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

长江支流皖河的支流

潜水又名潜山西河,俗称前河,长江支流皖河的支流。发源于安徽省岳西县公界岭,有来榜河、西岐河、林家河等支流,流经潜山县至官坝头与长河相汇合,长115公里,流域面积1326平方公里。潜山站历史最大流量为4510立方米每秒(1969年7月14日),最小为零(1958年),河道变迁频繁,易遭水旱灾害。早在东汉末年,劳动人民就开始治理该河,两岸设置堤防,公元200年建有吴塘堰,明代改建为石渠,一直保留至今,为一项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

干流概况
在岳西县,潜水上游称来榜河,经五河镇的沙村、桃李、五河境,菖蒲镇岩河乡、溪沸、撞钟乡境,(上游原属潜山县境内,1936年划归岳西县域)流入潜山县境,集水面积708.2平方公里,近全县三分之一。主源出自黄毛尖和公界尖之间的来榜坳,又西集黄茅尖、多枝尖、驮尖、锅斗岩等县内最高峰东南坡之水,水量充沛。该河上段水急流于山谷之间,两岸陡峻,河床多处岩石裸露,落差较大。尤其自九井缸到大龙潭下,为天然跌水集中区,九井缸落差在10米左右,大龙潭落差达三四十米,极具水力发电天然条件。
潜山县,潜水干流名“前河”。自源头由西向东南流,于牛肩岭入境,经白茆潭、水吼岭、白水湾、吴塘堰出山至县城西,再经鸭池渡、袁家河、崔家仓、双河口、乌子岗入皖河,至长江。县境内长56.7公里。河道弯曲度为1.44。牛肩岭-野寨段宽为120—250米,纵波为1‰—5‰,自上而下为岩石、鹅卵石、纯沙河槽。野寨-袁家河段宽为300—500米,纵波为0.4‰—0.5‰。河底全系中细粒沙淤积。下游河底高出圩田,有堤岸防洪。境内上游(牛肩岭-野寨)为山区性河流,中下游(野寨-皖河)为圩畈区河流。
水文特征
潜山站历史最大流量为4510立方米每秒(1969年7月14日),最小为零(1958年),河道变迁频繁,易遭水旱灾害。
在安庆市潜水上设有水厂取水口水站。
主要支流
来榜河,主源头出源后反向西南与西源大埠河、花墩河在三河坪汇合,曲折南流,至吴畈附近,向西转一大湾,长约5公里,湾口直径约500米,湾口南岸即支流沙村河道,汇合后向南流经叶河、五河河道,与东岸支流桃李河汇合至岩河的转桥,又形成一个小湾,长约3公里,湾口直径约200米,中隔一岗,岗高二三十米,岗南北麓河床,高差约10米。出湾后,曲折东南流,经溪沸滩、铁滩、水畈与西岸支流撞钟河汇合,至袁家渡上又与西岸支流朱河汇合,入潜山县境。
潜水自牛肩岭入潜山县境后,在袁家渡有五庙河水注入,白茆潭有黄土鼓石沟水注入,徐家老屋有梅寨水注入,徐畈有左源于后山冲、右源于汪家学堂、汪家井、李家冲等水注入,水吼岭有源于乌岩、和平等割肚河水注入,黄家洲有由朱家河、锡杖河、九山河、朱木港河汇流于黄龛之水注入,合甲岭有青河港水注入,程湾有山西岭水注入,瘦牛岭脚有龙井沟水注入,大河洲有边家岭、驾雾冲等水注入,河沿有新岭水注入,白水湾有黑虎冲水注入,下河口有石龛河水注入,三肩岭脚有九井河水注入,野寨上边有三祖寺水注入,野寨粮站有林家河水注入,袁家河有茅岭河水注入,双河口有王家河水注入。
茅岭河、王家河属潜水下游主要支流。
茅岭河,东源于痘姆乡元峰村熊家宕上,经汪岭水库、韩仓河往下;西源于仰天庵,经陈桥往下至徐家下屋,在百合桥上边两源汇流,于金家竹园,再与源于痘姆乡青口、唐冲2水在平定桥汇流,至马家畈有支子涧水注入。再经滚水堰、小渡河至袁家河入潜水。全长24.2公里,宽50—100米,纵波为6.9‰。流域面积84.2平方公里。
王家河,东源于牌楼乡仰天庵,西源于牌楼乡红山、高横岭,经王家牌楼、刘家河、地灵桥、鬼哭桥折东沿黄泥圩丘陵山边,至沙里钻、傅山咀、老墈头、谢家塝、竹檀湖口、八字塅、王河街、孙庵竹园、李家湾、马过水、叶家闸于双河口入潜水。全长44.7公里,宽40—150米,纵波为0.33‰。河道弯曲。流域面积235.8平方公里。
水利工程
灌溉工程
