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四首

唐代李商隐组诗作品

《燕台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吟咏了一段浓厚悲剧色彩的爱情,抒发对所思慕的女子一年四季的相思之情。《春》诗重在描绘渺茫的寻觅,追忆初见的情景,并渲染深挚的思念。《夏》诗想象对方独守闺帏孤寂无伴之状,回忆往昔的聚散场景,并祈望对方到来。《秋》诗全篇都是对女子现时情境的想象。《冬》诗设想对方独处空城的孤冷之境以及在风雨冬夜对残流泪、容颜憔悴之态。四首诗都交织着现在与过去、回忆与想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四季景物的变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也由寻觅怀思、企盼重会,到悲慨馨香已故、情缘已逝,最后则根断心死,悲剧色彩逐渐浓重。全组诗以奇幻的想象来构筑迷离朦胧的意境,用秾艳的词采表达炽热痴迷的情感,达到哀感缠绵、一唱三叹的效果,营造出一种华艳而朦胧的风格。

作品原文
燕台四首1
风光冉冉东西陌2,几日娇魂寻不得3。
蜜房羽客类芳心4,冶叶倡条遍相识5。
暖蔼辉迟桃树西6,高鬟立共桃鬟齐7。
雄龙雌凤杳何许8?絮乱丝繁天亦迷9。
醉起微阳若初曙10,映帘梦断闻残语11。
愁将铁网罥珊瑚12,海阔天翻迷处所。
衣带无情有宽窄13,春烟自碧秋霜白14。
研丹擘石天不知15,愿得天牢锁冤魄16。
夹罗委箧单绡起17,香肌冷衬琤琤佩18。
今日东风自不胜19,化作幽光入西海20。
前阁雨帘愁不卷21,后堂芳树阴阴见22。
石城景物类黄泉23,夜半行郎空柘弹24。
绫扇唤风阊阖天25,轻帷翠幕波洄旋26。
蜀魂寂寞有伴未27?几夜瘴花开木棉28。
桂宫流影光难取29,嫣薰兰破轻轻语30。
直教银汉堕怀中31,未遣星妃镇来去32。
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33。
安得薄雾起缃裙34,手接云軿呼太君35。
月浪衡天天宇湿36,凉蟾落尽疏星入37。
云屏不动掩孤嚬38,西楼一夜风筝急39。
欲织相思花寄远40,终日相思却相怨。
但闻北斗声回环41,不见长河水清浅42。
金鱼锁断红桂春43,古时尘满鸳鸯茵44。
堪悲小苑作长道45,玉树未怜亡国人46。
瑶琴愔愔藏楚弄47,越罗冷薄金泥重48。
帘钩鹦鹉夜惊霜,唤起南云绕云梦49。
双珰丁丁联尺素50,内记湘川相识处51。
歌唇一世衔雨看52,可惜馨香手中故53。
天东日出天西下54,雌凤孤飞女龙寡55。
青溪白石不相望56,堂上远甚苍梧野57。
冻壁霜华交隐起,芳根中断香心死58。
浪乘画舸忆蟾蜍59,月娥未必婵娟子60。
楚管蛮弦愁一概61,空城罢舞腰支在。
当时欢向掌中销,桃叶桃根双姊妹62。
破鬟倭堕凌朝寒63,白玉燕钗黄金蝉64。
风车雨马不持去65,蜡烛啼红怨天曙。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燕台:黄金台。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招贤纳士,故又名招贤台。诗原无小题,诗后标“右春”“右夏”“右秋”“右冬”。
2.冉冉:渐进貌。陌:田间小路。
3.娇魂:指女主人公。
4.蜜房:蜂房。羽客:蜜蜂。句谓痴情寻觅,有类蜜蜂。
5.冶叶倡条:指杨柳柔美繁盛的枝条。遍相识:借遍相识说明寻找遍了。
6.暖蔼:和煦的烟霭。辉迟:迟日。《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7.桃鬟:繁盛如云鬟的桃花。
8.雄龙雌凤:分喻男女双方。
