澽水

黄河在晋陕峡谷下游的支流

澽水,原名“澽谷水”,也作涺水河,黄河在晋陕峡谷下游的支流。发源于陕西省黄龙县大岭南麓(冢子梁东麓)高头川的北九沟,流经黄龙县韩城市,在韩城市司马迁祠东南汇入黄河。全长86公里,起点河床高程1360米,入汇处高程363米,主河槽平均比降为7.28‰。

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
黄龙县境,称涺水河,发源于冢子梁东麓麻线岭和关山(一说大岭南麓高头川的北九沟),境内流长25公里,流域面积469平方公里,比降1.1%。其主支流高头川、青华川、西川(又名狼儿沟)、庙后川河分别汇入,至石门河西村入韩城市境。
韩城市境,称澽水原名“澽谷水”。在薛峰乡上景峰村后入韩境,急剧北拐,变原东南流向为东北流向。在赵廉坟处汇入柏峪川水,其后又恢复东南流向。在薛峰村东汇入小迷川水,在胡凹村东汇入侯家峪水,出土门口进入平川地带。先后又接纳了沙子沟水、(氵轨)水、潦水、芝水,在司马迁祠东南汇入黄河,全长86公里,境内流程35公里。起点河床高程1360米,入汇处高程363米,主河槽平均比降为7.28‰。
水文特征
黄龙县境,多年平均流量2.29立方米/秒,流速0.6米/秒韩城市境,据牛心水文站实测,澽水年均径流总量7219万立方米,径流分配以5月和9月流量最大,分别占年径流总量的18.65%和19.36%。2、3月最少,仅占1.71%和2.18%。多年平均径流过程线呈双峰型。
河道特征
全河大致可分为三段。赵廉坟以上为上源河段,流量较小,河道较平直,流域基本上属黄龙山区,植被较好,泥沙含量很小。赵廉坟以下到土门口为中游,流量较大,曲流特别发育。柏峪川水入汇后,流量大增。河流至牛心村北形成牛心瀑布,落差7米,水能可供开发利用。瀑布下不足1公里处,河水又自西南向东北绕凿石村一周,往下到薛峰村,村东两岸紧收成基岩峡谷,形成一个有利的水库地形。1973年7月在这里建成薛峰水库,坝高55米,库容4360万立方米。曲流在板桥乡的庙底、竹园也有发育,到土门口这段河道弯曲系数为1.8,比降为7‰左右。流出狮、象山口(土门口)到入汇黄河为下游河段,比降1‰左右,流速秒均0.4米。由于水库拦蓄和沿河用水,水量较小,淤积明显,加之工业废水进入,水质污染严重。河床到老城区南侧,急向南拐,基本上呈自北而南注入黄河。由老城区到芝川口,俗称“二十里川”,地势开阔,阶地平展,灌溉条件较好,是韩城市农业自然条件最好的地方。近年因黄河滩淤积基准面抬高,地下水位显著抬升,使沿河部分地区(特别是苏村、芝川老城区)土壤沼泽化或盐碱化趋势明显。
澽水在韩城境内多年平均流量3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10421.7立方米,其中境内径流占29.3%。全流域面积795.8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320.5平方公里,占总流域的40.3%;薛峰水库以上流域面积528.3平方公里,90%属黄龙县辖区。全流域85%位于黄龙山地次生林区,植被良好,除洪水期,常年水流清澈。
主要支流
澽水下游入汇的主要支流有:
沙子沟水,发源于板桥乡榆树凹西沟,在夏阳村汇入澽水,主河槽长10公里。
潦水,发源于板桥乡耀先沟,流经英村、张堡,在北陈村东汇入澽水,主河槽长14公里,建有英山,陈村小型水库两座。
(氵轨)水,发源于嵬东乡谢家岭,流经赵家坡、北阳村、杏花村,在滩子村东汇入澽水,建有赵家坡水库,主河槽长13公里。
