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西的位置,从湘桂边境的大南山开始,一直延伸到洞庭湖区的尾翼。该地区总面积为1.62万平方千米,占湖南省总面积的7.65%。最高山峰为苏宝顶,海拔1934米。
命名
湖南雪峰山(狭义)与广义的雪峰山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①狭义上的雪峰山,作为大型次级山脉,起始于绥宁县巫水之北,经柘溪水库分为南北两段,东北方向延伸至益阳县和宁乡县,形成一巨型高地。该山脉主体位于怀化市东部与邵阳市西部至娄底新化县、益阳安化县、益阳县以及长沙宁乡县之间,全长350千米,宽80至120千米。其名称来源于主峰常年积雪的现象。
②广义上的雪峰山脉,则涵盖了雪峰山及其旁支和余脉,包括大南山、梅山、金龙山-天龙山等。
相比之下,罗霄山脉名称独立,包含多个次级山脉,各自名称不同,易于区分。
雪峰山南部与广西-湖南交界的八十里大南山相连,西南起始于绥宁县城的巫水北岸,略呈弧形向东北延伸,止于益阳县。其东部伸出大支脉,经隆回县至新邵县的金龙山-天龙山,并延伸至邵东县和双峰县的猪婆大山。山脉中包含一批褶皱断块山。资水将雪峰山分为北段和南段,南段山势较为陡峻,北段受资水穿切后逐渐降低为丘陵。主峰苏宝顶位于洪江市与洞口县之间,海拔1934米;次高峰白马山海拔1781米。
位置境域
南段
绥宁县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南岭山脉
八十里大南山北麓和雪峰山脉南支的交汇地带。境内山丘属雪峰山脉南支八十里大南山和南岭山脉,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48座。其中黄桑苗族乡的牛坡头海拔1913米,为全县地势最高点。
雪峰山南部延伸入境,,由东北向西南倾斜,西起九龙山,东至苦菜界,绵延102公里,主要山脉有九龙山、洪山界、圣人山、王尖、苦菜界等5大支脉,百多座山峰。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余座。
主峰
苏宝顶海拔1,934米。东北段降低到500~1,000米,中间在烟溪附近海拔仅300~400米。南起于湘桂边境的,尾翼倾伏绵亘300余公里,横跨80~120公里,具有千米以上的峰峦岭脊,中段山脊标高1200~1700米,主峰罗翁八面山苏宝顶海拔1934米。
隆回县境内,雪峰山脉呈北北东走向纵穿境内,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73座,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最高峰
白马山1780米。
北段
柘溪水库划分南北两大段。很宽,北到
益阳县(现改为益阳市区)、长沙市西端
宁乡县西部的
大沩山是雪峰山东部的南部主干区。
西翼
雪峰山的主干与武陵山之间有个长形山脉没有命名(有的人称为武雪山脉),在怀化市境内,从沅陵县延伸到通道县,是雪峰山的西翼,南段在
沅水以东,北段大体在沅水以西。
地理特征
气候
雪峰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受高山地带影响,具有“冬冷夏凉、冬干夏湿”的特点。年均温10.5℃(气象站数据),年最高气温27.3℃,年最低气温-10.1℃。年降水量1780毫米(气象站数据),年平均降雨量1810毫米(整体数据),多雨多雾,相对湿度87%以上。雾罩期252天,年日照时数1144小时,年积雪日数19天。霜期较长,全年有247天雾日,平均冰冻期55天,无霜期293天。气候受山势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气候特征。