吴塘堰,是安徽省潜山县潜水上游野寨南岸的一座水利灌溉工程。方志称:吴塘堰始为汉末刺史刘馥修建,建安年间,曹操占领江北,命庐江太守朱光驻皖城(安徽潜山县城)屯田,将原有的潜水堰进行了扩建,建安十九年(214年),吴将吕蒙占领皖城后,遂将潜水堰改名为吴塘堰。宋朝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一首思念吴塘的诗“开国桐乡己白头,国人谁复记前游。故情但有吴塘水,转入东江向我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断修建的河堰,仍灌溉着下游万亩农田,堪称“屹然金堤,永为民利”。吴塘堰口,古时是舒州通往京畿和各州府的官道驿站-青口驿,自古繁华,那时舟船穿梭,商贾云集,装装卸卸,来来往往,扁担悠来木杵敲,你吆我喝声好不热闹。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南巡,乘船经长江入潜,就是从这里上岸登临天柱山,封天柱山为南岳,如今在堰口旁边还有一座桥名为旌驾桥。吴塘堰不仅是造福于民的水利工程,同时也是历代游览胜地。奔腾的潜河到了吴塘,水流开始变缓,形成了一个百多万平方米的天然浴场。据史书记载,古时吴塘堰里有大石卧于水中,如小岛。石色殷如赤玉,清水泛流,霞光四射,诗人常棹舟登石,饮酒赋诗,故称酒岛流霞。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卜居司空山途中,来到野人寨,登上石岛,面对奔腾不息的滔滔潜河,心潮澎湃,摆酒设宴,开怀畅饮。并挥毫写下“酒岛流霞”四个大字。遗憾的是自清代起,潜河淤积,石岛失踪,但盛名犹存。
五丰河灌区。座落在痘姆乡吴塘堰,自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扬州刺史刘馥始建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历经沧桑,几易闸址、堤线。因历代名宦贤士,不断组织修治,故长期发挥其灌溉效益。但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吴塘堰原有三渠,后仅存其一,在很长的时期内,灌溉面积一直徘徊在3000亩左右。
建国后,吴塘堰获得了新生。1958年,吴塘堰又再次迁址靠山,扩建成高2.25米、宽1.5米双孔浆砌石拱闸,闸外又建成近200米的拦沙堤,解除了闸口淤积,改善了引水条件。
1959年,县人民委员会为解决黄铺区的痘姆、古井,梅城区的罗汉,王河区的河镇等4个公社17个生产大队两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水源,组织力量,重新设计方案,拟定进水闸底高程33.43米,自吴塘闸出口,沿丘陵山边至河镇公社龟山,开一条长3044米灌溉干渠,既灌溉又撇洪,在闸下700米的青口毫泄洪闸处,分高低流灌溉。高流灌溉沿山边丘陵地区14290亩农田;低流灌溉圩田5500亩。分水比例:高流70%,低流30%。这项工程于1959年2月开工,至1965年完工,共做土方30.78万立方米,石方573立方米,浇灌混凝土420立方米。工程开始时,更名为“五丰河灌区”,寓意“五谷丰登”。
1966年冬—1979年春,逐年组织受益地区民工清淤,累计完成土方18万立方米。1971年冬—1973年冬,又自吴塘闸进口延伸干渠200米至上游的莲子岩,凿通了长42米、高2米、宽4米的进水隧洞,建成孔径2×2米双孔钢筋混凝土闸,安装两台5吨启闭机。从而,使吴塘闸免除了洪水的威胁,减轻了五丰河进口流沙淤积,巩固了吴塘堤首段堤防。同时,还先后在灌渠上建跨河过水槽3座,泄洪闸8座。国家为工程共投资17.82万元。
五丰河灌区现灌田1.9万余亩,为建国初期的6.33倍。1978年特大干旱,灌区粮食产量仍创历史上最高水平。
幸福河灌区。在潜水左岸,上起野人寨,下至油坊坝。灌区内为潜水和梅河之间的一片农田。这一灌区的水利设施,是由陆公闸发展而来(明万历丁未年,潜山知县陆元锡创建)。
1956年冬—1957年春,安庆专区水电局投资3万元,将陆公闸闸址从陆公堤大棚下迁至陆公堤大坝尾,重建高2.25米、宽1.5米双孔拱闸。利用原有沟渠,通过梅河,将水引至怀宁县大、小杨林圩,灌溉潜、怀两县农田2.5万亩。皖水上游毛尖山建水库后,怀宁县杨林圩的灌溉,弃陆公闸水源。
1958年天旱,油坝公社缺水灌田。县委、县人委决定自陆公闸起,沿黄山和彰法山丘陵地区,绕县城西南,经周庵、东瓜店至油坊坝,开一条长28公里的灌溉干渠,引陆公闸水灌溉野寨、模范(今潘铺)、舒州(今梅城镇)、梅城、油坝等公社的农田;在县城北彰法山、县城南门口和油坊坝建三座水电站;在渠尾利用油坝老街后废河建一座水库。上述工程于1958年12月开工,至1962年9月全线建成通水。共移民503人,迁房362间,挖压耕地634亩,建各种主要建筑物22处。城北彰法山以上11.8公里干渠,共建冲洼水库5座,切8—11米山岗5处。计做土方77.68万立方米,石方0.54万立方米。这一灌溉干渠给人民带来了幸福,故名为“幸福河”。
