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水村

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漫水村

漫水村与麻阳县城隔江相望,全村辖五平方公里土地, 348户,1447人。2009年从县城至村北修通了一座锦江大桥。2007年被县规划为县城东新区,县行政中心将莅居该村东北面地带。距怀化市60公里,枝柳铁路穿境而过,209国道连接村公路,是一个田氏苗族聚居村,是中国盘瓠文化故都,他们保留着浓厚的苗族生活习俗,除苗家饮食文化外,这里的民间花灯、龙灯、傩愿戏及祭祀礼仪,婚丧嫁娶民族特色鲜明。村内的盘瓠庙宇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距今已有 600余年历史,庙中供奉盘瓠大王神位,盘瓠浮雕栩栩如生,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还有两汉古墓群,香炉鼎古窑遗址。这里的五月盘瓠祭、盘瓠龙舟节、爬刀梯、山歌对唱等,都是盘瓠文化的承传、延续和发展,苗家古老习俗的延伸。

历史沿革
漫水盘瓠庙原建于明代永乐二年(1404年),原址在漫水村后叫四星塘的大路边。这条大路古时是贵州铜仁方向经麻阳通往辰溪、泸溪、沅陵的必经驿道,传说过路抬轿、骑马的达官贵人、商贾、学子,到庙门前不下轿、马,就会狂风大雨,非常显应,吓坏行人。于是,当地田姓村民,就在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迁庙至现址,现庙与县城对映,接西晃余脉,碧波荡古刹,百舸争流水,古木荫修竹,蛮风融夷俗,钟声迎香客,风光痴游人,成为五溪地域远古盘瓠文化现象保留较完好的遗迹。
文化
盘瓠是苗、瑶、畲等族共同敬奉的民族图腾,盘瓠敬奉分布区域遍及湘西、黔东北以及渝、鄂交界的苗区和瑶、畲族聚居区。经过历史的沧桑后,湖南麻阳仍完整地保留了原始的盘瓠文化承载空间。
2006年6月,《麻阳盘瓠祭》被收录于《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题记
盘瓠祭,祭盘瓠,祭天下蛮族祖先
盘瓠祭起源于远古的盘瓠图腾崇拜和盘瓠神话。盘瓠神话传说最早文字记载见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搜神记》和范蔚宗《后汉书·南蛮传》等书都有类似的记载,至今麻阳民间流传的盘瓠神话与古籍记载的大体相同。
《后汉书·南蛮传》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赐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色,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其后滋蔓,号曰蛮夷”,“今长沙、武陵蛮是也”。《风俗通义》又载:“计盘瓠不可妻之以女,人曰:‘可将犬覆缸内七天可变人也’。帝依之以行。期间,公主怜夫饥渴提时开缸,龙犬果是人肤。但颅欠之。帝仍以女配盘瓠。”这些记载是荒诞不经的,但与麻阳民间“龙犬娶公主”、“龙犬化人形”等传说惊奇地相似,实际上却反映了湘西五溪地区信奉犬图腾的影子。
“武陵蛮”又称“五溪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武陵有五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此蛮五溪蛮也。”五溪蛮,主要由苗族先民组成,是以盘瓠为图腾的民族部落,故史书又称“盘瓠蛮”。五溪,历史上说法不一,但诸说中辰、酉二水是共同的。麻阳(锦江)位于辰水中游,因此麻阳苗民是五溪蛮的一部分,属“盘瓠之种落”。
