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古代地名。因靠渝水,隋初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即今重庆。后遂以渝为重庆的简称。
自然资源
统景峡风景区位于重庆市
渝北御临河畔,距市区65公里,是
重庆市风景名胜区及
巴渝十二景之一。
统景以其野朴自然的原始风貌及峡险、水柔、泉美、洞奇、石怪、谷幽、竹秀之美誉在巴山蜀水中独放异彩,已成为
观光旅游、疗养避暑、
休闲度假之胜地。
统景风景区方圆11
平方公里,集山、水、林、泉、峡、洞、瀑布、天池、古寨、鹰群等景观,尤以泉、峡、洞最佳,驰名渝州内外。
泉:风景区内有25处温泉,水温
摄氏35—47度,最高摄氏62度,日
涌水量3万吨,属
硫酸钙质矿泉,富含氟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
微量元素,是温泉医疗康复健身之宝贵资源。
峡:十里温塘河、九曲十八弯。有
温塘峡、桶井峡、老鹰峡组成
统景“小三峡”。这里峭壁青崖对峙,翠竹铺天盖顶,壁合若桶,天开一线,雾绕云崖,老鹰飞旋,景象奇观。
洞:70余处溶洞,
钟乳石千姿百态,各有妙趣。其中
猴子洞长2000米,洞内
石柱林立,充满野趣;杨家洞三层构成,盘旋而下,深达105米;下感应洞长达437米,洞内
阴河,令人神往。
统景峡由
温塘、桶井、老鹰三峡组成。当地俗语云:十里温塘河,九曲十八弯。清
乾隆年间巴县知县王尔鉴定“桶井峡猿”为巴渝十二景之一,并在《小记》中描摹曰:“至
峡口,两岸攒锁,潺潺溪水从峡出。登小舟,溯流而入,曲折宛转,忽暗忽明。两壁峭削,窥天仅一线。溪边淙竹森蔚,两崖古木虬蟠,瞥见溪波跳涌,疑是
水怪出没,谛视之,石洞猿挂树之倒影也。……忽穿峡,
舍舟登岸,四望烟云层叠,几不能复识,其桃源别景欤?”
历史沿革
公元前11世纪,
周武王封宗姬于巴,以
江州(今重庆)为府,后几易其名(改渝州、
恭州),为历朝重镇。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巴国,在巴国北部地区置巴郡,两汉时期仍置巴郡,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更名为荆州、益州、巴州、楚州。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这就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赵惇受孝宗禅让即位皇帝,因其先被封为恭王,潜藩恭州,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元末1363年,红巾军领袖明玉珍在重庆建大夏国。1891年重庆对外开埠。1939年5月5日国民政府颁令,将重庆升格为直辖市。1940年9月再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重庆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名城。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1953年3月重庆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7月重庆市并入四川省,改为四川省辖市。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将重庆市设立中央直辖市,同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
渝州,即今重庆市。
隋初改楚州为渝州,治
巴县,即今重庆。后遂以渝为重庆的简称。
重庆,又称
巴郡、楚州、渝州、
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
公元581年
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
巴县的古县城在今天
九龙坡区中梁山的人和街,这条街依山而建,顺山势而成一条主干道,虽无城墙,但街道两旁的建筑连绵延伸,既可住人,又起到城墙的作用。据故老相传,在街道两边以前是有城门的,但是后来
旧城改造就拆除了。虽然大部分旧巴县县城的遗迹都已经被拆除了,但有经验的老人家还能指出县衙、监狱、考场等位置。该街有两口深井,水甘清冽,特别在盛夏时节清凉如冰,故此街又因水得名“冷水场”,用此水点制的
豆花远近驰名,但其中一口井在2005年造公路时已经被永久填平,另一口已经基本上没有使用了。
该街道下半部分旧名“
草鞋市”,在老版《烈火中的永生》中曾经出现过(江姐离开
江津时走过的街道就是在此取景)。
比较遗憾,2009年夏天旧城改造(
九龙坡经济开发区
建设项目),该街道已经
永久性拆迁,仅有的一些老建筑物也已经不存在了。
民俗文化
诗篇渝州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补充:仙剑奇侠传三游戏中,渝州是主角
景天的出生地,也是景天和
雪见初遇的地方。渝州西南的竹林可以去到
璧山,从璧山可以到
唐家堡。
在仙剑奇侠传三后期和三外问情篇中,景天的
新安当是渝州最大的建筑。
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
摩崖造像的
石窟艺术的总称。
大足区是