芝水,原名陶渠水,据《同州志》载,相传汉武帝于吕庄村得灵芝草,而改为“芝水”。位于市区南部,全长33公里,发源于黄龙山主脊东侧的尖山北麓苏家坪沟。流经段家河村汇入蔡水(源出嵬山南麓之蔡家沟),至清水村南汇入澻水(源出合阳木坪沟),西面汇入甜水沟水,到吕庄村汇入沆水(源于嵬山山麓)后,绕芝川镇于太史祠东注入澽河。河道平均比降9.9‰,最高处高程1100米,入汇处高程363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970万立方米。陶渠村以上为1425万立方米,平均流量为0.45立方米/秒,流域面积235平方公里(其中市境外流域面积6.4平方公里),境内植被覆盖度较高,除洪水期,一般水流清澈。
沆水,发源于嵬山东麓刘家沟西侧,在西南村与源于毋家沟之毋水相汇后,流经贺龙村,在吕庄村汇入芝水,流程17公里,建有西南水库一座。
水利工程
防洪堤坝
韩城易受洪水危害的地区主要是澽河下游的夏阳乡、芝川镇沿澽河两岸,盘河下游的昝村以及黄河沿岸的村镇。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前后,修筑澽河桥(毓秀桥)时,曾在桥西上游两岸修护堤一段。
解放前,澽河两岸护堤共长2公里。1958年8月2日,山洪暴发,澽河猛涨,南桥西段流量达887立方米/秒,右侧河堤决口长34.2米,洪水绕桥南公路南奔,公路面水深1米多。县党政领导动员机关干部300多人运送沙袋,当天下午堵住决口。洪水过后,将南护堤普遍加高1米,堤内右侧增修导流防冲丁字坝1座。1964年5月15~23日,澽河猛涨,五堰囦、贾湾、城固湾各段冲刷严重,不仅危害城区附近耕地,同时也影响县城及城固村人民安全。同年秋到次年5月,莲池、广场和城固村300余人,先后投工3.2万个,投资2万元,修复护堤,其中城固湾护堤长380米。澽河下游芝川段的防涝堤坝工程,从1954年开始修建,当年完成土方1.7万立方米,石方400立方米。1969年冬至1970年春,在澽河下游的周村、东少梁段,滩子村至芝川芝水口一段,筑土堤8公里,堤高2.5米,顶宽1.5米,边坡1∶1,共完成土方8万立方米。同时在芝川东北和滩子村东,建排洪站各1处(现已毁坏),以防内涝。1976~1982年,在竹园村澽河曲段,砌石堤580米,以保护韩城电厂、象山矿和竹园村安全。1984年冬,对澽河下游原土堤进行整修、加固、加高,周村护堤延长至富村。经过一个冬春,完成土石方23.11万立方米,河堤累计长18公里,保护了下游沿岸1.8万亩农田及村镇安全。
灌溉工程
明洪武年间至清康熙四十二年(1368~1703),先后利用澽河、芝水、潦水、水、涧水、汶水、盘河修渠69条,灌田1.25万亩。明万历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1594~1598)马攀龙任韩城市令期间,修渠51条,灌田0.84万亩。计:从澽河上游白马滩(今属黄龙县)起到城固村,修渠31条,灌田5311.9亩;盘河自烟泉(今盘龙乡辖)起到昝村修渠4条,灌田1950亩;涧水自亚河头沟(今板桥乡辖)起到坡头村修渠3条,灌田37亩;汶水自东庄坡下起修渠2条,灌田130亩;水自西河川(今嵬东乡辖)起到陈村,修渠8条,灌田805亩;潦水在雷家河(即今嵬东乡杏花村)修渠1条,灌田10.5亩;沆水在吕庄村西羊头咀修渠1条,灌田204亩。韩城人民深感其德,后来在城西薛曲村南为其建祠塑像纪念,多年来一直称“马公祠”。“文化大革命”中庙内塑像被毁,后“清真寺”设此。
澽惠渠,1950年夏,投资旧人民币12亿,由洛惠渠指导区派员负责指导,于1953年竣工,建成竹园村下河弯滚水坝1座,新修渠道4公里,在土门口分南北干渠,北干渠连接原旧渠至富村;南干渠在北涧西村口修跨澽河渡槽1座,长68米,引水流量0.5立方米/秒。沿途修倒虹1座,排洪桥5座,过路桥3座,退水设施4座。共动土方20多万立方米,石方2万多立方米。设施灌溉面积5200亩,有效灌溉面积4700亩。工程建成后,设立了“澽惠渠管理委员会”。1975年薛峰水库建成后,改为水库中干渠,将原管理委员会改为“澽惠管理站”。