麻阳盘瓠祭多以盘瓠庙为文化活动依托。目前,已经查明的盘瓠庙(民间多称“龙王庙”、“三座大王庙”等,一般不直接称呼“盘瓠庙”)及其遗址18处,分布于麻阳境内锦江河沿岸11个乡镇。由于历史和战争的原因,麻阳盘瓠庙多重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其中高村漫水、兰里新营、郭公坪陈家坡保留完整,并以漫水盘瓠庙最具特色。
据传,漫水田姓农人耕作田间,小憩时发现左近龙船寮梁顶有龙歌书,拿来传唱,感动盘瓠神,于是最终落址漫水。后来,漫水田姓族人遭遇瘟疫,祖神托梦划船可免灾,果然病人上船划两趟即病愈。为感恩,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漫水人在村后四星塘建“龙王庙”,并年年划龙舟纪念祖先。光绪十七年,漫水盘瓠庙迁现址。现庙坐北朝南,面积102平方米,共两间,东面与北面是鳌头式风火砖墙。东间正堂,正面内墙壁建宝台,宝台正中竖有“本祭盘瓠大王”(居中)、“本祭新息大王”、“本祭四官大王”三块石碑,宝台上空安放一对金光闪闪的龙头。殿前照面枋上有一块0.5m2呈扇形的木刻浮雕图案,图案左正中刻有一龙头、狗耳、牛身、狗尾(上翘)、虎爪,麒麟形状的“龙犬”,“龙犬”右顾立在一块呈山洞形的岩石上;“龙犬”左上方飞舞四只蝙蝠。此为盘瓠崇拜“图腾”,国内外专家认为该图腾是世界仅存的盘瓠图腾。文革“破四旧”时,盘瓠庙侧龙舟寮及龙舟被捣毁,盘瓠庙被用作生产队仓库,才免遭毁灭。(漫水以外的麻阳盘瓠庙,大多也是在“破四旧”时毁坏的。)1981年土地承包到户时,漫水清理仓库,恢复了古庙。1992年农历五月,漫水群众遍邀临近村寨,整修龙舟,高唱龙歌、击鼓竞渡。麻阳盘瓠祭,逐渐得到恢复。
五月祀,祀五月,祀五溪辰水变迁
“且消停来慢消停,慢慢消停将歌吟。别人划船端阳节,漫水划船有根本。……”一曲《漫水龙歌·根源歌》(又名《路程记》)述说了“三座大王”(盘瓠大王、新息大王、四官大王)的来历:三座大王原住在辰州府的沅陵县木官上,后来溯辰水进入麻阳,先在兰里镇新营停留,龚、王二姓建了祖庙;继上行,在麻伊口安了神位;再上行,张姓在绿溪口乡沅郊建“龙王殿”;又上行,文姓在岩角坪建庙祭祀数百载,渐渐冷落。文姓族人龙船寮建在漫水田姓棉花地旁,田姓族人传唱龙歌,感动盘瓠神,于是最终落址漫水。《漫水龙歌·根源歌》记载了苗族从沅水迁入辰水的大致经过,这实际就是一部苗族辰水迁徙史书。每年举行的五月盘瓠龙舟节里,“龙下水”(请盘瓠庙中龙头、龙尾,安放水上龙舟上)后,盘瓠龙舟要做的首先是沿锦江河追寻祖宗遗迹。农历五月十二到十四,是为期三天的参神期,每天卯时,首司虔诚讨筶,早饭后,鸣炮开船,携带香纸,沿河参拜临近数十里水路的庙宇庵堂。
凡盘瓠曾落脚驻留或建有盘瓠庙的地方,必全体下船进庙上供,齐唱《根源歌》,缅怀祖神公德,当地村寨苗民必杀猪设宴招待聚餐。 遇伏波庙(祀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或道、佛等诸神庙宇及神灵遗址,船不上岸,但须在相距参神处200米时,就紧锣密鼓,船头的8对桡子指空竖立,扬头对参拜处栽跟斗,继双脚原地奔跑,8名桡手丢钱纸于河中,余人禁声,仪式完毕,齐喝“划!”,锣鼓齐鸣,划往下处。盘瓠庙
龙舟赛,赛龙舟,赛麻阳龙歌浪漫
