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水库

湖北省荆门市境内大型水库

漳河位于湖北省中部,东距荆门市城区18千米。1958年7月开工,1966年竣工。水库大坝在鄂西北山区与江汉平原交汇地带的荆门市漳河镇(烟墩镇)。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212平方千米,占漳河流域面积的74.5%。回水涉及荆门市、当阳市及远安县的7个乡(镇)。

自然环境
水库所在流域属第四系前地层和第四系地层,水库枢纽位于砂页岩组成的向斜核部。流域及水库灌区内出露地层较为简单,历史上无破坏性地震记录。坝区地质以侏罗系内陆湖相堆积的砂岩、黏土岩为主,少部分为硫质页岩和煤层,岩性属松软及半坚硬岩石,抗风化力差。
水库接纳支流众多,并纳少数潜流、洞泉。支流河长大于5千米的有59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明阳洞河、小漳河、茅坪河、丁家河、钱家河5条。水库来水很不稳定,枯水期流量仅2~3立方米每秒,汛期可达300~1000立方米每秒。
漳河水库所在地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日照在2000小时以上。多年平均气温15~16摄氏度,极端最高温度40.8摄氏度,出现在7月;极端最低温度-11摄氏度,出现于1月;无霜期250~270天。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074毫米,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年际降水变幅大,以库区薛坪站为例,最大年降水量1586.9毫米(1964年),最小为697.3毫米(1972年)。
建设缘由
漳河是长江中游较大的支流沮漳河的东支,古与江汉并称,左传云:“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它源于荆山,上游雨量充沛,坝址以上多年平均来水量8.4亿立方米左右。建库前每逢暴雨、山洪汹涌,两岸往往溃决成灾,并增加长江洪水压力,严重影响荆江大堤安危。史载自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至1949年一百年间,共发生洪灾50次。
然而就在这水患频繁的漳河东岸,有一大片丘陵岗地,年年缺水苦旱,人畜饮水也较困难。当地志书上屡见:“旱,民多莩死”,据历史水文资料分析,漳河灌区干旱发生频率极高,大旱约为十年两遇,中旱五年两遇,小旱几乎年年都有。灌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水在河里流,人在岸上愁,天旱地冒烟,十年九不收”。无穷尽的水旱灾害,旧中国无法根治,人民不堪其苦,多少年来治理沮漳河的夙愿无法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关心沮漳河的开发治理。1952年至1954年水旱灾连续为害,干部、群众要求治理漳河的愿望更为迫切,1953年至1957年,省水利厅组织力量对沮漳河的水文、地形、地质进行了反复调查勘测,井提出了兴建漳河水利工程的设想。1957年11月,在全省水利会上,张体学省长提出要兴建漳河水库。1958年2月省水利厅副厅长漆少川、许金彪,会同荆州地委书记盂筱澎,荆州专署副专员饶民太及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察勘,选择水库坝址,讨论工程规模。5月初,中共湖北省委、省人委在随县召开水利现场会,会上正式确定兴建漳河水库。6月5日,经湖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漳河水利工程总指挥部,任命荆州地委副书记梁久让为党委书记,荆州专署副专员饶民太为总指挥长。6月9日到6月底,指挥部干部,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漳河设计组,省水利厅工程一团施工技术人员及荆门县民工先后进入施工现场。7月1日,观音寺导流隧洞响起了施工的第一炮。
建设历史