五七渠,1951年东高渠村(在王峰乡)群众引凿开河水灌本村临山地二三十亩。1957年冬,王峰区政府动员王峰、卓立、杨家湾等村群众2000多人,在4个冬春,打洞两个(分别长390米、100米),架渡槽12座,修成长25公里的盘山渠。设计灌溉面积2000亩,有效灌溉面积1500多亩。因是1957年修建,故名“五七渠”。
红旗渠,1969年冬、红旗人民公社(今苏东乡)为改变多年旱原缺水面貌,自行设计,动员全社人民,干了3年,修通1条干渠(长1.38万米),3条支渠(总长1.98万米),将澽河水引上东原。干、支渠建筑物计有洞子26个,渡槽9座,倒虹7个,火车路、公路、小车路桥97座,排洪桥36座,闸门98个,跌水63个,退水闸15个。共投入工日85.4万多个,投资45.84万元,粮食17.22万公斤。1972年开始受益,设计灌溉面积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7万亩。因系红旗公社所修,故名“红旗渠”。1975年薛峰水库建成后,改为水库北干渠,灌溉面积计入蓄水工程之内。
薛峰水库,是韩城最大的1座中型蓄水工程。曾于1958年在无设计和未落实资金、物资的情况下盲目上马,1960年国民经济困难时下马停建。1972年10月二次动工。1973年7月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坝址建于薛峰乡土岭村上、小迷川口的曲段。淹没原薛峰镇,共搬迁群众255户,1276人,机关学校5处。坝高55米(坝底高程559米,底宽320.5米,长50米,顶宽8米,长340米)。控制流域面积52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5360万立方米(1975~1985年实测径流量为7613立方米)。总库容436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024万立方米。放水洞底标高580米,流量7.5立方米/秒。溢洪道宽40米,边墙高6.5米,最大泄洪量1670立方米/秒。灌区包括薛峰、板桥、西庄、苏东、夏阳、城区、嵬东,芝阳等8个乡、镇(办事处),设施面积13.6万亩。灌区内原水利设施有渠道4条(红旗渠、澽惠渠、沆水南上原渠、富青渠),水库2座(英山、西南),1000千瓦以上抽水站2处(七一、东英)。南、北、中干渠各1条(北干渠用红旗渠,南干渠绕山至嵬东、芝阳,中干渠利用澽惠渠)。全长48.43公里。其中主要建筑物有:渡槽21座(最长的砂子沟渡槽142.3米,省水利厅工程局协助修建),隧洞49座(共长16573.3米),明拱70座(共长8542.1米),排洪桥50座,土填方15座(共长1395.1米)。支渠15条(总长111333米)。到1986年底,大部工程基本完成。共完成土石方861.8万立方米,混凝土199.75万立方米。总投资4836.7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325.24万元,集体自筹1511.51万元)。1978年关闸蓄水,开始灌溉受益,当年灌溉农田1.76万亩。灌区粮食、棉花亩产分别由150公斤、15公斤提高到400公斤和30公斤。年平均总产值增加446万多元。从1981年起,每年又为韩城电厂供水320万立方米。
赵家坡水库,位于潦水上游,控制流域面积16平方公里。原是60年代嵬东公社兴修。薛峰水库南干渠由此通过时,将原土坝加高至42.7米。1974年完工,投资65万元,共完成土石方56.09万立方米。设计库容228万立方米,有效库容8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000亩,属薛峰水库子库。
流域概况
地貌
澽水发源地属黄龙山(古称“梁山”),梁山沿洛河东岸,顺水延伸,随地异名。冢子梁是黄龙山脉的中心点,冢子梁向东称大岭。大岭位于市境西北韩(城)黄(龙)分界处,其东端海拔1783米,为本市最高峰。大岭古称神道岭,属黄龙山主脉东伸部分,山高林密,本市主要河流多发源于其附近山麓。是韩城与宜川、黄龙之交通要冲,历史上就成为军事要地,设防驻兵扎营寨。
