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旱地冰球协会是成立于2016年9月的社会团体,旨在更好更快地推广和开展海南省旱地冰球运动,规范旱地冰球运动企业行为,充分发挥旱地冰球运动对海南岛体育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本协会接受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海南省民政厅及登记管理机关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宗旨
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积极贯彻和实施《体育法》、《全民健身发展纲要》,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广泛团结和积极组织全省广大旱地冰球相关法人单位、工作者、爱好者和积极分子,推动旱地冰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努力为扩展旱地冰球运动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做出贡献。
业务范围
1、全面负责全省旱地冰球运动项目的管理,研究制定本省旱地冰球项目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和计划,指导会员单位工作。
2、管理全省各级旱地冰球代表队。
3、负责管理和指导旱地冰球俱乐部建设。对海南省旱地冰球俱乐部和旱地冰球训练单位实行行业管理和监督,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
4、负责管理和指导本省各级各类青少年旱地冰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开展青少年旱地冰球运动。
5、制定并组织实施海南省旱地冰球运动竞赛规则、竞赛管理办法和裁判员管理办法,负责旱地冰球运动各类、各级竞赛的管理。
6、组织海南省旱地冰球教练员、裁判员及球员培训,建立培训体系。
7、组织旱地冰球运动的科学技术研究和科学技术攻关,探索训练规律,提高训练水平。
8、开展国际及地区间的交往和技术交流,提出旱地冰球运动的对外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9、积极开展与旱地冰球运动有关的活动和咨询服务,负责比赛场地、器材、设施的检查和标准制定,广开经费来源渠道,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10、搞好本会自身建设,广泛联系和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协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团体的名称是海南省旱地冰球协会。(英文名称Hainan Floorball Association,缩写是HFA)。
第二条 本协会依照《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由本身从事旱地冰球项目的工作者、爱好者及开展推广旱地冰球运动的企事业单位、专家自愿组成的公益慈善类的专业性的非盈利性社会团体法人。
第三条 本协会的宗旨:
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积极贯彻和实施《体育法》、《全民健身发展纲要》,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广泛团结和积极组织全省广大旱地冰球相关法人单位、工作者、爱好者和积极分子,推动旱地冰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努力为扩展旱地冰球运动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做出贡献。
第四条 本协会的等级管理机关是
海南省民政厅,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是海南省文体厅 。本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五条 本协会地址设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国兴大道华夏银行大厦15层1501室。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团体的业务范围:
(一) 全面负责全省旱地冰球运动项目的管理,研究制定本省旱地冰球项目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和计划,指导会员单位工作。
(二)管理全省各级旱地冰球代表队。
(三)负责管理和指导旱地冰球俱乐部建设。对海南省旱地冰球俱乐部和旱地冰球训练单位实行行业管理和监督,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
(四)负责管理和指导本省各级各类青少年旱地冰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开展青少年旱地冰球运动。
(五)制定并组织实施海南省旱地冰球运动竞赛规则、竞赛管理办法和裁判员管理办法,负责旱地冰球运动各类、各级竞赛的管理。
(六)组织海南省旱地冰球教练员、裁判员及球员培训,建立培训体系。
(七)组织旱地冰球运动的科学技术研究和科学技术攻关,探索训练规律,提高训练水平。
(八)开展国际及地区间的交往和技术交流,提出旱地冰球运动的对外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九)积极开展与旱地冰球运动有关的活动和咨询服务,负责比赛场地、器材、设施的检查和标准制定,广开经费来源渠道,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十)搞好本会自身建设,广泛联系和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三章 会 员
第七条 本协会会员为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两种。旱地冰球项目的爱好者均可申请为个人会员;各企、事业单位、旱地冰球俱乐部可申请为团体会员。
第八条 申请加入本团体的会员,必需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本团体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团体的意愿;
(三)在本团体的业务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第九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三 )由理事会发给会员证。
第十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团体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团体的活动;
(三)获得本团体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团体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一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 遵守本协会章程,执行本协会决议;
(二)维护本团体合法权益;
(三)完成本团体交办的工作;
(四)按规定交纳会费;
(五)向本团体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 本协会各组织之间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第十二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团体,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1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团体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三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或者给本协会造成重大的名誉或经济损失的,经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 本团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会员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
(五)决定终止事宜;
(六)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条 会员大会需有2/3以上的会员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需经到会会员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六条 会员大会每届5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需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
第十七条 会员数量超过300个后,在会员中选举代表组成会员代表大会,代行会员大会职权。会员代表以民主方式产生,具体办法和名额分配由理事会决定。会员代表的数量一般应在会员总数的5%到30%之间,会员代表数量最少不得少于50个。
第十八条 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团体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大会负责。
第十九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会长(理事长)、副会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筹备召开会员大会;
(四)向会员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本团体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二十条 理事会需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需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一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二条 本团体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九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人数不超过理事人数的1/3)。
