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博物院

湖南省长沙市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

湖南博物院(Hunan Museum)(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是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今馆址为其新馆,启用于2017年11月29日,2022年7月30日由湖南省博物馆更名为湖南博物院,总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1万平方米。

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郴州学会组建郴州学会博物院,后因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而夭折。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经湖南巡抚赵尔巽倡导,士绅梁焕奎、龙绂瑞等筹款,在省垣再次兴办一所博物馆,与图书馆、教育馆合署,全称为“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主要陈列人体和动物模型,开馆约一年,后教育博物馆部分被撤销。
民国时期
民国十三年(1924年)六月二十四日,湖南省教育会博物馆开馆。
民国十六年(1927年),湖南省教育会博物馆正式定名为“湖南省立博物馆”
民国十九年(1930年),湖南省立博物馆毁于战火,后再未恢复。
新中国时期
1951年3月,湖南省博物馆筹备处在长沙留芳岭的百琴园挂牌成立。
1956年,湖南省博物馆在长沙西北的烈士公园建成开馆。以建设“地志性博物馆”为目标,开展了对能反映湖南历史、文化、民俗、艺术、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文物与标本的征集与展示工作,举办了“湖南矿产资源”、“湖南农业资源”、“湖南手工艺品”、“湖南楚文物”等六大展览。
1972年至1974年,二十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湖南省博物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千件精美的文物和保存完好的汉代女尸的发现与出土,使湖南省博物馆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并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支持。
1973年,湖南省博物馆建造了建筑面积为3510平方米的新仓库(后改造成保护与展示并用的场所),在保护和展示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方面发挥了近三十年的关键作用。
1971年,湖南省博物馆将馆藏的矿物之类标本拨给了湖南省地质局,1979年将馆藏动植物标本借给了长沙市第一中学,至此,湖南省博物馆从建馆之初的自然、历史类收藏展示并重,逐渐向以历史类收藏和展示为主的转变。
1999年,由国家和湖南省财政共同投入1.2亿元新建的新陈列大楼竣工,新陈列大楼的建设是世纪之交湖南省博物馆发展的新起点,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2008年3月20日,湖南省博物馆正式实施免费开放。
2009年12月1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决策实施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2010年5月31日,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得到省发改委批复立项。
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念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和评选工作顺利完成,日本矶崎新工作室和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团队成为中标单位。
2011年7月4日,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开工仪式隆重举行,省博物馆进入“边建设、边开放”阶段。
2012年5月25日,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省发改委批复同意,工程投资总概算约8.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8.3万平方米。
2012年6月18日,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工程进入建设阶段,博物馆旧馆暂停对外开放服务。
2017年11月29日,湖南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
2020年,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原湖南省博物馆被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纳入“科研事业单位管理”序列,成为湖南省第一个文博类科研事业单位。
2022年7月30日,湖南省博物馆正式更名为湖南博物院。
2022年,湖南博物院与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签署《湖南博物院与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合作框架协议》,持续为马王堆艺术的研究和展示提供前沿学术支撑,进一步发掘马王堆生命艺术的内涵,将马王堆艺术的研究成果推向国际。