地形
雪峰山,湖南省东西两部不同自然景观及沅江和资水之间的分水岭。位于湖南省境中部偏西,中国第二级地势阶梯的南段转折带,云贵高原东坡过渡到江南丘陵的东侧边幅;是较独特的地理单元。雪峰山属“原始江南古陆”的西南段,呈一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构造。广泛分布前震旦系冷家溪群、板溪群一套由浅变质的板岩、变质砂岩及千枚岩组成的地层,震旦系变质碎屑岩亦发育良好,早古生代寒武—志留系的板岩、灰岩、细砂岩等组成的地层间有出露。因受
加里东运动的抬升,形成一系列北北东至北东向的隆起与拗陷;又经
燕山运动的强烈影响,产生一系列北北东向的断裂和褶皱,从而进一步奠定了雪峰山
构造地貌的格局。
地质地貌
在地质历史进程中,雪峰山区经历了多次显著的构造运动,导致该地区频繁抬升,且抬升幅度较大。雪峰山脉的东部地区,存在远古时代及古生代时期的多种岩石类型,包括板岩、片岩、砾岩和石英砂岩等,并有花岗岩侵入体出露地表。
在雪峰山丘陵区的盆地边缘,分布有震旦纪之前的变质岩系,以及古生代的石英砂岩、页岩和部分石灰岩。盆地内部则广泛分布着红色岩层。这些地质特征表明,雪峰山区具有丰富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多样性。
雪峰山为
正向构造的古老隆起山地,南起于湘桂边境的大南山,尾翼倾伏于
洞庭湖区,绵亘300余千米,横跨80~120千米,具有千米以上的峰峦岭脊,中段山脊标高1200~1700米,主峰罗翁
八面山苏宝顶海拔1934米。山体受继承间歇式抬升活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呈现900~1100米、650~800米、450~550米、240~350米等多级剥夷面。沟谷切割深度自150~750米不等,加之断层发育,岭壑交替起伏。整个山体两侧,大致呈现出
东坡陡峻、西坡缓倾的地势。沅江支流
巫水、溆水、夷望溪,资水西源及其支流平溪、
辰溪等均出自山地两侧。两条干流切过雪峰山体中北段,河道呈“S”状转折,形成峡谷。
2017年10月23日,《“飞龙”“凤凰”“迷宫”——从400公里太空发现祖国之美》一文介绍了云南省具有龙凤外形的山水景观。与此同时,湖南省学术界对雪峰山的地貌特征也进行了形象化的描述,旨在提升雪峰山旅游景区在全球的知名度。刘霖映在其论文《龙形雪峰山系新视野和湖南旅游开发的新构想》中提出,广义的雪峰山系是以雪峰山脉为主体的山脉群,该山脉群从湖南长沙市岳麓山所属的回龙山脉(及双峰县九峰山脉)延伸至广西贵港市镇龙山,并在南宁市西津水库区域隐伏,全长达800公里,其形态酷似一条龙,展现了中华地貌的独特之美。对于湖南而言,雪峰山系是当地最显著的地标。雪峰山系的地貌特征被发现后,有助于推动湖南、广西及黔东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雪峰山里有个较大盆地在溆浦县,北起于
低庄镇,南到
桐木溪乡。县城在盆地的南部。
水文
沅江:流域覆盖雪峰山大部分地区,总面积达3.1万平方千米,占雪峰山总面积74%。拥有超过1491条在湖南境内长度超过5千米的支流。
资水:流域面积为28142平方千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一级支流有39条。
雪峰山地区存在高山湖泊,如位于特定海拔的雪峰湖。
旺溪瀑布等自然景观,位于湖南隆回县,是雪峰山脉中的瀑布群。
雪峰山地区的地下水广泛分布在地质构造和岩石裂隙中。地下水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的可靠水源。地下水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持水文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土壤