9.絮乱丝繁:象征思绪纷乱。
10.微阳:落日徐光。
11.映帘:指残阳。梦断:即梦醒。闻残语:恍惚似听到梦中零星话语。
12.罥:挂取。此句谓搜寻之用力。
13.宽窄:义偏宽。《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14.“春烟”句:谓春景有如秋霜。
15.研:磨碎。擘:分开。《吕氏春秋·诚廉》:“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此谓爱情坚贞不渝。
16.天牢:星名。《晋书·天文志》:“天牢六星在北斗魁下。”此仅用其字面。天牢锁其冤魂,天总会有知其冤之时。
17.夹罗委箧:把夹罗衣放在竹箱里。单绡:单绸衣。
18.肌:《全唐诗》校:“一作眠。”
19.不胜:受不了,谓东风无力,不能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20.入西海:谓东风消逝,暗指由春入夏。
21.雨帘:雨如帘幕。
22.芳树:花木。阴阴:深深。见,同“现”。
23.石城:此借莫愁所在之地指诗人所思女子之住地。黄泉:宋玉《讽赋》:“君不御兮妾谁怨,死日将至兮下黄泉。”
24.行郎:游冶少年。柘弹:用柘木制作而成的弹弓。
25.绫扇:用绫罗制成的扇子。阊阖:本指晋代洛阳城西门,这里指阊阖风,即西风。
26.洄:一作“渊”。《尔雅》:“逆流而上曰洄。”
27.蜀魂:即子规,取春时也。传说望帝杜宇死后化为子规。
28.瘴花:南方多瘴气,故称木棉花为瘴花。木棉花红,借比炎暑。
29.桂宫:月宫。
30.《洛神赋》:“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冯浩认为此句言“月光流转,难见其貌,惟微笑私语,吹气如兰”。嫣薰:嫣香散发。
31.银汉:银河。
32.星妃:织女星。未遣:犹不教。镇:长。
33.浊水清波:李颀诗:“济水自清河自浊。”水虽清浊不同但源头并非一定不同。
34.缃裙:浅黄色的丝裙。
35.云軿:云车。太君:仙女。
36.衡:通“横”,充满、弥漫的意思。
37.凉蟾:秋月。
38.云屏:云母屏风。孤嚬:寂寞愁苦的女子,“嚬”同“颦”,皱眉意。
39.风筝:挂在屋檐间的金属片,也称“铁马”。
40.相思花:即回文锦。东晋窦滔为安南将军,镇守襄阳,与家人断绝音讯,其妻苏蕙织五彩锦作回文诗于其上,纵横反复,皆成章句。
41.北斗:北斗星。回环:旋转。
42.长河水清浅:《古诗十九首》:“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43.金鱼:鱼形铜锁。红桂:红桂树。春:指花。桂树秋天开花,此以“春”代盛开之花。
44.鸳鸯茵:绣有鸳鸯的被褥。
45.长道:永巷。
46.玉树:《玉树后庭花》之曲,有名的亡国之音。亡国人:指陈后主陈叔宝。
47.愔愔:和悦安闲的样子。楚弄:指楚调曲,其中有《白头吟行》《怨诗行》等。
48.金泥:指金粉,古以金粉饰物。
49.南云:指远离故乡的游子。云梦:古代出国的云梦泽。大泽多雾,诗人想象它是南云的故乡,喻所思之人思念故乡。
50.珰:耳珠。丁丁(zhēng zhēng):珠玉碰撞的声音。尺素:书信。
51.湘川:湘江。
52.歌唇:指女子,能歌善舞。衔雨:含泪。
53.馨香:指书信。故:陈旧。
54.谓冬日白天短暂。曹植《赠徐干》诗:“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55.雌风、女龙:指所思女子姊妹二人。
56.青溪:指女子。白石:白石郎,谓使君。《古今乐录》:“神弦歌十一曲,五曰白石郎,六曰清溪小姑。”
57.苍梧:山名。又名九嶷。相传舜葬于苍梧之野,二妃未能从之。
58.芳根、香心:指情缘。良缘已断,愁心欲死。