2022年10月,湖南博物院成功获批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是湖南省内文博行业第一家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23年3月,湖南博物院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及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共建湖南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2023年4月,湖南博物院数字实验室设立。
2023年8月,湖南博物院与湖南师范大学共同申报产教融合类型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获批立项。
2024年5月18日上午,《博物馆建设(二)》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在湖南博物院举行。据悉,特种邮票一套5枚,其中第四枚为湖南博物院,全套邮票面值6.00元,计划发行670万套。
2024年9月29日,长沙铜官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揭牌暨湖南博物院铜官窑馆开工仪式在望城举行。
2024年12月14日,湖南博物院湘潭分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湖南博物院湘潭分馆揭牌仪式在市博物馆举行。
建筑布局
综述
湖南博物院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达27265平方米,文物保管、保护区域面积14550平方米。
湖南博物院设“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和青铜、陶瓷、书画、工艺4个专题展馆。
基本展览
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位于湖南博物院3楼展厅,面积5243.8平方米,分为序厅及惊世发掘、生活与艺术、简帛典藏、永生之梦四个单元。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
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位于湖南博物院2楼展厅,从“湖南人”第一人称的自身来展示湖南的历史与文化,分别向解读湖南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与发展轮廓,即第一部分“家园”;湖南生活着什么样的人,现在的湖南人是如何形成,即第二部分“我从哪里来”;湖南人如何获取生活资源,即第三部分“洞庭鱼米乡”;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以及相关生活习俗,即第四部分“生活的足迹”;湖南人的精神气质,即第五部分“湘魂”。
特别展览
湖南博物院自2010年7月10日开始设置特别展览,至2022年6月8日,已先后举办了64次特展,分别是草原牧歌—契丹文物精华展、丹青艺事越千年──天津博物馆藏宋元明清绘画精品展、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15世纪-20世纪、银饰之美——湖南、广西、贵州三省区苗族银饰展、高山流水遇知音、第三届艺术长沙、佛光里的神秘西藏、美洲原住民:玛雅、印加和北美土著、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展、第四届艺术长沙双年展、复兴的铜器艺术、托斯卡纳的光与影、晶火传奇——欧洲玻璃艺术珍品展、欧洲先锋·恩特林顿博物馆20世纪藏品鉴赏、御窑密码——明代皇家瓷器特展、汽车摄影:美国的车文化、北美洲原住民艺术展、大师之外的大师——19世纪欧洲古典写实油画展、食洋而化 风神独韵——关良一百一十五周年诞辰特展、三湘四水集萃——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展、还原大师——何绍基的书法世界、天地之中——河南文物珍品展、潇湘情怀 ——湖南现代名家绘画作品展、翰墨铸情——邬邦生书画作品展、齐白石:中国的毕加索、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兴来笔下生烟霞——黄定初绘画作品暨捐赠作品展、“未来-我来”国际少儿绘画展、九天花雨——柯桐枝花鸟画作品展、芥舟楫痕——刘鸿洲画展、欢无极——杨福音的绘画艺术、法老·诸神·木乃伊 ——古埃及文物特展、风筝不断线——走进吴冠中的绘画世界、来自阿富汗的国宝、藏海拾贝——湖南民间收藏精品(明清以来)展、颜家龙邹传安先生捐赠书画作品展、根·魂——中华文明物语展、画吾自画——馆藏齐白石绘画作品展、楚骚回响——刘一原水墨艺术展、归真——张继陶现代陶艺作品展、大爱·大美——徐悲鸿与周令钊、戴泽艺术成就展、新时代的中国:创新湖南 融入世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发展成就专题展、千年遗墨——中国历代简帛书法展、经验与策略——2019第七届“艺术长沙”等特展、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欧洲绘画500年、秘鲁古代文明展——探寻印加帝国的源流、闲来弄风雅——宋朝人慢生活镜像、烟云尽态 ——《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展、方力钧版画、仙境有花开——清代民国时期桃源刺绣展、众流归海——明清时期的人物图像与文化融合、醉·湘西——山水人文影像展、美俗于斯——木雕里的桃源印象、王门艺事——王闿运和他的弟子们、芳草之地 红满潇湘——馆藏革命文物专题展、我们亚洲——亚细亚古代文明展、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欧洲盛宴——英国V&A博物馆藏吉尔伯特精品展、花魂鸟魄——邹传安艺术与文献展。