盘瓠祭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沉积,麻阳盘瓠祭历经数百年的地域人文交融,演变成为富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现象,每年举行的五月盘瓠龙舟节,是麻阳盘瓠祭最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整个活动,仪式古朴,声势浩大,场面宏阔,观众如潮,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十七结束,共历时17天,龙歌演唱(五老或歌师领唱,每两句,数百男声合唱尾三字,并拉尾音:“爷——!老祖爷!”)贯穿始终。 开神门(农历五月初一)。意为预先向祖神发出参加活动的邀请。主事首司“五老”,四更起床,家生旺火,三杯清茶饮后,穿起青衣长衫,头包笋壳丝帕;到五更天,鸣第一遍锣,召集百十个龙舟桡手。卯时,开盘瓠庙门,燃火把照亮庙堂,禁声,首司掐诀讨筶(卦),众人合力就庙中石槽盆、石凳杀猪一头。鸣第二遍锣,上五供,敬36盅酒,参拜祖神数遍后,歌手成二纵队排列两边。继而大鼓大锣,大号齐鸣,炮竹声中敞开大门,首司五老同唱《开神门歌》:“五月初一开神门,开而不开见得真。当初不是凡间马,我是三座大王神。……”继唱《根源歌》。歌毕,由等候的各家各户给盘王敬酒,放鞭炮,直到下午五点,摆上10余桌酒宴,划拳唱歌,各尽所欢。
唱大戏(农历五月初二至初十)。方圆百里苗民及远道游人,不辞路途辛苦,纷纷赶赴盘瓠龙舟节会。为酬谢来客,盘瓠庙临近村寨多组织各类戏班,搭台演出娱乐。演出剧种有地方传统傩堂戏、辰河高腔、阳戏及麻阳地方自创剧种——麻阳花灯戏。
 龙下水(五月十一)。恭请盘瓠庙中龙头及龙船寮龙船下水。首司“五老”,四更起床,家生旺火,三杯清茶饮后,穿起青衣长衫,头包笋壳丝帕;到五更天,鸣第一遍锣,召集所有族人。卯时,开
盘瓠庙门,燃火把照亮庙堂,禁声,首司掐诀讨筶(卦),男子合力就庙中石槽盆、石凳杀猪两头。接着举行三项仪式:
1、拜神(拜寿)(8:00—10:00)。鸣第二遍锣,将解剖后的两头全猪摆上贡桌,上五供,敬36盅酒,参拜祖神数遍后,歌手成二纵队排列两边。继而大鼓大锣,大号齐鸣,炮竹声中敞开大门,首司五老同唱《敬寿歌》:“大王诞生高辛时,来到漫水永乐春。永乐二年来到此,代代相传到如今。……” 2、游神(10:00—12:00)。拜神后,鼓锣号鸣,五老端着三大王牌位,手拿香把,领队前行;4人抬盘瓠图腾,8支大号、120人划旱龙舟、24人舞龙灯、12人舞草龙灯、30面大旗随后。4面大鼓齐擂,鞭炮不停,请盘瓠大王游观后代子孙的村庄,乞求祖神保佑。游毕,回庙侧龙舟寮集合,在两只龙舟前头共同中餐,呷泡汤稀饭。
3、请神(14:00—16:00)。在龙舟寮前设贡桌,五老叩拜两只龙舟,掐诀请神(请龙舟下水),胜筶(阴阳卦)到手,扬头、掌艄、锣手、鼓手上船到位,200桡手围扶两只龙舟两侧。五老高唱《请神歌》:“请神三杯上马酒,子孙今日来请神。今日请神花船上,要到水上去观景。……”歌毕,锣鼓喧天,将船抬下水,将龙头龙尾装好,蜈蚣旗插上,桡手在船上坐好,两只“花船”(盘瓠水龙舟俗称)平头划向江中。当天,在锦江河中龙船潭(水流相对较缓,长期用来划龙船的江中河段,俗称“龙船潭”)里划船上下八趟后,船靠岸,举村寨共享晚餐会,当天晚餐最少50桌,参加人员包括外乡、外县的和本地参加活动的乡民。
参神日(农历五月十二至十四)。每天卯时,首司虔诚讨筶,早饭后,鸣炮开船,携带香纸,沿河数十里缅怀盘瓠祖迹。 寻祖途中,锦江两岸的苗民在河边码头设贡桌,摆几百个棕子粑粑和香烟、鞭炮,备两面大蜈蚣旗,按照自己需求制作求子、求财、求平安、求好年成等内容的信旗,恭立河岸迎接盘瓠龙舟,俗称“接茶”。为酬谢主家,龙舟歌手根据所求(岸上贡桌信旗所写“求子”之类内容),选择歌词,回唱《谢茶歌》:“……年老之人得茶吃,五脏调和血脉匀。做工之人得茶吃,身强力壮有精神。……幼男细女得茶吃,易养成人无灾星。茶的根本由此起,依古流传到如今。……”还有《求子谢茶歌》、《病茶歌》等。接茶时,岸上男女老少争相以事先准备的麻纤交换“龙须”(请神前,挂在龙头上的麻纤胡须),戴在脖子或手上,作为免灾符;很多人抱小孩上龙船仓里洗澡(不生疮),接喝“龙涎”(随船首司沿龙头倒下的水,传说可治肠胃病)。接茶的人络绎不绝,盘瓠龙舟桡手起早贪黑忙个不停。