59.浪乘画舸:空乘画船,空乘理想之舟。蟾蜍:月中仙子嫦娥,这里用月娥比其人。
60.婵娟子:美女。
61.楚管蛮弦:楚地也称南蛮,这里泛指南方音乐。
62.桃叶桃根:乐府诗云:“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后人附会为晋代王献之的妾名叫桃叶,她的妹妹名叫桃根。
63.破鬟:指头发凌乱。倭堕:倭堕髻,一种发型。
64.燕钗、金蝉:首饰。
65.风车雨马:《乐府诗集》:“云为车兮风为马。
白话译文
春光渐渐遍布东西南北,我所思念的女子啊,不知道去向何方,寻之不得。我的芳心如蜜蜂一样,遍识野草闲花,却不见你的踪影。在白日渐长的和煦春日,我和你在桃树下相见,你的发髻和灼灼桃花相衬,人比花娇。而现在我和你隔得是何其之远,我思念你的心情就如杨花柳絮,空中游丝,繁杂不定,凄迷非常。午睡初起,斜阳照射进来,恍惚中仿佛见到了你如曙光般的容颜,梦境已经被打断了,只依稀记得你在梦中的只言片语。愁绪满怀,想要用铁网缠绕珊瑚,在深海里找寻你的踪迹,可是海阔天空,天地茫茫,我最终还是迷失在没有你的路途。我因为思念你而瘦削,衣服虽然没有情感,但却宽松了很多。虽然是绿野遍地生机勃勃的春天,我的心却如秋霜一般惨淡。我找寻你的心就如那丹砂和磐石一样不曾动摇,但却没有人知晓。希望用天牢锁住你的魂魄,不要让你的魂魄四处游荡。或许此时的你已经把夹衣收进箱子,穿上了单衣等待夏日的来临,你肌肤清冷衬着佩环摇动的声音。今日的东风已经无力,化作幽冥之光落入了西海。
你所居的前阁雨如帘幕,终日不止,愁煞人也。后堂的藏在花树深处,只能依稀可见。你居住的地方周围景物幽暗,雨天昏暗就如黄泉一样,值此凄暗雨夜,不眠无聊,游冶少年只能拉着柘木制成的弹弓抛掷弹丸,一无所获。盛夏之夜,你手执绫罗制成的轻扇,唤起一阵阵凉风,罗帐如碧波般回旋荡漾。你内心孤寂如那泣血的子规,是否有人相伴在你左右。几夜之间硕大而鲜红的木棉争相开放,灿烂非常。月宫里的流光相距太远无法收取,仿佛听见你喃喃自语,如兰花绽开般芳香袭人。真希望让银河落入怀中,不让织女来去奔波。浊水和清波未必一定源头不同,清澈的济水和浑浊的黄河也可以合流。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仙女在薄雾中降临呢?如果真的能等到,我将亲自恭迎仙女的车驾,迎接女仙的到来。
月光弥漫天空,天空好像被雨水打湿了。月亮西沉之后,疏疏朗朗的星光从窗户照入。云母屏风一动不动遮掩着独坐含颦的你,你彻夜无法入眠,只听到西楼风吹着屋檐间风筝的铮铮之声。想要织成回文锦传信给远方的爱人,整日的相思却无法相见,最后反增幽怨。只看见北斗星回环,时光流转,但无法看见银河水浅,相见遥遥无期。红桂树开花,可你房子的鱼形铜锁已断,那时候的鸳鸯被也积满了灰尘,这里成了无人问津之地。你所居住的小苑成了永巷,这是多么令人觉得可悲的事啊。别人未必怜惜你啊,就如同陈后主不是真正怜爱张贵妃。琴瑟被闲置在一旁,依然藏着楚调,越地的罗裳单薄寒冷,让人觉得装饰用的金粉都格外沉重。帘钩上的鹦鹉因为深夜的寒冷惊起鸣叫,你啊思念你的故乡。以前寄给你的双珰和书信都还在,信中记叙着曾经在湘江之畔相识的情景。能歌善舞的你啊是不是一辈子都含泪看着这些呢?可惜这些书信被手指摩擦太久已经变得陈旧。
太阳才从东边升起,就从西边落下了。我所思念的你和你的姐妹不在一处,更觉孤寂万分。青溪小姑和白石郎君相距遥远,你的居室,于我而言遥远如那苍梧之野。你的居室寂静无人、冷若冰霜,你的芳心已死,情缘已逝。想当初我们空乘着理想之舟回忆着嫦娥的故事,但历经此等磨难,今日的嫦娥应该不复往日的容光,也变得憔悴了吧。南方的音乐还是这样充满着愁绪,一曲舞罢没有人相安慰,更感空城寂寥。曾经跳掌上之舞的桃叶桃根姐妹,都已经不再跳舞,容颜不再,再也无法如从前般欢乐自在了。早起寒气甚重,你或许头发散乱,无心梳理,黯然神伤。风雨车马都不能排遣你的忧伤,只能对着慢慢燃尽的红烛彻夜不眠独坐到天亮。