漳河水库规模大,任务艰巨,枢纽由5坝9闸、3段明槽和2座电站组成,灌区渠道分9级,各种建筑物15000多座。在1958年动工兴建这样大的工程,确实困难很多,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当时国家财力、物力困难;二是施工技术力量比较薄弱;三是施工期受洪水威协,形势严峻。但荆门、江陵、钟祥、当阳潜江沙洋农场等5县1场和前来支援的有关单位广大干部、群众,在各级党委领导下,以高度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和自我牺牲精神投入漳河水库建设,他们争先恐后,自愿报名参战,不计报酬,不辞劳苦,日以继夜战斗在工地。有的农民全家出动,春节也不回家。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同吃一锅饭,同住一间草棚,总指挥长饶民太八年施工就有六年与民工在工地上共度除夕之夜。施工期间最多上民工13.30万人,呈现出炮声动地,尘土遮天,人山人海,气壮山河的雄壮场面。工地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一浪高过一浪。
在施工过程中,广大干部和群众,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1958年到1966年,先后涌现出吕明英、胡玉珍、雷朝友等特等劳动模范150多人,其中有5人出席了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和民兵积极分子大会。有200多名优秀儿女在工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漳河水库工程建设以观音寺大坝施工最为紧张艰巨,1959年2月,该坝在抢夺105米高程的紧要关头,导流隧洞发生崩塌堵塞,泄流量不断减少,库水位上涨,迫使大坝按简易断面施工。同年11月.导流隧洞因岩石破碎,又未全面衬砌,随时有再度发生崩塌的危险,故被迫提前封堵。原定105米脱险高程改为109米,任务更为艰巨。1960年2月,因明槽没有挖通,大坝又继续按简易断面再抢120米高程,并加紧明槽开挖。为了工程脱险,10万民工在春节期间坚持施工,披星戴月,日夜奋战,直至6月下旬,枢纽工程的紧张局势才得到缓和。渠道工程以总干、三干、四干渠尤为艰巨。全长18千米的总干渠填筑7座拦冲大坝,开挖6道高岭,其中,枣树店渠段全为膨胀土,开挖时多次崩塌,不得不改做沉箱。清水桥上下段均为石灰岩层,全凭炸药开路。四干渠全长173千米,要凿隧洞4个,架渡槽8座,劈山97处,填冲87个。长1138米的虎牙关隧洞,地质复杂,断层多,施工异常困难,跨越荆门市区的龙泉渡槽长825米,全在半山腰作业,干渠大都盘山开挖,工程十分浩大。三干渠灌区面积大,渠系复杂,土石方任务占整个渠道工程量的一半。荆门县除担任主要枢纽工程任务外,还组织一切能上工地的劳力开挖渠道。为漳河水库建设投入了巨大的劳力。
漳河工程之所以能在困难的条件下进行施工,而且设计合理,工程质量好,主要在省、地委的领导下,工程党委采取了干部、技术人员和群众三结合的决策方式,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发扬了艰苦奋斗、自力的作风。
水库特征
漳河水库由观音寺水库和鸡公尖水库两库组成,中间由明渠沟通。观音寺水库拦截漳河上游干流和大部分支流,控制流域面积1957平方千米,但库容小;鸡公尖水库拦截漳河支流淯溪河上段,控制流域面积255平方千米,但库容大。为了调节两库来水面积和库容的矛盾,在两库中间跨分水岭开挖清静庵、黄家塝、姚家冲三大明渠将两库连通,形成一个整体。
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正常蓄水位123.5米,汛期水位122.6米,死水位113米;设计洪水位观音寺水库127.51米,鸡公尖水库124.3米。水库总库容20.35亿立方米,其中调洪库容3.43亿立方米,兴利库容9.4亿立方米,死库容8.65亿立方米。属河道型水库,回水长62千米,水面面积105.27平方千米。
水库来水来沙特征
水库上游位于长江中游暴雨区,来水量大。1958年马头寨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3540立方米每秒。根据烟墩站1962-1979年实测资料统计,漳河水库多年平均年来水量7.79亿立方米,最大年来水量15亿立方米(1963年),最小年来水量3.07亿立方米(1972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8%以上,对径流、洪水、水土流失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水库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12.6万立方米。