龙舟赛(农历五月十五至十六)。邻近每个村寨出一只龙舟,数十乃至上百艘龙舟齐集龙船潭竞技。竞渡前,所有桡手都须持桡参拜盘瓠庙,龙舟集体面向盘瓠庙方向鸣炮示意。两只盘瓠龙舟则游而不竞,其他龙舟也可与其相戏,但盘瓠龙舟绝对不能获胜,否则是对坐“花船”观光的盘瓠神的不敬。期间,锦江两岸遍插五色蜈蚣旗,盘瓠庙外坪地蜡染幡旗林立,如潮观众云涌而致,大端午盛会达到高潮。
回神日(农历五月十七)。请盘瓠神回归神位的日子。当天要举行三项仪式:
1、抢神(比发人)。上午10点,两只盘瓠龙舟划到距离盘瓠庙左近接龙亭。先由首司五老将猪头、五贡及香宴在接龙亭摆好,亭子两边插蜈蚣旗八面,大锣、大鼓、大号、鞭炮齐全。五老在接龙亭掐祖师诀法式,两只龙舟在对岸用绳子连紧并齐。待双方扬头把香纸烧完,鞭炮一响,两只船分开,齐向接龙亭奋进,接龙亭的鼓、锣、号、鞭炮齐鸣,至两船拢岸方止。五老用稻草量船(由于船势凶猛,且允许船头水手离船拉船,所以龙舟往往滑岸上数尺),那只船居前3寸,就谕示该船水手多发一房人。
2、扫瘟神(划倒船)。据传,倒划盘瓠龙舟能扫除瘟病,因此,每年龙舟上岸前都要划“扫瘟船”。抢神仪式完毕后,两只龙舟头向上游、尾朝下游排齐,艄橹横放船尾,扬头翻倒跟头,手掐八卦诀,口念咒语,桡手面对船尾,边划边吆喝,直到龙船洲头。众人立船上唱《扫瘟歌》:“天温地温神赶去,天财地保送子孙。麻衣孝服神赶去,百年长寿送子孙。……”然后,桡手面向船头,向盘瓠庙快速靠岸。
3、回神(请神回庙)。岸上的大旗招展,香案齐备,炮声隆隆,锣鼓接应,庙内20面幡旗、60面方旗布置就绪。两只盘瓠龙舟一拢岸,几百人即将船抬进龙舟寮。所有划手集中盘瓠庙内,待大堆的纸、大把的香烧得最旺时,五老高唱《请神回庙歌》:“请神三杯上马酒,请回下马酒三巡。今日请神庙堂内,各坐各位受香灯。……”歌毕,全体水手享用两头猪,厨子早已办好了佳肴,大家喝得酒醉饭饱,才各回各家。
1995年6月.麻阳应“第一届世界龙舟锦标赛”组委会邀请,三次奔赴岳阳参加国际性、全国性民间龙舟风采展示大赛“麻阳漫水盘瓠龙舟”长27米,漫水村多个运动健儿,身穿兰色印有“龙犬”图案的服装,头戴狗头帽,脸戴盘瓠面具,英姿焕发,一举夺魁、荣获“第一届世界龙舟锦标赛、民间龙舟风采展示大赛”世界一等奖.94、98年荣获中国民间龙舟风采展示大赛优秀奖,并获第一、第三名。漫水盘瓠龙舟已载人世界龙舟文化史册。自此“麻阳漫水盘瓠龙舟”一举成名,成为各级大型庆典活动必选节目。在麻阳盘瓠文化基础上创作的“盘瓠图腾”雕刻石柱永久矗立于湖南省城、怀化市麻阳的文化公园或广场。
经济
主导产业以柑橘,有养殖户,盘瓠文化旅游,全面完成通组到户的道路硬化和绿化工程。漫水建造柑桔园地1000余亩;因地制宜大种蔬菜、瓜果;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及庭院养殖鸡、鸭、鹅、鱼。2003年,已年产柑桔150万斤;桃梨瓜果、蔬菜200万斤;孵化小鸡10多万只,出栏鸡鸭30多万羽,年纯收入800余万元。全村收入在80年代基础上翻了5番,人平纯收入达2480元。
交通
距怀化市60公里,枝柳铁路穿境而过,209国道连接村公路,距包茂高速公路5公里。
地图信息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