至纯至美——湖南省博物馆藏单色釉瓷器展于2021年12月30日至2023年12月30日展出,位于湖南博物院三楼陶瓷厅。从古至今,单色釉瓷一直是中国瓷器的重要品类,代表了中国最传统的审美观念。纯净素雅的单色釉瓷,深受中国古代皇家贵族和文人士大夫的青睐。
单色釉瓷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才形成今天色彩斑斓的局面。东汉时期,中国南方创烧出成熟青瓷、褐瓷和早期白瓷。随后,白瓷技艺断裂,黑瓷在褐瓷基础上创烧,青瓷蓬勃发展,并在南朝晚期传入北方。北方改进青瓷技术创烧成熟白瓷,逐渐形成隋唐时期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唐代还出现了绿釉、黄釉、红釉瓷,其后绿釉持续发展,黄釉技艺断裂,直至明代发展出新的黄釉工艺。红釉为偶然烧成,元代才掌握烧造技术。明清时期,单色釉瓷器迎来发展高峰期,釉色品种层出不穷。
纵观单色釉瓷的发展史,烧制技艺有传承创新,有倒退断裂,过程复杂曲折,体现了中国制瓷工匠推动釉色演进的智慧与艰辛。至纯至美的釉光里,闪烁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和辉煌。
激逸响于湘江兮——潇湘古琴文化展,位于湖南博物院三楼专题展厅,湖南博物院收藏有五十三张古琴,其出土或斫制年代自西汉至民国,前后延续两千余年。“古琴”原名“琴”,又称“七弦琴”、“瑶琴”等,在古代备受文人推崇,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2003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湘楚大地作为古琴的故乡,其琴风琴事源远流长。舜作古琴,歌《南风》而天下治。南宋琴家郭沔曾移居衡山谱写《潇湘水云》。朱熹、张栻、王夫之、左宗棠等贤哲传扬礼教、以琴治心,为潇湘古琴增添了文化内涵。彭祉卿、杨宗稷、顾梅羹、查阜西、李静等近现代琴家都曾在湖南从事琴学活动。
听见湖湘——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展于2022年7月28日至2022年10月30日展出,位于湖南博物院一楼特展一厅,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知识图谱的文物展览展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展。音乐是文明的先声,滋养着人类的童年,承载着民族的未来。湖南地处长江中游,洞庭之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山川秀美,万物有灵,三湘四水亘古流淌,孕育了丰厚而独特的音乐文化。
六千多年前的澧阳平原,石哨、陶球、陶鼓声飘渺灵动,伴随着劳作的欢愉;沩水河畔,商周铜铙通鸣天地;汨罗江边,回响着屈原的悲怆高歌;乐舞百戏,汉晋时期的欢娱人生;胡风雅乐,隋唐宋元的盛世欢歌;乐以存志,浏阳古乐开礼乐文化新篇。
音乐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悠悠数千年光阴已远逝,这些在历史中沉默的音符,今天能否再被唤醒?听,湖湘之音——这最美丽的语言,或私语或齐鸣,或舒缓或急遽、或轻柔或浓烈,或深沉或悠远,诉说着湖湘先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呼唤。
无限佳丽——明清人物画中的文学与女性形象展位于湖南博物院一楼特展二厅,于2022年6月23日至2022年10月30日展出。无限佳丽,佳丽无限。在明清人物画的传承与发展中,多少知名或不知名的丹青妙手,从引经据典到中体西用,从笔墨写照到留真传神,把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以及她们动人心魄的文学故事图绘于史。今天,她们穿越数百年世俗社会的成规习见与我们相遇……或许,画框内外,每一次的目光相接,都将赋予她们新的生命与意义。
建筑特色
湖南博物院建筑设计以“鼎盛洞庭”为创意源泉,从鼎的意象、气势和文化精神内涵入手,转化出湖南博物院的新馆建筑外形。同时,建筑顶部造型像水的结晶体,象征了三湘四水洞庭湖的凝固与升华,寓意着凝聚的湖湘文化,象征了环洞庭历史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对话,彰显了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新馆建筑外观造型呈三殿式,总体布局对称、简练、统一、稳重,象征着湖南底蕴深厚的历史、创新开放的今天和崛起腾飞的未来,也寓意着湖南博物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肩负着传承创新的重任、引领湖南文博事业的未来发展。
馆藏文物
文物综述
湖南博物院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
馆藏精品
主题馆藏
长沙窑即《全唐诗》中李群玉“石渚”诗中的石渚窑。为唐代著名瓷窑,窑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石渚湖一带,故又俗称铜官窑。窑址于1956年调查发现,1978年曾经进行过试掘,1983、1999年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考古研究所、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对其进行了较大面积的考古发掘,出土比较完整的瓷器近万件。长沙窑大致兴起于“安史之乱”以后,至中晚唐发展到鼎盛时期,衰败于五代。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等12个省、国外有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等13个国家出土有长沙窑瓷器。特别是“黑石号”沉船上五万余件长沙窑的惊世发现,说明该窑既烧制当地人们普遍使用的日常用瓷、又是唐代生产外销瓷的重要窑口之一。
