六年九月十三日
○丙戌,卯刻,车驾启行。
崇德六年九月十七日
○庚寅,至旧边驻口。是夜一鼓,盛京史臣至。奏宸妃疾笃,上即起营。遣大学士希福、刚林、梅勒章京冷僧机、启僧心郎索尼等,先驰往候问。来报,希福等以五更至京。冷僧机、索尼方至内门,闻宸妃已薨。冷僧机、索尼复驰行,于途间奏上。上闻妃薨,恸悼。卯刻,驾抵盛京,入关雎宫。至宸妃柩前,悲涕不止。诸王及内大臣劝上节哀。时王以下、牛录章京以上、固伦公主、和硕福金、和硕公主、多罗福金、多罗格格以下、梅勒章京命妇以上、俱齐集。一切丧殓之礼,悉从厚。陈设仪仗,由东侧门,出盛京地载门五里暂殡。上率诸王以下、牛录章京以上、固伦公主、和硕福金、和硕公主、多罗福金、多罗格格以下、梅勒章京命妇以上,亲送。上奠酒三爵而还,妃年三十有三。
崇德六年九月二十日
○癸巳,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理事官马国柱、雷兴等。奏言:伏念皇上以万乘之尊为中外所仰懒,臣民之所归依。今者皇上过于悲痛,大小臣工不能自安,切思夫妇人伦大道。皇上眷爱情固难已,但以臣等愚见,皇上于情宜哀,于理未免太过矣。况天佑皇上底定天下,抚育兆民,皇上一身关系重大,天威所临,功成大捷。松山锦州克取在指,顾间此正我国兴隆明国败坏之时也。上宜仰体天意,自保圣躬。可为情牵而不自爱乎?
清太宗祭宸妃祝文
崇德六年。岁次辛巳九月甲戌朔。约二十七日戊子。皇帝致祭于关雎宫宸妃。尔生于乙酉年。享寿三十有三。薨于辛巳年九月十八日。朕自遇尔。厚加眷爱。正欲同享富贵。不意天夺之速。中道仳离。朕念生前眷爱。虽没不忘。追思感叹。是以备陈祭物。以表衷悃。仍命喇嘛僧道讽诵经文,愿尔早生福地。
皇帝谕祭关雎宫宸妃。尔副位椒庭。助宣壶教。自居宫掖。礼遇有加。方期克享遐龄。不意中道奄逝。朕怀悯恻。念芳型之不远。忆淑德而增悲。是用备陈祭物。以荐馨香。仍命喇嘛僧道。礼佛讽经。灵其不昧。尚克祗承。祭毕。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影视形象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