雪峰山山地主要土壤为
黄壤,分布在海拔200~1000米的地带;1000~1400米的地带分布有黄棕壤,顶部为山地草甸土。腐殖质层厚5~20厘米,土层厚度在50~90厘米之间,pH值一般为5.5~6.5,土壤肥力中等偏上,适合多种植物生长发育。
生物
雪峰山植被森林植被具有较明显的垂直带谱,植被处于华中区系与华南区系的交汇地带,并具有较多的黔桂区系成分,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资源约占全省的50~60%,在那(音nuó)溪(洞口)、八面山(黔阳)、黄桑(绥宁)、竹岔山(城步)、云山(武冈)、界福山(新宁)等原始次生林区可见三尖杉、泡花楠、香果树、
银木荷、
红豆杉、金叶白兰、鹅掌楸、
亮叶水青冈、五针松、
长苞铁杉、银杏、云山钟萼木、云山椴、云山白兰、
银杉等若干特有种和古稀珍贵树种。林下还生长着丰富的真菌、苔藓、地衣、蕨类、草本植物等,其中不乏松茸菌、牛肝菌、木耳、蕨菜、猕猴桃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以及天麻、灵芝、何首乌、半夏、黄姜、麦冬、绞股兰、鱼腥草等药用植物。
雪峰山地区的动物资源丰富且多样,包含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一级保护动物云豹和黄腹角雉,以及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穿山甲、獐(河麂)、豺、青鼬、草鸮、长耳鸮、短耳鸮等。此外,当地还生活着大量常见野生动物,如五步蛇、眼镜蛇、菜花蛇、乌梢蛇等蛇类,以及画眉、竹鸡、斑鸠、大山雀、白头翁、八哥、啄木鸟、角雉等鸟类。同时,雪峰山地区还拥有丰富的两栖动物资源,如肥螈、蟾蜍等。
主要山峰
主峰
苏宝顶是雪峰山自然保护区的主峰,海拔1934米,位于怀化洪江市与邵阳洞口县之间。它是东西两部不同自然景观及沅江和资水之间的分水岭。苏宝顶风景优美,植被丰富,破坏极少,处于原始状态。
支脉
雪峰山余脉,南部的天龙山—板子山—龙山属雪峰山东侧余脉,面积181平方公里。
雪峰山脉由
武冈市境西部洞口县泡洞冲入境,为雪峰山余脉,向西南边境延伸,由海拔1357米的天尊山、1320米的寡婆岭、1321米的黄茅岭、1173米的七步石、1029米的麻子大山、1301米的王虫寨、1258米的王寨子、1144米的黄岩岭、1173米的天明山等28座中山组成,面积72.7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71%。
新化县为西部雪峰山片,南部雪峰山余脉片,中、北部灰岩中低山片,东部紫云山中低山片。雪峰山脉从西部风车巷入境,蜿蜒140余公里,走向北北东向,经古台山,到大熊山出境,面积1656.7平方公里。此脉属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范围,以雪峰山复式背斜为主,构造地貌明显,并有燕山期的岩浆侵入,地层以泥盆纪以前的变质岩和花岗岩为主。山势雄厚壮观险峻,平均高度1000米以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大熊山和古台山。大熊山位于新化县北部,峰峦重叠,山体浑厚,走向北东东向。站在八斗米山峰俯瞰新化县境,群山拱托,尽收眼底。四级剥夷面清晰可见,呈阶梯状分布,由北向南呈倾斜面展列于资江河谷。该山西侧的九龙池高达1622米,为全区之冠。大熊山山顶起伏较缓,山腰坡陡谷深,腰坡在40°~70°之间,部分基岩裸露侵蚀强烈,切割深达400~700米,且多为“V”型谷,河谷大多由北向南,成梳状排列。古台山(1512米)—风车巷(1585.2米)山脉属雪峰山主脉,在新化西部拔地而起,雄伟壮观,山体呈北北东向,为新化河西“屋脊”,盛产黄金等多种金属。