后来,陆公闸进口处又淤积成洲。1962年冬—1963年春,废陆公闸,沿干渠上迁2.5公里,于野寨上街头进水,不久又淤。1964年冬—1965年冬,再上迁700米至老龙嘴,砌石堤防洪,建高2米、宽1.5米双拱闸一座,用两台启闭机启闭。进水条件,明显改善。
“文革”期间,幸福河灌区管理发生紊乱,进水口又淤,彰法山水电站停产,丁家老屋至电站一段渠道毁废。县水电局制订治理规划,确定以县城为界,城上野寨公社仍在老龙嘴进水;城下梅城、油坝两公社,以张翔河大闸为主要进水口,并将潜、皖两水有关灌溉闸与幸福河沟通,互调水源。经过1966年冬—1967年冬组织施工,幸福河灌区水源获得了可靠的保障。
1970年冬,安庆地区皖水整治工程指挥部于油坝汪家花屋旁建高宽各3米双孔大闸,用两台10吨启闭机启闭,防止皖水倒灌。1971年冬,又在油坝大闸右侧,建高2.5米、宽1.2米双孔高排闸,使幸福河汛期泄水不致入圩致涝。1978年,潜水治理工程指挥所在幸福河进口老龙嘴凿高宽各2米、长96米隧洞,将进水闸迁址于老龙嘴上,并建高2米、宽1.5米双孔闸1座,用两台5吨启闭机启闭。1985年冬,将城下进水口张翔河大闸手摇启闭机改成电动启闭机。
不久,老龙嘴开山采石的石渣淤塞了进水口。1986年冬,县水电局又在进水闸上砌长150米防洪墙,以防开山石渣随水入渠。如是,进水口淤积状况大为改善。天旱时西河水断流,幸福河可从野寨乡的老龙嘴输水至梅城、油坝两乡灌田。现灌田2.4万亩,其中县城以上5331亩,县城以下18669亩。排涝7000余亩。
河道治理
潜水,是皖河流城潜山境内的主要河流,流域面积1320平方公里,自野人寨出口至河口总长30.5公里,两岸堤长62.4公里,它关系着野寨、痘姆、罗汉、梅城、梅城镇、油坝、河镇,王河等8个乡镇11万亩农田的收成和沿河两岸9.58万人口及潜山县城、高宿公路的安全。历史上,洪涝灾害严重。建国后,虽经多次整修,灾害有所减轻,但因上游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河床受淤高出圩内田面1—4米,洪灾仍时有发生。从1951—1969年的19年中,两岸溃堤成灾就有7年,平均2.7年就有一次。累计受灾农田面积16.97万亩,减产粮食3619万斤。
安徽省治淮委员会勘测设计院和安庆专署水电局先后于1958年、1963年,在《巢、滁、皖流域规划》和《皖河流域治理规划》中分析论证:在水吼岭水库未兴办前,采取截弯取直、放宽堤距、加高培厚堤坝、扫障降滩、拆除挑流水牮,以加大河道泄洪能力,是为重策。县革委水利管理站、县水电局,先后于1970年、1973年,编制潜水治理《设计任务书》和《计划任务书》。1974年6月,县委、县革委文报地委、地革委审批,但未获准,故未组织施工。
1975年8月大水,潜水堤岸创伤严重。11月,县委、县革委成立“整治潜水工程指挥所”。12月,梅城、王河、黄铺三个区和梅城镇共组织民工1万余人,掀起治水高潮,日上工最多时达1.5万多人。至1976年4月,完成挖河、筑坝土方计150万立方米,石方1850立方米,浇筑混凝土650立方米,拆迁房屋700余间。地、县投资9.9万元。小圩桥以下河道、堤防治理工程基本完工。
1976年9月,第二期工程开始,日上工1万多人。至1977年6月,共完成土方204.11万立方米,石方3754立方米,拆迁房屋208间,支出经费26万元。其中,地区水电局拨款16万元。
1977年9月,第三期工程开始,日上工3万余人。“三秋”结束后,又动员受益区组织民工1万余人,继续施工。至1978年4月,第三期工程基本结束,共完成土方162.74万立方米,石方3418立方米,浇筑混凝土71.14立方米,拆迁房至1211间,共投资30万元,补助大米24.97万斤。
1978年汛后至1984年7月,每年“三秋”前和冬春农闲季节,潜水工地都有5000—9000余人上工,完成扫尾工程。共完成土方101.62万立方米,石方34962立方米。投资32.44万元,补助大米23.5万斤。
潜水治理从1975年11月开始,到1984年7月结束。共完成进建工程2处,共长1.81公里;退建工程18处,共长11.35公里;开引河4条,长4.7公里;扫除挑流水牮28处;切滩5处;整建涵洞16座;做反滤层6处,共长2.56公里;做护岸38处,共长17.6公里,共完成土方618.47万立方米,石方43984立方米。安装闸门启闭机20台。拆迁房屋2489间,挖压农田676亩。国家共投资98.34万元。