主要建筑物
漳河水库工程建筑物分枢纽灌区两大部分。枢纽工程建筑物有观音寺、鸡公尖、林家港、王家湾4座拦河大坝及副坝,清静庵、黄家塝、姚家冲3条输水明槽,陈家冲、马头砦溢洪道,崔家沟非常溢洪道,烟墩渠首闸、徐家西湾闸、西干闸、周河闸和水电站等。枢纽工程分布于水库西南侧,西起观音寺,东南至烟墩集,绵延30余千米。灌区东滨汉江,西起沮河,南抵长湖,北接宜城,地跨荆门、江陵、钟祥和当阳四县(市),自然面积5000平方千米。
1.大坝和副坝。观音寺大坝坝址位于漳河中游观音寺下2.5千米处,为黏土斜墙土质组合坝,坝轴线长630米,坝顶宽8米,最大坝高66.5米,坝顶高程129米,防浪墙顶高程130.2米。鸡公尖大坝位于淯溪河东北11.5千米的鸡公尖山附近,为黏土斜墙土质组合坝,最大坝高58米,坝轴线长1015米,坝顶高程126.5米,防浪墙顶高程127.7米。林家港坝建在观音寺、鸡公尖两主坝之间的林家港冲沟上,为黏土斜墙风化岩石代料坝,坝轴线长330米,坝顶宽6米,最大坝高25米,坝顶高程128米,防浪墙顶高程129.2米。王家湾坝位于观音寺、鸡公尖两主坝之间的王家湾,坝型与林家港坝相同,坝顶高程126.5米,防浪墙顶高程127.7米。副坝在王家湾一烟墩集一带,最大坝高15.7米,坝顶高程126.5米,防浪墙顶高程127.7米。
2.输水明槽。清静庵、黄家塝、姚家冲三大明槽首尾相接,全长5500米,槽底进口高程为103米,出口102米,校核水位时过水能力为3300立方米每秒。
3.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位于观音寺坝区的陈家冲溢洪道的最大泄洪量为4580立方米每秒;马头砦溢洪道的最大泄量为3683立方米每秒;崔家沟非常溢洪道为开敞式明渠,最大泄洪量为2485立方米每秒。
4.枢纽引水闸。烟墩渠首闸(即总干渠进水闸)最大引水量131立方米每秒,二干渠、三干渠、四干渠均从此闸引水;徐家西湾闸,最大引水流量8立方米每秒;西干闸引水流量2立方米每秒;周河闸引水流量l立方米每秒。
5.水电站。观音寺水电站4台装机容量共1920千瓦:鸡公尖水电站2台250千瓦和1台26千瓦。
6.灌溉渠系。漳河水库灌溉渠系有总干渠1条,干渠5条,支干渠2条,分干渠15条,支渠35条,分渠78条。
开发建设
开发目标和主要效益
漳河水库上游雨多量大,河道陡峻弯曲。每遇暴雨,风高浪急,常常泛滥成灾。漳河左岸跨越流域分水岭,南北长约85千米,东西宽约60千米,总面积5543.93平方千米。为丘陵和平原地区,包括荆门钟祥、江陵、当阳四县,高程在12~25.7米之间,土地成片,土壤肥沃,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农业区。该地山冲平缓,溪沟短浅,稍晴不雨即发生干旱,1958年开始修建漳河水库。水库功能以灌溉、供水、防洪为主,兼有发电、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
水库1961年开始灌溉,1966年全面发挥效益,为灌区17.37万公顷农田供水,并为荆门市炼油厂、热电厂等工业企业和城区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灌区粮食总产量由开灌前的3.47亿千克增长到14亿千克,每年提供商品粮5亿千克,成为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截止1995年,漳河枢纽共拦截上游1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峰19次,其中3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9次,错开沮河、漳河洪峰,减轻荆江大堤防洪压力,保护下游约2万公顷农田、15万人口。建发电站2处,装机7台,容量2446千瓦;1963—1985年,年均发电量170万千瓦时。
水库正常蓄水位12.5米时,养殖水域1.04万公顷。20世纪末,可养殖水面0.9万公顷,建精养鱼池467公顷,建杂鱼池13公顷,有渔场2个,养殖场1个。水库建成后,库区已开辟深水航道88千米。库区山水相连,风景秀丽,是湖北省旅游和避暑胜地之一。
移民安置