重庆市所辖郊县,始建于唐
乾元元年(758年),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
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县,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全国
生态农业先进县,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大足县历史悠久,
人文景观、
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县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公布为
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
其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1999年12月1日在
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
马拉喀什举行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
大足石刻中的
北山、
宝顶山、南山、
石篆山、石门山五处
摩崖造像,正式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进入《
世界遗产名录》的神圣殿堂。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
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石窟
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
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
经济发展
美食
[香辣脆骨]
[乡巴佬鳝段]
监狱
重庆市渝州监狱位于重庆市主城
江北区铁山坪下,占地250亩,交通便捷,环境幽静。按照“统一规划、分两期实施”的原则,自2000年3月开始筹建,
总投资1.4亿元。
现设有一处(政治处)一室(办公室)一委(纪委)七科(狱政科、狱侦科、
教育科、生活卫生科、
劳动改造科、
基建办、
财务科、行政后勤科)和十三个监区,成立了监狱公司,下设办公室、
生产经营科和财务科。
来往公交车线路:在江北区观音桥建新东路(江北区
公安分局外),乘坐817路车,813路车可到达监狱。
与渝州有关系的公司和企业 渝州互联。
渝州大学,渝州老窖等等。都是渝州比较著名的几个公司。
史料记载
渝州,
南平。下。开元户五千九百六十二。乡一十七。元和户八百三十四。
乡地十。
禹贡梁州之域。古之
巴国也。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然则巴国水为名。武王伐殷,巴人助焉,其人勇锐,歌舞以凌殷郊,后封为巴子。其地东至
鱼复,西抵?道,北接
汉中,南极?柯,是其界也。春秋时亦为巴国,战国时楚既称王,巴亦称王。
秦惠文王使
张仪、
司马错伐巴、蜀,灭发其地为三十一县,始皇置
三十六郡,巴即一焉。汉高帝既定
三秦,贡羽背约,封为
汉王王巴、蜀。天下既定,乃分巴、蜀
广汉郡,武帝又置
犍为郡。
刘璋为
益州牧,于是分
巴郡自
垫江已下为
永宁郡,先主又以固陵为
巴东郡,由是巴郡分而为三,号曰“三巴”。
隋开皇九年,改楚州为渝州,因
渝水为名。
汉高祖还伐秦,巴人从军,歌舞陷陈,帝善之曰“此
武王伐纣之歌也”,后令习之,所谓
巴渝舞也。
州境:东西五百一十六里。南北四百七十九里。
八到:东北至上都二千八百一十里。东北至东都三千八百一十里。正北至合州一百六十里。西南至沪州水路七百里。东北至
涪州水路三百四十里。西至渠州四百四十里。
江津县在州西一百二十里,县南陆路至
溱州三百六十里。又自江津县南循?
溪水路至南州二百三十里。
贡、赋:开元贡:葛五匹,药子。元和贡:葛,
牡丹皮。
巴县,中。郭下。本汉
江州县地,属
巴郡,在
岷江之西,汉水之南,即
蜀将李严所修古巴城也。南齐改为
垫江县,周明帝武成三年改为巴县,后遂不改。
州理城,即汉巴郡城也,先主令都督李严镇此,又凿南山,欲会汶涪二水,使城在孤洲上。会严被征,不卒其事,凿处犹存。
江津县,中下。东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汉江州县地,属巴郡。周改为江阳县,隋开皇三年改为
江津县,属渝州。
万寿县,中下。东北至州三百八十里。本汉江州县地,武德三年分
江津置
万春县,属渝州,五年改为万寿县。
大江水,经县南,去县二里南平县,中下。西至州一百三十里。本汉江州县地,贞观四年分巴县置南平县,属南平州。十三年废州,县改属渝州。
瀛山,在县西南三百七十里。以其高峻象海中蓬瀛,故名。
巴子鱼池,在县西北一十里。
璧山县,中下。东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江津、万寿、巴三县地,四面高山,中央平田,周回约二百里,天宝中,诸州逃户多投此营种。川中有一孤山,西北二面险峻,东南面稍平,土人号为重璧山,
至德二年置县,因山为名。县东陆路至江津县,二百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