潜水治理,效益显著。1983年7月5日,潜山站出现最高洪水位31.36米,低于1953年6月25日最高洪水位0.38米,而通过洪峰流量4280立方米/秒,是1953年1880立方米/秒的1.28倍。1953年大水,下游溃堤13处,1983年大水,潜水两岸大堤却安然无恙。同时,潜水下游因新建了永和至芦家大房新坝,使王家河与潜水汇合口下移1公里,故王家河水位,在遇到历史上同等洪水位的情况下,仍下降0.7米,相应地提高了王家河两岸堤坝防洪标准和两岸涵闸自流排水能力,并为消灭钉螺创造了有利条件。
蓄水工程
汪公岭水库,属茅岭河水系,汪公岭水库在痘姆乡汪岭村。1958年9月动工兴建,日上民工4000多人。至1960年汛前,大坝高达24.5米,临时溢洪道和圬工涵洞同时竣工。后大坝严重漏水。1960年11月—1961年2月,组织整修扩建。1963年,大坝沉陷1.1米。1964年9月—1965年3月,又组织整修扩建。终因施工质量差,大坝仍然漏水。1973年5月—1979年11月,再次组织整修扩建。累计完成土方59.27万立方米,石方17.713立方米,用工29.29万个,国家总投资27.14万元。水库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洪水设计,“三百年一遇”洪水校核,“千年一遇”洪水保坝。汪公岭水库来水面积为6.5平方公里。总库容34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45万立方米。受益有痘姆乡汪岭、仙驾、红星3村和青口、孙塝2村部分生产队,总面积13.5平方公里,灌溉田地8100亩。现已开通干渠、支渠13条,总长34.2公里。实际灌溉面积5000余亩,为设计面积的63%。
流域地理
地形地貌
上游岳西县境内,潜水发源地来榜坳、黄毛尖,属大别山山脉的岳霍交界的多丛山脉,由多枝尖经团凸寨东越西界岭、公界尖(1562.8米)、来榜坳、黄毛尖(1578.4米)、黑黎尖(1286米)、猫耳尖(1416米)、二祖山(1365米)、铜安寨(1342.3米)、双坪抵丛毛尖与潜山交界,全长约60公里,古为潜霍两县界岭。多枝尖至二祖山一段山脉为大别山东部江淮主分水岭。为中山山地,坡度在40度至60度之间,少量切割深度达千米以上。区内山峰林立,山势陡峻,岩石外露,沟谷呈“V”字形。风化壳厚约三四米。本区气候温凉,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大,天然林蓊翳蔽日。区内还有一部分草地和名茶产地,近万亩农田零星分布,一年一季中稻常遇“青封”灾害。
该区域,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复杂,小气候差异大。多为海拔800米以上的的江淮分水岭以北高地,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下,大于或等于10℃积温在3900℃以下,年极端最低温度-19.8℃,气候偏寒,为宜林之地。为大别山集雨中心,年平均降水1600毫米以上;低山区域年平均降水在1400-1600毫米之间;低丘盆地年平均降水1400毫米。
中下游潜山县境内,流域上段(西北段)为大别山侵蚀构造低山区,该区位于大别山南麓,县内中山区的东南部,属大别山余脉。范围包括黄柏区的一部分乡、水吼区的多数乡和源潭、余井、梅城、黄铺区少数乡的局部地域。区内沟壑密布,河川纵横,山脉蜿蜒。断块山、断陷盆地、山地、丘陵、盆地相间排列。海拔为400—800米。相对高差为100—400米。山顶多呈尖园型。山脊线曲折绵延。坡度一般为20°—30°,局部陡坡达40°—50°。冲沟发育明显,呈“V”型或“U”型。出露的岩层为晚太古界及混合花岗岩。土壤母质为酸性结晶岩类的残积物和坡积物。区内气候温凉,雨量充沛,适宜于发展林业。