黄龙山地属石质中山地貌类型。地层主要由二叠、三叠系砂岩、页岩以及含煤岩系构成。韩城境内的北部西部山区,属黄龙山系东南部,海拔1000~1783米,面积469.41平方公里。在1000米以下的山上,多有第四纪黄土覆盖。由于久经侵蚀,特别是呈放射状分布的河流的切割,山峰起伏,山体一般均呈梁状山岭,自西向东延伸。沟谷呈“V”字形,沟壑密度为1.79公里/平方公里,高度变化大,河床比降多在20‰以上。相对高差100~500米,走向一般与河流平行。基岩出露面积达32.7%,以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冈片麻岩为多。天然林草面积大,植被发育较好,是发展林、牧业的重要基地,也是天然森林、野生动物、中草药材的最重要分布区。年降水量575~675毫米,高于平川地带。土壤多为棕壤和紫色土。耕作业仅适宜于河谷及平缓山麓,农作物以早玉米为主。
澽水中下游,为丘陵沟壑区,位于深山林缘线与山原断层线之间,包括北起独泉,南至龙亭的大片区域。由于本区位于凿开河、盘河、澽水、芝水等主要水系的中下游,又是白矾河、汶水、泌水、沆水、水等小流域的发源地,全境均在断层褶皱构造带上,地形破碎,起伏很大,沟壑纵横,地面表层多为质体疏松的黄土性物质,植被覆盖度甚差。加上本区降雨量多集中在7、8、9月的大雨、暴雨、连阴雨期间,地面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极为严重。年侵蚀模数在5038吨/平方公里以上,年侵蚀总量达337.13万吨,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丘陵沟壑区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沟谷洼地,可分为河谷、干谷、支沟、毛沟等,大多切穿基岩,基本形状为“V”字型,且相对高差较大,谷底宽度超过1公里者甚少,多数幽深、曲折。其二是沟间地,均为隆起的正地形,基本形态为指状山梁,峁状较少。除桑树坪北面多为基岩丘陵外,其余均为“石山土帽”,基岩上覆第四纪黄土,应属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5~15°的坡地占该区面积的17.2%,16~25°的坡地占10.1%,25°以上的占50%。梁沟高差一般在100~300米之间,绝对高程在800~1000米之间。
澽水下游属于黄土台原,韩城的台原基本上是黄河高阶地上覆黄土而成。尽管西面山麓因坡积、洪积原面较高,但不是冲积扇联片而成。土壤均为发育在黄土母质上的土类,以黄土性土和红土为主,一般土层深厚,结构和养分状况良好。年降水484~510毫米,年均温度为13.8℃,无霜期210天,宜于麦、棉等农作物的生长。
台原自北而南,被河沟分成16块,较大的有:
苏东原,北起小渠沟岸,南到澽水谷边,西自苏山山麓,东到黄河岸边。总面积54平方公里。原面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向黄河过渡,南北方向是从北向南倾斜,但坡度和缓。原面以土为主,农业发达。韩城新城区、韩城火车站位于原西南部。
英山原,北起沙子沟,南到潦水岸,西枕英山,东临20里川。现有薛峰水库灌溉,经济日渐繁荣。英山脚下有陕西省韩城煤矿技工学校。
高门原,北起徐村沟,南到芝水岸。原面西狭东阔,土地平展。《康志》载:“高门原,在芝川西北,梁山之麓,太史公(司马迁)故里也,有层阜,秀出云表。”
马陵庄原,北起芝水谷,南到太枣河。北半部属韩城,南半部属合阳。魏长城遗址在此。汉太史司马迁墓在原东北角。