沅陵县南部雪峰山脉由东北向西南倾斜,西起九龙山,东至苦菜界,绵延102公里,主要山脉有九龙山、洪山界、圣人山、王尖、苦菜界等5大支脉,百多座山峰,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余座。
支脉山峰
怀化洪江市
洪江市原黔阳县境内,雪峰山脉呈北东、南西走向,经湾溪、洗马、塘湾、群峰、雪峰、铁山、大崇、熟坪、龙船塘9个乡,成弧形屹立于县境东南部,长约70千米。有摩天岭、青界、古佛山、帽子山、屏山、枳木界、白岩云、太婆山、钩岩、苏宝顶、八面山、锅顶地、羊古垴、大土地坳等1000米以上的山峰56座。雪峰主脉西北面的主要支脉有九:
1.起于古佛山北面,经湾溪北部入群峰乡,形成湾溪、群峰乡北部的多山格局。
2.起子古佛山南面,呈西南走向,经蒿菜坪入群峰乡,形成湾溪、群峰两乡南部的多山格局。
3.起自屏山山腰,向正西面延伸,为群峰、雪峰两乡的分界线。
4.起自枳木界南面,呈西北走向,主要山峰有老栗山,为雪峰、铁山两乡的分界山。
5.自白岩云北面一支脉进入铁山乡,绵延于水口山、小溪两村之间。
6.起自钩岩山腰,呈北西走向,绵亘于铁山、大崇两乡之间,主要山峰有秋木坪、中华山。
7.起自八面山西部,呈北西走向,成为大崇与熟坪乡的分界山。
8.起自麻雀塘,呈正西走向,逶迤于熟坪、龙船塘之间,主要山峰有白岩垴、四岔路。
9.起自大土地坳,呈北西走向,经龙船塘乡进入深渡乡境。
中西部雪峰山支脉的凉山山脉,自会同县至托口西南部入黔阳境,呈西南、北东走向,经托口、江市、黔城、双溪、土溪、太平、龙田、岔头等8个乡、镇,自岔头乡北面进入怀化,境内全长约80余千米。主要山峰有豹雾山、大角尖、小角尖、风坡头、鬼山洞、凉山、中坳、红岩屋,海拔600—800米之间。
中部会同县
会同县境内,境内山脉主要属雪峰山余脉,有中、东、西三列,均呈北东走向。
中列山脉系雪峰山主脉延伸部分,位于县境中部。北起肖家乡老团村西部的小角尖,南至沙溪乡木寨村西北部的两头塘。呈多次弯曲的“之”字形,依次经过肖家、马鞍、金龙、坪村、堡子、洒溪、团河、岩头、沙溪9个乡镇,长约90千米,是境内最大、最长的山脉,也是渠、巫两大水系在县内的分水岭,较为著名的山脉有:
金龙山位于山脉中部肖家、马鞍、金龙、堡子等乡的边界处,距县城24千米(直线距离,下同),以峥嵘峻绝、状若飞龙而得名。长度8千米,平均宽度2.5千米,方圆20平方千米。其主峰、海拔1080.5米,是县内第二高峰。
大角尖位于肖家乡老团村南部,与洪江市黔城镇、江市镇交界,距县城30千米,以山大峰尖、形似牛角而得名,海拔802.6米,方圆约100平方千米。
天门子位于肖家乡半山村西北角,距县城26千米。以山高坡陡,如上天门而得名,海拔945米,方圆1.5平方千米。
求雨界位于金龙乡石旗村东南角,距县城22千米。因旧时山上有座庵堂,天旱时人们常登山求雨而得名,海拔855米,方圆2平方千米。
扒南界位于金龙乡地灵村中部,距县城20千米。以坡向从南至北伸长而得名,海拔919米,方圆2.5平方千米。
凉伞坡位于洒溪乡排子村境内,与若水镇接壤,距县城17千米。以山似雨伞,梁姓人居此而得名,海拔815米,方圆约2平方千米。
大界头位于团河镇燕冲村西北部,距县城11千米。以山界大而得名,海拔925.4米,方圆0.7平方千米。
细竹山又名大茶界,位于岩头乡落溪村东南,距县城11千米。海拔802米,方圆1平方千米。
东列山脉系雪峰山脉凉山支脉延伸部分。位于县境东部。北起黄茅乡塘枧村西北的大界,南至沙溪乡耿琴村东南角的大坪坡,蜿蜒曲折,依次经过黄茅、高椅、长寨、若水、王家坪、金子岩、沙溪等乡镇,长约80千米。山脉西段地处县境边界,构成与洪江区、洪江市、洞口县、绥宁县的自然界线,较为著名的山峰有:
雪峰界位于山脉北端县境东北部高椅乡境内。在会同与洪江市、洞口、绥宁等县市的交界处,距县城42千米。长约7千米,平均宽度2千米,方圆约15平方千米,其主峰大土地坳,海拔1477.4米,是县境内的第一高峰。
枫木冲头位于王家坪乡交粮村东部,距县城25千米。以枫木多而得名,海拔539米,方圆0.3平方千米。
龙灯界位于金子岩侗族苗族乡金鱼口村西部,距县城30千米。以山界之路弯弯曲曲,似龙灯飞舞而得名,海拔577.6米,方圆1平方千米。
深坳位于金子岩侗族苗族乡翁洞村东部,距县城28千米。以山高坳深而得名,海拔652米,方圆约1平方千米。
尖坡:位于沙溪乡沙溪村西部,距县城20.8千米。以山大坡尖而得名,海拔611.1米,方圆0.7平方千米。
八宝山位于沙溪乡塘湾村南部,距县城23.1千米。因山上有一口水塘,传说塘里有金鸭子等八件宝贝而得名。海拔743米,方圆1.5平方千米。
九牛塘:位于沙溪乡耿琴村南角。距县城20千米。因此山上有九个小山坡,山顶有一口塘,会意“九牛下池塘”而得名,海拔788米,方圆约0.7平方千米。
河洑山:位于沅江北岸,紧靠常德城区。在郁郁葱葱的河洑山脚下,有座古朴风情的小镇,相传这里两千多年前便已为市,以前叫平山后叫河洑山。解放初期正式建成河洑镇,如今只要你来到河洑镇便可看到,在你的脚下,高楼厂房掩映了绿荫之中,集市车水马龙,到处呈现着一副繁荣兴旺的景象。
怀化沅陵县
沅陵县较著名的山峰有:
(错误说法2:“沅陵县在雪峰山脉”(它的东部地段才在雪峰山的巨大西翼、有的人戏称为“武雪山脉”)。
圣人山,位于县境东南边渭溪乡境,与溆浦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355.3米,为县内群峰之首。主峰顶原建有天平寺,据寺旁清乾隆四十九年碑文载:昔日大禹治水曾路经此山,故山以“圣人”为名。距寺百米处有一股清泉,长年不断。山上多“一点血”、“七里麻”等名贵药材。山腰森林茂密,多松、杉、樟、楠。由山麓漫坡而上,可见九支山脉朝向主峰,当地称“九龙捧圣”。秋高气爽时节,登峰环顾,群山尽收眼底,远可眺望永顾、古丈、桃源;近可俯视沪溪、辰溪、淑浦等县境群峰。
九龙山,位于县境南缘用坪乡境,与辰溪县接壤处,海拔1214.2米。因主峰之下分布九条山梁,适逸起伏,酷似游龙,故名。山上土壤多为黄棕壤、黄壤及黄红壤,适于发展林业,种植旱粮。山顶原建有古庵一座、遗址尚存。
天鹅池,位于县境杜家坪乡东南部,与安化县毗邻,海拔1141米,山顶有一天然水池,相传曾有天鹅栖息,故名。
界址坡,位于县境马底驿乡南部,海拔1129米,此山位于沅陵、溆浦、安化三县接界处,故名。
苦菜界,位于县境东部,跨官庄、高坪、黄壤坪3个乡镇,海拔820.5米,有一条古道跨越山界,是官庄至柳林汊要道,路经此山,上坡七里,下坡八里,沿山岭走五里,故有“上七下八横五”之称。羊肠小道,行走艰难,前人称为“苦差界”,今通公路。
此外,有羊皮帽(1232米)、林山尖(1153米)、毫南界(1107.1米)、蕨草坡(1045米)、云雾山(146.4米)、大山岭(1106.2米)、纱帽恼(1069米)、龙仙池(1132米)、牛角湾(1054.4米)、池塘娅(1029.2米)、老山(11}57.4米)、庙边(1008.3米)、冷风尖(1065米)、老虎尖(1129.6米)、杀猪尖(1101.3米)、大王山(1149.2米)、王眉界(1150.3米)、贺家山(1091.8米)、王尖(1173.5米)、黑尖(1168.7米)、三两银尖(1015.1米)、伍家塌(1044米)、老山界(1107米)、铜钱垭(1170.4米)、钟鼓界(1170.4米)、上八斗坡(1103米)等。
娄底市西部新化县
大熊山,主峰
九龙峰,海拔1622米,在
新化县北部。