齐白石,原名纯芝,号渭青,后改名璜,号白石、木居士等,男,1864年生,湖南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少时学雕花木工。1888年始学画。并任龙守山诗社社长。1902年起7年间“五出五归”出游于陕西、北京、江西、广东、广西。1917年二次入京。1919年定居北京,开始变法。1926至1936年应聘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1937年自加两岁。1946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应聘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德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同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诞生100周年纪念展览会。1983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齐白石诞辰120年周年作品展览。出版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山水画选》等画册多种。
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地主武装的统称。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者,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体制,最终消灭了太平天国政权。湘军的领军人物绝大部分皆饱读诗书,浸润理学,很大一部分还身负清朝科举功名,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挥笔从戎,建不世之奇功,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湖南博物院历来重视与湖湘文化有关的实物与文献的征集与保护,使之成为湖南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湘军及其领军人物的实物与手迹在我馆收藏库中遂蔚为大观。为此,我们推出主题收藏——《湘军人物手迹》,分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晚清中兴名将”、“湘军中的著名幕僚”等三大专题,展示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等的手迹及释读。
湖南地区出土楚汉时期的漆器数以千计,仅马王堆三座汉墓出土漆器就有500多件。漆器造型可大可小,可方可圆,既有日常生活娱乐用品,也有丧葬用具。漆匠们因材施纹,利用挥洒自如的毛笔和油彩使各种纹样自由施展,利用红漆和黑漆最耐久、对比最鲜明、色调最典雅的特性,描绘出琳琅满目、浪漫飞动的漆器纹饰。这种漆绘艺术中红、黑二色为基调的色彩主题,使楚漆器具有惊彩鲜艳的视觉较果。在斑斓纹饰铺陈的背后,却是楚汉漆器历史的凝结,是一个逝去时代的不朽精魂。
何绍基系湖南道县(当时称道州)人,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生于1799年,卒于1873年。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官至四川学政。其博学多才,著述颇丰,是中国书法史上取得非凡成就的一代宗师。他由帖学入门,从北碑中获取养分及创作灵感;他最具特色的行草书多参有篆意,完全得益于北碑;他富于创意的篆书和隶书为碑学书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最终将草书、隶书、篆书、行书融为一体,字体浑厚雄重,独创一格,颇具成就,在晚清书坛上光彩夺目。湖南博物院现藏有何绍基书法作品近300件。在这些作品中,既有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等各种书体,又有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而且,立轴、横幅、对联、屏条、手卷、册页等各种形式俱全;其中不少作品还是现存世何绍基作品中极少有的,尤其他的绘画作品更是尤为珍贵。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何绍基的书法风貌和艺术成就。湖南博物院从馆藏何绍基的作品中遴选出100件(套)作专题展览,即“何绍基书法艺术展”。其中许多作品都是何氏的精品代表作,极具观赏性。该展先后赴日本东京、台北等地展出,产生了轰动效应。展出其间,参观的人员络绎不绝,观众普遍认为此展览的艺术水准极高。何绍基书法艺术展特从该展览的100件(套)何绍基作品中精选了一部分,以飨观众。
湘绣将中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等各种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七十多种针法和一百多种不同颜色的绣线来渲染刻画表达对象形质特点的一种刺绣模式。经此模式刺绣出来的绣品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风格豪放,享誉海内外,并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盛名,在中国刺绣史及手工技艺史上大放异彩,成为丰富中国乃至世界刺绣工艺的一朵奇葩。异彩奇葩——馆藏湘绣文物珍品展从湖南博物院馆藏湘绣文物中挑选出一批具有观赏价值和珍藏价值的湘绣画稿及绣品珍品,这些选品中既有出自杨世焯、杨佩珍等名家之手的绝世珍品,也有奠定了湘绣发展基础的早期绣坊的画稿、绣品等,供观者鉴赏。