下游地貌为堆积平原区,该区位于县境东南部,包括王河、油坝、梅城等乡和梅城镇的全部及余井、潘铺、罗汉、黄泥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域。地势平坦低洼。海拔在50米以下。该区以下降运动为主。进入中生界后,山区的大量泥砂在这里堆积,形成河流迂回曲折、沟渠纵横交错的现代地貌形态。出露的地层为白垩纪时期湖相砂砾岩沉积物和第四系砂层。土壤母质为湖相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该区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是县内粮食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
沿岸城镇
岳西县
和平乡位于岳西县西北部,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6个村,125个村民组,9357人。距合肥228公里,距安庆148公里,距县城31公里,乡政府驻地西溪村。
境内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多枝尖、驮尖屹立群山之巅,宝纛河、西溪河贯串全乡。境内矿藏量及水力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绿宝石、芝麻白、零号黑、岳西红及石灰岩。风景以山石为古迹名胜,源远流长的宝纛河岸坐落着全长2.5公里的人工石砌宝纛河大坝,号称“小长城”;清代中书侍郎林杞材的故居中书楼及其屋后的月亮岩、中书墓、鸳鸯石就位于宝纛河下游林家河,宝纛河贡鱼和月亮岩贡茶由此出名;大小观音洞和上大下小的晃动山及光滑如镜的光岩寨相映成趣。经济作物以茶、桑、药为主,盛产天麻、茯苓、杜仲、香菇、三桠皮等。全乡已实现组组通路、通电话,且村村通水泥路硬化工程全部竣工通车。移动、联通、电信网络覆盖全乡。
和平乡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早在1929年就建有中共石门支部。民国26年,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岳西谈判在九河顺利举行仪式。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有刘盛成、程鹏、朱大义等40多位革命烈士为国损躯。共和国成立后,李喜六等100多名优秀儿女为保家卫国英勇献身。
来榜镇,地处岳西县域中心,是岳西中西部交通要塞,也是岳西县旅游区域中心集镇。国土面积134平方公里,东临岳西县经济开发区,南接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往明堂山、司空山,北靠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县城23公里,318国道和209省道在镇区交汇,是岳西县西南、西北9个乡镇15万人来往县城的必经地。来榜镇生态优良,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9%,自然风光引人入胜。黄沙岭横亘东南,雷音寺塔肃立西北,三道河扬波九井,钟形山悬核中心。雷音日出、公山云海、九井流泉、钱坪林海、龙井湖光、钟山夜月、古寨遗迹、来河春晓、八字摩崖、清静晚钟汇成来榜十景;黄泥古墩遗址、古寨址桃园寨、马园寨、公界山清静寺和八字岩电站水库是来榜的主要古迹名胜;来榜镇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多处残存着三国和太平天国时期古战场遗址;在明清时代,来榜老街手工作坊远近闻名;处处是景,路路有诗的自然景观无不令人流连忘返,来榜镇特殊的交通区位,形成岳西县主要旅游景点集散中心。来榜镇是安庆市26个县域次中心城镇之一,岳西县中部经济区域中心。
五河镇,地处岳西县西南,距县城22公里。辖12个行政村,268个村民组,19884人,总面积132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0000公顷,耕地面积1000公顷。境内崇山峻岭,山峦叠嶂,是皖河支流潜水的发源地。平均海拔520米,妙道山主峰海拔1460米。“天天妙空湖”(天柱山、天仙河、妙道山、司空山、花亭湖)旅游专线贯穿全境,与“六潜”高速出入口仅20公里,村村通水泥(油)路。即将修建的“岳武”高速公路过境里程7公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岳西高腔发源于此。