漳河水库淹没面积140.86平方千米,大部分在荆门市,其余依次为当阳市、远安县和南漳县共淹没耕地约1750公顷、房屋24087间,移民14348人。移民安置方式一是成建制搬迁,二是就地后靠安置,三是分散插队或投靠亲友。
旅游资源
漳河水库气候宜人,工程宏伟,水域宽阔,烟波浩瀚,湖光山色,风景如画,是闻名遐迩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内人文景观与工程景观相映成趣,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游览区
漳河风景区分七个游览区,16个景区,有水陆空游乐园、洪山古寺、观音岛、十大枢纽工程、陡石崖、伍峰寨、“祭公剑”、季家沟、乐天处、青蛙石、老龙洞等数十个旅游景点。大坝、副坝,如巨龙腾水,或盘绕山间,或横卧平川,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明槽涵闸似长虹吐霁,或飘逸柔软,或舒展奔放,绚丽多姿,风彩迷人。观陡石崖,游观音岛,让人引出一串观音菩萨游历漳河的神奇传说;登鸡公尖,望插旗岭,令人牵出许多武圣公横刀跃马的英雄故事;上伍峰寨,攀乐天处,使人仿佛看到历史长河中泛起的阵阵云烟。还有那龙口湾、青蛙岩、杜甫沟,一个景点就有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在漳河风景名胜区里还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相传观音菩萨曾经到这里游览过,所以,风景区内有很多以观音菩萨命名的景点,如观音岛、中原第一双面观音等。人们还传说关羽、杜甫也曾被漳河风景深深地吸引,所以在今天的鸡公尖、插旗岭、杜甫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美丽传说。
如今,在漳河人民的辛勤劳动下,风景区更是成为人间的天堂,游客在这里可以寻幽探奇,可以缅怀古人,可以参佛拜神,可以休闲娱乐。古时著名诗人王之焕曾咏诗《宴词》赞叹道:“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总之,如今的风景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风景如画,画中有山有水,山水中又有画,已经成为南来北往游客的胜地。
风景特色
漳河的美在于水。它清,清流澈透明,晶莹如镜,俯瞰水中,岸边垂柳,水中游鱼,天上飞鸟,水底云天,皆历历在目,清晰可见。它柔,柔波微皱,柔若无骨,置身水中,消夏避暑,烦恼全无,抚水作歌,柔情千钟,别有一番风韵。它纯,水质纯净,口感纯正,掬水细口,润喉无声,其味无穷,回肠荡气,茅塞顿开,个中滋味常留心头。
漳河的美在于山。水库两岸青山逶迤,山峦叠翠。远眺群峰,有如丹青巨匠抹在天边的一道水墨画,浓抹淡写,意境深远。步入画中,身临其境,采杜鹃,追野兔,听牧笛横吹,看牛羊相戏,也许你也会揽千古幽情,发万般感慨。
漳河的美在于山、在于水,更在于山水和谐的统一。两岸青山,一河绿水,山俊秀,水柔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库中有130多个孤岛、半岛,有叫的出名字的,也有叫不出名字的,或依山带水,或驮水而出,或苍松挺拔,或果香四溢,各具情态度,风格迥异。
风景区门票
景区门票:A线路联票价格55元/人,含观音岛40元/人,阳光沙滩20元/人。B线路联票价格90元/人,含观音岛40元/人,阳光沙滩20元/人,观音寺大坝10元/人,漳河展览馆30元/人。
景区游船:观音岛50元/人,观音寺大坝80元/人。
导游服务费:200元/场。
景区门票优惠政策:70周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凭证免门票;60周岁老年人、大中小学生凭证门票半价;1.2米以下儿童免门票。
最佳旅游季节
漳河风景区自然景色优美,水文化遗迹多,林深树密,而且气候宜人,春天有花秋天有果,夏可避暑冬可赏雪。
交通路线
湖北省外的游客可以先到达湖北荆门,到达荆门火车站的游客乘坐3路或者1路公交车到达“顺通客运站”,然后站内有到达漳河的客车;到达荆门长途客运站的游客,出长途客运站的门后,向右沿路走大约5分钟就可以到达“顺通客运站”,在站内找到到达漳河的客运车就好了。到海慧中学站坐4路车也可以。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