鼓台山,主峰诲拔1512米,山顶为高原丘岗地,形似鼓,故名。新化县城东。
紫鹊界,位于雪峰山中部的
奉家山体系,该体系以最高峰海拔1585.2米的风车巷(山名)为基点,向东北方向呈扇形展开,其间1000米以上山峰达30多座,紫鹊界原名止客界,海拔1236米,是从水车镇通往奉家镇到溆浦县必经的第一座山峰。有一条石板路翻越此峰,垂直高程600余米。因山高坡陡,其路不得不以“之”字形拾级而上,还是叫行人望而却步,故名。
白旗峰,原名石龙山,海拔1465米。群山环抱,山势逶迤,前屏两洲(湖洲、高洲)两印(土地印、山垴印),后障旗锣蓝伞,左傍鹦鹉卸花,右蹁仙鹤起舞,晴空眺望,群峦叠翠,四面风光,尽收眼底。
龙虎山脉、玄山山脉、龙盘山脉、谢铎山山脉,南部有大乘山脉、天龙山脉。市内海拔400米以上山峰有123座,其中800米以上山峰20座。北部山地面积155.8平方千米,占市境面积的35.8%,最高点在癞子岭,海拔994米。南部山地面积46.79平方千米,占市境面积的10.66%,最高点在祖师岭,海拔1072米。
益阳市西南部安化县
安化九龙池,位于雪峰山北麓,南与新化县
大熊山接壤,海拔1622米,为湘中第一高峰。峰顶有一池,九股清泉从池底涌出,池水甘甜清洌,清澈见底,咕咚之声清雅悦耳。相传远古其主峰有九座峰峦,尽得天地之灵气,黄帝登熊山时,将其点化成九条金龙,从池中循入东海,九龙池因故得名。自此,池中溢出的清泉,自山巅飞流直下,进密林、穿乱石、入深潭,至山下汇成四十八条山溪涧流,纵横交错,迂回曲折。时而急流穿涧,悬瀑奔贱,含珠吐玉,轰隆叮咚之声及于遐迩;时而平水绕林,碧波荡漾,鳞光闪闪,霞雾生烟之状悠然可见。
娄底市双峰县的西部
西端为雪峰山系
天龙山余脉的
猪婆大山,越铜洛脑从西往北由黄栗山、万寿山、得仙山,连接白石岩、狮子山、龟形山、雷打石,一直透延至与湘乡市接界的石笏大山。西部山地区主要为甘棠乡、林场及三塘铺镇的部分村,西有铜锣脑、鸭公山万寿山,南有猪婆大山横亘于甘棠和三塘铺之间,最高峰插花岭海拔680.7米。北有黄栗山、得仙山、麻仑山和把伞岭,山脉走向多与构造线一致,灰岩分布广,岩溶地貌发育,地下暗河多。
资源状况
水资源
雪峰山发源和流经山区的河道,水能资源丰富,建有
柘溪水电站和
大圳水库等水利水电工程多处。陆上交通有东起邵阳、常德两市的公路干线翻过山地垭口进入湘西地区;湘黔铁路沿
资水和沅江之间的山地垭口沟通东西两侧。
渠江是湖南省
资江一级支流,渠江发源于雪峰山余脉,源头分别安化县
敷溪村和
溆浦县羊角山村,经
渠江镇晏家村流入安化县境内。流经安化县渠江镇的晏家、城坪、升家、村毗华、
大塘、连塘、桃坪、连里、灯塔、大安、渠江13个村和溆浦县两江乡、
水田庄乡5个村,在
渠江村注入资江,全长约230公里。流域人口约50万,沿途河段灌溉水田面积在20万亩。
矿产资源
雪峰山蕴藏着多种战略性矿产资源,包括金、铜、钴、锂、铍、铌、钽等。发源和流经山区的河道,水能资源丰富,建有柘溪水电站和大圳水库等水利水电工程多处。陆上交通有东起邵阳、常德两市的公路干线翻过山地垭口进入湘西地区;湘黔铁路沿资水和沅江之间的山地垭口沟通东西两侧。
雪峰山金钨锑矿带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10千米,面积达500千米,有近30个金钨锑矿床(点),其中有大中型矿床6处,多数以锑矿为主。矿床的分布具有水平分带性,自西而东可分为4个矿田,即羊皮帽锑金矿田,面积达20千米。曾家溪钨锑矿田,面积为30千米。渣滓溪锑矿田,面积为25千米:同心锑矿田,面积为20千米。它们在平面上呈椭圆形右行斜列,大体以4千米等间距展布。矿床类型以石英脉型和裂隙充填为主、其次为破碎带型和白云石脉型。
风景名胜
雪峰寺位于主峰东南凹地,始建于唐代咸通年间(861年后),后曹兵毁。今有不少碑刻尚存。