小河南古民居村落、上屋古人类生活遗址保存完好,列入县文物保护的有8处,其中蒋氏六行堂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望批准,是安徽建工学院实习基地。境内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水电资源。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夏天平均温度25℃,是避暑胜地、“天然氧吧”,主峰聚云峰的奇松异石天下无双。大别山大峡谷闻名遐迩,祖师洞神奇的传说使人浮想联翩,紫柳园里生长在千米高山湿地树龄千年以上的千棵紫柳让人流连忘返,蒋氏支祠(红二十八军会议旧址)等古民居建筑令人叹为观止,农家乐美食让人回味无穷。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已建成水电站11座,总装机容量2.5万kw。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6%,林木茂盛,古树参天,山青水秀,有大别山五针松、多枝杜鹃等名木奇葩,有大鲵、原麝等珍稀动物,堪称天然动植物基因库。
菖蒲镇,位于岳西县西南部,距县城33公里,距东香高速公路岳西出口处31公里,面积140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258个村民组,6667户,总人口24570多人。随着安庆市三山二水旅游规划(天-天-妙-空-湖)的制订,我镇具有独特的旅游交通区位(距天柱山33公里,距司空山58公里,距妙道山32公里,距花亭湖80公里),南与潜山毗邻,西和太湖接壤,东、北两面与本县响肠、中关、五河、田头四乡镇接壤,318国道贯穿全境,地理位置显得非常重要,是我县重要的山口集镇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太、岳、潜的商贸中心和农特产品集散地,镇区人流、物流活跃。
菖蒲镇属于大别山南坡中山区,最高海拔里仁村张山头915.7米,最低海拔毛畈村袁家渡64米(全县最低)平均海拔小于500米。县内最大河流-潜水从本镇经过,河谷多卵石,河畔多沙滩草坪,水势平缓。河内盛产铁沙、河沙以及著名特产菖蒲河鱼。2002年把从上起王岭下至袁家渡境内12公里河道被统一规划为“天仙河”漂流景区,专家考证有“险似三峡,秀如漓江”之美,上游已开发为皮划艇漂流,下游从事传统的竹筏漂流。天仙河两岸旖旎的田园风光,赢得“安徽第一漂”的美誉。天仙河旅游综合开发发展潜力巨大。另外,镇内有商代古遗址两处:即撞钟蟹形面和毛畈鼓形包(全县仅八处),有影响的古寨址白云寨(全县共四寨),还有溪沸华公庙、水畈红军洞、溪沸温泉等名胜。
菖蒲镇境内物产丰富,土特产品有茶叶、板栗、蚕茧、河鱼、茯苓、天麻及中药材等。植物资源以松、杉、竹为主,尤以茶叶、毛竹和板栗最具特色,全镇竹园总面积达20000亩。板栗园约20000亩,板栗产量800吨。茶园10580亩,其中高标准无性系茶园3176亩,茶叶产量180吨,桑园3800亩,蚕茧产量36吨,是岳西的有名的“茶叶之乡”,“毛竹之乡”,安徽的“板栗之乡”。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英石、大理石、铁、铜、铅、锌矿、蛭石等,大理石矿带达10平方公里,石英石探明储量50万吨。
潜山县
水吼镇,位于潜山县境的西部。东与余井区龙潭乡、梅城区野寨乡、黄铺区痘姆乡毗邻,西与太湖县、岳西县相接,南与黄铺区牌楼乡、太湖县相连,北与黄柏区逆水乡、岳西县接壤。全境均为大别山余脉,山峦起伏,沟壑密布。境内主要河流有潜水、割肚河、黄龛河等。潜水从岳西县流入,自西向东经水吼、雾下、白水3乡流入梅城区和黄铺区境内;割肚河发源于悬鼓岭西侧,经割肚畈、大关,于水吼入潜水;黄龛河从横中流经水吼入潜水。该区有极为丰富的森林资源、中药材资源和矿产资源。森林覆盖率为57%。竹木和薪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占山区人民经济纯收入的一半以上。该区是县内生姜、青麻和生漆的生产基地。区内动植物中药材达293种,占全县中药材总量的70%。所产茯苓被列为安徽4大名药之一。深山自然生长的云雾茶受人殊爱。该区是县内名茶“天柱剑毫”的主要生产基地。五庙、横中等乡蕴藏有丰富的大理石、石灰石、水晶石、石英石、蛭石、云母、花岗岩石、白瓷土等资源,已部分开发利用。