澽河川道,泛指澽水和芝水流域的下游河谷川道,北自老城区,南至汉太史司马祠下,南北长11公里,东西宽2~5公里,以南部的少梁盆地最宽。澽水川道是澽水长期侵蚀和河谷地壳缓慢升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若以台原为最高阶地计,其下还发育三级阶地,以二级阶地宽度最大,构成川道主体。阶地分布均呈不对称状。在老城以南,主河道偏于东,阶地主要分布在西岸,本段河床均未见基岩出露。在芝川口的东少村与黄河交汇处,出露地层为早更新世三门组湖相沉积层。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渠灌井灌方便,自然条件优越,是韩城市粮棉单产最高的地区,亦是蔬菜集中生产的基地。
文化
澽水流经黄龙县,形成黄龙县古代八景之一的“涺水奔涛”(又名涺水喷雪,涺水朝宗)。韩城张挺枢作诗赞曰:涺水逶迤断崖高,蛇警斗折下林皋。来从两涧影澄碧,卷入黄河声怒号。绕郭幕飞湘浦雨,出山秋作广陵涛。临流却笑乘槎使,万里寻源尔许劳。
司马迁,韩城高门原人。逝世后,葬于现韩城市芝川镇东南高岗上。西晋永嘉四年(310),汉阳太守殷济将其墓冢建为石冢,立碑树垣。后经宋、元、明、清诸代扩建修葺,始成规模。1957年,司马迁被尊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世界历史之父。司马迁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民政府屡次拨款修葺,祠庙焕然一新,中外游人络绎不绝。司马迁墓祠在澽水河口。司马迁祠原有的建筑物,主要有寝殿、献殿、祠门、山门和四座牌坊,除第三座牌坊已不存在外,余皆完好。
挟荔宫遗址,位于韩城金城南10公里处的芝川镇东南,距司马迁祠约200米。属汉代建筑遗址,于1957年发现。据考曾为汉武帝刘彻赴河东祀后土的行宫。遗址在一高台之上,东西南北各约300米。历年采集有阳纹篆字方砖1块,“夏阳宫”阳纹篆字残砖1块,“与天无极”、“千秋万岁”等瓦当和汉砖。遗址暴露部分能看到圆形、三套管。遗址下层有红陶、石器等新石器时期的遗物。遗址遗迹显著,遗物丰富,时代明确。它的发掘,为西汉考古工作提供了新的可靠资料。
赵廉坟,因宋朝宰相赵廉葬于此地而闻名。此地形酷似一条巨龙伏在河边饮水,远看极为壮观,据说是西藏一位得道喇嘛依照山脉走向从西藏一路寻来的风水宝地,被赵廉的父亲放牛窥见,偷换了埋人的尸骨,将自己的父亲埋入,从而家族出了大官赵廉,官至宰相,死后也葬于此。实系赵廉祖坟,在韩城金城西24公里处的薛峰乡牛心村西北高水沟口。而赵廉坟却在金城西南4公里处的山底村,已泯灭。赵廉,也不是宋朝宰相,明代韩城牛心村人,万历举人,历惠州知府加衔参政。以《法门寺》一剧广为流传,在当地妇孺皆知。
生态保护
澽水中下游沿岸,21世纪初被规划为司马澽水国家湿地公园,横贯韩城市东西,紧邻韩城市老城区,距省会西安210公里。北起板桥镇同家户沟,南至司马迁祠与黄河湿地保护区接壤。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13′11″~110°24′54″,北纬35°22′18″~35°29′37″之间,东西宽约0.26~3.4公里,南北长约35公里,流域涉及韩城市板桥、金城、芝川等3个镇办32个行政村和韩城市薛峰林场。司马澽水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动植物群落独特完好,生态系统完整而典型,是黄土高原地区森林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较为著名的景点有牛心瀑布、神龟奇岛、石上清泉、神龙戏水、大石奇瀑、海眼神泉、仙人神瀑、澽水冰挂等二十余处。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