自从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在英国诞生以来,全球到目前为止发行了40多万种邮票,这些都是内容十分丰富而又珍贵的历史资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凡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军事的重大事件,在邮票上都有反映,所以人们把邮票形象地称为“连绵不断的历史记录”和“微型博物馆”。湖南博物院多年来坚持特色收藏的路线,收集了一批珍贵的邮票邮品。
少数民族文化从其物化形式来看,最色彩斑斓的又要数其刺绣了。在彰显族群文化特性的体系中,苗族刺绣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湖南苗族起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三苗在“左洞庭,右彭蠡”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被禹击败后,一部分苗族先民沿着沅江,经五溪进入湘西地区,在此地逐步形成了独特、神秘而又迷人的苗族文化。苗绣不同于湘绣、蜀绣、苏绣,它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美观而夸张的构图,丰富的色彩而闻名于世。苗族刺绣,被誉为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苗族刺绣的题材丰富,主要有龙、鸟、鱼、铜鼓、花卉、蝴蝶等,也不乏反映苗族历史的画面。苗族刺绣技法以奇出彩,主要有12类,即平绣、挑花、堆绣、锁绣、贴布绣、打籽绣、破线绣、钉线绣、绉绣、辫绣、缠绣、马尾绣、锡绣、蚕丝绣等。这些技法中又分若干的针法,如锁绣就有双针锁和单针锁,破线绣有破粗线和破细线等。我馆经过数十年、数代人的积累,珍藏了一批反映湖湘大地苗族技艺文化的刺绣精品。针笔线墨绘乾坤——馆藏苗族刺绣文物珍品展(一)选取了湖南博物院馆藏的湖南苗族刺绣文物珍品。
日本军票,即军用手票的简称,最初叫做军用切符,是日本政府为进行对外战争而发行,由日军在所占领地区为征发军用物资而强制流通使用的一种代用货币。军票首先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使用,此后凡是出国作战,日军均在所占领的地区强行使用军票。在侵华战争中日本政府在中国大陆所发行的军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券种繁多,一共是7种票号、24个券种。二是军票发行数额也特别巨大,总金额高达7.0973亿日元,加上日军在华南包括香港发行的军票及代用券,数额更是惊人。三是没有任何金银储备支撑,离开日军的血腥统治,完全是一张废纸。四是军票完全是日本政府行为,是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军事力量推行政治经济扩张,以军票为手段建立日元为中心的战时区域性金融体系,达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目的。日本军票使用 50 年,其历史就是一部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史,是其对外进行侵略、掠夺当地资源和民众财富的铁的证据。湖南博物院自成立之日起即注重丰富收藏的类别,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一批日本军票,特以主题收藏的形式,揭示收藏品背后的故事,丰富收藏品的深刻内涵,向公众展示,让大家了解历史真相,激发溶于中国人民血液中的爱国热情。
神兽镜是指以高浮雕手法纹饰西王母等神人、龙虎灵禽等神兽的一类古代铜镜,最早出现在东汉中期,流行于东汉末至三国,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根据纹饰内容和构图,神兽镜可分为环状乳神兽镜、对置式神兽镜、画纹带神兽镜、重列式神兽镜等类型。神兽镜工艺繁复,构思精巧,思想内涵深厚,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民族,湖南省的苗族主要聚居在湘西地区。苗家人爱银,银在苗族的传说中是光明的象征,也是富裕的标志。而且,以前苗家的服饰都是靛蓝染的,色彩很暗,用雪白的银饰来装点,更能衬托出银饰的亮眼以及服饰的珍贵。有的苗族盛装上几乎镶满了银饰,可谓银衣华服。
滑石是迄今已知摩氏硬度最低的矿物,其被应用于工艺制作,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最迟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们就懂得在制陶时掺入滑石粉,使陶器滑润不粗糙,且质坚耐用。
珠、管是珠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博物院收藏有大量的珠、管文物,大多出自墓葬,材质非常广泛,有金、银、铜、陶、瓷、玻璃、玉、石、翡翠、玛瑙、水晶、绿松石、琥珀等等,制作工艺依质地不同各具特色。以商代、战国、两汉时期的为最多。
湖南青瓷烧造始于东汉,一直持续到唐代,长达八九百年,窑口在今湘北湘阴一带,青瓷玻璃质感很强,呈色青绿或青黄。唐代中期崛起的长沙窑以彩瓷为特色,兼烧青瓷。
马王堆汉墓帛书是湖南博物院研究价值最高的藏品之一,数量、种类均居世界之冠,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一个长方形漆盒中。帛书的主人是西汉初期的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儿子。这些帛书的质地均是生丝织成的细绢。现经专家学者整理,出土帛书有50余种,10多万字,大多是失传已久的珍贵文献。