第二十三条 常务理事会需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需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四条 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五条 本协会的会长(理事长)、副会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需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本协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 会长(理事长)、副会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的;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六条 本团体会长(理事长)、副会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需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七条 本团体会长(理事长)、副会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任期5年,任期最长不得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需经会员代表大会2/3以上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八条 本团体秘书长为本协会法定代表人。已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批准同意。
本协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九条 本协会会长(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大会、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本协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第三十条 本协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决定;
(四)决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五)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一条 本协会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二条 本协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
第三十三条 本协会经费必需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四条 本协会建立严格的
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五条 本协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需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需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六条 本协会的资产管理必需执行国家规定的
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 必需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七条 本协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需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三十八条 本协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九条 本协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条 对本协会章程的修改,需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大会审议。
第四十一条 本协会修改的章程,需在会员大会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四十二条 本协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三条 本协会终止动议需经会员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四十四条 本协会终止前,需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五条 本协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四十六条 本协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团体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章程经2016年8月31日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四十八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协会的理事会。
第四十九条 本章程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发展历程
旱地冰球落地海南开幕式
2017年1月14日,旱地冰球(Floorball)体育项目在海南国际旅游岛成功落地,并如期顺利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首期培训班。旱地冰球运动落地海南,欲将海南旱地冰球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成为海南旱地冰球体育项目的缔造者、领导者、推动者。
旱地冰球全家总动员亲子赛
2017年4月-6月,旱地冰球亲子PK赛,由海南省旱地冰球协会主办,海南旱地冰球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海南鸥圣旱地冰球俱乐部协办,培养孩子运动爱好,增进亲子交流,并为2017年海南省全民健身运动会暨海南省旱地冰球锦标赛选拔优秀选手和参赛队伍。亲子比赛举办以来,已吸引数百人参加,旱地冰球运动深受青少年及家长的喜爱。
海南省旱地冰球协会一级第一期教练员培训
为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创新体育教学科目,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海南省旱地冰球协会将在2017年4月29日-4月30日组织“海南省旱地冰球协会一级第一期教练员培训”。考核通过学员获得“海南省旱地冰球协会一级教练员”资格证书,证书由海南省旱地冰球协会颁发。
2017旱地冰球高校挑战赛,由海南省旱地冰球协会发起并联合琼台师范学院体育系主办,旱地冰球由此正式走进海南高校校园,募集旱地冰球大学生爱好者并组建海南旱地冰球大学生比赛队伍。该项赛事有体育系11个班级和其它院系的班级学生近1000人参赛,赛事活动分为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旱地冰球公开课,5月9日-11日组织学习及体验旱地冰球,第二阶段5月15日-18日进行旱地冰球挑战赛。挑战赛分小组循环积分赛制、晋级赛、半决赛、决赛,赛事还设置了排名前6名的奖金。
此次旱地冰球高校挑战赛的举办是高校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丰富学生体育生活、促进体育发展的新举措。通过本次旱地冰球高校挑战赛的举办,旱地冰球项目被正式列入
琼台师范学院体育选修课程项目,由此开启旱地冰球大学校园之旅。
2017年海南省全民健身运动会比赛暨海南省旱地冰球锦标赛
为贯彻落实《海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全面实现我省建设健康海南、美丽海南、幸福海南的总体目标,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海南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厅、海南省体育总会、海南省体育赛事中心承办,海南省旱地冰球协会协办的2017年海南省全民健身运动会比赛暨海南省旱地冰球锦标赛将于7月5日-10日在海口举行,本届旱地冰球锦标赛特设公开组5VS5、少年组4VS4、少儿组3VS3等比赛项目,奖金丰富,等你来拿!更有旱地冰球嘉年华活动,现场体验、亲子游戏,奖品多多,十分诱人。
社会影响
协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发挥协会的纽带作用,协调政府部门和旱地冰球俱乐部的联系,增进政府部门对海南旱地冰球运动市场的管理,为海南省旱地冰球企业和广大旱地冰球运动爱好者提供指导和服务,同时积极推动海南省旱地冰球运动与国际接轨,增进海南省旱地冰球与国内外旱地冰球组织及运动员的友谊与团结。
在省旱地冰球协会的推动下,海南省加强了与国内外旱地冰球界的联系与合作,并积极组织各类训练活动,培训旱地冰球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不断扩大海南省旱地冰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影响力。
关于旱地冰球
旱地冰球(floorball)是一项起源于瑞典、风靡欧洲、盛行于全世界的运动。旱地冰球集体力、脑力、运动技能、比赛理解、团队合作和交际能力为一体,更富有挑战性,娱乐性,趣味性,它不需要很高的训练水平和装备器材,用5至10分钟的培训,初学者就可以上场比赛。旱地冰球可以随处开展,男女生可以混合组队,从5岁到60岁都可以参与,是符合全民健身的运动项目。
2008年陈新老师将”floorball”运动引进中国并命名为“旱地冰球”,并将旱地冰球推进到上海的多所高校。2013年成立“CFD旱地冰球中心”,随后将旱地冰球项目推广至全国20多个省份、80多所高校、近百家企业,受众超过10万人次。在不久的将来有机会进入奥运会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