创作背景
李商隐在《柳枝五首》小序中提到,他的从兄让山曾在洛阳民间少女柳枝面前吟诵他的《燕台四首》,得到柳枝的赞叹,并对作者产生爱慕之情。从序中让山称作者为“少年叔”来看,其时商隐还相当年轻,可能尚未登第。《燕台四首》的创作年代,应比《柳枝五首》更早,大约写于大和中后期。
诗的本事,已难评考。有人说“燕台”是一个女子的名字;但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这个女子并不叫做燕台,这个女子是燕台的主人,是那些节度使、观察使幕府之中的后房的姬妾。以诗意来猜测,诗人怀念的大约是一位能歌善舞的贵家歌妓或姬妾,有姊妹二人。这从“歌唇”“罢舞”“桃叶桃根”等语可以看出。诗人与她初次相识,可能是在“湘川”(今湖南长沙一带)某地,大约是春天。后来这位女子流落到金陵,诗人也曾去寻访过她,但佳人已远去。在写这组诗时,女子大约已流转到岭南一带,原先据有她的贵官已故去,只剩下她孤身一人。这可从“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唤起南云绕云梦”,“楚管蛮弦愁一概”,以及“玉树未怜亡国人,古时尘满鸳鸯茵”,“雌凤孤飞女龙寡”等诗句约略推知。诗题为“燕台”,大约因这位女子为使府后房的缘故。李商隐这个人一生都是在幕府之中工作的,所以说他可能是在幕府之中工作的时候,跟幕府主人一个后房的姬妾发生了感情,然后写了这四首诗。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组诗可能是作者在学仙玉阳的时候写的,他所爱的这个女子是一个道士。这个女道士被人娶走了,所以诗中多引仙女故事。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组名为“春、夏、秋、冬”爱情诗是李商隐仿“长吉体”艳诗中最出色的篇章。四首诗吟咏了一段浓厚悲剧色彩的爱情,诗立春、夏、秋、冬四题,系取《子夜四时歌》之义,抒发对所思慕的女子一年四季相思之情。《春》诗从春光烂漫中寻觅娇魂而不得开始,折入追忆初见对方时美好情景。立即又描绘雄龙雌凤杳远相隔的浩叹和魂牵梦系的情思。以下即极力渲染寻觅之渺茫,思念之深挚,最后想象对方在春天将逝的季节身着单绡、肌衬玉佩的情景。《夏》诗先写初夏雨景和石城(金陵)凄清的环境,暗示女子已去。然后想象对方身处南方瘴花木棉之地,独守闺帏,孤寂无伴之状。接着又转而回忆往昔两人曾经的短暂欢会和随之而来的分离。最后以祈望对方的到来作结。《秋》诗全篇都是对女子现时情境的想象。先想象她秋夜含愁独坐,相思念远;再想其夫亡室空,孤寂凄冷;最后又想象她秋夜弹琴,衣衫冷薄,怀思旧情,独对爱情旧物,潸然泪下。《冬》诗首点时令及对方失侣孤居,次言双方如青溪小姑与白石郎之相隔遥远;复想其身处孤冷之境,芳心已死,爱情幻灭;然后又转忆佳人之美,远胜嫦娥,而今唯独处空城,歌舞早歇,唯余纤腰,当年姊妹二人联袂而舞之欢早已烟消云散。最后想象女子在风雨冬夜独对残烛,空流红泪,直到天明;而破鬟松散,倚坐朝寒,容颜亦非往昔。
四首诗都交织着现在与过去、回忆与想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四季景物的变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也由寻觅怀思、企盼重会,到悲慨馨香已故,情缘已逝,最后则根断心死,悲剧色彩逐渐浓重。女主人公的形象,从《春》之“暖蔼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到《夏》之“绫扇唤风阊阖天,轻帷翠幕波洄旋”,再到《秋》之“瑶琴愔愔藏楚弄,越罗冷薄金泥重”,最后到《冬》之“破鬟倭堕凌朝寒”“蜡烛啼红怨天曙”,从外在到内心也都经历了从春到冬的循环过程。徐德泓借《柳枝诗序》“幽、忆、怨、断”四字概括四首大意,比较真实地概括了四首所表现的情感特点。