碑帖文物不但是书法因袭的载体,还是五千年中华文化得以保存和流传的功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一脉。现今市场上翻印的碑帖虽多如牛毛,但真正据之善本、印刷上乘的仍然少之又少。湖南博物院藏碑帖文物,典藏丰富,内涵充实。
湖南博物院收藏的玻璃器中,有一部分战国时期的玻璃器特别显著,其色泽、透明度都近似于玉,而且其形制、纹饰亦是仿照玉器制作而成,为仿玉风格的玻璃器;品种主要有:璧、环、璜、剑首、剑璏[zhì]等,其数量之多,居全国博物馆之首。
湖湘大地,自古出美石,特产菊花石、明山石、楚石(墨晶石)、道州石、永州石、澧州石、辰州石、黄蜡石等,或纹理天成,或色彩斑斓,或质地润泽,早已名闻遐迩;当地巧匠因材施艺,或雕为砚屏,寄情于文房秘阁;或琢为门楣梁柱,顶立于湖湘山水间。
国人用扇的历史源远流长,扇的功能也不断在丰富演变。
铜镜是古人照面饰容的用具,从新石器晚期沿用至明清,古人将无尽的审美情怀施加于铜镜之上,制作精良、图纹华丽、铭文典重的铜镜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景观。
文化活动
活动建设
湖南博物院在“走出去、引进来”方针的指导下,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世界五大洲的土地留下了湖南博物院人的足迹。先后有联合国访湘团、塞拉利昂总统、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公共知识分子项目代表团、瓦努阿图总理、新加坡总理等到馆访问。
湖南博物院连续多年派专业人员赴巴西、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博协组织的各类年会和学术研讨,每年均受邀出席美国博协年会并作主题报告。展览交流方面,先后向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瑞典、墨西哥、荷兰、南斯拉夫、韩国、日本、突尼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推介多个文物展览。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藏品保护、博物馆管理与规划等方面与国际同行达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合作意向且不断取得合作成果。
2020年1月7日,湖南博物院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之寒假研学系列活动。
2022年8月23日,未来领袖:2022百度百科校园夏令营活动在湖南博物院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与学生一起体验沉浸式学习。在参观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三湘历史文化陈列等各具特色的专题陈列时,学生们拍摄文物图片,利用图像与文字信息,共同优化完善湖南博物院词条,体验文博领域的数字化建设进程。
2024年5月17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开发布“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分别为年龄约35岁的全身坐姿版和50岁左右的头部形象。3D数字人以上世纪70年代马王堆汉墓辛追出土时的头部扫描X光片为主要依据,最大限度复原了其容貌。
2024年8月18日,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一批马王堆汉墓研究最新成果发布,经整理,马王堆汉墓出土简帛文物1430件包括帛书、帛画、木牌、竹简等,蕴藏着丰富的医学养生内容。
学术研究
湖南博物院具有甲级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资质和一级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立足馆藏,积极开展保护利用文物的技术攻关和实践,在金属文物去锈加固修复、陶瓷类文物保护修复、纸质文物修复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漆木器脱水研究、纺织品保护与清理、马王堆型湿尸保护等方面拥有全国领先的技术。
湖南博物院在博物馆学研究、文物研究与鉴赏、文物保护与修复、教育推广等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与良好的学术氛围,全馆科研与学术呈现出多学科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先后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及一系列国家文物局重点课题,还系统地出版了《湖南省博物馆馆刊》《湘博志》等书刊以及重点展览图录。
湖南博物院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双发展。引进来方面,湖南博物院依托博物馆数字展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物研究保护中心、湖南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单体类)等平台,积极探索博物馆与市场主体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加强博物馆与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社会机构合作,整合资源,推动文博研究。由湖南博物院等单位共建的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作为湖南省文博行业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施行“工作站+分中心”的“双循环”建设运行模式。