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的天柱山景区,位于该区东北部,“雄、奇、灵、秀”,举步即景,招来无数中外游人。具有攀崖走壁绝技,曾将清军都统李云麟题写的“孤立擎霄”、国民党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张淦题写的“中天一柱”8个大字,镌刻于天柱山主峰悬崖绝顶之上的药农贺氏兄弟良谋、良佐,及其二世后裔来滨、来朝,均系该区白水乡茶庄村人。该区是革命老苏区,早在1925年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五庙小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30年,爆发了影响较大的八斗农民暴动、梅寨农民暴动。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第一团,于同年创建于该区割肚。县内党组织创建人程千里和胡绍瑗、余良鳌等革命先烈,均是生长在该区的一代英豪。解放战争时期创建的和平修械所革命遗址,位于该区的割肚乡和平村。
天柱山镇,原野寨,1992年设天柱山镇,全镇总面积71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人口13523人,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乡镇。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省最佳旅游乡镇、省旅游特色名镇、环境优美乡镇、省“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和安庆市文明乡镇。开发有天柱大峡谷、九井河、潜河漂流、九曲河漂流、小乔峡等旅游项目。九曲河漂流因其独具特色被誉为“华东第一漂”。成为安庆市农家乐发展中最具规模和特色的乡镇。
梅城镇,潜山县政府所在地,位于县境东南部,梅城镇系皖、潜二水冲积的平原。土层深厚,土地肥沃。东临梅河,西抵潜水,南濒雪湖南埂,北靠彰法山。平均海拔20米。最高的天寨海拔23.5米。东关河流经县城北部和东部。“梅城”因何而名,史志无记载。民间传说有四:一是城墙系梅花小姐捐资督筑(旧县志载有梅花小姐墓地),为纪念梅花小姐,故名“梅城”;二是此处古时候梅子树殊多,因此得名;三是三国时期曹操驱兵南下,曹兵口渴难行,时逢梅子成熟季节,入城后,曹兵饱尝了梅子,哗称“梅城”;四是城依梅河,故称“梅城”。梅城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时,今县域为皖国所辖,皖国都城就在今日的梅城。此后,历代为州、郡、府、县治所在地。今为中共潜山县委、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梅城镇历史上有1寨2井,3塔3湖,4巷4桥,5庙6寺,24座牌坊,42座祠堂。不少古建筑,有的因年久失修自毁,有的在日军入侵时被炸焚毁,有的建国后被拆除改建。现存的城北太平塔,“晋咸和年间创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东南的天宁寨,曾是明崇祯年间,张献忠义军与史可法部两次激战处。该寨是重要的古文化遗址。1982、1984年,两次发掘新石器时代的墓葬12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70余件。寨上有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修建的供其“秉烛夜读”的“舒台夜月”,为“潜阳十景”之一,寨上绿树荫浓,风景秀丽,现为中共潜山县委机关所在地。城北彰法山麓,有汉末“乔公墓”和乔公二女大乔、小乔梳妆后倒残脂剩粉的“胭脂井”,城南有南湖、雪湖、学湖,三湖相连,面积近千亩。夏秋之际,碧波荡漾,绿莲吐艳,垂柳舞絮,举步湖畔,心旷神怡。三湖盛产雪湖藕,鲜嫩味甜,洁白如玉,为县内一大传统名产,年产量在7.5万多公斤以上。相传,明代的地方官吏曾将此藕作为贡品送京,故远近闻名。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