这组诗以炽烈的情感,秾艳的语言,纯粹抒情的笔法和极富跳跃性的结构章法,歌咏带有浓厚悲剧色彩的爱情,抒发爱情梦幻式的感受,主要是通过情绪气氛和幽艳意境的渲染,而不是叙述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即通过回忆、想象来抒写刻骨铭心的思念,其中经常出现出人意料的转换,诗歌语言的秾艳和象征色彩造成一种华艳而朦胧的风格。如《春》诗的“暖蔼”六句。先是写回忆中初见对方的情景:“暖蔼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在春日和煦阳光的掩映下,对方梳着高高的发鬟,伫立在盛开的桃枝下。下两句却从过去之遇跳过生活中应有的阶段(如会面、结合、离别),闪回现境,发出“雄龙雌凤杳何许,絮乱丝繁天亦迷”的叹息。接下来“醉起微阳若初曙,映帘梦断闻残语”写午醉初醒,迷幻历乱。误以为残阳映帘是初阳照窗,好梦中断,然乍醒迷惑之际,耳畔似犹闻对方之言萦回,似幻似真,如痴如迷。四首诗中,随处可见。这种昔境与现境的迭现,实境与幻境的蒙太奇镜头的变换切入。这种时空不断变化交错的写法,构成了意境的朦胧与多彩。
长吉诗奇而怪,艳中显冷,有时甚至追求强烈的刺激。李商隐这首仿长吉体的组诗,却以奇幻的想象来构筑迷离朦胧的意境,用秾艳的词采表达炽热痴迷的情感,哀感缠绵,一唱三叹,令人低吟不尽。
名家点评
清·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朱彝尊曰:语艳意深,人所晓也。以句求之,十得八九,以篇求之,终难了然。定远谓此等语不解亦佳,如见西施,不必识姓名而后知其美,亦不得已之论也。何焯曰:寄托深远,耐人寻味。纪昀曰:纯用长吉体,亦自有一种佳处,但究非中声耳。
清·杜诏、杜庭珠《中晚唐诗叩弹集》:寄托深远,与《离骚》之赋美人、恨蹇修者,同一寄兴。
清·程梦星《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程梦星曰:四诗乃《子夜四时歌》之义而变其格调者,诗无深意,但艳曲耳。其格调与《河内诗》,皆取法于长吉。
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首篇细状其春情怨思,次篇追叙旧时夜会,三篇彼又远去之叹,四篇我尚羁留之恨。每章各有线索,否则时序虽殊,机抒则一,岂名笔哉!总因不肯吐一平直之语,幽咽迷离,或彼或此,忽断忽续,所谓善于埋没意绪者。唐季有此一派,于诗教中固非正轨,然而神味原本《楚骚》,文心藉以疏瀹,譬之金石灵品,得诀者炼服以升仙,愚懵者乃中毒而戕命矣。徐武源曰:《柳枝诗序》“能为幽忆怨断之音”,将无此四首分属乎?春之困,近乎幽;夏之泄,近于忆;秋之悲,邻于怨;冬之闭,邻于断。玩其词义颇近,其间字样亦有彼此参杂者,而大旨不离乎是矣。
清·秦朝纡《消寒诗话》:义山诗如《无题》《碧城》《燕台》等诗,且放空著,即以为如《离骚》之美人香草,犹有味也。要其人风情固自不浅。
近代·张采田《李义山诗辨正》:唐人能学长吉者,首推玉溪,其次则温飞卿……玉谿生此种数篇,凡长吉已用之典,一概不用,而独取未经人道者探寻用之。且语语运以沉思,出之奇笔,读之如异书占刻,光怪五色,不可逼视。如此方能与长吉代兴,如此方许其学长吉之诗。彼徒剥取其字面,自矜为牛鬼蛇神者,何曾梦见也哉!
后世影响
《燕台四首》的内容、情调、风格、语言和意境都比较接近词。宋人词中多次提到和化用这组诗中的句子,说明这组诗对宋词的创作有着较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