走出去方面,湖南博物院通过主动办论坛、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主动融入全球、全国文博创新网络,加强与相关学术组织等合作交流,使合作更加开放、更加多元。6月16日至17日,2023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长沙)论坛在星城长沙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共计160余家高校、文博单位的代表参加。
文创产业
湖南博物院通过借鉴“创意产业”的研发理念,深入挖掘馆藏资源特色及内涵,将其转化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特殊形式及载体,已形成500余种文创产品。湖南博物院形成了新馆公众服务与文化创意策略及产品开发识别系统,并立足市场,系统分析受众数据,开展消费者与观众分析,制订了文创策略和开发理念,开展了品牌规划、知识产权保护等宏观层面的研究与探讨。自2008年以来,湖南博物院自主研发和设计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先后获得各类旅游商品博览会、文化创意产品、科技进步等10余个奖项。
所获荣誉
2008年5月18日,湖南博物院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09年11月18日,湖南省入选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2018年10月11日,湖南博物院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20年5月,2019年度中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揭晓,湖南博物院《湖湘文化专题陈列》获优胜奖。
2020年12月15日,湖南博物院被确定为“2019-2020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2021年,湖南博物院改扩建工程获得2021年度湖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获奖项目。
2021年8月,湖南博物院教育中心被命名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2022年1月,湖南博物院教育中心被湖南省妇联授予湖南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2022年3月,湖南博物院探索车项目入选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优秀案例。
2022年7月,湖南博物院入选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名单。
2023年1月,入选2022年度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榜单。
2023年2月,湖南博物院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
2023年3月29日,入选“最长沙”文旅打卡地TOP10。
2023年6月10日,湖南博物院报送的“建设研究型博物馆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入围案例。
2024年8月,世界主题乐园权威研究机构TEA与美国AECOM集团联合发布《2023年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全球主要景点游客报告》,报告显示,湖南博物院上榜全球前20。
参观信息
地址信息
湖南博物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
门票信息
社会全体公众,14岁以下未成年人必须由成年人陪护,一名成人最多只可携带2名14周岁以下儿童入馆参观。
基本陈列:“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专题陈列。
可提前七天(不含当天),登录湖南博物院官网、官方微信服务号、官方支付宝小程序进行个人网络实名制分时段预约。为便于观众预约,最新一日门票的初始放票时间调整至每天的20:00。观众预约成功后,进馆时凭预约记录、有效证件方可入馆参观。
参观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为闭馆日(逢法定节假日顺延)。
交通信息
临时措施
2023年8月18日,湖南博物院发布了关于暑期延长开放时间的通告,宣布8月22日至31日期间(周一闭馆)每天延长开放时间,增加5000人(仅限散客)门票预约额度 。根据通告,8月22日-31日期间(除8月28日周一闭馆外),湖南博物院每天开放时间由17:00延长至20:00(19:00停止入馆),每天增加5000人(仅限散客)。
从2024年4月16日20时至4月22日14时,暂时关闭4月23日起的各项门票预约,4月22日14时新版票务预约系统上线后各项预约功能恢复正常。请有发票开具需求的观众在4月21日18时前尽快完成自助开票。
2024年暑期,湖南博物院延长开放时间,2024年7月2日至9月1日(周一闭馆),主场馆开放时间延长至20:30(19:00停止入馆)。
相关事件
2024年,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八月底参观湖南博物院时,一名游客的手机从高处坠下,疑似砸到了辛追夫人的棺椁,引发网友关注。9月18日上午,记者以游客身份联系上湖南博物院。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手机是砸到了外面的玻璃上,没有损坏棺椁,具体情况以后续官方通告为准。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