照天烛位于主峰东侧,高一丈余,原为一对。据传无朝统治者经司天监测定,湖广有真命天子出世。为了破坏这里出天子的风水,命人捣毁其一,现只留下照天烛一支。山后有七凹,相传为盛油处。
葛仙祠是为纪念东晋著名道人葛洪而建,祠中供奉葛仙及其妻与弟子等人塑像,内中尚存葛仙炼丹井、炼丹灶、捣药碓臼等。
一块镌刻“试剑石”三字的岩石,两边不均匀倾斜裂开,中间缝隙倾泻而下,相传为三国时期吴国大将陆逊试剑时所用。
丫髻亭位于雪峰山的顶峰,外观造型为六柱六角的琉璃瓦亭阁,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美感。
崀山风景区位于湖南省新宁县境内,毗邻广西桂林和湖南张家界,是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丹霞”之一。
雪峰山区域的溆浦境内有“禹王碑”古迹。民国十年《溆浦县志·卷二十八》有这样的记载:“相传夏禹治水常登县北界圣人山望洞庭,因以名。上有石刻,为禹纪事之碑。往时樵夫深入林谷曾见之。然好事者屡访求不能得也。近有蕨菜坡乡人田正旦得之……石间有绞劣不堪镌勒处,因之书不成行,字则奇古,不能辩认”。1993年版《溆浦县志》561页有更准确记载:“禹王碑,在县北60公里让家溪圣人山……其刻碑为禹王记事碑,长约1米,宽0.4米,上刻24字,字迹模糊不可辨认。”
历史文化
民间习俗
每年春秋两季,当地百姓会自发地组织祭山仪式,焚香、敬酒、祈祷,以表达对雪峰山“守护”之恩的感激。这种祭祀活动是雪峰山民俗风水文化的一部分,仪式庄重且充满神圣感。
非遗文化
雪峰断颈龙舞是雪峰山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间龙舞艺术,形成于湘西雪峰山区的怀化洪江市(原黔阳县)洗马乡,流传于雪峰山区的怀化市各县市区、湘西自治州、黔东南地区和重庆秀山地区等50多个县市区。雪峰断颈龙系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洗马当地人的祖先为纪念被唐朝宰相魏征梦斩的泾河龙王而兴起的民俗文化,距今有1400多年历史。
茶山号子其代表曲目包括《哇哇歌》《早晨来》《瑶家人民心向党》等。2006年,茶山号子入选第一批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湖南省辰溪县申报的“茶山号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靖州苗族歌鼟流行于湖南省西南湘黔两省交界沿线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锹里苗族在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中,模拟大自然的和声及在生产劳动中发现的音律,经过长期的选择与提炼,创造了独具韵味的苗族歌鼟,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当地特产
蒙洱茶产于湖南雪峰山脉蒙洱冲,唐代即有名,曾为贡茶。其茶芽壮实均匀,金黄色内面,白毫显露,形似银针。特点为全芽头制成,毫毛满布,色泽鲜亮,香气高爽,滋味甘醇且持久。冲泡时银针直立向上,后团聚于杯底。采制要求严格,仅清明前后7-10天内采摘,且有多种禁采规定。
白马毛尖茶以隆回名山雪峰山脉的白马山命名。白马毛尖茶的特点:外形条索紧结壮实匀净稍弯曲,色泽翠绿光润,白毫显露;其内质是冲泡后,香高芬芳,汤色清彻明亮,叶底嫩绿均匀。1991年,白马毛尖被评为湖南省级名茶。
湖南农业大学朱先明教授曾给白马毛尖题词:“隆回泉溪水,金石桥区茶。香高味醇爽,品质誉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